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巧用动画艺术开展道德教育

新时代下巧用动画艺术开展道德教育

【摘要】2020年上半年,笔者对常州地区的幼儿园、近千名小学生及家长进行了动画作品设计愿景的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人文历史、诗歌童谣、生活技能、安全常识等15个方面,其中,近1/3的人(363人)对关于传统道德礼仪的动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孩子了解、学习中国特有的道德礼仪。这与当今的“以德树人”理念不谋而合。道德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动画作为一种表现形式,能够自由地借用和移植绘画等艺术手段,使文本形式的道德内容鲜活起来,从而使其更富艺术性、教育性和灵动性。如何把传统的道德礼仪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融入基础教育中进行传承与创新?本文中笔者将分享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动画;道德礼仪;基础教育;传承与创新

我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自己深厚而独特的礼仪文化,如爱国爱民、诚实守信、尊重师长、谦虚礼貌、敬老爱幼等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为了让后人学习并传承这些传统美德,古人以故事加文字的形式进行了记载。如今,这些传统美德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动画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加入了“记载与传播”传统道德文化的行列。在传播过程中,动画以动态的形式向受众群体传授着各种道德礼仪,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受到礼仪的启发,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自身的行为习惯。

一、动画传播,传承道德礼仪

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育占据首位。因为学生年龄较小,直观、形象的教育形式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所以动画则是能够高效达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借助动画这一平台和方式宣传和弘扬道德礼仪,能够以生动鲜明的形象、通俗易懂的画面,让学生接受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观看动画片时不仅能够受到精神的洗礼,净化心灵,还会在行为上模仿动画片中的主人公风范,这对学生优秀道德礼仪行为的养成具有促进作用。动画系列片《中华德育故事》根据民国年间湖州蔡振绅先生编辑的《德育课本》及中华古籍《二十四史》改编而成,是内蒙古东联动漫公司花了十年时间,耗资上亿元精心制作的中国首部华夏典故类童蒙养正动漫,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传统八德为主题,讲述了近千位中华先人的有趣故事,每则故事都展示着中华先祖的处世言行与睿智哲学,内容感人至深,被众多家庭推为“教育孩子必备的心灵营养”。动画片《中华德育故事》以其质朴的动画风格、浓郁的民族元素、深厚的美德底蕴尽情展示了动画艺术的无穷魅力。作为原创的优秀启蒙动画,《中华德育故事》可以让学生沐浴传统文化的光芒,在健康、自由、快乐中获得心灵的成长。该部启蒙动画像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我们自省是否孝顺父母,是否友爱兄弟,是否礼敬待人;该动画更像一部宝典,向人们讲述了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兄弟姐妹、为人师之礼,从而为千万家庭与孩子搭建了通往中国传统智慧的桥梁。当今社会,人们不再缺乏食物营养,而是缺少精神食粮,而动画片《中华德育故事》则弥补了缺失的精神食粮,通过学习与参考,让古人留下的美好言行与文化精神得以传承,这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为人处世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在我们身边宣讲传统道德礼仪的优秀动画片很多,如《孔子拜师》《程门立雪》讲的是尊师重教;《仲由负米》讲的是尊老爱幼;《苏武牧羊》讲的是民族气节。这些以动画形式呈现出来的传统故事让孩子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其意思,明白其中蕴含的道德礼仪。这些优秀的动画作品能以其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教育、影响学生。众所周知,学生行为习得的特点是“模仿学习”,无须别人刻意来教,只要身边存在这样的人和事,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学生自然就会习得,从而将道德礼仪根植于内心。

