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总结范例6篇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总结范文1

1.1道德方面的行为失范

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和思想水平最根本的标志,也是一个人外在思想的总体表现。经过调查发现,不服从管教、小摸小偷、拉帮结派、抽烟、、酗酒、放任自流、违反校规校纪等等是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

1.2道德方面的情感冷淡

所谓道德情感是指一个人在评价他人或者自己的行为时,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所体验到的心理活动。经过调查发现对生活缺少热情、不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对生活不满意是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冷漠的主要表现。经常游手好闲、不思进取、不懂得感恩、不信任他人、对朋友、社会、家庭、邻居无情,没有社会责任感。

1.3道德方面的认识很模糊

儿童道德行为源于道德认识,道德认识包含信念、道德观念、评价能力等几个方面,是人们对道德意义及其规范的掌握和理解。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认识模糊的主要表现为:如果他们的要求无法满足,他们甚至会委屈的哭闹,从来都不考虑他们自己是不是在无理取闹。就价值的定位而言,由于农村留守儿童仅仅看到父母是因为钱才与他们分开的,从而导致他们形成以金钱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就结识新的朋友方面而言,只讲义气,从不顾及其他的原因,因此,很容易被坏人利用。

2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2.1农村本身的环境没法保障给留守儿童提供比较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

“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这一话题早就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社会环境在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塑造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农村,主要是互联网络和电视等新闻传媒等对留守儿童产生了负面影响。据目前统计显示,70%的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到了相关的媒体暴力节目的刺激所致。从道德的形成全过程来看,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接受良好的行为教育还是人格教育,如果缺乏社会教育这一环节,那么德育教育的效果将会大大的打折。

2.2学校的德育功能弱化和德育过分的依赖于学校教育之间的相关矛盾

对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个性形成和思想道德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个主要环节是学校教育,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学校是培养德育的主要地方,因而,对德育的培养缺乏全面的认识了解。可是,由于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育观念等等各方面的制约与影响,农村的学校对德育培养的工作力度一直在下降,大部分的学校仍然只是重视学习成绩,没有重视学生德育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都模糊不清,与此同时,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也不大,也没有给予比较多的帮助和扶持,再者,很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情感方面都较脆弱,若学校教育方法或者方式稍微有不得当之处,很有可能使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以至于引起不良的后果,因此,农村学校开展的关于德育培养的工作也比较被动和保守。

2.3家庭的德育缺失很严重

在儿童德育培养的初期家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对小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持久和直接的作用,家庭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启蒙老师,通过家庭的文化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以及亲子关系影响着子女的价值观和行为,通过引导、教育来培养子女的道德观。可是,很大一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却面临着家庭培养这块主要阵地的缺失。

3对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方面的建议与总结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总结范文2

1德育工作高度认同、中低行动

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较为突出。德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育目的在德育方面要求的具体化,德育工作要以教育目的为导向。而当前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目标不明确,对及格率、优生率和升学率过度偏爱。在农村中小学,学生的成绩、升学率几乎占据了对教育行政者和教师考核内容的绝大部分,而德育工作则被忽视,分数几乎成了评价学生、录取学生的唯一依据,而德育则被束之高阁。现行的教育考核评价机制中德育工作的权重太小,总体上对德育工作表现为意识方面的高度认同,实践方面中度行动,甚至是低度行动。德育工作缺乏系统化的规划,农村教育行政者和中小学校对德育工作的目标定位不明确,没能准确地将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在德育工作规划上。中小学生主体性不强。德育工作的成败取决于学校德育制度、规章的有效性和中小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强弱。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体是中小学生,但是由于长久以来,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没有等到根本性的改变,导致中小学生的主体性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中不强,几乎都是教师定制式的进行输出,学生被动接受。与智育不同,德育要求教育者“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应该是一个“润物细如声”的长期持续过程,忽视中小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心灵体悟、情感激发和生命之间的交流,“灌输式”“填鸭式”的“洗脑”是难见成效的。在德育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才能激发中小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的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2德育工作形式化

