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与翻转课堂融合教学模式研究

慕课与翻转课堂融合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为提升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电路与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为例,提出了基于评估思维的慕课与翻转课堂融合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根据评估思维对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进行设计,充分发挥了慕课和翻转课堂的优势,有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评估;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1引言

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1]。然而,现有的教学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不利于新时期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2]。《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3]。慕课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知识传播和获取途径,其名校名师的优质资源吸引了广大学习者的兴趣。慕课的出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但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管以及实时的互动交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实施效果。“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自2012年引入中国以来,在教育界迅速掀起研究热潮,成为教育领域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焦点[4]。翻转课堂课前自习、课内提高的教学组织形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新时期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其课前学习效果与视频制作质量直接相关,课内的教学效果与教师教学能力直接相关。此外,课程教学效果受个体主观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很难精量和统计[5]。基于此,本文以“电路与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为例,对“慕课”和“翻转课堂”在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2基于评估思维的慕课与翻转课堂融合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2.1高职“电路与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传统教学分析

“电路与电工技术基础”是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大学第一学期开设,在专业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以教师课堂传授知识为主,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完成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考虑到授课对象,该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无法兼顾学生差异。高职学生个体差异大,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有较大差别,特别是在大学扩招的大背景下,部分学生对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基本物理量的概念较为模糊,而部分学生可能具有较好的物理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中,任课教师无法获取课堂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照顾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2)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电路与电工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涉及的概念较多,内容相对抽象枯燥,学生难以理解,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完成学习过程,被动的知识和能力灌输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发散学习时间不够,限制了相关能力的培养。(4)学习评价方式相对落后。传统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并且无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2基于评估思维的慕课与翻转课堂融合教学活动设计

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教学效果,但受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和评价者主观因素等的影响,难以基于同样的标准进行比较评价。评估即评价、估量和测算,是一种质量管理的手段。文献[6]指出,产出导向为21世纪教育质量主要评估范式,教育评价应关注学生个体学习效果。基于以上分析,按评估思维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采用“输入、过程、输出”结构实施教学。“输入”为教师、学生和资源,资源主要包括慕课平台“电路与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慕课和泛雅平台课程网站;“过程”为整个教学过程;“输出”为学生学习效果,也即掌握了电路与电工技术基本知识、技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学生。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课前,任课教师登录慕课平台(公共线上平台)学习课程慕课、提升教学能力,登录泛雅平台(自有线上平台)课程网站任务书,告知学生本次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并测试题、发起讨论。学生根据任务书登录慕课平台观看本次课课程视频,登录泛雅平台课程网站完成测试题、参与讨论。任课教师通过平台数据(测试和讨论情况)分析学情,对学生进行分组。课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提出问题、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期间教师对各小组进行个性化辅导,之后各小组进行学习汇报,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点评各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并对任务涉及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总结。课后,通过拓展任务或泛雅平台作业和测试题对知识进行巩固提高。

2.3基于评估思维的慕课与翻转课堂融合学习评价设计

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融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要更好地发挥慕课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教学效果,应创新学习评价机制。对应教学活动,学习评价包括课前学情评价、课中过程评价和课后结果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服务于“产出”[6]。学情评价主要包括课前学生慕课学习、课程网站测试题测试和讨论参与情况,占比为20%;过程评价主要包括课中出勤、讨论参与、任务实施和小组汇报情况,占比为40%;结果评价主要包括课后作业、测试和期末课程考核成绩,占比为40%。

3结语

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以“电路与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为例,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根据评估思维对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评价进行了设计。慕课与翻转课堂的融合应用,创新了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个体学习效果的产出导向,有利于推动高职电子信息专业课程评价的改革和创新,进而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曾德贵.现代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实践改革研究[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9(1):68-70.

[2]刘桂林,李武初.高职院校教研教改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4):51-52.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2019-2-13.

[4]张彩艳.近五年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教育导刊,2018(5):40-46.

[5]石芬芳.以效果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教学评价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3):42-46.

[6]荣莉,胡利胜.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评估的几点理解[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57-60.

作者:刘振兴 荣莉 李平 陈路 叶钰 单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科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