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比较艺术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比较艺术分析

【摘要】新时代有新使命和新目标,完成新使命、实现新目标需要努力奋斗、需要坚持劳动。劳动品德是思想品德的重要一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我国人才的主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劳动品德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只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才能在学习生活中艰苦奋斗,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劳动品德;养成路径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劳动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进行了说明,这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创新。《意见》中特别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可见劳动教育的价值。劳动品德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品德的重要构成要素。新时代的大学生是推动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力军,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他们是否具有优秀的劳动品德,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生机与活力,只有大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才能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步伐。

一、大学生劳动品德的时代内涵

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思想品德是人们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2]。劳动品德既是个人优秀品德的重要体现,也是优良思想品德形成不可或缺的一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促进人的良好品德形成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离开劳动品德的培养。由此,我们可以把大学生劳动品德理解为大学生在正确劳动理念的指导下展现的劳动心理、劳动思想以及劳动行为的总和。新时代大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劳动品德的内涵也有了时代特色,需要进一步升华总结。劳动幸福的心理认同。劳动品德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它是人们在劳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3]。一个人劳动品德是在一定心理因素基础上形成的,劳动心理是劳动品德形成的发端。新时代大学生具备的劳动品德,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劳动是以人的需要为立足点的,并不是西方的“异化劳动”,人和劳动不是对立的,要从心里认同劳动创造了幸福。正如总书记指出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创造。”[4]新时代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幸福源于劳动,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劳动光荣的思想观念。劳动思想是劳动品德的核心内容,具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劳动行为,从而关系到劳动品德的养成。新时代大学生该有的劳动思想应该是“脑体劳动都光荣”。应剔除脑力劳动光荣、体力劳动可耻的错误劳动观念,厚植劳动光荣的情怀,把优良的劳动品德根植于脑体劳动光荣的思想观念。创造劳动的行为习惯。劳动习惯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行为表现。行为是劳动品德的表现形式,持续不断进行一个行为,就会形成一种劳动习惯,从而表现出人的劳动品德。总书记指出:“劳动光荣、创造伟大”。[5]46新时代大学生不仅热爱劳动,也要敢为人先,焕发创造热情、释放创造潜能,这是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要求。学会创造性劳动、敢于创造性劳动,这是大学生良好劳动品德养成的归宿。

二、大学生劳动品德养成的时代

价值劳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无劳动,不成人;无劳动,不成才;无劳动,不发展。新时代劳动不仅具有创造财富的经济价值,还具有形成人的本质、培育人的才能、丰富人的社会关系的人文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全社会形成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风气,新时代大学生才能奋发有为,进行创造性劳动,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一)经济价值:体现劳动本源价值,激发经济

新活力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劳动创造价值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实质内核。马克思强调劳动是价值的创造者,也就是说劳动具有本源性价值,即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对家庭来说,经济收入来源于家庭成员的诚实劳动,勤劳致富,才能创造出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对于社会来说,劳动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发展。体力劳动是创造价值的传统劳动形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劳动形态发生了改变,劳动面貌有了新的变化,但是劳动创造价值的真理从未消失。知识运用型和理论创造型劳动在创造价值过程中将发挥更大作用。大学生是未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大学生要努力成为创新型劳动者,这是新时代经济发展对青年一代的急切召唤。大学生优良的劳动品德,是创造性劳动的内生动力,以此为经济发展焕发活力。

(二)人文价值:厚植热爱劳动情怀,实现个人新发展

劳动不仅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还具有丰厚的人文价值。“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6]550这里指出了劳动是人存在的根本,人只有劳动才能存在,只有劳动才能发展。劳动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有重要作用,这是劳动教育的新时代内涵。具备优良的劳动品德是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时代新人应有的基本素养。一个厌倦劳动、歧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人是在劳动品德方面“缺钙”的人,这样的人不仅没有健康的身体,也没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更不能努力奋斗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心怀热爱劳动的情怀才能激发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斗志,使他们展现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才能主动劳动,才能创造性劳动。真做、实干、创新的求真性、创造性劳动才能让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发展。