教师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方法缺乏实效性,注重课堂教育,忽视课外的实践性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严重脱节,出了问题学校、老师充当救火队员,问题解决后又松懈下来,德育工作形式化问题突出。德育途径单一,德育内容与中小学生实际不相符。德育理念大都代表和反映着家至上的意识,即带有明显的社会本位属性,而忽视了个人属性,例如强调奉献而不谈索取,强调大局观念,而不谈个人意识,强调个人的义务与责任而不谈个人的正当利益,强调“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这种思想等等。在德育内容的设计上也都是弘扬主旋律,回避假恶丑,德育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占了绝大部分,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疲软。这些经过过滤的、具有超越性的德育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真实的生活状态和个性化的情感体验,难以给学生真实的生活以指导,也就很难有效地让学生产生理论、实践、情感和责任等方面的认同。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严重脱节。当前在广大农村,学校教学的软硬件不足,家长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现状的关注度不高,学校与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农村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社会组织缺乏,一些诸如、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和黑社会组织对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对中小学生的德育的任务主要落在了家长和学校身上,而二者又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沟通。

3德育工作管理队伍建设乏力

在新形势下,中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如果德育工作者还是按照传统的教育理念、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那么德育工作就难见成效。德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苦练内功,开拓创新,“教育者先受教育”,才能与时俱进,推动德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德育工作是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综合性工作,要有效地将德育融入课程教育当中,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多学科知识的积累,而这正是农村教育的短板之一。合格的德育工作者应该符合“两种身份,四种功能”的标准,即专职德育工作者在身份上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在工作中他们必须发挥思想教育功能、管理服务功能、教学功能和科学研究功能。②然而,在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组织缺乏“学习型”色彩,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学习不足。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几乎都是针对教学理论与方法,对校领导的培训也缺乏针对德育工作的内容。中小学的校长、政教主任、教育主任和任课教师往往都是凭着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开展德育工作;教师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能够直接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的方面,对德育方面的学习投入不足。德育科研理论研究缺失。“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③农村中小学极少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科研活动,而几乎没有开展过与思想品德课相关内容的实验性教学活动。农村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较低,民主与法治教育意识较为缺乏,师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缺乏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和胜任民主与法治教学的德育教师。农村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亟须教师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

4德育工作考核与奖惩机制缺位

德育工作考核与奖惩机制包括老师对学生的德育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德育管理工作的考核与奖惩两个类别。一方面,大部分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对学生“德”方面的行为表现难以进行科学、客观的考核和评价,考试“指挥棒”对其教学重点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都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影响,中小学生的德育的教育主体多元化,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果不便测量,德育工作成果无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可能要几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方能见成效。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对德育工作的奖惩考核几乎处于空白阶段,德育工作的考核与奖惩机制缺位问题十分突出。纵然,有德育工作的考核和奖惩机制,形式化问题也较为突出,评价标准具有典型的终结性和政治性色彩,①缺乏科学的、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要么是进行简单的“优良中差”界定,要么是缺乏调查数据。没有考核、评价就不能辩明德育工作的成败,看不到成功就不能进行奖励,看不到成功就无法从中学习和借鉴,看不到失败就无法改进工作。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总结范文3

近年来,农村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如重形式轻效果、重校内轻校外、重灌输轻导行等。一些中学生是非不明,善恶不分,不思进取,贪图享受,厌学逃学,进出娱乐场所,盗窃、打架斗殴,违纪违法事件时有发生。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有名无实的德育。当前农村部分学校,纸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名单,贴在墙上最显眼最醒目的地方,看起来一目了然,德育工作计划更是洋洋洒洒、头头是道跃然纸上,可都是纸上谈兵、一纸空文,实质性的工作丝毫没有起色,没有落实更何谈进展。如褪色的国旗下面从来没有进行过升旗仪式,团队活动的开展有名无实,家长会不正常开,所谓的法制副校长更是难见人影。

