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论文范例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范文1

态度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想要有效的提升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最关键的就是提高学习兴趣,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明白政治教学的重要性。初中的政治教学可以推动学生身心的良性发展,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因此,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念势在必行。

2不同阶段针对教学,推动课堂高效发展

2.1初一学生正确引导,保持高涨的兴趣

初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上对于学习的的态度也不一样,初一的学生刚刚步入初中,对于初中的生活和学习都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这个时候对学生继续进行传统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逐渐的磨灭,所以针对于初一的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以兴趣为主,初一的政治课本中很多都是为初一的学生面对新生活量身定做的知识点,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采取新奇的教学方式,对于帮助学生保持高涨的情绪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一起对自己的初中生活进行畅想,让学生说出他们想过的初中生活,学生的话语中会含有很多有趣的成分,教师针对学生的话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态度迎接接下来的生活,学生在课堂中无忧无虑的交流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体会到政治教学的趣味性,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进行自我介绍,说出他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帮助学生积极学习的同时,让学生更好的构建起新的朋友圈。很多学生面对初一生活的时候,心中的情绪也是不同的,低落的情绪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情,教师要积极的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良好的把握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另外,因为学生的心智不成熟,面对生活中很多诱惑的时候经常会手足无措,教师这个时候要积极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有关于生活中不良诱惑的影像,并针对性的说出面对这些诱惑的时候的解决措施,让学生树立起一个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并且教师可以针对课堂的不良现象进行实际的解说,让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更好的体会到政治教学,促使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有真实感,推动学生学习的状态。总之,初一学生的政治教学,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政治教学的趣味性,使得政治教学一改以往无聊的面孔,让学生可以掌握一个良好的政治学习基础和参与政治课堂的积极性。

2.2初二学生重塑认知,承上启下好发展

初二的学生经历了一年的初中生活,对于初中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但是他们正处于初中承上启下的阶段,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可以最大化的提升政治课堂的有效性。教师要从自己的教学方式做起,带动学生保持一个高涨的学习态度。笔者认为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就非常适用于初二的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更好的帮助学生融入集体之中,推动全班学生的感情更好的发展,非常适用于初二的政治课本,让学生在实际的课堂生活中体会到教材中的知识。而且学生通过小组学习中产生的摩擦可以更好的体会到尊重的意义,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知识点。另外,教师还可以设立一个小组互相竞争的小组学习模式让学生更好的领悟竞争和合作的意义,从而有效的带动学生初中政治的学习,推动课堂向着高效式发展。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初二政治的知识点,使得政治知识点可以更好的走进到学生的脑海之中。

2.3初三学生查缺补漏,积极备战迎挑战

初三的政治教学中复习占据很重要的部分,同时学生临近中考,他们心中的存在一定的压力,教师这个时候要帮助学生及时的查缺补漏,进行总结反思式课堂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说出自己在学习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进行交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表扬学生在学习之中做出的努力。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以一个更好的状态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教学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用自己最好的状态面对未来的挑战。

3结语

教学质量论文范文2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对于我们初中地理的教学而言也是如此,对于教学来说,倘若我们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对于学生而言也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对于课程保持一定的兴趣,这样学生对于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可以更加全神贯注,长此以往,我们的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关于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兴趣,这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注重的一个问题,采取何种措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的兴趣呢?我认为下面的几种方法值得一试。我们都知道地理知识再难,也是与我们现实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在激发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的兴趣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来帮助学生产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好奇,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进行地理的学习。比如我们常说的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地理知识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站在高处会感觉更冷,见过大海的学生会发现远处的帆船总是先看到帆后看到船等等,通过设置这样的一系列的疑问,来让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我们就能够更好地解答这些问题,学生这样就会对地理知识充满好奇心,对于地理课程的兴趣就有了,教学的效果就有了保障。同时在课程进行之前,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谈一谈他们所理解的地理,通过大家的交流,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对于地理的认识与看法,最后我们教师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并且带领学生去探寻地理的知识海洋,来验证一下真实的地理课程的面貌,这样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来说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法。