(三)社会价值:营造尊重劳动的风气,建功中国新时代

劳动创造了历史也必将开创未来。马克思早就提出:“人为了创造历史……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产生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也就是生产物质本身。”[7]58也就是说,历史是由人的生产劳动创造的,历史的向前发展离不开人的劳动。总书记不止一次指出美好生活靠劳动实现,“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8]。大学是社会人才的传送带,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时代新人的培养更要从大学生抓起。大学生只有具备优秀的劳动品德,才能学习劳动技能,大学才能形成尊重劳动的浓厚氛围,家庭也要形成热爱劳动的家风。“小圈子”劳动风气正了,社会这个“大圈子”尊重劳动的优良风气也就自然形成了。风气正了,人心也就齐了,事儿也就好办了;事儿办好了,社会何愁不进步,中国何愁不发展。空谈无益,实干才能兴邦。新时代的新使命需要大学生肩负,大学生只有敢于担当、勇于作为,进行创造性劳动,在劳动中练就过硬本领,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与劳动人民紧密联系。不做旁观者,要做参与者、贡献者,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品德解析

新时代的大背景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也更加便捷,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劳动的重要性一再被忽视。大学生的劳动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虽有整体向好的趋势,但有些大学生错误认为如今世界不劳动依旧可以获利,大学生劳动精神缺乏,劳动品德现状令人深思。

(一)大学生劳动认知偏差,主动劳动动机缺乏

如今大学生对劳动认知存在偏差,认为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强制性的。这是当今大学生普遍的劳动心理,功利性倾向日益明显。某些大学生践行劳动是出于对金钱和物质的片面追求,并不是热爱劳动观念产生的追求。更有一些学生梦想着“不劳而获”“少劳多得”,对“网红效应”趋之若鹜,存在“一夜暴富”的侥幸心理。尤其是如今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一些大学生懒惰成性,吃饭要让父母把饭菜端到房间,谈“劳”色变,好吃懒做现象突出。除此之外,有的大学生劳动出于要求、命令,劳动主动动机不足且存在逆反心理,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二)父母劳动意识欠缺,劳动精神教育不够

家庭教育中劳动品德培育边缘化突出,劳动精神教育不足。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劳动者,事无巨细,但有时候这种“悉心照料”反而不利于大学生良好劳动品德的养成。父母没有起到表率作用,劳动意识缺乏,在家庭生活中没有表现出热爱劳动的态度,总是抱怨劳动,潜移默化地给大学生造成劳动太累、太苦的印象。当代大学生多独生子女,父母很少主动让大学生做家务,甚至会代替他们完成本该自己完成的劳动。对于大学生不劳动、不想劳动的现象不重视,也不采取任何教育措施,导致大学生没有参加劳动的机会,养成不劳动也可以获得好处的心理。受传统劳动观念影响,有些家长觉得学习比劳动重要,劳动不劳动没关系,甚至出现“只要学习好,家长什么都可以帮忙做”的情况。等到了大学,不乏某些大学生连基本生活技能都没有掌握,只能后悔莫及。以上这些都是父母劳动意识欠缺、并不重视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造成的。

(三)家校劳动教育脱节,劳动行为培育断层

任何教育只有家庭和学校步伐一致才能取得效果,劳动品德的培育也是如此,家庭劳动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补充。但在现实劳动教育中,良好劳动行为的培育出现了断层。现在,高校开始重视劳动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培育,许多高校出台文件,但高校劳动教育大多只停留在理论学习的层面,多数劳动教育流于形式,并没有付诸实践,劳动教育模式还不成熟。同时,家校劳动教育仿佛是两条平行线,既互不干扰也互不合作,大学生在学校接受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系统理论教育,回到家里,被父母的“细心照料”的现实打败,劳动教育功亏一篑。正是这种学校劳动教育不成熟、家庭劳动教育不重视、家校劳动教育不配合,导致大学生劳动行为养成时间短、不持续,劳动教育成果不尽如人意。

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品德养成路径微探

品德的培育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劳动品德结构中的知情意行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劳动认知是基础,劳动情感、劳动意志的形成都有赖于科学劳动认知的构建,炙热的劳动情感是劳动意志、劳动习惯养成的积极心理因素,劳动意志是劳动认知落实到劳动行为最为关键的一环。因此,大学生劳动品德的养成,要在知情意行上下功夫。

