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中课外书整本阅读方法指导

谈高中语文中课外书整本阅读方法指导

摘要:教育专家通过深入研究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对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多建议,在课外阅读中加入整本书阅读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以整本书作为阅读对象,并且分章节展开,重点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本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等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概念,强调高中生阅读和探讨整本书的重要性。本文探讨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并剖析整本书的中心思想,探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指导方案,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阶段;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课外书整本阅读

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席卷社会,阅读有纸质阅读、视频阅读、听书和读书会解说等等,这种阅读方式能够使人快速地得到书中的观点,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可谓振聋发聩。但是高中生的阅读基础并不是非常雄厚,如果高中生在阅读课外书时也趋向于零散化的、碎片式的、间断式的、片段式的方式,那么高中生就很少会阅读整本书,也不会主动阅读那些经典的名著,这就使得高中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弱化。如果不能领会整本课外书的内涵,不能分析整本课外书的真实内容,高中生课外阅读整本书的实际效果将不会理想。

一、以导读为兴趣切入点,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

导读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当高中生拥有了对学习的积极性,在高中课外书阅读中就能激起更大的波澜。学生对课外书有兴趣的时候,总是能专注而认真地阅读,指导学生整本书都读完,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手段。为了激发学生对书籍的好奇心,并能够使其坚持读下去,从旁引导,以导读为兴趣切入点,让学生从作者的生平和经历入手,对整本书产生兴趣,并且希望能够最终得到阅读的心得和结论。教师选择的指定书目往往是非常适合学生的,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浏览书籍,在部分章节快速阅读,对重点章节仔细精读,从整体上判断文本的情感内容和故事脉络,需要学生学会简单概括,通过导读梳理表层意思,通过理解作者生平猜测情感体现。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特殊的话题,让学生自己展开讨论,通过小组内外的讨论,在阅读课外书的过程中及时进行信息的交流,能够解决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的一些困惑。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阅读的建议,从整体上判断文本的脉络,培养正确的阅读方式,学会从浅表的思想体会更深层次的话题,要求学生围绕书本展开讨论,按照一个一个的小目标最终完成对整本书的阅读计划,按照特定的方式掌握特殊的内容。比如,在阅读《匹克威克外传》这本书的时候,将本书分成四个部分,根据情节发展中的地点变化,引导学生根据章节内容进行阅读。首先,匹克威克一行人在前往罗彻斯特的途中,遇到了金格尔和华德尔夫妇,发现了金格尔骗子的身份,并救赎了华德尔的姐姐。第二部分是他们在伊顿斯威镇的经历,主要讲述了当地两党相争的过程,同时也发生了房东巴德尔夫人对匹克威克毁掉婚约的事件,被匹克威克先生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另一件事发生在巴斯,匹克威克帮文克尔先生与艾拉白拉小姐有情人终成眷属,自己却因未缴纳罚金而进了监狱,而在缴付罚金出狱后,史拿格拉斯和艾米莉之间的爱情也因此而告终。第三部分则是讲述了匹克威克感化骗子金格尔,并在社会调查两年后,开始了自己的隐居生活,尽管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受到周围人的尊敬和爱戴,但那段经历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在这四个部分内容中,学生需要通过通读,建立起一部书的整体结构和框架,并从中发现事件发生的过程、转折的规律,体会每一部分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全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二、合理选择课外书,制定课外阅读整体规划

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年级段学生的不同进行规划合理的设计,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非常大,课业压力繁重,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给高中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教师为了能够解决高中生在学习方面的困惑,选择整本课外书的内容时,就应该特别注意,阅读的时间是很宝贵的,因此,阅读的书籍应该能有助于学生快速的成长。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走出阅读困境,选择合适的书籍,并且对阅读的文本选择及讲述都较为慎重,使学生不至于在选择的时候浪费时间。大部分学生倾向于阅读有一定娱乐性质的书籍,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教师在指定学生阅读整本书并详尽背诵时,就应该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实际问题。课外书的整本书阅读需要参考故事发展的情节、时间、地点、人物及心情的变化进行分类,这对于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教师一定要记住新的课程标准和整本书阅读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高中教师在选择课外书的时候,使得选择的书籍能够适应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使学生更加喜欢这本课外书并提升其阅读价值。高中阶段的整本书阅读,不仅在选择的过程中要注重趣味性,还要注重学生对整本书阅读价值的体验,以及整本书阅读所占用的时间性价比。规划这本书,并让其能够真正开阔高中生的眼界,提升高中生对于世界的认知,教师还可以适时调整课外整本书的拓展阅读环节,为高中生规划更加合适的阅读书目或者阅读步骤。比如,在阅读《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时候,高中教师帮助学生选择合理的教科书,然后再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加深其对于作品的理解,有时教师还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和同学们一起共同探讨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物阅读和不同的章节阅读之后可能会有哪些思维的变化。

