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

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

【提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古诗词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统编本初中古诗词教学为立足点,探析培养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一是寻找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二是关注古诗词话语秩序,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三是尊重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四是融通多方位感知,提高学生审美创造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核心素养;统编本;古诗词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凝练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①四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整体素养。此外,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提到“新课标”的主要变化之一便是突出强调“价值引领,以文化人”。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意义重大。古诗词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而以应试为目的古诗词教学,往往容易流于死记硬背知识点,将意蕴丰富的古诗词分解、拆卸成字音、字形、词汇、修辞手法等,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容易轻视文本折射出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等文化底蕴层面的内容。初中时期是学生逐步从感知诗歌语言运用特点迈向审美鉴赏的重要阶段,如何引导学生由浅层次的字面理解进入篇章结构等深层次理解,并产生深刻、独到的感悟,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尤为重要。本文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相应的古诗词教学策略,以期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落实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新要求。

一、寻找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古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早就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品格与审美倾向。师生应该关注文本中具有民族性、精神性、经典性、时代性和创造性的部分。

(一)学习古人的传统美德,提高自身精神品格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塑造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然而受限于知识水平、过强的自我意识和复杂的社会环境,学生往往看待问题比较片面、主观、偏激。教师应该带领学生阅读经典作品,了解古人的人生理想、责任担当和精神品格,感受他们千百年来依旧值得赞叹的智慧与胸怀。如《木兰诗》中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品质和家国责任,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所呈现的心系天下的胸怀、对后代仁人志士的人生价值的导向作用以及其在中华民族关怀生命的历史话语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李白《行路难》(其一)中所显示的对艰难险阻的乐观自信和斗争的勇气等,从而激发学生探索人生与宇宙奥秘的求知欲,让古诗词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参与学生的精神建构。

(二)梳理母题发展史,理解民族文化符号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选文题材丰富、注重课内外阅读衔接等优势,以一篇诗词为中心,联系多篇具有可比性、互补性的文本,启发学生运用归纳、演绎、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某一类诗词意象或主题进行梳理和统整,将其还原至相应的母题发展史中,通过异同点比较,从而理解这些文化符号的隐喻意义和深刻内涵。以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亮”为例,月亮经过多种文化滋养和一代又一代文人的审美创造,由自然界中的物象发展为文学意象,成为极富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在学习统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教师可以整合教材课后积累拓展部分提供的诗句,以及其他含有“月”意象的诗歌,如本册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所涉及到的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等,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不同文本中“月”意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以及它对于全诗的意义,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地了解“月”在古典诗词中统一而又丰富的象征,避免思维固化形成刻板印象。

二、关注古诗词话语秩序,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诗歌之所以区别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是因为它拥有属于自己诗歌王国的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独特的话语秩序和修辞特征。

(一)利用助读、练习系统,了解古诗词形式规范

古诗词受形式、字数等方面限制,高度的凝练概括成为其主要特征之一,往往极短的篇幅内蕴含了极大的感情容量,因而诗歌语言更为灵活、多变、跳跃。在遣词造句时,常常因为格律或修辞需要,出现改变词性、倒装、省略、互文等情况。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充分考虑到诗歌作为一种文体的发展进程和通变规律选入四言古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散曲等多种诗歌体裁。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借助教科书的单元导语、预习提示、注释和补白等潜在体系加深对古典诗歌文体知识、语法修辞知识等的认识。此外,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并辩证地看待这些材料,而不是先入为主地将它们视为前提或准则。如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练习部分考察律诗的对仗和押韵情况,补白部分也对律诗的字句、声韵等普遍性特征进行了详细补充。然而,诗人在具体创作中可能会出现知之不顾的情况。其中崔颢的《黄鹤楼》首联、颔联不顾律诗每句平仄相间,上下句平仄相对,也不顾对仗押韵,“白云千载空悠悠”以古体诗特有的三平调收尾,犯格律诗大忌,这恰是诗人以内容为要创作的结果,文势一贯到底中亦有起伏波澜。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关注这首诗的特殊之处,引导学生对律以内容为要的创作结果。后四句又回到格律上,断续之中暗合格律诗“起、承、转、合”的章法诗创作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了解这样“打破常规”的创作对诗人抒发物是人非、生命有限和乡关之思等情感的作用,感受诗歌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