二、采取合适良好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显著的,所以在进行初中地理的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教授初中地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辅助地位,不能只是流于形式,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在上面讲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帮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这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有着比较好的作用的。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这样我们讲课的时候能够更加有针对性,有目标性,在实际的课堂上,让学生能够有目标,在目标的引导下去学习。同时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而言,相应的预习也是必要的,我们应该督促学生在课前进行相应的预习,这样学生通过预习发现课本中难以理解、存有疑惑、理解困难的知识点,标记出来,这样在教师进行讲授的时候能够更有针对性,这样学生的难点就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学习的效果也就更加有保障。

三、重视多媒体设备的使用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对课堂教学可以起到多种推动作用。

(一)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的兴趣

初中地理相对高中的地理知识容易许多,初中地理的教学主要是让初中的学生了解地理,了解祖国,认识世界,掌握地理的基础知识,从而开阔视野,可以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那么在地理的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就是如何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地理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太过于单调乏味。在课堂中,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保持对地理的新鲜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对课本中的知识内容配上图片资料,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到多媒体的展示上,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缩短教学时间

教师在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为学生演示,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板书的模式,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同时可以补充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无法直观看到的图片、视频等。这样对于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对于地理课程的兴趣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比如在讲到亚洲某个地区的民俗与其相对应的自然条件的相应搭配这一主题的时候,教师用课件展示出更为详细的相关的资料,加深学生对于每张图片、每个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的效果,以及完成相应题目时候的效率,使地理的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是多媒体设备所独有的一个优点。

(三)多媒体教学的模式丰富多样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比较单一的,缺乏相应的丰富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加获得到教师的认可,这与多媒体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是息息相关的,其多种多样的形式比如图片、视频、音频以及动画模拟的演示都是传统的教学辅助手段所达不到的。总之,从各个方面来讲,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对于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

四、合理设置课后作业,及时做好反馈

对于地理的教学来说,适当的作业的布置也是必要的。相应的课后作业的练习,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一个良好的总结与回顾。通过这样的一种练习,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的效果也会有更加好的效果。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布置合理的作业也是一种学问,作业布置的针对性,作业布置的合理数量都会影响到作业的功能的发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意这些,合理地布置作业才会对于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提升作用。通过学生对于作业的完成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积极的反馈,了解学生真实的掌握程度,这对于我们下一步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都是有着良好的作用的。

五、结语

教学质量论文范文3

学生在初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不断地挖掘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实施,有效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图形认识初步”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幽默的语言,应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比如用多媒体播放生活中常见的图像及其图形代表的物体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数学这门课程。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一个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学生在初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变相提问,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数学中涉及的内容。数学课程在不断进行改革,不断的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环境,更好地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增添更多财富。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学质量论文范文4

我国音乐教育先驱萧友梅在谈到音乐家的职责时说过:“有何成就不单是一己的光荣,一是整个民族的光荣,有了这样的志向再加以继续努力,然后在世界乐坛上才有与人争一日之长的希望。”只有当教师有远大的目标,他才能高瞻远瞩,竭尽全力去工作,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才能培养出具备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一位音乐家曾说过:他并不想驾驭学生,而只想尽力把星星之火扇成巨焰,把音乐的小溪疏浚成天才的洪流。”[2]教师对学生应以社会的眼光看待,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

1、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

从业务上分工的情况而言:教师可分为演奏家兼教师、教师兼演奏家和纯教师。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钢琴教师,都应该具备较多的演奏经验,积累大量的演奏曲目,紧跟时代的脚步,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才。教师要得到学生的信赖,应该建立起威信。有的教师有精湛的演奏技巧,有的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的则兼而有之,这样的老师自然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可以逐渐建立,有的还可以巩固提高,才能始终受到学生的欢迎。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还要不断地吸取新的营养,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因为新的作品不断涌现,教师不能一无所知,特别是各种比赛的制定曲目中常有当代作品,甚至有为比赛而写的新作。初级教材中如巴托克的《小宇宙》就值得钻研。即使是传统曲目,也因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或新的演奏家不断出现,常有新的问题催促着我们去研究。例如进来盛行将某一作曲家整套的前奏曲或练习曲作为一个节目来演奏,在布局上就要有钻研[1]。在这方面,教师除了随时注意各种动态,还需要有多方面的修养才行。

