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翻转课堂能力培养

大学英语教师翻转课堂能力培养

摘要: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得以广泛应用。但广大大学英语教师们的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却有待发展,本文从西北地区三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TPACK水平调查出发,分析了TPACK框架对翻转课堂模式的影响,探讨了TPACK框架下大学英语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TPACK;翻转课堂;大学英语教师

1概述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教育的不断革新,给教学内容和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也明确说明“要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2018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也提出“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以此,针对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各高校做出了努力,通过各类培训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广大在教学一线的大学英语教师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2017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应大力推进最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继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大学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跟上新技术发展,不断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知识和能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融入并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元素”。当下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的融合已日趋成熟,TPACK(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在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水平评价方面已举足轻重。有鉴于此,大学英语教师的TPACK能力的提高已迫在眉睫。TPACK着重于教师的主导性,以灵活多变的方式融入教学,与其他各要素有机结合。这恰好也是翻转课堂所要求的。有鉴于此,TPACK对大学英语教师在翻转课堂方面的构建以及研究具有一定的帮助。

2TPACK与翻转课堂

2.1TPACK

2006年,在李舒尔曼提出的PCK(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学科教学知识)框架之上,美国学者米歇拉和科勒在加入了TK(technologicalknowledge)技术知识之后,提出了TPCK,即整合技术学科教学知识框架。最初,该概念主要针对的式教育研究人员。它包含了CK(学科知识)、PK(教学知识)和TK(技术知识)三个维度的要素,且属于一种动态的能力和思维方式。CK(学科知识)包含教师对自己教授的学科领域的内容、体系和脉络的掌握情况,另外,TPK(技术教学知识)、TCK(学科技术知识)和PCK(学科教学知识)也包含在此框架中。PK(教学知识)囊括针对学习者多元和个性化需求能够改变教学风格并指定相应教学策略的能力。TK(技术知识)可以理解为教师在教学中能过信息技术使用所需教学资源的能力,既包括对于技术本身的知识也包括在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技术的知识。2007年,TPCK由美国学者汤姆森和米歇拉正式更名为TPACK(整合技术下的学科教学知识)。他们强调,TK、PK和CK对于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是缺一不可的。另外一方面,也强调了这三类只是要素的动态形成了一个整体,有“TotalPACKage”之意。于此,TPACK的概念被完整提出。这也为大学英语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构建整合专业发展所需的知识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方向。

2.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伴随网络信息技术在国内发展虽不足十年,但日趋成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时间和空间限制被突破,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更加智能、多元和个性化。翻转课堂大多采用三段式的教学方式,即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阶段,教师需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上进行筛选和组织,利用技术知识制作课件和教学微视频,并在选定的网络平台上这些教学资源,学生则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开始先行的自主学习和知识的探究。在这个阶段,教师也会提供学生所需的帮助和支持。课前阶段完成了知识的传输,那么在课中阶段,即课堂授课阶段,教师则要完成知识的内化,针对在之前的阶段中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引导,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深度自主学习,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反馈和评价,学生也能够更加有效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而教师也在此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也可以做到有机融合。和课前环节相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推送课后作业,并加以教师网络指导和难点反馈,最后,教师也可以发送课后试题以检测学生对整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并以反映出来的问题在下一节课中进行反馈为依据。

3TPACK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

3.1大学英语教师TPACK水平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外语TPACK调查量表,调查了西北三所高校的50名英语教师的TPACK水平。其中,TK(技术知识)尚欠缺(mean=3.13),并且与技术知识整合的TCK(学科技术知识)、TPK(技术教学知识)以及TPACK(整合技术下的学科教学相对较差)均值分别为3.29,3.46和3.45。PK、PCK水平较高,而TK和TCK水平较低。由于教龄在11-20年的被试占68%,教学经验相对丰富,所以PK和PCK水平较高,但TK以及TCK水平相对较弱则说明大学英语教师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学科技术知识有所欠缺。

3.2TPACK框架对翻转课堂模式的影响

TPACK框架对于教师已经是互联网时代教师知识和教学水平的全新定义,大学英语教师的TPACK水平直接决定了翻转课堂的授课模式的成功。笔者在选定的高校中分别抽取问卷得分较高和较低的三名教师(临界值分别为150、120),高分组教师总分高于150,低分组低于120,通过访谈发现,低分组的A教师表示:虽然掌握了PPT的制作,但主要是基本的粘贴复制,未将技术融入之教学当中。所以当自己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时,并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反应也很一般。这一点,在笔者观看其课堂录像时也得到了印证,他们的课程形式大于内容,TPACK融合度低,学生状态意兴阑珊。反观高分组,在课堂中,他们有效地发挥了自己的TPACK能力,课前、课中、课后环节的设计合理、信息技术融合、课堂的构建巧妙,教学思路清晰、直观,学生的兴趣浓厚,参与度也很高。

4TPACK框架下大学英语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

首先,应转变教学观,为实施翻转课堂夯实教学能力。信息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更应该紧跟时代潮流,摒弃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角色,从发号施令的“司令”转换成始终于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者、促进者、辅助者、设计者。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应具有危机感,不可止步于已有的知识,而应于学生一起与时共进。积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主动接触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知识,英语学科知识,并在各要素间做到有机融合,将信息技术融入翻转课堂的教学中,以更加喜闻乐见和学生愿意接收的方式设计和组织课堂,并以此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对大学英语教师的TPACK能力培训至关重要。面临着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技术,教师们往往手足无措,迷失其中,因此,如果要高效的提高教师的TPACK能力,在高校内有组织的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的培训至关重要。各高校应从实际出发,利用本校教育信息技术资源,以培训、讲座、交流会或公开示范课等的形式展开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各种培训,以期提高教师们的整体水平,并反映在优化的翻转课堂中。最后大学英语教师大学英语教师要结合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科特点,综合信息技术知识,明确与其之间的框架结构,触类旁通,串联起来。所以,在设计翻转课堂时,内容知识的选择要与先进的学科教学知识、教学理念和未来教学改革走向等相结合。并且,保持积极探索的好奇心,尽心研究,为学生也可以树立榜样,不断思考,探究,为翻转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铺平道路。

5结束语

教师的TPACK能力要求是为适应不断蓬勃发展的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而提出的。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整合技术下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的大学英语教师才能在潮流中激流勇进,才能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起到更有效作用,他们能够针对多元化的学生群体指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灵活的模式,从实际出发,灵活自如的变化教学,充分体现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价值,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全美教师教育学院协会创新与技术委员会主编.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教育者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06):47-56.

[3]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05):5-10.

[4]王琦.外语教师TPACK结构及其技术整合自我效能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4(04):14-20.

[5]吴焕庆,余胜泉,马宁.教师TPACK协同建构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9):111-119.

[6]徐鹏,张海,王以宁,等.TPACK国外研究现状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3(09):112-116.

[7]周笑.基于TPACK的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9,17(04):89-92.

[8]杨佳.智慧教学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TPACK能力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9(20):87-89.

作者:郝甜 单位:新疆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