二是重智育轻德育的片面认识依然较严重。在中考、高考招生政策的驱动下,致使德育工作只有投入无产出。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家长、教师、学校乃至社会都未曾改变以分数作为评定学生发展、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办学质量以及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观念。学生的学习成绩好,教师就有业绩,学校就有光彩,这些现实的、看得见的东西往往成为趋之若鹜的对象;而思想品德总是呈隐性状态存在,其效益短时间很不容易凸显,因而,学校特别在农村中学不愿把精力和时间更多地花在德育上,学校德育工作出现“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教学时间要多少有多少,德育时间剩多少是多少”的尴尬被动局面。

三是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较多的矛盾冲突越来越严重。目前农村平时的主人公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人基本都出外打工了,孩子的教育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隔代老人的身上。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道德上,都出现这样那样的缺陷与问题。思想品行问题较多,依赖心理较强,人格发育不健全。

四是网络文化对学生的诱惑力越来越强。信息网络的出现,无疑为各方面的工作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方便,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新技术、新条件,但是也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网络对学校德育、对学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正日趋明显。

二、思考与对策

一是与时俱进,转变德育观念,创新德育内容。农村中学德育必须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念。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中学阶段各年级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德育。这样,才能使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摆脱“跟着感觉走”“围着问题转”的窘况。在教育要求上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可操作性;在教育内容上要从小到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实现相互转化和渗透;在教育方式上要抓住主渠道,凸现主环节。

二是齐抓共管,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中学的教育投入,改进教学设备,提高农村学校现代化水平,实施科学的教学手段,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加强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创建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作用。打破“唯分数”判断学生才能的做法,建立以学科学习目标和包括道德品质、创新能力、个性情感和审美能力等并重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要使德育的目标和要求在人才培养和选拔、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教育业绩评价中得以体现。

三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建育人环境。校园文化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校园是学生成才的阵地,更是实施学校德育地方。目前,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盲目追求时尚,追求品味,其结果适得其反。本人认为,学校要立足实情,合理规划,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整治和管理好校园,杜绝脏、乱、差的现象。同时,应用好橱窗、画廊、黑板报、广播、电视等宣传阵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此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农村居民;信息素养;素养教育

导言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意识是对信息的觉醒与渴求程度,信息能力是识别、查找、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是如何合法合规地使用信息设施和信息。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不仅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更要加强对农村居民信息素养的培训。就研究者们已做过的对部分地区的调查结果来看,农村的信息需求非常旺盛[1,2],表明农村居民信息意识很强。但由于受自身知识水平、信息条件等的影响,农村居民的信息能力却整体比较低,从而使得他们大量的信息需求无法满足。针对农村居民的信息素养教育迫在眉睫。在开展“农村书屋”和建设农村通讯网络的同时,开展对农村居民的信息素养教育工作,构成了农村信息化的全部含义。农村居民信息素养教育包括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使用网络的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等。

1影响农村居民信息素养的因素

1.1自身原因

农村居民自身的文化素质与经济收入是影响其信息素养的重要因素。关于这两点,本世纪最初十年的情况可以通过一些研究者的调研得到印证。自身文化素质方面,《福建村民知识能力与图书馆需求调查报告》[3](下称文1)显示,51.1%的被访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内蒙古村民知识能力与图书馆需求调查报告》[4](下称文2)显示,38.7%的被访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素质较低都可能是没有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从而无阅读习惯的主要原因。关于经济原因,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不会用电脑或上网的原因中分别有近65%和67%的是因为“买不起”。同期,笔者参与的针对山西省农村居民信息需求的调查也显示,有13%被访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被访的有效人群60%为纯农业家庭,家庭年收入2万元以下的家庭占比较大,约为65%。在最想用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中有43%的被访者选择了电脑网络,但最常用的方式中他们选择了电视。当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收入还是很低,可用于信息消费的比例相应也低。经济原因是他们最想用和最常用的获取信息方式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新生代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通提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占到60%以上。但这部分人大部分在城镇务工,并未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因此,真正的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还是处在偏低的水平。2015年,我国农民人均年收入突破万元大关。但农民的消费重点放在住房改善上,用于信息消费的很少。智能手机消费也是集中在年轻一代外出务工人员身上,传统的纯农业家庭在信息消费上的开支比例依然很低。