2、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教学

由于学生的素质各异,他们的才智和优缺点也必然有所不同,他们所具备的技术底子和接受能力也千差万别。如果老师不去考虑这些客观上的差异;不论学习深度的深浅;不针对个别学生的状况进行备课;在上课时不因材施教,千篇一律,想用一个模子来套,这样的教学肯定会导致失败。教育哲学上“学习能量论”认为人的学习是无限的,每人的学习速度相差甚远,学习的方法也不同,如果教学进度划一,方法简单,就会极大限制学生学习能力的发挥[3]。教师给学生上课时要开动脑筋,仔细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在学同一首乐曲时也许就存在许多不同的问题,有的问题是很严重的,急需解决的;有的并不严重,可以逐步解决[2]。因此,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做具体分析,分清轻重缓急,想出针对性的纠正方法,给学生程度适宜的教材和解决问题的技巧练习,才能使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进。这就像一个医生给病人看病开处方一样,负责任的医生,对病人的病情仔细了解和检查,有的是急病、重病,有的是小毛病,而有的病仅是心理不健全。如果不明确诊断,怎能做到对症下药,是病人尽早康复呢?所谓对症下药,不仅是指乐曲的深浅难易,还包括分量的多少,如何有顺序地学习?哪些作品精炼?那些作品仅供浏览?这都要仔细研究。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在选材上下功夫,哪些是针对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哪些是解决学生技术难题的?对学生的生理条件,也应该在选择教学上做到扬长避短。

3、诱导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因为高师钢琴教学面对的是成人教育,因此,要出成绩,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诱导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一般来说,举凡一首新弹的曲子,有关的知识,如,作家简历,写作此曲的时代背景或具体意图,乐谱上的指法,踏板,不同的版本,不同的音像资料乐曲如何处理有关文学、历史或哲学上的资料等都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让学生自己去准备。例如练习舒曼的《阿拉伯风格曲》,作曲者写这首曲子的意图比较简单,资料也比较容易找,所以重点就应放在了解什么是阿拉伯风格上[3]。这一点既为重点,就不能轻轻带过,不能只以知道这是一种建筑装饰而满足,而要设法从画册或百科全书中找到具体资料来研读。然后提出问题,譬如主题是16小节同样的音乐在全曲重复了六次这六次是不是原样反复?还是应该还有变化?如果学生从图片和资料中已经了解到阿拉伯风格原来是以各种植物和抽象曲线互相盘绕构成的装饰图案,其特点是中线对称、细节自由和修饰多样化;又了解到它是回旋曲式的主题部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根据阿拉伯风格的特点和趋势特征每次反复略有变化。但他又是古老的装饰风格,不是浪漫派风格,不可能发生戏剧性的变化,所以这又制约了变化的幅度。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有了体会之后,通过练习就能把它处理好。

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1、美德修养

有句箴言这么写道:“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可见,从事人类神圣的精神文明事业,不能单单传授琴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首先是培养人,然后才是培养家,这是教育的思想境界,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教育者的灵魂所在。高师钢琴教育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培养专业的音乐教师或者表演人才,另一个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增强文明素质。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除了要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音乐才能外,教育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文明的理念确实贯穿始终的。而这种思想的建设,对于起着主导作用的教育者而言,必须首先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专业教育活动中加强艺德修养。由于钢琴教学多采用一对一的授课,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思想上给学生留下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钢琴教师必须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这一形象,浸透着对祖国、对同事、对学生的深爱,乐于助人,爱惜人才,尊重人类优秀文化,虚怀若谷,珍惜一切创造等基本道德素养,这种素养是激发学生养成良好品格的先决条件。另外,教师必须在一定道德规范的行为准则基础上,始终清醒地认识自己,之自身之不足,学他人之所长,勤于学习,以平常心对待成就和荣誉,不浮躁,不自傲,,从而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思想。

2、文学修养

文学修养的培养,就是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节奏和韵律中,将乐句的抑扬起伏和气息予以恰当的处理,从中挖掘出钢琴作品的乐境,如诗人吟诗篇一般表现乐意,将钢琴表演提升到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钢琴音乐中的音符就好比诗歌中的字、词,字词组合成为动机、乐节、乐句、乐段,每一个乐句乃至整体组合成音乐语汇和承载乐汇的结构。作为钢琴教师,应该启发学生用这种组织的音乐词汇造成的乐思乐意,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家的生活体验,实际上是演奏者用音乐语言倾诉心声。要达到较高的文学修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多阅读文学作品,比如大量浏览一些我国古代和现代诗词,这种充满韵律的语言文学,阅读中外优秀小说,了解小说的主要创作特点,从而明白音乐作品艺术感染的起点、艺术感染的渠道和艺术感染的灵魂。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修养有助于学生对作品音乐精神的把握,使钢琴音乐的二度创作更趋于完善。学生在接触不同类型的钢琴作品时,倘若具备高度的文学艺术修养,在艺术想象中深入体会作品的情感意境,这样,学生的演奏才会产生灵感,把握好审美意境[4]。

