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

摘要:初中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会导致学生觉得数学学习过于枯燥,逐渐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在实际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善于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现阶段很多初中数学教师都已经关注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应用方面的积极效益。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教学方式;评价机制

在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之下,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契合时展的需要,契合学生成长的需要,就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现阶段,很多教师都已经认识到创新教学方式的重要意义,同时合作学习方式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教师的关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形式化的问题比较严重。针对上述情况,笔者经过研究,探讨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策略。下文将对研究结果进行详细阐释。

一、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

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时候,要想切实保障教学的有效开展,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是前提条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只有在保证科学性的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展开,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得到保证。通常情况下,教师在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控制好小组的人数,即小组内的人数以4-6人为最佳,过多或过少都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针对班级学生所固有的在学习能力、性格以及成绩方面的差异性,教师需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对小组成员进行优化调整,确保班级分组能够始终体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所谓的“组内异质”,主要指的就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他们在个性、学习成绩以及性别方面的特点,保证小组内部成员的稳定性,方便学生学习与探讨数学知识的相关活动能够顺利展开[1]。小组中,教师要能够使学生自身所具有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对学困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发挥班级中学优生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在学优生与学困生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引导学困生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优势,真正实现组内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促使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二、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要把握好时机

教师在课堂上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教学时机,在不同的课堂教学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学习。在课前预习环节,为了保证预习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在课前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预习[2]。学生在开展预习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预习任务,一部分学生负责针对课堂中所需要讲解的概念与重点知识进行探究,对相关的知识资料进行整理,重视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部分学生则可以在其他同学探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来验证课本中的数学结论,并对实践操作的结果进行分析。在相关预习活动结束之后,组内成员可以尝试整合自己的预习成果,进而形成一个完善的预习方案。教师在实际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更好地发挥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本节课所需要教学的知识进行分组处理,为每个学习小组布置不同的探究任务。教师可以将一个大的知识点划分成不同的知识版块,每一个小组负责其中一个知识版块的探究。在学生的探究活动结束之后,每个小组需要派出一名成员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讨论。针对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偏差之处,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而在课后的巩固性练习环节,要想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这一环节的教学必不可少。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计的习题要能够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以及开放性,最好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多种解法的练习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与探究。在解答这一类型习题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学习思维往往也能得到有效的开拓,进而实现学生整体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教师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

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入课堂中,除了相关教学策略的落实之外,还需要能够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进而有效推动学生的持续进步。教师在对学生课堂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情况进行考评的过程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建立组内自评的机制。所谓组内自评,就是小组内部成员依据相互之间的了解互相进行评价。小组成员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承担相应学习任务成员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考虑其任务完成情况,同时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对自身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反思,想一想自身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哪些方面还可以进行改进。通过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教师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其次,不同的小组之间可以进行互相评价。小组成员之间在相互合作完成某一任务的过程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导致无法发现自身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而学生通过对其他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观察,观察其他小组的分工情况、观察其他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情况、观察其他小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之后评价其他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这有利于学生对于其他小组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亮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对本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反思,充分发扬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进而为教师后续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在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之后,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在对学生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能够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能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易错点,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记录,与学生及时地进行针对性的交流,明确学生学习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师要安排好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

为了保证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整体开展效益,教师在课堂上就需要为学生安排好合作时间。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影响其他部分的教学,但是也要保证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探究。针对一些复杂程度相对较高的问题,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多给予学生一些时间进行合作探索,但是,如果一个问题的探究难度相对较低,则不需要给学生留出过多的合作探究时间。从一线教师的教学情况来讲,教师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讨论探究以及独立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主动将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这一过程本质上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除此之外,教师在实际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对学生学习活动中进行指导以及引导的作用。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教师要能够给予他们必要的辅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必要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基础之上,教师也可以尝试拓宽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范围,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探究性任务,进而使课堂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

五、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竞争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点在于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尤其是针对一些需要学生反复练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教师就可以尝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引入相应的竞争机制,促使学生能够在合作的过程中竞争,使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能够得到有效激发。教师在保证班级学生分组规律的基础之上,即班级中每一个小组中都有数量相对均等的优等生以及学困生的情况下,在学生已经充分掌握了本节课基础知识的前提之下,组织学生通过竞赛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巩固。教师可以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依据设置一定数量的抢答问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赛,学生每答对一道题即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奖励,为小组赢得积分,而课后获得积分最多的小组即可以获得教师所提供的一份小礼品。这样的活动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荣誉,同时也关乎小组全体的荣誉,因此,即使是班级中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其学习热情也能得到有效调动。在激发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也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效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六、教师要将课上的学生合作延伸到课外活动中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要避免将教学的目光仅仅限制在课堂之内。其实在课堂之外,同样有着十分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联系现实生活,为学生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到生活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进行探索,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增强生活与学习之间的联系,使来源于生活的数学知识能够真正回归于生活,拓宽课堂教学的外延,实现整体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综上所述,教师在实际组织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具有较高的教学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邵彦宁.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59.

[2]姜有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技资讯,2020(23):98.

[3]王红艳.试论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初中数学教学实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112.

作者:董军 单位:甘肃省通渭县襄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