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改革

翻转课堂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改革

摘要:基于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依托黄山学院本科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出“课前自学+课中实践+课后评估”的混合教学模式,并在环境科学专业进行了探索实证,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科技论文写作;混合式教学;实证研究;地方高校

引言

作为一种促进教学方法变革的新模式,翻转课堂以教学时间重新分配为抓手,打破传统课堂的思维定势,把“课前预习-课中讲授-课后巩固”的传统教学形式变为“先学后教”的新形式,把知识内化过程移到了课堂上,翻转了学生学习时间和师生角色[4];实现了课上时间与课下时间的优化分配,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的同时,也把“学习的主动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无疑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选择[5]。自2012年来,翻转课堂受到国内学者的诸多关注,大部分聚焦于理念的介绍和模式前期的探索,且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应用方面[6],用于高等教育中工科类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实证较少出现[7]。科技论文写作是应用文写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多作为高校公选课对学生开设,对于学生顺利完成本科毕业论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各高校越来越重视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地方应用型高校首当其冲[8]。因此,在本科生中开设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已成大势所趋。然而,由于地方高校存在“生师比过高、重科研轻教学、教学资源紧张”等现象,而且该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多资源少、要求高效率低,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黄山学院的环境科学专业(授工学学位)为例,基于翻转课堂“以生为本”的理念,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证,以期探索出适合地方高等学校的、兼具理论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混合教学模式。

一、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翻转的可行性分析

教与学相辅相成,学以教为前提,教以学为目的。基于“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翻转课堂翻转的正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其关键在于如何使学习主动权由教师让渡给学生,让学生把握自主学习的权利和自由度,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9]。研究表明[10],课堂经翻转后,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教师在课堂答疑解惑、指导项目训练,学生边训练边思考,有利于学生理解认知内容,最大限度完成知识内化,还有利于实现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促进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有研究指出[11],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进行翻转课堂。而且,由于教师、学生对于学习的观念及其行为一时难以转变,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丰富,并不适合每堂课都进行“翻转”[12],教师需根据课程特点进行适合翻转的课程及内容的筛选。对于环境科学专业而言,在科技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翻转的可行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课程特点奠定了翻转课堂的基础

科技论文写作是高校本科生必备能力之一。课程考核小论文的撰写、学位论文的完成、大学生“三创项目”的结题及科研成果的发表均离不开科技论文的写作;形势所趋、学生评教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适时进行教学改革,因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的积极性自然形成。与其他理论课程不同,科技论文写作更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写作,符合地方应用型高校对于本科生实践能力的要求[13]。在课堂实践中掌握论文写作的规范、思路及方法,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课程特点符合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二)信息技术的掌握满足翻转课堂的需要

翻转课堂的设计中涉及视频制作、课件设计、师生交互等工具的运用,不仅教师要掌握,学生亦不例外[14]。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普及,钉钉、微信、录屏及网络教学平台等常用交互工具普遍被高校师生所接受,且使用方法简单,手机上即可操作,为翻转课堂的推进提供了硬件技术保障。

(三)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为翻转课堂提供参考

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网络上精品课程、慕课、微课等教学资源大量涌现。例如:中国石油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推出了科技论文写作精品课程在线学习资源;清华大学的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已在慕课(MOOC)平台,“学习强国”慕课中亦推送了35集,学生均可免费在线学习,这些都为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课前自学提供了充足的学习参考资源。

二、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证

以黄山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为依托,基于“优化内容-强化实操-提升效果”的思路,立足学位论文写作和期刊论文写作两个重点,将32学时的课程内容设计为文献检索、论文写作与排版、论文投稿三个部分。文献检索主要涉及检索必要性、网络资源搜取和中外文数据库的使用技巧。论文写作从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出发,结合论文每个组成部分,采用专题式教学法[15]依次介绍论文前置部分(题名、署名、摘要及关键词)、主体部分(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及后置部分(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的写作方法和排版技巧。论文投稿包括完稿后的投递、修改及发表。结合翻转课堂“以生为本”的理念,先后在2015级和2016级环境科学班进行了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课前自学(微课+课件+任务)-课中实践(答疑+讨论+现场答辩)-课后评估(自评+互评+反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一)课前自学