3、音乐修养

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求学生熟悉钢琴作品。熟悉各类钢琴作品就是要掌握不同类型的作品,扩大曲目量,这是钢琴教师要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音乐素质。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作品进行“泛弹”,目的是让学生扩大浏览面,接触一些代表性的曲目,以利于学生进行全面的音乐锻炼,开拓视野;同时重点选择一些曲目进行“精弹”,使其熟能生巧,掌握作品精髓,引起认识上的飞跃。二是要求学生了解音乐史知识。了解音乐史知识主要是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主要钢琴作品的时代背景,这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音乐素养。面对一部作品时,要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诸如作曲家的生平、作曲家创作作品的社会背景、作曲家的艺术观等等,这样才能对作品有完整而深刻的理解。我们还要引导学生,使他们的内心体验与作曲家接近,逐步认识到作品的风格特点,并用恰当的方式加以表现。三是要求学生掌握作品的表现形式。钢琴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可以理解为我们具体感知的音乐语言及音乐语言构成的音乐结构,这是学生最切身的音乐修养。音乐语言是音乐的传递手段,构成音乐语言的要素有旋律、节奏、和声、织体以及音色、力度、速度等,他们既有独特的表现功能,又互为辩证统一的关系。而音乐结构是由音乐语言构成的有机整体,分段陈述、层层推进、有序展开,有效地为音乐内容服务。钢琴教学时,指导学生有计划地把音乐结构要素中的动机、乐节、乐句、乐段乃至乐章进行分析,达到构思的完整性。

三、深化培养学生的个性素质

(1)韧性磨练

弹琴的人需要韧性,这是靠磨练而来的一种精神力量。众所周知,钢琴艺术是一项高难度的学科,需要大量的脑力与体力付出。即使天赋条件再好的人,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韧性、锲而不舍的毅力、坚韧不拔的意志,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钢琴教师应该注重磨练学生的额韧性。韧性,就是跌倒了,爬起来,又跌倒了,再爬起来[6]。如此反复千次万次,持之以恒,即使资质一般的学生,也勤能补拙,终必有成。对待资质水平一般的学生,应当遵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如果步子迈得太大,学生力不从心,欲速则不达,当然也就难以进步,这样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就达不到磨练的目的。因此,应该选择与之适应的教材,不要苛求进度,让学生在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中,稳步提高,并养成执着学习的习惯,逐步磨练韧性。对待资质水平比较高的学生,教学进度不妨快一些,教材难度不妨大一些,瞄准“高、精、尖”的培养目标,使他们向国内钢琴比赛和国际钢琴比赛冲刺,赢得荣誉,为国争光。这时,除了要尽可能为他们的迅速进步创造有利条件,还要特别采取有效措施,磨练他们的韧性,使他们的毅力和耐性都能自我超越,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经过这样的心理和生理的磨练,学生便难以形成坚韧不拔、勇往直前额攻关意识。

(2)理性培养

钢琴是一门颇富感性特征的艺术,要演奏好钢琴,同时又需要理性认识的引导。教师在对作品的分析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不但使学生弄清楚乐思发展的来龙去脉,让他们在清晰的整体结构中进行有序的演奏,也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提高识谱能力。对学生的理性培养,还表现在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控制力,充分发挥理智的驾驭能力,在演奏时,提醒学生要适度控制自己的呼吸和情感。我们都知道,歌者唱完一句之后就会吸一口气,再唱下一句,有些长乐句,甚至可以在乐节句逗处换气。他们虽然通过呼吸换了气,却不会给人以断句感,弹钢琴也是如此[7]。控制呼吸能达到高度的协调和自然,这要指导学生在日常练习时注意去理智控制感情,正所谓宜快则快,宜深则深,宜浅则浅,靠理性驾驭感情,来达到二者的平衡、协调,运用自如。要发挥学生理智的驾驭作用,就要加强学生在整体上牢牢地把握作品,使作品弹奏有较稳定的、较准确的整体感;其次,要使学生具有冷静、清醒的头脑,具备控制感情的能力,能自如地控制热情的收放度;再者,还要培养他们注意力的分配能力,使之既能投入到演奏中去充分发挥情感的表现力,又能倾听自己的弹奏,可观地审视自身的表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钢琴教学的角度出发,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及理智的驾驭作用,是教学的核心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理性认识,使他们成为一个具有理智而不失感情,具备有逻辑而不失想象的高素质人才。

