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探究

民族院校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探究

摘要:大学体育是高等院校实施全面育人的有效组成,在课程思政发展的引领之下,民族院校大学体育课程融合思政育人更具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总结民族院校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必然为起点,梳理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而制定符合这些区域发展实际的课程思政育人路径,以期为民族院校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院校;课程思政;大学体育;路径

一、引言

主席曾多次就“五个认同”[1]作出了重要论述,这对民族院校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主席进一步阐释道:“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就此高等院校尤其是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就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与发展动力,即把“五个认同”为核心的课程思政,立体地贯穿于高等教育体系。民族院校多位于我国经济、社会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3],这些民族院校既有承担挖掘当地多元民族文化资源,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等事业发展重任的职责,又要肩负将自信、礼仪、挑战、认同等诸思政元素渗透至教学的各个方面,以此促进青年一代更加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使他们更好的服务于民族地区繁荣祥和局面的构建。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国家课程思政的全面实施为引导,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地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为例展开论述,从解读“思政”实施的必然、大学体育面临的问题为基础,提出具体而针对性的实施路径,以期为这一地区高校乃至整个民族院校的体育育人提供些许参考。

二、大学体育实施课程思政的必然性

(一)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拓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校思政质量提升工程实施之初,许多人认为思政工作是思政教师、思政相关院系的职责与任务,这种观念一度使许多体育教师没有形成对这一问题的共识,体育教师依然只注重对学生运动表现形式的传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出台[4],使课程思政育人的统筹推进有了科学而清晰的依据,即要实现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进一步拓展建设与深入完善,培育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显性课程”为主体的思政育人主阵地,以及体育等其他学科“隐形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体育教师与大学体育课程由此有了转变发展理念和深入改革的动力,探索以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为切入,并进一步促进思政教育融入教学、改革诸单元,以促进民族院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的完善。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有各族学生1.1万余人,学生的民族成分有汉、藏、回、土、保安、裕固、东乡等25个,少数民族比例约为68%[5],大学体育课程常设锅庄舞、体育舞蹈、排球等15个项目,涉及各民族学生人数众多。因此,以体育课程为切入探索思政育人就变得尤为迫切和富有价值。

(二)打造思政课程是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

“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是新时期学校体育实施全面育人的归宿,也是教育改革走向现代化之路的必然途径。体育知识学习、身体素质提高、价值观引领、智力开发、体育精神培养、思想道德濡化等,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与时代使命。然而,回顾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历史,经历了由偏重“三基”到新课标颁布时期的注重“怡情”,再到体育和谐发展的综合教育的漫长过程[6],学校体育在具体实施中依然没有脱离对学生“运动”和“体质”发展的单一追求[7],大学体育课程实施效果也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的考核评价,学生“高分低能”与体测水平偏低的现象屡见不鲜。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大学体育课程的各项目选课人数来看,表现为集中于“三大球”的分布特征,同时由于学生受甘南地区自然地理、气候、海拔、语言、教育水平等影响,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整体不强,体育基础知识也表现的较为薄弱,甚至于对体育相关的文化背景的了解更是欠缺,开发适宜这一地区高校实际的体育思政课程,就需要以知识、技能、价值引领、人格塑造等相融合,促进体育学科资源与学术成果充分融合而转化为教育资源,构建立体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这也是“大学体育”课程推动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发展的必然[8]。

(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民族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力之源

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发展,无不记录着民族文化的融合共生与各民族携手与共拼搏进取的精神,至今呈现给世人的是稳定的多元一体发展格局与色彩纷呈的文化繁荣景象。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成分多样,经济社会相对落后,世代熏陶于本民族文化之中[9],一些传统世俗的观念根深蒂固等,这与当地的现代化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例如,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所属地区,高原草场与丘陵河谷地貌分布,大部海拔高于3千米,高原天气多变且年均气温仅为4度等,诸多因素限制了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里被国家列为“三区三州”所涉地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设立,在文化上承担起了剔除糟粕、提炼精粹,在政治上坚定引领当地社会的稳定发展,肩负着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的使命。同时作为本地区重要的人才培育中心,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通过科学的培养体系,不断向这一区域及周边省份输送合格的师范人才,使他们将所学知识、现代化的发展理念、科学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等传播至这里及周边区域,主动承担起建设与促进家乡现代化的职责。可以说,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是民族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力之源。