1.2外在原因

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重心依信息条件而定。文1调查结果显示,35%的农村居民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文2调查结果更是显示,有近67%的人每天看电视时间在2小时以上。同期对山西省农民的调查结果显示,456名被访者中371人有手机,占到了80%强,电视和座机的拥有率几乎为100%,95.2%和50.88%的人分别选择电视和手机短信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说明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中通讯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最为发达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重心主要是电话和电视。而由于目前电脑在农村的普及率还不高,使用网络的农村居民更少,被访的456户农村居民电脑拥有量不足被访总量的1/5。其中上网用户数只占到被访总量的1/4,只有不到1/3的通过网络获取所需信息。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对于广大的农村居民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信息意识增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信息能力全面提高了,反而暴露出了更多的信息识别能力与信息道德方面的问题。农村居民由于内在的文化与经济条件所限,迫切需要农村图书馆作为外力来促进与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从而提高信息消费水平。但由于农村图书馆建设尚未纳入国家公共图书馆网体系中,所以,虽然农村书屋的建设填补了这一空白,但成果并不乐观。对山西省300余个行政村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足1/10的村子设有图书馆。其图书来源主要依靠各种不定期无规律的捐赠,表现为没有针对农村居民需求捐赠,而是由捐赠者意愿决定的。所捐赠图书大部分是捐赠者将他们不需要的图书捐赠至农村图书馆。另一个表现是捐赠的无计划性,甚至完全依捐赠者的兴之所致。农村书屋建设规划性差、随意性大以及样子工程特点的缺陷,使信息能力薄弱的农村居民虽有信息需求,却一直处于无助的状态。

2农村居民信息素教育内容

2.1培养信息能力、兴趣和习惯

信息素养基本的含义是信息能力、兴趣与习惯。能力是兴趣和习惯养成的基础。对于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农村居民,首先需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具备一般的阅读能力基本之后,重点转移到培养他们的信息兴趣和习惯。培养兴趣首先要了解他们的需求,从他们最需要的内容入手,逐步带动,慢慢培养他们的信息习惯。对于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不能想当然地界定。山西省农民信息需求调查中,在“你认为最重要的信息”中,“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与治疗”信息高居第一、二位,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粮食市场”和“国家和地方农村经济政策”却位居倒数第一、第二和第三;在对“想通过图书馆读到哪方面的书”的调查结果中,有农业经济方面的,但最多的还是文学类的,尤其是小说、军事类的。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在具备一定上的阅读能力、养成较为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基础上,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帮助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必备条件。智能手机的普及对于信息兴趣与习惯的形成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对于信息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尤其是信息识别能力差,良好的信息道德的养成更谈不上。因此,信息能力的培养以及信息道德教育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完成。

2.2学习网络使用基本技能

数字时代的信息素养必然包括使用网络。培训内容包括电脑的基本操作,使用浏览器,远程通信(电子邮件,QQ及微信等即时会话方式的使用,语音视频会议),应用多媒体(媒体简单制作与播放),查找网上信息,使用农业网站,手机银行与网上银行等等,而且依照一定的前后顺序来学习。

2.3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

良好的信息道德是数字环境下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是其核心内容。网络是一个开放、多元、自由的环境,决定了网络道德具有开放性、多元性、自主性和自律性特点[5]。因此,培养农村网络信息用户良好的网络道德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教会他们如何正确看待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如何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可帮助他们认识并避开网络中出现的信息欺骗、信息污染,并从一开始使用网络就成为维护网络道德的卫士。