教学质量论文范文5

经过初中地理的教学工作,作为教师的我发现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明显的问题:首先是学生的地理成绩两极化,中间存在断层的现象,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我发现,学生成绩的好坏与他们的兴趣相关。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比较感兴趣的,能主动学习,在课堂上保持积极的态度,认真听课。对于那些没有兴趣的学生而言,地理的学习就显得比较枯燥了,课堂上他们多表现为一言不发,精神和注意力基本不在我们所讲授的知识上,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学生成绩低下,所以成绩的好坏与兴趣息息相关。作为初中的地理教师,我们应该重视这个问题,着重激发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知识的兴趣。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在实际的课堂中通过设置疑问的方式来实现,初中生的年龄多在十四五岁之间,对于事物都存在着一定的好奇心,所以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也是比较感兴趣的,这样就能够抓住他们的兴趣点,从而激发他们对于地理知识的兴趣。为了解决他们的疑问,就会在实际的课堂上积极听讲,这样就能提高地理的课堂效率。在实际的课堂中我们可以提的问题有:结合生活现象,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呢?一年四季的变化时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出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现象呢?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是都与我们所要学习的地理的知识息息相关,学生就能够对这些问题产生兴趣,就能够提升他们对于地理的兴趣,这样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的。

二、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所以作为合格的教师来说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这是因为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会有不同的教学质量。对于地理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课后布置一定的题目让学生去完成,这样虽然也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要想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实际的课堂中,我们可以在课程之前进行精心备课,设置好相应的教学任务,根据实际课堂的问题设置不同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课堂进行之前能够怀着问题去思考,这样在整个课堂中学生就能够比较认真地听课,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我们还应该根据不同的问题来调动课堂氛围,只有保证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程度才能够得到提高。地理本身的学习就是比较单调无趣的,所以要想更好地完成地理的教学任务,我们应该在课堂的丰富性的问题上下工夫,这样才能显著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丰富课堂的措施有很多,比如让学生进行分组式的学习,初中的学生好胜心比较强,所以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其中,通过各个小组之间比赛性质的教学,大家就能够更加乐于去学习,教学的质量就有保证。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教学,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来说,除了上述一些综合性的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新的教具来完成教学任务,如今科技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地理课程的教学我们不再是只有地球仪教具的时代,多媒体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教学,我们可以将其放到我们的教学中,多媒体有着众多的技术和优势,这样我们可以好好地利用这些优点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地理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来制定更加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保证地理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

教学质量论文范文6

教学质量是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及所形成的教学效果价值观的反映,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即学生获取的知识、产生的能力等变化与整体教学目标的符合程度。高等教师的教学质量不单纯地体现在知识传授的能力上,还包括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传递,因此,教学质量的评定方法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定是教师评价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完成的工作是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标准,正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的捕获,然后对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对整个教学过程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以此为根据针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造、以此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定机制能够使教师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从而提高整个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传承效果,提升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效率。因此,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定在高校教师教学管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教学质量评定存在的问题分析

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定方法对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改革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当今高校教学质量评定体系在观念、标准、人员配备、实施方法等方面均存在许多问题,使教学质量评定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质量评定缺少科学定位,教学质量评定的定位体现了评定的立足点和根本目的。

只有具有了科学的评定方法定位,才能制订出合理的有效的教学质量评定方法。传统的评定方法通常定位于对教师的测量和鉴定,并将评定结果与评职、创优、奖金发放等挂钩,它完全将教师置于被监管的被动地位,使得教师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忽略了评价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忽视了教师工作的个人风格和特点,破坏了教师之间的协作、压抑教师潜能的发挥,存在着错误导向和扼杀创新的弊端。