(二)反复诵读、涵咏,感受古诗词的节奏、韵律

“诗,不仅作为呈诸人的视觉,还作为吟诵或歌唱的材料诉诸于人的听觉。”②袁行霈先生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2009)中结合汉语的特点,提出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美是由节奏、音调和声情这三个要素组成。节奏受音节组合和押韵情况的影响,音调借助平仄和双声、叠韵、叠音词、象声这类词组织形成,而声情则是指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组织字词的声音。教师应该抓住古诗词的音乐美特点,善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名家朗读音频或视频,指导学生运用吟诵、唱读、配乐读等多样化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强烈的节奏感、抑扬变化的音调以及和谐动人的声情。如在教学《关雎》时,可以抓住其四字一句,两字一顿的节奏特点和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以及其中的叠音词(“关关”)、双声词(“参差”“辗转”)叠韵词(“窈窕”)等,通过吟唱的方式感受诗歌叙述节奏的内在张力,品味语词变化昭示的情感递进和微妙变化。

三、尊重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教师应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思维特点在古诗词课堂上充分调动他们想象力及感知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一)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还原作者的构思过程

形象思维是诗人进行文学创作所采用的主要思维活动。古诗词鉴赏中需要读者借助文本的提示,通过联想、想象来还原诗人构思的过程,探寻艺术形象外在特点和诗人内在情志的契合点,最终实现接受者与表达者诗性生命体验的交流。这一过程也是训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大量的插图激发学生想象,感受诗画交融、情景结合的圆满意境,或感受书法作品抽象线条的流动之美与诗歌语言之张力相得益彰,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影响学生的审美与创造。如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所配插图,再现了“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精彩瞬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伴随着诗与画的交相辉映驰骋。启功先生刚柔相济、劲秀挺拔的书法,有利于学生联想诗人王安石创作“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掌握诗歌的抒情逻辑

中国古典诗词的抒情逻辑往往是无理而妙的,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打破固有思维认知,学会在对立和统一中把握诗词的内在意趣和情感逻辑,促进辩证思维的发展。初中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形式发展阶段,思维中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等特点愈加明显。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文题材丰富、注重课内外阅读的衔接等多方面优势,以一篇诗词为中心,联系多篇具有可比性的文本。如将主题同为咏史怀古的杜牧的《赤壁》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对比教学。杜牧在《赤壁》一诗中将赤壁大战胜利的原因归功于“东风”这一自然因素,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知错犯错”,将周瑜塑造成一个光照千古的英雄形象。看似不符合常理的历史评判背后实则是诗人对自己才华难展和命运坎坷的惋惜。在教学这类有悖常识的古诗词时,教师可以着眼于几处不符常理处设计教学,启发学生联系历史事件与诗人身世思考作者为何“明知故犯”,从而明白诗人的良苦用心。

四、融通多方位感知,提高学生审美创造能力

感知是意识对内外界信息的觉察、感觉、注意、知觉的一系列过程。古诗词审美活动中应该融通学生的多方位感知,引发学生和诗人情感的交汇,从而理解其内蕴之义。

(一)点评品鉴,通过形式内容感受美与发现美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创造能力,除了注重学生直观的审美感受,也需要细密的分析作为补充。在带领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形式和风格特点后,应该进入修辞技巧和艺术手法层面的赏析,然后不断深入到意象、意境层面,从而到达语义丰富的文本深层,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个性化理解,最终完成对学生审美理解的建构。如在学习《关雎》和《蒹葭》时,学生印象多停留于其重章叠句的形式上,单从诗的语言艺术来说,这种复沓反而引起审美疲劳,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围绕《关雎》场景和心理递进的脉络与《蒹葭》有机平行的意象结构和摄人心魄的意境等进行点评赏析,从而较好地把握回环反复所带来的表达效果,体悟诗歌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协调、统一之美。

(二)说写融合,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与创造美

古诗词教学除了需要带领学生通过“听”和“读”的方式感知古诗词的音乐美、意象美和意境美外,还需要注重通过“说”和“写”的训练,表达对古诗词的审美感受,使学生能够将想象到的场景、画面或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抽象思维的加工,以口头语或书面语的形式展现出来。如在教学《诗经》二首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积累拓展部分的课后习题,让学生合作交流,表达自己对余冠英《诗经选译》中对《关雎》第一章翻译的看法及原因,再选择另一章翻译成白话诗,让学生通过“二次创作”的方式进行新的审美创造,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也是审美能力延伸和迁移的一种体现。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摘抄并背诵古诗词中的经典名句并将诗文名句正确、巧妙地运用于写作中,学会融会贯通。

五、结语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有机联系、密不可分的。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与阅读经验,以汉语言运用为基础,以古诗词的审美创造为重点,以思维能力的提升为核心,借助古诗词这一具象化载体,唤起学生隐没的记忆碎片,带领他们顺着想象力的驰骋,了解古人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与之建立亲密关系,领悟潜藏在修辞幻象背后的复杂事物,捕捉中华民族审美心理和情感的隐秘语言,并从中汲取前所未有的力量,从而促进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自信,要避免把古诗词阅读教学课上成传统文化或者语文古诗词知识点的介绍课。

作者:裴晶晶 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