(一)在劳动认知方面,培植尊重劳动的心理认同

劳动认知是对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价值观等的科学认识。正确认识新时代关于劳动的科学内涵,是大学生劳动品德养成的第一步。一是探析大学生劳动需要心理。新时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只有满足大学生发展需要,大学生才能形成心理认同,从而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采访的方式了解大学生需要心理,分析调查结果,分门别类进行教育,促使劳动品德的形成。二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劳动教育,解读劳动经典文本,讲好马克思主义劳动知识。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探究劳动之源,解读人类劳动实践的创造本质,引导他们深刻领会劳动在个人成长、社会进步以及世界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尊重劳动的理论认知。三是父母传递正确的劳动观念,有些家长受过体力劳动的苦,在教育过程中自然而然会传输给大学生从事体力劳动没有出头之路的理念,这使大学生对体力劳动嗤之以鼻,家长应该改变这种旧思想。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重,没有谁比谁高尚之说。让大学生摒弃好逸恶劳与不劳而获的消极懈怠心理,培植尊重劳动、劳动光荣且伟大的心理认同感。

(二)在劳动情感方面,涵养热爱劳动的真挚情感

劳动情感是建立在对劳动本身、劳动人民的尊重以及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基础之上体验劳动的愉悦、热爱劳动等情感。它体现了劳动个体对劳动行为的积极态度,在积极、热爱的劳动情感的驱使下大学生才能以昂扬的精神投身劳动创造,正向的劳动情感是劳动品德形成的催化剂。一是亲身体验劳动的愉悦。学校开展“劳有所获”的校园活动,让学生进行实践劳动,给予完成任务的学生奖励,让他们亲身体会劳动带来的收获和乐趣,体味奋斗的幸福感。二是感悟模范的力量。讴歌新时代劳动模范,这个模范既可以是艰苦奋斗的模范也可以是刻苦学习的模范。挖掘身边劳模先进事迹,以生动活泼、接地气的方式讲好新时代劳动者故事。利用多媒体还原劳动场景,有能力的还可以组织学生体验劳模成长环境,让劳动模范现身说法。使劳模精神得到弘扬,让大学生对符合时代要求的劳动品格有更为直观和真切的感受,从而引起共鸣,激发大学生参与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三是将劳动回归生活,以生活为切入点,让大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珍惜劳动成果。比如跟随父母上班。要让大学生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劳动的不易,感悟美好幸福生活是辛勤劳动换来的,涵养尊重劳动成果的真挚情感,从而成就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责任感。

(三)在劳动意志方面,锤炼苦干实干的坚强意志

劳动意志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自觉调节行为、克服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是劳动主体对自身建构的劳动认知的坚守,也是劳动情感的深化。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一是锻炼热爱学习、刻苦学习的品质。坚持不断地学习也是一个塑造意志品质的过程。开展读书打卡活动以及读书分享大会,做到真读、真学、真悟。培养刻苦学习、坚持学习的劳动品质,在挥洒汗水和体味学习幸福中磨炼毅力。二是在实习实训中磨练意志品质。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在实习过程中,对于大学生工作怠慢、应付了事的行为要计入考核评价体系。在实习实训过程中,面对困难和障碍,要注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学到劳动知识技能的同时,锻炼坚忍不拔的品质。在劳动过程中,只有依靠吃苦耐劳、积极奋斗,才能巩固劳动观念,才能刻苦钻研、不断前行,成就自我。此外,要在创造创新、服务人民中磨练自己。创新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是一个铺满荆棘的过程,要正确认识失败,敢于面对失败,总结经验教训,厚植不服输的精神,在服务人民中锤炼苦干实干的意志。

(四)在劳动行为方面,培养主动实践的行为习惯

劳动行为是劳动者在一定道德认知指引下和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活动,是劳动品德的外显。劳动品德的养成不仅要内化于心也要外化于行,知行统一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动品德培养要落实到行动上,只谈思想而不作为,劳动品德的养成必然苍白无力。一是父母要注重大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让子女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让子女具备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子女吃完饭把碗筷一推,就开始玩手机打游戏,父母对此不能放任不管,应抓住机会进行教育,提高劳动认识,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二是体验社会公益劳动活动,强化学生劳动责任。高校给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献爱心、关爱社区弱势人员活动,大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强化劳动意识,让大学生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激发劳动责任感,培养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劳动精神,锻造过硬的实践本领。三是劳动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为大学生劳动行为习惯的养成营造良好的风气,在风清气正的环境下,大学生劳动行为习惯的养成才能水到渠成。

作者:徐文雅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