三、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中“体”与“育”的脱离

多年以来,众多学者曾就体育的本质展发表见解。社会文化学学者认为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并将其归纳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10]。教育研究者认为体育是通过增强体质而实现人的“健”与“全”的教育活动[11]。还有学者将体育解读为以身体练习锤炼自我身心进而激发自身潜能的社会实践活动等[12]。综合以上来看,无论何种观点,体育都并非独立存在的身体活动,而是依据社会、教育、实践、自然等的需求,来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因此体育的本质与人的本质关联密切[13]。大学体育归属于学校体育和学校教育的范畴,然而我国学校体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从建国初的学校体育“双质观”,再到21世纪之初至近年来提倡的体育“终身观”“快乐观”等,均开始尝试以人的发展需求而审视学校体育。但学校、教师的教学观念革新远不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教育前沿理念的更新速度,重“体”弱“育”“体”与“育”脱离,成为体育实施育人的羁绊。例如“排球”的教学中,学生虽是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这一项目,但学生的水平却参差不齐,教师往往会以技术的普及为起点,从教授准备姿势、移动、手型等基础技术开始,直至学期末依然以考核学生对某一技术的掌握为中心来综合评定得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逐渐在体育课堂中得以运用,师生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了,课堂的气氛也更加活跃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愈加高效,但体育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却依然围绕技术、比赛、表演等进行拓展提高,考核的方式也依旧停留在原有的模式,究其原因是复杂的,但笔者认为并非孤立存在的体育,与相关联的事项的关系错综复杂,是造成了考核标准制定者、教学管理者以及教学执行者难以明确“育”应向何方发展,由此造成了体育目标的“单一性”。课程思政的实施就很好地解答了这种模糊认知所造成的疑惑。因此,实施大学体育课程思政,需要以体育激发青年一代的团结拼搏精神、磨炼坚韧的个体意志品质、引导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等,以实现大学体育教学“育”的回归。

(二)教学评价的局限

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与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基本沿用了课堂出勤+身体素质考核+能力考核+课程考试的模式[14],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对评价的改革与探索也逐步成为“热点”,曾有学者将评价指标细分为学习态度、运动能力、健身理论等6类10余项[15]等,使得评价体系更全面更科学,但却造成了实践与操作上的不便,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与学生的心理压力。综合众多文献成果不难看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始终围绕对学生体育技术、技能的促进,这种评价的导向作用,深刻影响着学生对体育文化内核的领悟,也限制了教师、学生对体育及其相关关联文化的传授与学习,更制约了学生通过体育实现对社会、教育、自然等的认知与知识更新。例如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锅庄舞”教学中除技术考核评价外,还要依据学生出勤、课堂中的学习态度、自学效果(或课外练习)、提问等进行综合评定,而这些评价始终围绕的是学生对技术的掌握与技能的展示,学生与教师也会围绕锅庄舞的技术开展突击性练习与针对性授课,都会无暇顾及锅庄舞中涉及的道德、礼仪以及其中所内蕴的民族拼搏精神等的引导。这就需要我们从体育的本质出发,以人的发展为逻辑起点,探究科学合理的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这些评价既要跨越技术技能考核的圈定,又要预防过渡解读体育与外部事物的联系性,适当降低对技术考核评价的比重,将认知的、行为习惯的等纳入对学生的评价之中。同时需要我们深切认识到,思政是学校体育的灵魂,大学体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血液,两者的深入融合是塑造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共生体,这样才可以使评价体系更趋合理高效。

(三)教师与体育教学的影响

首先,体育教师的年龄、学缘、知识结构、个人素养等,深刻影响着学生对文化知识内核的领悟,体育教师往往从自身专长出发,更愿意把具象的运动表现形式,通过肢体、语言等手段传授给学生,以此达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直观评价,而有意淡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其次,各级学校施行的职称评审制度,往往更加注重教师在科研和竞赛中的成绩,这使得教师们出于自身发展考量,把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取得良好的竞赛成绩作为自身前进的动力,从而为自身发展创造优势,却对教学工作不愿投入过多的精力,随着国家对职称评审制度进行改革,这种趋势有望得到遏制,也会为更多教师关注教学、关注课程思政创造良好的氛围。最后,从教育司司长王登峰的发言中可以得知“蹦蹦跳跳”式体育的问题,是当下面临的普遍现象[16],加之教师对安全的担忧与自身懈怠使中小学体育教学流于“怡情”,大学体育课程成为“恶补”学生体育技术与能力欠缺的平台,高校体育教师忙于对学生技术的普及,学生也受限于自身能力水平,无法对团队合作精神、意志品质磨炼及其他抽象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这些都对“课程思政”的实施形成了制约。因此,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首要的问题是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这就需要解决这些制约体育教师队伍成长的不利因素,激发教师与学生的潜质和潜力,进一步发挥体育课程在育人上的价值与功能[17]。