3农村居民信息素养教育实现

3.1全面建设并发挥农村书屋作用

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培训工作,图书室、网络是基本的外部条件。图书室是培养和提高农村居民阅读能力的最好场所。集中的学习环境有助于读者之间的讨论交流,能较快地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农村书屋建设发展多年,但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甚至萎缩状态。农村书至的建设要实现突破,需要在资源建设多样性上有所改变。首先,在图书来源上要不局限于自上而下的发放,自外而内的捐赠这些被动方式。由村集体支出,自主购入适用图书,满足村民文化生活与农业经济需要。同时,要将网络引入书屋建设,提供网络资源服务。网络使用基本技能不仅是信息素养教育主要的组成内容,也是信息素养教育主要的工具。电话光缆的铺设和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农村居民已经具备了上网条件,但正如文1、文2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不会用电脑或上网的原因中分别有近65%和67%的是因为“买不起”。因此,一方面,政府要像支持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一样在电器下乡中对电脑下乡和网络费用方面给予农村居民政策倾斜,另一方面,村集体可以将网络引入书屋,在数字资源建设上,有经济条件的可购置农业经济与娱乐类数字资源供村民使用;经济条件达不到的,可充分发挥村中大中专学生的作用,在网上选择合适的免费资源,并在假期对村民进行指导,教会他们使用免费资源。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有能力的村集体可以发挥智能手机作用,利用微信平台等免费推送服务到村民手机,作为农村书屋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延伸。

3.2借鉴图书馆总分馆制思想保障农村书屋长期发展

囿于资金与人员的不稳定,依靠分散的单一村集体经济,农村书屋资源建设与服务的长期性可能会出现波动。如果能够至少以乡镇为牵头单位,做到一定范围内统一管理与规划,将有利于农村书屋的长期健康发展。在图书资源建设上实行统一采选加工,既能降低购置成本,又能统一加工标准,有利于图书在各书屋间的流动,让最少的钱发挥最大的功效。在数字资源建设上实现共建共享,更能体现出总分馆制的优越性。在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上,总分馆制模式在农村书屋健康发展中起着更明显的作用。对于各农村书屋来说,图书规范加工人员与网络资源服务指导人员尤其缺乏。借鉴总分馆制管理模式,乡镇一级配备图书资源专业人员,各书屋在业务上接受乡镇总馆指导。

3.3培训方式

由于农村居民文化程度总体较低,信息意识较差,识别信息和阅读理解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对于网络信息的识别与网络的利用能力都较低,要求针对他们的信息素养教育要采取有组织的形式。农村居民日常居住与劳动生活的特点为分散分布,劳动作息时间有相对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农村居民信息素养教育培训时间要根据这些特点制定,即错开农时,集中培训[6]。在具体培训中,要考虑到农村居民文化水平总体较低及参差的现实,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具体可采用孩子带动家长的方式。一来是因为孩子有较好的学习能力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二来是在家庭成员间开展学习对家长与孩子来说都是宽松的环境,避免家长怕被外人嘲笑的窘境,也有利于督促孩子学习。继之以后,可以采用带头人带动普通人的方式。带头人指在当地从事种养殖业、运输业等各业的佼佼者。他们一来比普通农村居民经济条件好,另外有信息需求,所以他们愿意也有能力投资电脑及网络,进行信息消费。而普通农村居民由于有了前期与孩子共同学习的基础,也不忌惮与别人的交流学习,最终达到以点带面的学习效果。在具体的培训方选择上,任务驱动法是值得推荐使用的好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从需要出发做一个案例,以完成一个任务为例,让学员学习电脑及网络使用技能。其中,制作适合的教案是这个方法的关键。在前期孩子与家长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可使用现有市面教材进行。在后期的普通农村居民与带头人共同培训学习中,选择与当地农村经济相结合的案例,选取与他们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案例,通过对此案例进行示范性解决,非常直接而又感性地激发他们对网络的兴趣和信任,让他们体会到网络对自己实际的用处。有研究者提出了农村居民信息素养教育的SPOC模式[7],也是针对农村居民的生活与劳动特点而设计的。这种小规模限制性在线学习模式,通过准入的限制,来保证接近水平的学员在一起学习,效果更佳。但是在线学习作为一项农村居民信息素养提升的内容,只有在基础培训完成后,学员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才有实施的可能。因此它在后期使用会有较好的效果。

