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就业指导“三课堂融合”模式

论大学生就业指导“三课堂融合”模式

[摘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支撑,大学生就业因此呈现出新的挑战与机遇,对大学生就业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调查研究方法,分析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探讨了“三全育人”视角下通过“三课堂融合”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推进举措。

[关键词]三全育人;就业指导;就业观;三课堂融合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增大,促使社会人才需求在结构上和人才素质要求上发生了新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此外,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向普及化阶段发展,应届毕业生人数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中提到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与去年同比增加35万人,达到了近几年来毕业生人数的最高值。同时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小企业裁员乃至倒闭、为避免人员大面积聚集引发的招聘渠道变化、正常教学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引发的学生就业心理变化等都使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应强化就业指导体系,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融入“三全育人”理念,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推进大学生就业观念与时俱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观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实际情况,本文以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发放网络问卷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计1000份,其中有效问卷992份,有效率达99.2%。

(一)大学生就业预期辨析

从调查数据得出,59.58%的学生认为就业的目的在于赚钱满足生活需求,1.61%的学生认为受社会形势所逼,迫不得已才需要就业,34.27%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仅4.54%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奉献社会。经济回报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择业过程中更着重于个人的得失,对社会需求关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不强。此外,从毕业生就业预期薪酬角度看,53.72%的学生希望毕业后每月薪酬达到4000元以上,其中希望月薪5000元以上占比24.39%,就业薪酬期望值普遍偏高,求职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偏差使他们屡遭碰壁,就业难现象更加突出。

(二)大学生就业意向辨析

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到生源地或者发达地区与大城市就业的观念,37.71%的大学生选择到发达地区就业。仅有0.5%的大学生选择到社会所需的偏远地区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规划辨析

根据调查数据得出,仅有17.74%的大学生已经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并制定了未来五年的职业生涯规划,多数的大学生表现出对未来的就业前景较为迷惘,有职业规划的想法但是行动力较弱,没有对未来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从而未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因此更加凸显。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面临的挑战和新要求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面临的挑战

1.大学生就业薪酬期望普遍偏高

大学生的在校学习阶段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缺乏与社会的有效沟通和实践经验,由此引起的信息不对称易导致对于就业期望值过高,尤其是对于就业薪酬的期望普遍偏高,而这种期望值与社会对于应届毕业生的认可度是不一致的。因此,就业市场上“有的工作岗位招不到人,有的工作岗位则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引导毕业生正确定位、设定合理预期值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亟须重视的问题之一。

2.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意识较为淡薄

从调查数据看,一定程度上反映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仍是当前多数大学生所欠缺的,在就业选择上主要从自身需求,而非以社会需要作为就业的出发点,导致欠发达地区、城乡基层地区急需人才但得不到满足,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平衡,造成了就业的结构失衡,与“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的应用型院校培养目标差距较大,对于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投身于基层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3.大学生就业规划不清,就业目标模糊

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大程度决定着其是否顺利实现高质量的就业,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的影响下,通过完善详细的就业规划将自己的人生抱负、职业目标与具体的现实情况有机结合是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的关键。然而,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多数大学生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开展有效的规划则是少之又少,因此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开展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应对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重要应对措施。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面临的新要求

1.引导形成合理预期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转变要求高校就业指导服务要推动大学生实现就业观念的与时俱进,要求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理念,做好疫情背景下大学毕业生专升本、考研、事业单位扩招等就业新政策解读,引导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技术专才、创新型人才等,不断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2.强化全方位教育

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学生对于就业缺乏科学规划,尤其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毕业去向渠道受阻,这对缺乏就业规划的毕业生将带来更加严重的冲击。说明就业教育仅仅依靠就业指导课是远远不够的,要求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深入挖掘育人内涵,充分融合“一二三课堂”,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价值取向,以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加强“思政融通”

合理引导大学生前往基层地区就业,既能促进实现乡村振兴,又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但是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普遍表示基层就业机会对其吸引力不大。多数学生认为基层就业苦、地区偏远缺少发展机会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因此,就业指导与教育需要强化“思政融通”,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育人元素,强化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基层建设。

三、推进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三课堂融合”模式

(一)抓牢第一课堂,加强政策宣传和规划教育

课堂教学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要以就业指导课为重要抓手。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找准社会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使其掌握最基本的求职技巧,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从学校的角度看,一方面,专门的就业指导老师除了完成总体的课程教学,还需要加强课堂拓展,通过课堂交流分享、模拟求职场景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既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通过逐个点评指导的方式,使每个学生能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理性定位自身的能力和职业目标。另一方面,就业观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由各个领域的老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多维度的解答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应该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不断打通育人的最后一公里,统筹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思政理论课教师、心理辅导老师协同开展就业教育,形成更为强大的育人合力。从大学生个人角度来看,应该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并非等同于大学生涯规划,进入大学后应通过就业指导课的学习,尽早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有针对性的逐步确立职业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做到“早规划、早准备”。

(二)抓牢第二课堂,加强价值引领和合理调整就业期望

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具有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第一课堂的课程教学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于就业指导的需求,需要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作为弥补就业指导缺乏实效性的有力措施。结合大学生就业观调查,当代大学生处于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时代,来自市场经济中的拜金主义和利益诱惑对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以金钱作为衡量标准,呈现出价值观功利化的倾向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大学阶段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时期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单纯通过第一课堂进行理论说教方式并不能让价值观教育真正入脑入心,需要进一步抓牢第二课堂教育,通过多样化的课外活动真正让教育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一方面,强化学生社团阵地建设,建设第二课堂精品文化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比赛、模拟职场求职比赛、创新创业比赛、简历设计比赛等引导学生强化自身规划,提高就业能力,促进自主思考,将个人职业理想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另一方面,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开展实际案例分析讲座、邀请优秀校友和企业家等进行现身说法等方式,强化学生择业观、就业观、成功观教育,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引导学生了解基层、认识基层,培养服务基层的意识,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三)抓牢第三课堂,加强实践效果和“双创”教育

就业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一方面是大学生对用人单位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发展空间等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所具备的能力的选择,如专业水平、职业素养、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等。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迅速,劳动力市场更新换代快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第三课堂是社会实践,是第一、第二课堂的进一步拓展,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高校应以第三课堂为抓手,开展实践教育教学,实现就业指导服务与时俱进,与社会需求充分接轨。首先,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充分融合专业特色,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见习和实习基地,通过安排学生定期参与见习、实习,将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理解付诸实践,实现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能力,弥补校内学习的不足,提高就业能力。其次,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通过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二元制”人才培养等模式,开拓校企合作领域,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自然衔接,推动学生顺利就业。再次,加强“双创”教育。积极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建立创业孵化园等方式强化第三课堂教育中的“双创”教育,为学生提供在具体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运用理论知识的平台,让他们在与社会接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自由化和个性化的思考,促进其开展创新创业。最后,强化成果落实。应建立“一二三”课堂联动机制,第三课堂学习实践成果的落实可以与“一二”课堂相结合。通过在第一课堂开展讨论交流、汇报展示等方式为第三课堂学习实践成果提供展示平台。通过第二课堂多样化的活动实现第三课堂的学习成果到个人能力提高的转化。探索建立“二三”课堂的学分制积累制度,纳入学生综合测评考核,激发学生参与“二三”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可转化的实践能力。

作者:蔡敏燕 单位:漳州卫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