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学教学模式应用浅析

超声诊断学教学模式应用浅析

[摘要]超声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学诊断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超声诊断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疗环境的需求。如何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超声学专业人才,是各高等医学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主要从超声诊断学的教学现状和特点、所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模式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提升超声诊断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提供帮助。

[关键词]超声诊断学;基于问题教学法;HOPE理念;教学模式;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影像学包括超声、X射线、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放射学和核素检查等学科。超声作为医学影像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可以通过实时、连续、多角度、多切面、多参数动态观察组织器官的解剖性病变和功能性改变,具有无辐射、操作简单、可便携、经济等特点,成为一项实用性强、普及广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医疗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高现代医学教学质量成为医学教师迫切解决的难题。超声诊断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尤其是医学影像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将临床医学与超声图像相结合,其实践性和应用性都较强,对于医学生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因此,如何运用现代医学教育理念,改革与创新超声诊断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有效提升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全能型技术人才,已经成为超声诊断学教学工作中的首要问题。

1超声诊断学教学现状及特点

1.1超声诊断学教学现状。超声诊断学是医学院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但在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中所占比例小、课时有限,这无疑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超声诊断学专业人才不足,有教学经验的师资力量匮乏,且受学校设备数量和质量的限制等,种种因素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1.2超声诊断学教学特点。超声诊断学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理论教学中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广,实践教学中要求实时动态观察图像,与其他诊断学相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强调与时俱进,注重实践个性化教学,教学内容上将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现代化课程教学体系。

2超声诊断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2.1理论课内容局限,知识点关联度不紧密。超声诊断学是一门以解剖学为基础、病理为依据的交叉性学科,而且还涉及生理学及内、外、妇、儿等多个领域,想要学好超声诊断学,就必须要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各种疾病的病理改变。同时诊断学也必不可少,在对超声声像图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熟悉每种疾病的诊断依据,有助于超声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而目前教师授课主要基于教材,针对教学大纲进行讲解,课时紧、任务重,课堂上教师较难把相关其他学科知识点进行融合,学生缺少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较,难以构成整体的学习框架。

2.2学时少且实验课有限,学校设备受限。医学院学生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课程多,而分配到超声诊断学课时相对较少,实验课学时则更少[3]。同时学校超声设备受限,学生上机时间不足,导致学生对超声的规范操作手法和操作水平不能达到教学要求,不能较好地适应临床超声工作岗位。

2.3教学和考试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低。超声诊断学内容繁多,常规的超声诊断理论授课方式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低、课堂效率差。同时成绩考核主要以理论测试为主,学生过度依赖于课本,不能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效地联系起来,难以真正地掌握知识点。

2.4师资力量短缺。目前,超声专业人才紧缺,高等医学院超声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实验课教学中学生多教师少,导致教师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的困难与需求,学生的疑惑不能得到及时解答,影响学习效果。

3运用现代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1丰富教学内容,强化知识点联系。时代在发展,技术在更新,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飞速发展的医疗环境。随着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高等医学院校更要紧跟科技的步伐,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融入于超声诊断学的教学当中,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有关超声的最新技术及当前发展水平[3-4]。同时学好超声诊断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具有一定广泛的医学知识面,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将相关知识点进行关联,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超声诊断学的理解和学习,还能够对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巩固,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能够更好地适用于临床工作中[3,5]。

3.2增加实验教学课时,提高实验室设备配置。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增加实验教学课时量,学生上机操作能够充分观察超声动态声像图的形态及变化,从而熟悉各种器官形态学结构及不同疾病时发生的超声改变,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6-7]。同时,学校应该提高实验室设备的数量和质量,尽量与医院接轨,使得学生能够尽早地增加对超声操作的感性认识。