3.4培训承担者

在目前我国的基层一级文化组织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志愿者组织服务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目前,国际上有一些志愿者组织从事信息援助工作。他们从国内招募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来自不同专业,研究和工作的重点不同,有的从事理论研究,有的从事技术工作,有的具有教学经验,组成为一支人才结构多元的团队。在援助活动中,他们多与被援助地的学校(或其他文化团体)合作,实现针对一地或一个领域的信息素养志愿服务。这种志愿者组织的工作系统性较强,从前期的调研到信息素养培训,再到项目结束的跟踪,从资金到技术、服务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链条。

4结束语

在农村信息环境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开展农村居民的信息素教育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要在针对农村居民信息需求和消费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这一信息社会的弱势群体给予最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永健,赵艳涛.对山东农民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J].传播实务,2007(3):45-47.

[2]蒋子春,张振国,姬志刚,等.农民信息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34(28):5438,5440.

[3]方允璋,林敬,金美丽,等.福建村民知识能力与图书馆需求调查报告[J].图书与情报,2008(6):40-51.

[4]邬卫华,王龙,金美丽,等.内蒙古村民知识能力与图书馆需求调查报告[J].图书与情报,2008(6):52-63.

[5]明冬艳.网络道德教育浅论[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37-39.

[6]原小玲.农村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构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6):135-37.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张捍东(1967―),男,江西瑞金人,赣南师范学院政治与法律系副教授。(江西赣州341000)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起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程的全面起动,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的提出,党中央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面对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向与路径,应着力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断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应着力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农村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项专门做人的工作,对塑造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个体,具有引导政治方向、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调控品德行为的价值作用。引导政治方向,就是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监督、批评等方式,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农村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激发精神动力就是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个体价值,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就是塑造个体健全的人格,使农村社会成员形成崇高丰富的精神境界,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调控品德行为就是对人们的思想、品德、行为的规范、调节和控制,肯定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目标的思想、品德、行为的正确性,界定偏离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目标的思想、品德、行为的不合理性,排斥和纠正干扰、冲击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目标的思想、品德、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绝不单纯是搞新农村建设,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其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不断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说:“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不仅仅是物的发展,而且是人的全面发展,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物质指标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目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说明了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人的发展。在建党八十周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是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的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人全面发展受到社会发展程度,社会的物质文化条件的制约。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为人全面发展创造更多广阔的社会发展空间,人获得的自由就越多,人的发展程度就高;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又能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人的发展就意味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从单纯追求GDP增长转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战略思维观察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生动运用和体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现实矛盾问题的迫切需要。我国农村正处在一个历史的转型期,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新旧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相互碰撞,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多样化,价值观念和利益趋向层次不一,社会心理复杂多变,行为方式各具特点。农民之间既有邻里互助、和谐相处的传统,也有惟利是图、锱铢必较,寸土必争的情况;既有要求民主平等、个人权利的愿望,也有羡慕和不拒绝特权的心理;既有尊重法律,按法规办事的意识,同时又不受法规观念的影响。有的人“金钱至上”“自私自利”观念严重,对共产主义的信念,社会主义的信心,集体主义关心有所淡化,这一切都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要重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意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内容、机制、方法的不断创新。