三、联系课内外阅读内容,实现阅读和学习结合

整本书的内容一定要与课内外的各个环节有一定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理解整本书展示和分享的意义。联系课内和课外的阅读环节,将课堂文本与课外整本书的阅读联系在一起,这是教师非常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利用课堂文本结合课外整本书,能够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而且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更多的修辞手法、阅读技巧,并获得阅读心得。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看到了人性光辉的一面和人性无奈的一面。整本书阅读能够实现阅读和课内学习的完美结合,学生因此而获得更多的体验和理解,升华了自己读书的认知。整本书阅读使学生的课堂外阅读更为完整,课堂的阅读也更加具有深刻性,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阅读片段和章节对自己的影响。整本书阅读都是分步骤的,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整本书阅读的素材,教师在联系课堂内外阅读内容的时候,应该进行适当的点拨,只有能让学生关注并参与讨论和学习的环节,才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很多作者的阅历都体现在优秀的书中,而整本书阅读恰恰能够让学生实现阅读和学习感悟和体验的融合,学生主动地阅读这些课外名著或者非常有价值的书籍,能加深对文学的喜爱,提升对多学科知识的重视度,比如,在阅读《水浒传》这本书时,书中有一些非常经典的片段,这些片段让学生们念念不忘,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精彩展现,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这一令人内心震撼的故事等等,都能够加深学生对经典内容的理解,而教师将阅读课内文本作为课外阅读的切入点。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鲁智深这一经典的人物形象,发现其粗中有细、侠肝义胆,这一人物形象引发了学生们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其在现实社会中的结局会不会更为圆满?等等。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探讨这些人物和形象,能够让学生关注现有的阅读体验,并且获得新的阅读感受。

四、以通读指导渐入佳境,帮助学生体验真情实感

课外书的内容往往是非常精彩的,整体脉络也非常连贯,整本书的阅读有时是非常快的,通读整本书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可能在理解的时候会有所延迟,因此教师以通读和领读来带动学生学习,平时要求学生在研读的过程中了解书的真理,在现实启迪之下升华书中的情感,并且通过课外学习小组分享和交流自己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阅读的时候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并且解决一些最基本的阅读问题,学生在阅读完毕之后进行阅读展示,能够让学生非常自豪,很多学生因此养成了对于读后感的写作习惯,有的学生还会每天做读书笔记。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整本书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目前存在了哪些问题,可以要求全班同学定期交流阅读中的思维火花和成果,促进学生对书籍进行全面的认识。很多教师引导学生透过整本书,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黑暗,又通过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解答和理解,获得了全新的理解,不仅升华了自己对整本书的认知,而且还能够使学生自由展开讨论。通读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渐入佳境,探讨书中的疑惑,帮助学生体验作者的真情实感。教师为了能够还原一些特定的情节,有时可能会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以更加谦虚的态度来看待整本书,整个理解不必过于死板,而是应该留下灵活的余地。比如,在阅读《红楼梦》这部名著的时候,教师通过平时的观察,让学生把这些名著之间的差异性、人文性、人物的个性化特点等加以总结,虽然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阅读同样的书籍,但是却希望其在阅读书籍时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正确的阅读和理解能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留有余地,又能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个性阅历以及思维的变化,而产生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恰恰是这些思维的火花,保证了课外阅读的质量,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时候,既根据教师的指导,同时又有了自己独特的反思。交换思维成了学生之间的特有活动,甚至可以在阅读之后根据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强化对人物心理和行为的理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课外书的整本阅读不一定要在课后进行,有时还可以在晨读的时候进行,整本书阅读作为研读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一步一步读懂书中的故事和思想,而且还可以通过全面有益处的阅读得到新的体验。

参考文献

[1]万小芳.高中语文与《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1.

[2]张健.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之整本书阅读[J].作文,2021(16):32-33.

[3]李宏健.浅析整本书阅读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外略读策略指导[J].中学教学参考,2021(07):18-19.

[4]张健.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之整本书阅读[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1(01):30-31.

作者:杨琳 单位:福建省厦门英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