二、体验实践,推广礼仪文化

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是独一无二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动画工作者应利用自己的专长,用动态的语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广我国特有的礼仪文化。在传播中华传统道德礼仪文化的过程中,一些机构或单位积极采取措施,从基础教育抓起,组织学生开展有关动画的制作体验活动。如搜狐娱乐曾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了一次为期5天的动画电影之旅。该项活动以“推广和普及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国电影提供青少年表演人才,丰富孩子们文化生活”为宗旨,为中小学生创造了了解动画电影文化、体验动画电影制作的机会。50位中小学生经过层层筛选加入此次活动,他们通过感受动画电影拍摄过程得到了成长锻炼,收获了“触摸”大银幕的非凡经验。这次活动精选了100个中华传统故事,采用少儿真人表演的方式来诠释中华礼仪规范,弘扬中华礼仪文化。在为期5天的动画电影之旅中,学生们经历了一对一艺考面试,接受了影视表演的培训,学到了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礼仪规范,零距离解码动画电影制作过程,并亲身实践拍摄了反映中华传统美德的道德动画片。50位学生怀揣着同样的梦想,完成了与动画电影表演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精彩的动画电影之旅让学生和家长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接受了别样的道德洗礼。由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创作的漫画《道德经》已被改编为动画版,其根据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的名著《道德经》为基础进行创作,主要阐述的是哲学道理。漫画中的道德礼仪对学生来说是深奥难懂的,但改编成动画版后变得一目了然,学生通过观看与学习动画,能够很好地掌握其中的道德礼仪。年龄较小的孩子观看动画片时,家长应陪伴其一同观看,这样不仅能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还能让家长根据动画片的内容及时与孩子互动,让孩子快乐成长;更重要的是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其中的道德礼仪,与孩子一起推广礼仪文化。这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守德创新,弘扬礼仪精神

总书记在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传统道德礼仪故事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其精神可传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意义?笔者认为,可融入现代元素,在传承的基础上对动画进行创新。国产动画中,创新动画最成功的例子是由传统神话故事《封神演义》改编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影片中的哪吒是一位性格坚强、乐观、充满叛逆的魔童;另一主要人物是敖丙,一位性格温和、善良,被赋予厚望的正义形象。在影片中,两个人物形象被创新,融入了时代的元素,热爱自由且叛逆的哪吒与温文尔雅且懂事的敖丙,两位人物形象也代表了当代社会的现状——两种在不同家庭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孩子所特有的道德品质,他们或自尊心较强,或乖巧懂事,他们渴望被理解,同时又希望精诚合作、扬善惩恶。一位国内动画界的朋友曾问笔者:“传统的道德礼仪我们基本都知道,相关的动画片也如雨后春笋,可如何融入现代的元素进行创新呢?”其实,动画创新的元素随处可见,只要我们能做一个有心人。例如,市民文明公约:“有序排队不喧哗、红停绿行不逆行、车让行人不乱停、垃圾分类不乱丢、公共场所不吸烟、公共楼道不侵占、以诚待人不失信、文明上网不传谣、按需点餐不浪费、孝老爱亲传家风。”文明公约是人们待人接物的基本标准:文明,让人举止文雅;公约,要求人遵守规范。它将是学生顺利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基础和桥梁。这些文明公约既展现了传统道德礼仪的影子,又融入了现代道德礼仪的元素。当然,我们也应顺应时代的需要,在创作时与时俱进,创新、制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动画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规范学生的礼仪举止。在进行动画创新时,我们应遵循开放性、时代性、全民性的原则。创新动画应具有开放性。动画创新的不易之处在于对经典故事的改编,它既要传承原有的道德文化,又要符合当今的时代特征。例如,《孔融让梨》是一则典型的道德教育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也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典范故事之一。很多家长都用此故事来教育年幼的孩子要学会孝亲敬长,懂得尊重和谦让,不要自私自利。这一故事也多次被搬上动画银屏。但随着时代的不同、物质生活环境的改变,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曾有一位父亲,对家中的两名孩子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后,拿出一大一小两个梨,年龄小的孩子先拿了大梨,年龄大的孩子便感到不满意。年龄小的孩子说:“如果让你先拿,你会拿大的还是小的?”年龄大的孩子说:“当然是拿小的。”年龄小的孩子说:“我不是把小的让给你了吗?”其实,在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的今天,孩子已忽视了物体本身的大小。动画创作人应敏感地意识到这一点,并把它作为一个创新点融入动画中,即应考虑时代特点,用开放的视野,让孩子真正学习让梨的态度、让梨的礼节。创新动画应具有时代性。我们应对动画进行创编与创新,让动画符合时代的特性,从而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人们经常说的“天人合一”,也就是指人的行为习惯必须符合自然界的规律,讲究自然界的法则,学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创新动画应具有全民性。优秀的动画作品不仅可以影响孩子,还可以带动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动画可以利用生活现象进行创新,如通过动画的形式介绍“闯红灯”现象,教育孩子成为“新三好”——好公民、好学生、好子女。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利用动画的优势宣传道德礼仪,这将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动画必定是新时代开展德育宣传的路径之一,希望有一天这一形式能参与学校思政课的改革,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真正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参考文献】

[1]杜江.论动画片对青少年道德观及价值观的影[D].

作者:邵奇星 单位:日本东京造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