1、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

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尊重农民、重视农民、教育农民是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民本理念,把工作建立在对农民的生存处境、现实需求与发展愿望的了解基础之上。首先,应树立民生理念。关注农民生存状况、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积累性、群体性矛盾,以及农村发展中形成的利益新格局,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维护农民利益,高度关注困难农民群体。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为主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先导作用,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其次,应树立民权理念。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维权意识等有了新的提高。因此,新时期农村思想工作必须顺应法制化建设的需求,充分体现对农民权利的尊重,在义务教育、户籍管理、进城务工、市场准入、劳动就业、民主参与等领域逐步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限制。同时,在农村民主选举以及村民自治等工作中弘扬民主精神,不断满足和实现农民的政治愿望,有力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再次,应树立民先理念。“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都应带着深厚的感情抓落实。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敢于直面群众,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从细微处做起,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当务之急、切实之需和突出问题,真正“让老百姓的事牵着转”,在平凡工作中尽心竭力解民忧、尽职尽责保民安、千方百计促民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不同时期农村工作和农民思想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不断创新其工作内容,以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当前,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和力量之源,是团结教育、鼓舞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之柱,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大力开展党的基本政策和农村政策教育,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群众认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共同富裕的方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同时,要对广大群众进行社会公德、家庭伦理道德、个人品德和现代文明知识教育,通过开展“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妯娌”、“十星级文明农户”等活动,树立新风,弘扬正气,形成友爱互助、勤劳俭朴、好学上进、邻里和睦、尊老爱幼的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二是着力于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加强农民的科技兴农意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相结合,引导农民树立科技兴农意识,改变过去那种依靠传统农业生产的模式,逐步建立新型高效的现代农业。通过农民技术学校,科技协会等科技推广网络,搞好科技知识教育,广泛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引导农民转变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路,立足自身的优势,因地制宜,确立好村级经济项目,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三是帮助农民形成现代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学校和社会都要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生态学知识的教学以及“人――自然”道德的教育,纠正千百年来,在人类与自然关系中存在的一种“人类中心观”的思想观念,使生态学的准则成为一种行为的规范,培养人们的道德良心、道德信念,使生态的责任感深入人的心灵并与道德责任感溶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崇高道德情操,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千头万绪,做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健全机制是根本。只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才能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首先,要建立领导责任制,镇(街)党委书记担任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其他领导成员明确任务具体抓,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三个文明”协同开展;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制,用硬措施抓“软”任务,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动态、研究措施、落实对策,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左右呼应、上下贯通;建立和健全评价、考核、奖惩制度,定期对优秀工作者进行表彰,增强广大干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坚定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建立和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二是要认真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得失,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要抓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确保人员落实、责任明确。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功能,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全社会共同来做,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三是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所有新闻媒体的宣传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励和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认真做好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要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对各种错误思潮和社会丑恶现象及时予以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决不能给它们提供舆论阵地。

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

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做群众思想工作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党做思想工作的丰富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新时期做好农民思想工作的一条重要的方针原则。首先,要坚持以理服人。一方面要讲真理,用事实说话。我们党的主张和号召,都必须用事实去说明它的正确性,从而赢得群众,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曾经说过“凡属于思想性质问题,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②要坚决杜绝以权压人、以势压人的恶劣做法。另一方面,要以人为本,率先垂范。古人云:“见贤思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③。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教育者自身的行为是最有说服力的,是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最根本的保证。其次,要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善于总结和推广农民的先进典型和典型事例,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力量影响广大农民。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围绕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热切愿望,深入做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定经营体制、贯彻土地承包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再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为促进农村经济服务的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在措施上,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渗透到农村经济工作中,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建设一体化。

注:

②.论“三个代表”[M].人民出版社,2001.

②.选集[M].人民出版社.

③孔子.论语[M].中华书局,1980.

[参考文献]

[1]庞元正.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2]彭京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M].红旗出版社,2006.

[3]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于芳,赵秋霞.科学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J].求实,2005,(2).

[5]尹敏杰,邱圣.论以人为本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J].南京社会科学,2005,(12).