采用微课和PPT课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前自学。借鉴微课形式,使用录屏软件,针对每个专题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短视频(<20min)录制。PPT课件则以模块化专题形式呈现,每个专题由写作基本知识和方法、写作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实际案例分析和小结4个部分组成。通过钉钉、微信、学习通等工具来实现教学资源平台的建立和师生之间的交互,以保证信息传递和个性化学习活动的顺利实施。这样以来,学生的学习不必拘泥于传统课堂的45分钟,课外大量的碎片时间均可利用,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和实际需求自主掌握学习的进度与效率。此外,就科技论文的某一组成部分,各小组学生可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素材和具体写作任务,自学后合作完成该部分的写作。团队训练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学习、共同研讨的方式完成课前任务。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完成知识的前期储备,从而为课堂讨论探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解决。及时记录疑问或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中提出问题,由教师在线下课堂中一一解答;也可以通过发送消息与同学进行讨论,还可以通过钉钉、微信等途径请教老师,教师通过学习通跟踪各小组进度和完成情况,随时与学生进行一对一或是一对多的线上交流,在解答学生疑问的同时,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创新。

(二)课中实践

课堂是知识内化的主要场所,课堂翻转后,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14]。考虑到课前自学中,部分学生可能因为知识储备薄弱或学习动力不足导致自学没有完成,课堂上仍需要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监管和引导。教学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教学大纲中的教学重难点为主,教学方式以答疑解惑、案例分析、反馈学习效果为主。同时,教师需要把握讲授时间应尽可能短,以便可以更多地走进学生中间,实现针对性地讨论、指导与纠正,能够对学生存在的错误做出及时反应和相应调整。案例探究中,以本专业教师和学生已发表的期刊论文、毕业论文为主要案例,以此将学生引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来,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16]。此外,课堂中设计了小组成果展示、汇报及答辩活动。将全班共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7-8人,组长负责团队讨论和任务分配,并就一个主题(自拟)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推举1位代表进行PPT汇报,时间10-15min;其他组同学就其汇报内容进行提问质疑,小组成员就个人所写部分进行针对性答辩讨论,时间15-20min;其他组还需给汇报组现场评分,以此作为该组同学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时间5min;最后,教师总结点评,时间5-15min,教师需要在此段时间内对教学过程、内容和效果进行总结、反思和凝练,帮助学生形成整合性知识,便于学生掌握[17]。通过面对面的汇报、答辩,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素养,也能够保证课堂的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以保证教学质量。

(三)课后评估

科学、公平、合理的成绩评定体系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重要作用[18]。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成绩评定的方式,避免“只关注成绩,不注重过程”、“评价体系单一”的现象,采取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分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成绩评定的公平公正。其中,组内自评以小组长为主进行,主要对组员在课前自学、课堂讨论及课后参与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全过程评价;组间互评主要对其他组的PPT汇报、答辩及论文写作水平现场给出成绩,两者均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全班推选出的优秀论文,在交互平台中展示,为其他同学的课后学习提供便利。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总成绩构成设置为平时(60%)+课终(4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10%)、讨论(15%)、任务测验(15%)及小组汇报答辩(20%)等环节。课终考核以结课小论文的形式进行,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既是对前期各专题学习的总结,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验证。教师分别从格式规范性(25%)、内容完整性(40%)、论文创新性(15%)和收获与建议(20%)等四个方面给予综合评定。此外,教师还需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力争在下一次课进行适当调整,持续改进并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成效与不足

高校教学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高校间、课程间、学生间的差异性,很难一蹴而就。从黄山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实践来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环境生物学》任课教师反映,学生的学位论文在格式规范、内容思路等方面较之前有了明显进步;《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环境化学》等专业课程结课小论文的写作水平亦有较大幅度提升。此外,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表1)。但同时,诸如“如何协调一定时间内不同课程的翻转教学给学生带来的课业负担加重、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所需经费的来源问题、成绩评定体系的构成及比例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等问题仍需要持续地探索、实践和总结,进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内容,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翻转课堂颠倒了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翻转了传统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定位,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与促进作用。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的特点,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念和思路,借助各种交互工具,设计实施了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过程和实效,既体现了教与学顺序的翻转,又实现了二者的有机融合,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马明海 钱丽萍 佘新松 徐圣友 万顺利 单位:黄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