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案例在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中运用

微案例在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中运用

对于思想观念正处于塑型期的高中生来说,政治学科既能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政治意识,又能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在发展其核心素养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鉴于此,2017年出台的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内容活动化”,以达到将思想政治学科锻造成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目的。遗憾的是,新课改思想囿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贯彻到位,注重成绩、枯燥执教、理论为先等不足尚未得到有效纠正,教学效果堪忧。为了更好地发挥政治教学作用,议题式教学被大力倡导,“微案例”也成为其中的重要角色,在实践中成效显著。本文从“微案例”和议题式教学的基本内涵出发,对“微案例”在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具体阐述。

一、议题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议题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围绕议题探究学科知识的教学方法。具体到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现实生活中比较关注的探究话题为支撑,让学生学习与之相关联的学科知识,在师生共同合作探究中完成学习任务。议题式教学成功的关键是确定一个合适的话题,让学生愿意探究并有探究的余地。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话题要有探究的价值,或是具有思辨性,或是具有指向性,或是具有开放性,或是具有启发性,让学生对话题产生兴趣,主动去思考,并在思考后有所收获。二是话题探究要切实发挥积极作用,使学生通过话题探究,一方面能学以致用,在分析讨论中形成比较完善的方法论,搭建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锻炼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能改变对政治教学的刻板印象,将死记硬背转换为对思想观念的探究活动,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合理引导,既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政治学习中,提高教学效率,又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实现教学相长。

二、“微案例”的特点简述

“微案例”可以简单概述为微小的背景案例,是议题式教学的必要组成内容,也是引出探究话题的重要载体。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微案例”具有如下特点。其一,简练不拖沓。“微案例”重点突出一个“微”字,微乃小也,由此也就与其他教学案例相区别,形成了“微案例”最突出的特点———简练。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既有整体性的系统知识,也有具体性的细节知识,都需要学生去理解和认知。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喜欢引用大案例,背景较复杂,知识点较多,需要学生绞尽脑汁去思考,费尽心思去探究,好像不如此就不能凸显政治学科的高大上。结果却造成教师讲解繁冗、学生理解困难,使得学生疲于应付。为此,教师要尽量选择“微案例”,即一个知识点对应一个小案例,简单明了地阐述与分析,既能让学生轻松理解每一个小的政治知识点,在透彻认知中夯实基础,又能引导学生在不同案例对比中深入学习政治概念并形成完备的知识结构。其二,契合不生硬。“微案例”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具体到议题式教学中则是为探究话题服务的,这就要求“微案例”与议题所要探究的知识点要高度契合,鲜明地体现出政治理论的根本特色。以“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知识点为例,怎样体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教师可以选取抗击肺炎疫情中总书记提出的“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个“微案例”,并与西方国家的抗疫表现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白我国的国家性质。案例内容鲜明地体现了教材中所要讲述的知识点,两者完美契合,不生硬、不脱节,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政治概念,进而实现清晰认知、触类旁通。其三,真实不虚构。真实性是“微案例”发挥实效的出发点。高中生虽处在“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龄,但青春热血的他们对“家事、国事、天下事”也十分关心,他们愿意与老师、同学一起讨论并藉此认识世界、接触社会。基于这样的心理特点,教师选取的“微案例”必须是真实的、学生知道并且关心的事件,杜绝虚构,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通过真实案例学习政治知识,了解社会全貌。以“企业成功的因素”为例,教师可以选取学生比较关心的“长生问题疫苗”事件,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企业成功经营的几个具体因素,探讨此事件中企业的过错,进而明确企业家的良心等相关知识点。如此真实且新鲜的“微案例”肯定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其一层层剥开表层现象,理解蕴含其中的政治理论。

三、“微案例”在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以“微案例”为依托的特定议题,能够将学生迅速带入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思考探究中解决问题,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1.着眼于“微”,简洁明了

内容简洁短小、叙述清晰明了是“微案例”的特点,也是其具体应用于议题式教学的必要条件。“微案例”着眼于“微”,即教师选取的案例切口要小、语言描述要精悍,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案例的背景及事件经过,而不是长篇大论、拖沓赘述,浪费学生的时间并让其难以抓住重点。以“哪些因素影响了价格”的议题式教学为例,学生要探究的话题是“影响价格的具体因素”,这就需要教师选取市场上的具体物品,让学生进行讨论。而哪一种物品价格更具有代表性呢?结合近期的市场动态,教师可以猪肉为主,一方面猪肉价格近一年来浮动较大,另一方面猪肉是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物,其价格变化对百姓生活影响较大,学生对此也很关注。因此,当“猪肉价格连番上涨”的“微案例”一抛出,就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有的学生说“非洲猪瘟导致生猪储存量大量降低”,有的学生说“肺炎疫情阻断了猪肉进口和国内流通渠道”,有的学生说“猪肉需求量不变但供给大幅减少”等……在简单的案例中,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影响猪肉价格的具体因素,轻松理解本课的知识点。