[6]万相兰.创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J].领导科学,2005,(9).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农民工;留守子女;道德发展;道德教育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关注农村留守子女的道德教育,让他们不仅拥有健康的体魄,更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我们需要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下,重视家庭教育,强化学校教育和社会的支持与关注。

一、重视家庭教育

首先,从小培养法。一般家庭中,母亲在对子女行为的指导和纠正最具耐心,在处理恋爱与学习方面问题的时候,母亲也会给予正确的指导。父亲一般是子女心中的保护神,能给子女充分的安全感。所以,子女的道德情感应从出生之后就由父母开始逐渐的培养,但留守子女因为外出打工的父母不能总是陪在他们身边,祖辈们无法给予他们这种心理上的需求,所以在子女还在对世界观,价值观处于模糊状态的幼儿时期,留守子女的父母应尽可能减少外出打工的时间,或者父母双方交替轮流外出务工,尽可能给与孩子正确的道德指导,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其次,监护人培训法。父母外出打工后,大多数农村留守子女都有祖辈代为看管,由于时代的差异以及农村思想的保守,使得留守子女无法认同和接受祖辈的价值观念和教育方法。我们可以以政府或社会团体为主导,定期免费对留守子女的监护人开展道德教育方法的培训。一是可以组织具备思想道德教育专业知识的志愿者定期去农村对监护人进行培训。二是选取现实生活中的正面例子对监护人起模范带头作用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改进监护人的教育方法,同时还可以就留守儿童出现的道德问题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加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二、强化学校教育

首先,优化需要法。受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施落后等问题。要加强学校教育,政府就要对农村学校的建设予以政策上的倾斜和经费上的照顾,从根本上帮助农村学校走出困境。比如增派教师、完善教学计划等。此外,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较差,很多农村学校没有寄宿条件,尤其是在偏远的山区,学生要走几个钟头的山路去上学。为此,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要积极努力,尽量为有需要的留守儿童提供住宿条件。

其次,创新教育法。除了一些常规的思想道德教育课之外,学校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找出新方法。例如可以,建立留守子女的成长档案。学校在每学期初都要全面了解留守子女家庭状况、经济状况、托管情况、父母的联系方式等等。以此为基础,建立留守子女成长档案。期末将留守子女在家里和学校的表现装入成长档案,针对留守子女的表现,与家长交换意见,提出有效的教育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伦理道德教育课,教会留守子女如何用正确的方法调节自身,学会与他人交往与社会交往,形成正确的道德素质。

三、完善政府管理

首先,协调合作法。各级政府在关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民提供各种打工渠道的同时,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关心农村留守子女。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协作才能完成。各级政府应协调政策和统整资源来有效的解决农村留守子女的道德教育问题。比如,要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子女的权益,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民与城里人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或者加大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投入,提高其办学质量,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城市入学难的问题;同时政府要积极完善有关寄养、委托监护等法律制度,使留守子女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来自寄养家庭的关爱。

其次,经济发展法。其实归根结底,农村留守子女的产生就是因为农村经济的落后,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所以要解决留守子女的道德发展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首先政府要完善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农业结构的改革,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村传统农业,大力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让土地、河流等各种农业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造福于人民。其次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引进国内外资金,创办企业,增加农民在本地就业的机会,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就近务工,从而减少留守子女的数量,让青少年可以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成长。

四、优化社会环境

首先,媒体呼吁法。加强对农村留守子女的道德教育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社会媒体,对留守儿童的报道要进行积极的舆论导向,让社会上其他的人了解农村留守子女的生存现状,号召社会各界在各方面力所能及的帮助留守子女,致力于营造一个充满人间温情、关爱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例如近几年,有关农村留守子女的电视节目也有很多,像湖南卫视的《变形记》不仅让我看到了偏远山区孩子们艰苦的生活,更让我们看到了农村留守子女强大的道德力量。总之,正确运用媒体的力量,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村留守子女的生存状况,更有利于他们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

其次,净化环境法。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学校周边环境更有利于留守子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要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在广大农村进行对科学思想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政策观念和法制意识。其次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管整治,维护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定,彻底清理整顿农村游戏室和网吧,让引诱孩子思想道德滑坡的因素无处藏身。还要加强学校的安全保障,同时严厉打击破坏学校秩序的行为,让社会上的闲杂人员等远离学生,远离校园,为农村留守子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农村留守子女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生力军,我们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把农村留守子女的道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使所有的农村留守子女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梅.农村留守儿童道德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2] 王小果.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品质问题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7(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