四、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探索

(一)加强教师教育,夯实思政育人基石

教师是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播者与继承者,也是实施立德树人工程、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执行者。体育教师往往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但其在德、礼、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储备等方面却表现的参差不齐,从教育部公开的“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典型案例”的通报来看,筑牢教师思政意识与坚守职业行为规范,依然是课程思政施行所需要夯实的首道基石。首先,教师的德育意识与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实施的质量,这就需要对体育专业教师的“思政”理念形成引导,不仅要通过会议、文件、讨论等形式使教师加深理解,也要以具体的考核指标衡量其对理念的接受程度,使体育教师队伍对“思政”理念达成共识,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这项工作之中。再次,通过实地感受“红色文化”、挖掘历史的与当下的课程思政元素,细化“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实施的指标、积极开展相关的培训,将课程思政的内涵、具体的施行方法等直观的呈现给体育教师。再次,充分发挥教研室的职能作用,汇聚教师并将科学的方法、优秀的资源、先进的思政教学理念进行分享,鼓励教师依托本项目教学开发相关的思政教材。最后,借助体育教师党员的思政知识储备,将“红色体育”等元素根植于体育项目教学中,带领众多教师深入探究体育课程思政问题以形成团队,开发出利于学生通过体育感受“红色文化”的运动项目等,这些都将有利于课程思政的科学发展。

(二)体育类非遗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

民族地区拥有珍贵而色彩纷呈的非遗宝藏,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凝聚,体育类“非遗”烙印着多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及延续着多种文化信息的精髓,它蕴含着道德教育、娱乐健身、精神培养、社会教化等价值与功能,更彰显着不同文化在不同时期从相遇到相识再到尊重的“和而不同”,对这些内蕴着丰富思政素材及传统道德伦理价值的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当下民族地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深入实施存在一定的契合。一方面,通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创新,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板鞋竞速”“巴郎鼓舞”;能促进学生感受历史、体验民族文化内涵的“珍珠球”“夺腰刀”“朵迪舞”等纳入体育教学,这会大大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意愿。另一方面,挖掘这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功能与优秀文化价值,能为大学生价值观科学发展而积累可供引导的素材。将思政、传统、文化、历史等元素渗入到学生的学习与参与中,进一步丰富思政育人的资源。

(三)疏通“线上体育思政”育人渠道,拓展网上评价方式

“重技术”“轻理论”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一直为各界所诟病,透视这种现象的背后,既有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影响、也有课程及教学的评价束缚,同时也有中小学与高等院校体育课程衔接不畅的问题等。当前面对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思政趋热的走向,对民族院校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要积极探索体育项目与思政融合的方式、思路,构建适合其他体育项目借鉴的模式。另一方面,也需要化解课时分配利用不均、教师知识储备不足、学生知识起点低等相互作用所带来的种种困扰。“线上教学”在疫情期间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思路,由于体育运动技术是简单肢体动作的复合体,高超的技艺往往呈现给人以美感,但往往使人难以在短期领会其中的原理,这就需要我们将体育技术、相关理论通过网络以动画视频等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了解体育知识会更加通俗易懂与直观生动,在这些网上的学习资料中,可以把历史的、价值引导的、文化的、理念的知识贯穿其中,同时通过习题、答疑建立有效的网上学习评价体系,将这些网上评价按照一定比例与课堂评价相结合,有效弥补大学体育教学“理论知识”育人的不足,也能将思政教育延伸至课堂前后,实现对学生道德“濡化”的效果,促进“体”与“育”的进一步融合。

五、结语

“思政”是当前我国治校办学的重点任务,将思政“素材”与大学体育育人的独特功能相融合,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会意志锤炼、感受团队合作精神、体验体育文化魅力,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等,创建更趋合理的高校体育课程育人模式,这对民族院校办学、相关地区的发展来说更具理论与现实意义。因此,以课程思政实施为契机,推动民族院校体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具时展需要的人才,使他们肩负起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社会稳定、各少数民族群众和谐相处的历史使命。

作者:王生平 单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民族体育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