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思考

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思考

摘要:语文教学中,情感既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手段。教学时,只有激发出了学生的情感,才能引领他们进入课文的情境,发掘并领会作品的内蕴。教师只有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才能实现情感共鸣,才能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兼备的课文才能真正地实现其价值,语文教育才能实现其初衷和根本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语言情感;社会和自然

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激情扬趣,融情入理,由教师引导学生和作者同感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操作,一般来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本身的情感魅力

语言本身就具有其独特的情感魅力,不同的文字,不同的词语,不同的句式甚至标点符号都蕴含着各自丰富的情感,些微的改动都可能造成情感表达上的南辕北辙。语言运用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优秀的作者通过自己纯熟的技巧将情感转化成有力量的语言来感动读者。

1.感受文字中的情感。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有特定的含义,当然更包含了令人深思回味的情感。如“人”字只有一撇一捺,分别指自己和他人,表达了人应当相互支撑、相互帮助的情感。再如“孝”字,上部是“老”的一部分,下面是“子”,说明老在上,而子在下,这是我国已经传承了几千年的不能改变的伦理关系,同时也表明了上下延续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情感深厚,耐人寻味。这“忍”字,上“刃”下“心”,就是说:当别人把刀刺向你的时候,你也不要冲动,不要失去理智。这其中包含了我们中华民族多么令人敬仰的品质啊。当你认真地思考汉字的时候,你会觉得每一个汉字都是有生命、有情感的,都会给你带来深刻的思索。

2.感受词语中的情感。作为一个孤立的汉字,都能表达丰富的情感,作为能够表情达意的词语,就更能表达丰富的情感了。我们感受词语中的情感,可以从如下两个角度来感受。一是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一般来说,词语按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三类,同为一种感情色彩时又存在程度上的差异。如“深思熟虑”和“蓄谋已久”意思差不多,但感情色彩完全不同,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再如“揭发———告密”“鼓励———怂恿”,在这两组词语中,前面的都是褒义词,表达了对人的赞颂之情;而后面的词语虽然在意义上与前面的词语相同,但是它们是贬义词,表达了对坏人的一种批判,体现的则是一种鄙视。当然,在具体的文章中,我们要根据语言环境来判断词语的感情色彩,而不能孤立地来判断某一个词语的感情色彩。如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对词语的采用是大有门道的,褒词贬用,反话正说,以此来突出作者感情的特殊表达方式十分常见。比如鲁迅在《藤野先生》中所用的“标致”一词便是典型的褒词贬用,这样便突出了鲁迅先生对清国留学生的鄙视和讽刺。二是感受叠音词所表达的情感。儿歌《小小的船》大量运用了叠音词,“弯弯”表现了月儿的可爱,“小小”表现了船儿的小巧,“闪闪”表现了星星的顽皮,“蓝蓝”则表现了天空的美丽。这些叠音词表达了作者对物象的喜爱、向往之情。朱自清是运用叠音词的高手,他在《春》中,运用了大量的叠音词,仅第三段(全段仅65字)就用了“偷偷”“嫩嫩”“绿绿”“悄悄”“绵绵”五个叠音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他的《绿》《荷塘月色》中也运用了大量的叠音词,鲁迅的《社戏》、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同样也都运用了大量的叠音词,充分、有力地表达了自己丰富的思想情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词语自身的含义和用法,提升学生的词语敏感度,更好地感受词语中所蕴含的作者的丰富的思想情感。

3.感受句式和标点符号中的情感。特殊句式的运用是加强文章情感的惯用方式。作者在表达强调、渲染、呼吁等情绪时往往采用反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特殊句式。反问句的作用是以反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语气,从而无可争辩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有着极强的表现力。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吗?”就是以一种反问句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即: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感叹句用来抒发强烈的感情,祈使句用来表示请求、商量、命令等,语气较为强硬。标点符号的运用目前不被人重视,不少人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或者标点符号的运用极不规范,有的是一逗到底。其实,标点符号的作用是很大的,它既可以表示停顿(如逗号),又可以表示语气(如问号和感叹号),也可以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如冒号)。在文学作品中,标点符号的巧妙运用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甚至能够超过大段大段文字的叙述,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目的。鲁迅在《故乡》中便大量运用了“……”,各处含义却不尽相同,让读者去补充或去联想和想象。一个句子如果没有标点符号,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不可想象的。如“就你好”,后面如果是感叹号:“就你好!”那就是表达一种赞美、喜爱之情;后面如果是问号:“就你好?”那就有可能是表达一种质疑、讽刺之意。很多人通过微信、QQ等网络形式进行聊天,句子后面没有标点符号,于是产生了歧义甚至误解,我们要引以为戒,改掉这种不良习惯。

二、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

文章是用来抒情明理的,是作者有感而发,而文学作品的特性又贵在含蕴,因此作者的情感是深蕴在景中、事中。而这些情感需要细致的体味,是干枯的讲解和死记硬背无法感受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感受语言魅力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作者充盈于字里行间的细腻情感。

1.了解作者的写作情境。名家往往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例如苏轼、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秦少游则为婉约派的翘楚,提到李白我们便会想到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情怀,李煜则笼罩着浓浓的亡国之殇。在不同的情境下,作者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在引导学生了解作者风格的基础之上,尤其要注重分析作者实时的写作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心领神会,准确地把握作者那时那地的思想情感。如李白早年创作的《峨眉山月歌》《望庐山瀑布》等,多为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恰当地抒发了作者初出茅庐、踌躇满志的青年情怀;而其仕途多舛、跌宕起伏后的作品,则多为借古讽今,抨击时政,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充满矛盾的心理起伏,如《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同时,李白的离别诗也是其作品中极具特点的一部分,《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作情深意永,辞美韵远。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诗作的思想情感,既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更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情境。