2.2教学质量评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片面性。教学评定的片面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评定内容主要关注于课堂教学,着重于对教师基本功的考核,如授课过程中表达的清晰与否,重点是否突出,教师语言是否流畅等,传输知识的效率和能力时主要的评定标准,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个性、创造性和人格魅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第二,教学质量评定主体缺乏广泛的参与性,忽视了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及其主动性。整个教学质量评价基本上成为教学主管部门对师生进行的单向评价。但在缺少师生广泛参与前提下的教学质量评定所产生的结果很容易让人产生质疑,而且也很难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2.3传统教学质量评定过于看中量化分析,缺乏定性判断。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广泛,包含知识质量、能力质量、全面素质质量。其中很多因素很难用数据进行量化,而现今的考核评定方法过分看重数据,把教学工作过程分解成各项可测指标、每项指标分配不同的权重,再把权重按照一定的法则累加最终形成教师教学效果的最终分数,不能量化的因素没有办法添加到教育评定体系中,导致了这种评定方式湮没了教育科学的文化性格、人文特性。

2.4教学质量评定缺乏完整反馈系统。

现阶段的教学质量评定机制大多具备行政色彩,评定过程自上而下实施评价,教师、学生、院系在评定的运作上均处于被动地位,其反馈意见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和及时处理。并且在评定系统中,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多处于滞后状况。对反馈信息缺乏合理的处置方式,反馈信息不能及时反馈授课教师,使得该过程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3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定准则的探讨

设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定方法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定应坚持如下准则:

3.1教学质量是教师素质

教师的知识,技能的功能和性情,也强烈地受到评估制度的影响,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励和鞭策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教学评价理论与方法强调目标的人本化、主体的多元化、视角的综合化和方法的科学化,是能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改进工作的综合体系。教学评定的主要目的应该是通过这样的过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改进方法、以此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而不应该只把其当成监管和甄选教师的手段。正因为如此,学校在开展教师教学评价时,首先应明确教学质量评定的定位。

3.2在教学评定过程中应该按照多种复合性标准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

其中应该考虑到知识传授的过程、思想引导的方法、能力培养的手段、性情陶冶的影响、心理调适的能力等因素,不能单纯地用课堂教学过程去评定;整体的评价过程应该体现灵活性,以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工作,形成教师教学的个人特色和风格。

3.3在评价教学质量时,要看教师教学过程对学生所产生的长远影响

特别要考虑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以此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整个教学质量评定过程要体现学术的民主性、教学内容选择的自由性和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3.4教学评定应该是一个相互沟通的过程,学校与教师双方应该相互协调

教学质量论文范文7

1.1重监管,轻激励

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框架大都已基本成形,但有些机制过于陈旧,缺少灵活性以及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激励。在现有的教学管理机制中,对各个教学环节的监管规定很多,但却忽视了鼓励、奖励和表彰等奖励机制,这样一来,严重制约着教师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管理机制方面应注意监管与激励的比重,做到既能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又能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1.2重结果,轻过程

教学质量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但在实际操作工程中,只注重评价结果,不注重过程监控。比如,有些高校实行学生评教和教学信息员制,学生在网上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教学信息员把教师的课堂信息直接汇报给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把评价结果以不公开的方式送达到本人,整个过程到此结束,改进的措施没有跟进,结果不了了之。

1.3偏主观,缺客观

很多高校都需要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教学管理机制的制定无形当中就是为了应付教学质量评估,制定教学管理机制时,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例如,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只是根据一两节课来判断,而不能根据日常的一贯表现来综合评价。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一般也都是教学管理者制定的,缺少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或建议的环节,就算是有征求意见的环节,也大多是走过场,流于形式,极少采纳一线教师提的意见或建议,这导致制度主观色彩较浓,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严重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学质量管理的效果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1.4重形式,轻实效

一些高校实现二级管理,二级学院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教学的主体,但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二级学院只是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的附属,忙于应付繁琐的日常事务,缺乏教学质量监管。此外,有些高校实行二级教学督导、领导听课制度和班导师听课制度,但这些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即使有关人员到课堂听课,作为督导者评价说好不说坏。有些班导师根本不听课,只是在听课表上签字而已。对这些问题,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同样也缺少监管措施,使得这些机制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2教学质量管理机制改革的建议及策略