2.着眼于“合”,高度一致

案例与探究话题的高度契合是议题式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一个案例可以对应若干个知识点,但并不是与每个知识点都十分契合,如果案例与话题的关联性不强,那么学生即使费尽心思分析案例也不会总结出相对应的知识点,反而会误入歧途,得不偿失。因此,“微案例”的选取必须着眼于“合”,即案例内容与话题的指向性要高度一致,让学生思维向一个方向发散,从而快速触及正确答案。以“货币的本质”这一议题式教学为例,教师可让学生分析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有的学生说是“钱”,并举出“买一本书需要30元”这样的例子,自认为举例恰当,实则与此议题无关。此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举出这样的案例:花花用一本作文书和涛涛交换了一本练习册,又想用另一本作文书和亮亮交换漫画书,亮亮拒绝了她的请求。学生很容易将案例中的“作文书”与议题中的“货币”联系起来,并引发讨论:此处的作文书是货币吗?亮亮为什么拒绝交换?由此,学生了解了一般等价物的特性和货币的本质,在针对性极强的小组讨论中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学习效果。

3.着眼于“真”,联系生活

选取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真实案例是议题式教学取得成效的不二法门。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思敏感繁杂,本就不喜教师刻板的理论讲述,若教师还选取一些虚构、夸张的案例,则会使其认为政治语言假大空、学习政治是没有实际用处的,进而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因而“微案例”要着眼于“真”,在学生的现实生活或者所关注的社会热点中选取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先认定案例的真实性,再通过议题探究确定政治理论的正确性,既完善了理论知识,又积累了实践经验。以“文化影响人生发展”的议题式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选取“岳母刺字”“孟母三迁”这两个文化典故。这两个典故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学生的第一反应是相信这是真的,即确认了“微案例”的真实性。然后教师引领学生讨论:孟母三次搬家并以读书明理等文化思想教导孟子,使其终成“亚圣”;岳母给岳飞的后背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教导其立志报国,使岳飞成长为抗金名将。可见,“文化能够影响人的志向”是正确的。

4.着眼于“思”,讨论探究

思考辨析,是议题式教学取得成效的必经之路。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思辨能力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点。但是一些学生习惯了被老师“喂养”,教师说是什么观点,他们顺从背记就可以了,完全不会自己思考、分析,政治思辨能力近乎于无,又怎能解决实际问题呢?为此,“微案例”要着眼于“思”,确保案例内容的开放性和可讨论性,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不同方面进行讨论探究,剥开一层层面纱,辨出一句句真理,在积极讨论中抓住本质,提升素养。以“经济全球化”议题式教学为例,教师可列举“2021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这个案例,让学生思考讨论:后疫情时代经济全球化走向会有哪些变化?你觉得应该怎样应对这些变化?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有的学生认为“经过肺炎疫情,世界各国都看到了健全产业链的好处,经济全球化可能会有所倒退”,有的学生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时展的趋势”等……这样,就在思辨中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着眼于“活”,巧妙应用

活学活用,是议题式教学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高中政治内容不是空洞无味的理论知识,而是指导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法论。一些学生认识不到这一点,在固化书本知识的同时将自己禁锢在理论的教条中。因此,“微案例”要着眼于“活”,要选取新鲜的时政案例灵活地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式教学,也可采用辩论式教学,并巧妙地穿插应用于议题教学中,在活学活用中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议题式教学中,教师给出这样的案例:某位大学生为买苹果手机使用了“校园贷”,后因还款压力过大而跳楼自杀。教师可以采用辩论式教学,即设立“提前消费该不该”这样的辩题,让学生站在正反双方的立场上引经据典、深度剖析。教师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讨论探究,让学生创设消费情境揣摩人物心理,根据自己的消费观念做出应对,并与小组成员一起解读自身的消费行为,从而建立正确的消费观。

6.着眼于“扩”,拓展深化

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地深挖话题进而达到拓展深化效果,是议题式教学取得成效的助推利器。高中政治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建构完善知识体系,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由于学生的思维系统整合能力不强,尚未形成逻辑建构能力,常常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外表、不见内在,零散背记知识点,极容易混淆和缺漏。为此,“微案例”要着眼于“扩”,即从案例中得出相对应的知识点后,进一步分析、总结、归纳,在拓展深化中将知识穿成串儿,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以“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议题式教学为例,教师先让学生分析“现代汉语与文言文的关系”这个案例,得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现代汉语是对文言文的继承与发展”的结论,接着让学生讨论“新时期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明白文化的传承命运,最后抛出“全民抗疫中个人价值的体现”,使学生明白从古到今爱国主义思想一脉相承。这样,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才能融会贯通并产生质的变化。

四、结语

总之,“微案例”在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中的运用是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其在实践中发挥了启发思想、塑造品格、助力教学等重要作用。但议题式教学毕竟是新兴教法,其中“微案例”的使用也在摸索中,需要政治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简练、契合、真实等特点着眼于“微”“合”“真”“思”“活”“扩”等六个方面,给政治课堂注入新鲜活力,促使学生在发展核心素养的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邱晓兴.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实践路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09).

[2]王建勇.典型案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与评价,2017(11).

[3]何建军.高中思想政治混合式议题教学策略探索———以上海中学高二政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单元教学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04).

[4]李凤君.政治认同:有信仰公民的标识[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08).

作者:杨玉花 单位:甘肃省兰州西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