3.3转变教学模式,使教学方法多元化。在超声诊断学授课课时较少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是每一位超声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医学环境的需求,积极转变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7]。3.3.1开展多样化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比如利用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辅助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从而提升学生对超声诊断学的认识和理解能力[3,8]。部分高校也已经开展了院校合作远程教学方法,即带教教师与医院沟通,选择典型病例患者,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在实验教学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超声检查,并且同步于实验课堂上进行远程教学,让学生在学校即可真实地观察到临床超声检查,激发其学习兴趣。如今面对当下病毒肺炎疫情,全国各类学校均实行延迟开学,开展多种线上教学方法,学生“停课不停学”,即使不在课堂之上也能获取丰富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3.2改变教学理念,转换教学模式3.3.2.1传统授课模式(LBL)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上主要是教师以讲授辅助多媒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输,学生很少有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为“填鸭式”“满堂灌”教学,理论知识可能较好,但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9-10]。传统实践教学中,教师主要以PPT课件为基础,带领学生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及典型声像图表现,再预留一点时间进行床边教学和指导学生动手上机操作。临床中各种疾病的超声声像图变化多样,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性差,不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很好地应用于临床工作当中。3.3.2.2基于问题教学法(PBL)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根据课程需求对超声诊断学的教学模式有了许多新思考及新探索。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BARROWS教授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1-12],目前国内外许多医学高校都已经广泛采用此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效果[13-14]。PBL教学模式优点:(1)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PBL教学法主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着重小组学习,并从临床实际问题出发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教师主要承担着启发者和引导者的角色[15]。其主要是把学习联系到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让学生主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1,16]。(2)有助于激发学生临床思维。超声诊断学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学科,PBL教学模式是以案例为先导,同时结合典型超声声像图,课堂上教师通过学生自愿组合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最多不超过6人,然后基于病例以提问的方式对各学科之间知识点进行融合,激发学生的临床思维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从而提高超声诊断学的教学质量[17]。PBL教学模式缺点:(1)所需课时较多,对教学材料要求较高。PBL教学是基于病例的前提下开展,所需课时较多,而且部分院校缺乏典型病例及完备的图像资料,使得教学无法充分开展起来。(2)师资力量缺乏,教师素质有待加强。PBL教学强调小组学习,这就要求需要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以便及时对每组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18]。但目前我国超声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师无法及时对每组学生进行指导,并且部分教师过分依赖于传统教学方式而对PBL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对PBL教学的了解与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15,19]。(3)不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单纯采用PBL教学并不适用于超声原理、物理基础等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师还应该灵活的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对超声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同时也可减少学生对学习的倦怠,保持学生对PBL教学的兴趣。(4)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考核不仅可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传统的理论考试方式不能客观地评价PBL教学效果,需要建立完善的相关教学评价模式[15,20]。3.3.2.3HOPE理念教育模式近年来,基于医学教育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及国家对医务工作者的新需求背景之下,南京医科大学形成了一种“人文导向、结果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和循证导向”的“HOPE教学理念”(Humanity-oriented&Holisticmedicaleducation,Outcome&Objective-basededuca-tion,Problem&Practice-basedlearning,Evidence-basededucation&Evaluation,HOPE)[21-22],其成功经验值得各类高校学习和借鉴。如今,医学模式正在从传统生理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现代医学已经不再局限于自然学科的范畴,而是融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体系[2]。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医疗的需求不断增长,社会医疗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化。而在当今的教育体系当中,主要着重对学生的医学知识教育,却忽略了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学生缺乏对人文修养方面的认识和了解,造成人文素质与临床课程脱节,在临床工作当中缺乏医学生该有的人文精神,与患者沟通不到位,导致医患关系不融洽。鉴于当前较为复杂的医疗环境,要想培养出高层次的医学人才,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是关键。疫情当前,全国各地医务人员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奔赴抗疫一线,这正是医者该有的责任与担当。在医学生教学过程强化医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价值观教育,将医学伦理、医患沟通技巧、职业素养等贯穿于教学过程当中,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实现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如今医疗技术和计算机水平迅速发展的时代,新型医疗环境对超声医务工作者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超声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疗的要求,各大高等医学院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同时应紧跟时代步伐,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素质教育,为超声医疗团队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疗人才。

作者:蒋丹清 单位: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影像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