2.1成立教学质量管理机构

1)组织结构。

高校应成立专门的教学质量管理机构,即校教务委员会,由主管教务的校领导负责,其成员包括相关的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负责人、聘请的资深教师、学生代表和企业代表等组成,下设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校教务委员会职责是统一领导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制定和实施,监督各个机构的执行情况。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职责是负责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

2)制度建设。

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是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保障。制定符合校情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不断完善,杜绝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尽量减少工作的临时性和突击性,用制度制约着教学质量管理的有序进行。

3)队伍建设。

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教学管理的决定性因素,随着高校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通过全员竞聘,采取定岗定编,竞聘上岗等途径,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提高管理队伍的业务素质,成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干的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2.2改善教学质量评价机构

1)转变评价观念。

评价一个教师的优秀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上的讲课表现,还应通过了解教师课后对学生的指导情况来综合评价。还可以从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来衡量优秀,例如,调查教师对所带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包括兴趣爱好和创新的能力等;了解教师对学生发展的指导情况,包括学业指导和生活指导等。

2)评价指标科学,方式合理。

教学质量优秀奖的评选不应考虑科研计分,或科研计分所占比重很小,教学质量优秀奖应该奖给教学上特别优秀的教师,而不应该附加其他因素。另外,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应尽量量化,减少人为因素干预,应打破以往专家说了算的方式,由一线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共同参与,公正、公平、公开地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而且评价过程和结果应该透明,接受公众力的监督。

2.3完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

1)开展多形式反馈机制。

要确保教学质量反馈系统的畅通,应开展多形式的反馈机制,包括:①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相结合学生评教的结果应有效地反馈到有关教师,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同时,教师评学的情况也应及时向学生反馈,以达到教与学相助长的效果。②学生座谈会。召开学生座谈会,学生代表可对普遍关心的和课堂上发现的问题与相关领导直接对话,并希望有些问题当面答复,如不能当面答复的,会后也应有书面的答复。③教学信息员制。教学信息员的主要职责是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及时、准确收集学生对课堂授课的意见和建议,并汇总上报给教务处。④调查问卷制。设计调查问卷,开展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调查。⑤通报反馈制。每学期,通过不同的途径,如督导组和领导干部反馈意见等,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将掌握情况及时反馈给二级单位,以便能够及时解决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促使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关注常态化和日常化。

2)整体评价机制。

高校还应制定整体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有助于全面了解各个学院的整体教学质量情况,也便于学院之间的横向比较,有比较才能有改进。同时也有利于二级单位了解自身的教学质量状况,有利于学院间的交流,取长补短,从而提高二级单位乃至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水平。

2.4加强师资队伍管理机制

1)培养机制。

教师是学校的办学主体,只有教师发展得好,学校才能得以发展。应制定一系列的教师培养制度,包括新进教师培养制度、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制度、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和教师出国留学制度等,其目的是通过各种平台,培养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教学胜任力,从而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2)考核机制。

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不仅是教学工作量的要求,还应该有质的要求。教师考核机制应实行量与质并重,不光看工作量,而且更看中完成的质量,质量中也应该分档次,如质量中排名比较靠后的应重点培养。另外,考核的结果应与职称晋升和津贴挂钩。

3)激励机制。

教学中的考核也应奖罚分明,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那些教学质量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打破传统的“平均主义”和“职称铁饭碗主义”,体现优劳优酬。应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教育教学科研,并加大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奖励的力度。

3结语

教学质量论文范文8

1.1教师间关系

教师作为主导职业教育的关键,有其特殊性。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多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既是老师又是师傅;教室既是课堂又是车间。这就要求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老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较高职业技能水平。可这类师资队伍年龄较低,教学过程中存在想当然的做法,所谓的操作规范,也是从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模仿来的,与实际的生产实践存在差距。多数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实际的生产经验,同事间缺乏情感交流与关怀,教师间的情感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一个专业、一门学科的教学团队,应该是一个整体,同心同德,相互学习(特别是职业技能的学习),共同承担对学生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任。