2.分析作者的写作技法。文以言情,但贵在含蕴。文学大家往往运用多种写作技法,寓情于物,寓情于景,寓情于事,间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细腻的表现手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细心挖掘,认真领会。一般来说,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多见于诗歌、散文中,古今中外诗文中的情与景存在着正衬和反衬两种关系。《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便是寓情于景的典范,也是反衬的典范,写得隽永深远,耐人寻味。托物言志的技法将作者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作者的意愿并激起共鸣,如《海燕》《落花生》《荔枝蜜》《白杨礼赞》等。借事、借物抒情则往往由小见大,由此及彼,言在此而意在彼,旨在引起读者的思考,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冰心的《小桔灯》、莫怀戚的《散步》等。

3.抓住关键词语分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教师带领学生研读文章,其重点是研读什么?当然是语言。语言的核心又是什么?当然是词语,尤其是那些关键性的词语。如学习《观舞记》,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主要问题,让小组讨论、交流后,分组展示成果。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卡拉玛姐妹舞蹈“飞动的美”中的“飞动”一词的妙用。通过分析,教师让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我们虽然没有亲眼观看卡拉玛姐妹表演,却能感受她们舞蹈的美。《老残游记》中写白妞唱歌,越唱越高,最后“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这句向来为人所称道,虽然与运用了通感(一种特殊的比喻)有很大的关系,但与“抛”等词语运用得生动、形象、传神也是分不开的。学习朱自清的《春》,你不能不带领学生去分析“偷偷地”“钻”等词语;学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你不能不带领学生去分析“偷偷地”“悄悄地”等词语,因为这些词语都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者此时此刻的感情。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既要结合作者的创作情境,也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创作技法,尤其要抓住语言中关键性词语这个牛鼻子来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读是基础,感悟是关键。教师如果不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感悟,而只是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盘托出地“交”给学生,那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

三、引导学生品味自然和社会,积累情感

初中学生尚未成人,心智尚未成熟,接触自然和社会还比较少,对自然和社会的体悟和品味当然也就比较少。教师在教学中,要自觉地引导学生品味自然,品味社会,积累情感。

1.品味自然。自然之美是令人沉醉的,“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是自然声色之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自然壮阔之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自然恬静之美……自然的美不只在外表,更在内心。纤草细弱,却不惧风雨;梅花傲雪,能凌寒怒放;水流千里,不失东归之志;鹰击长空,岂惧电闪雷鸣;泥土平凡,养育万物;落花有情,化泥护花……“赋情于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语)。自然中蕴含着令人沉醉的情感,有心之人便能够体察之、感悟之,而后转化为对生命的体验。冰心,正是看到雨中为莲花挡雨的荷叶,联想到了母亲,而后写下了《荷叶•母亲》这篇歌颂母爱的名篇。作为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体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中的美好。当然,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带领学生走得很远,走得很频繁。但教师可以通过音影视频达到这个目的,如让学生观看《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环球世界》等节目;另外,让学生订购一些关于自然方面的报刊杂志阅读也能达到这个目的。品味自然并不意味着整天呆在自然中,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通过间接手段同样能够达到观察自然、品味自然的目的。

2.品味社会。多彩的社会孕育了多彩的情趣,而只有细心的人才能感知品鉴,而正是在这感知和品鉴中明情察理、悟真生趣。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即此理。品味社会不仅要学会做现代社会的有心人,从生活的喜怒哀乐学慎思,更要做历史文化的研究者,在历史经验中前进成长。品味社会当如蜜蜂采蜜,采得百花,始酿成蜜。首先要善取,区分清哪是“花”,哪是“草”。听、说、读、思,我们每天接触的东西很多,我们要把那些对自己有营养的东西选择出来,归纳积累,得有海纳百川之势,得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之精神。其次,我们要对积累的东西进行思考、感悟、品鉴,此则消化加工即如蜜蜂采得花粉之为蜜,也即“酿”。处处留心而又施之以法,才能在社会中品味出情趣,品味出学问。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要让学生认真地观察学校,品味学校。

3.品味亲情。亲情是最常见、最无私、最朴实而又最坚定的情感。人的一生都在亲情的包围中,亲情为我们的生命增加色彩,给予我们执著追求的力量,赐予我们美好的生活。一个人,如果不能读懂、拥有亲情,那他就不会有完整的人生,也就不能成为真正幸福的人。多年前网上流传的“暴走妈妈”陈玉蓉,为了给身患绝症年仅13岁的儿子移植肝脏,而自己的肝脏当时因脂肪肝而不适宜移植,她就暴走减肥,用七个月时间消除了脂肪肝,从而成功地给儿子移植了肝脏。这就是亲情,如此朴实无华却刻骨铭心。亲情无处不在,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真正理解,无微不至以致熟视无睹是常有的现象。情感教育旨在引导“真、善、美”进入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从品味亲情入手是最直接也是最深远最有意义的情感教育手段。在语文教学中,面对教材,教师是一位荷着“智慧之锄”的拓荒者;面对学生,教师是一位身藏点金之术的“勘探队员”;面对课堂,教师像一位导演,更像一位跑龙套的小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地运用情感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语言之用在表情达意,情感是语言的灵魂。语文学习,就要以品味、感受情感为主,只有细心地体察,才能成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也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出动人的情感。能体味到别人作品中的情感,又能自己表达情感,那么,语文教学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作者:余丰收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钟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