1.2同学之间的关系

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较差,基础没有学扎实,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进入职业院校接受职业教育的动机和目的还不明确。这些学生年龄偏小,还有点小聪明,家长多舍不得放到社会上去摔打,送进职业院校的目的是让孩子在学校体制的管理下健康成长起来,顺便学点职业技能,接受系统的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提升文化层次,以适应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选择。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部分,家中有钱,希望孩子在规则的教育下掌握一定的技能,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玩手机、睡觉现象明显,少数人根本就不想学习,他们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有空的时候常在一起玩,跟社会闲杂人员的关系密切;再一部分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意识到学习技能的必要性,想掌握实用性技能,改变人生途径,他们学习的兴趣较高,学习成绩较好,但也往往瞧不起那些富二代、官二代的不学习的同学;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学习上的心理障碍,不知道怎么学习技能,在课堂上多在观望,也不学习,他们往往被同学们孤立。同学之间没有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成长的和谐融洽的情感交流。

1.3师生之间的关系

师生交往对学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之外,教师的言谈举止、人格魅力都是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完美的人格可以成为学生向上的楷模;相反教师的不良言行也可能阻碍学生的发展。师生交往过程中融入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业、品德长进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科研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1.4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庭成员对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和学习质量,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家庭成员的帮助含有亲情因素,因而教育更有意义。有的家庭成员懂技能、因此还会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学生学习职业技能得到提高,效果显著,自主学习得以实现。构建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对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也很重要。父母亲对子女的成长关注,除了物质上的支持满足外,同样需要情感的交流。好的情感交流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职业技能掌握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情感因素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负面影响

实际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类情感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积极的情感因素能够提升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消极的情感因素给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2.1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具体到对某一课程的学习,情感因素给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负面影响十分显著:挂科。父母及家庭社会的关注,会使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浅薄;师生关系处理中缺乏情感交流,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对抗或无所谓态度,造成教师的教学质量下降;跟同学缺乏情感沟通,各种利益关系处理不周,会造成同学之间关系恶劣,相互拆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无心听课学习。严重的影响到了该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2.2对生活习惯的影响

各种不良的情感因素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负面影响表现在:①个人的卫生习惯:宿舍、教室狼藉不堪;衣冠不整等。②行为举止:个性张扬,无论是否文明、礼貌。走路摇摇晃晃、勾肩搭背、东张西望、四处游烟。③言语习惯:开口便曝粗话、脏话。④对人、对事的态度:对老师、对同学、对家长没有感恩之心;事不关己,抱无所谓姿态。

2.3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在中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尽如人意,学会了耍小聪明、玩世不恭、享乐主义等消极的人生观和与众不同的极端价值观。考虑问题,往往先从自身利益和角度出发,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影响,遇事讲朋友意气、江湖气习。

3情感因素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正面影响

加强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关怀,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好的情感交流、正能量的情感因素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正面影响。

3.1对职业技能培养教育方式的影响

现阶段,国内各职业院校多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法,针对不同的群体,加大了感情方面的投入,学校全员负有教育学生的责任,关怀少数人群(如高校开展的“三个一”工程),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育,效果显著。学生学有所成,就业率明显提高。加强企业、行业的交流接触,加深了产教融合,企业、行业的要求融入职业教育的课程,共同开发教材,部分院校把企业办在学校或把部分课堂搬到企业的车间展开,使学生时时刻刻处于实际的生产环境中;企业、行业的专家走上讲台,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面对面地教授给学生,先进的技术、工艺手把手教与学生,大大地缩短了学生岗前培训的周期,为企业、行业培养了大批的合适的中高级技工和各类掌握高端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大幅度提高。注重职业技术院校师生情感的交流与调节,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改变,主要表现在:①有利于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a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交流会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b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c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会更加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②有利于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尊重学生是职业技术院校教师有效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不仅是人格尊重还有对个性的尊重。培养发展学生个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培养。③有利于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也是培养师生感情的需要;了解学生是为以适当的方法去教育指导学生;教师要理智把握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保持适当的距离。④有利于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a严而有理;b严而有度;c严而有方;d严而有恒。从而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

3.2对学生就业前途的影响

情感因素对学生学成就业的影响很大:首先,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对学生就业前途的影响: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其次,社会的关怀、亲人的关注,是一种社会化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学成就业的成败,严重的会影响到学生就业后的发展与成长。

3.3对学生上岗后成长过程的影响

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群体,有其特殊性:职业院校毕业后,大多成为了企业的一线骨干力量,充实了企业的技术工人队伍。因此,学生上岗后的情感因素或制约着,或拓展着学生的成长过程。

4重视情感因素,能够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