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党建工作计划范例6篇

智慧党建工作计划

智慧党建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智慧党校;建设;探究

随着全球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信息技术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已经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必须要与时俱进,做好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工作,提升党校的智慧化程度,为党的事业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1提升党校信息化水平的作用

1.1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对于党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新时代的到来,出现了较多新的思想观念,从某种角度来说增加了党校的政治风险,为了应对挑战,必须要对于党校培训措施进行创新。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较为关注网络安全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多次提出信息化建设这一发展方向。为此,有关人员必须要加大力度对于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创新,提升我国的信息化程度,实现网络强国目标。1.2干部教育培训中需要有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持。随着我国技术实力的增强,信息技术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并在各行各业中应用普遍。在这一情况下,原本所运用的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对于培训方式进行创新,使用信息化技术。因此,对于党校进行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了我国各级党校的发展关键。在对于党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党校姓党的特性,对于党校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进行明确定位,将信息化技术作为辅助,对于后勤以及系统资源进行汇总、调整,充分展现出信息化技术在党校中的作用,为党校的后续发展提供支持。

2党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2.1党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各级党校必须要考虑到新时代的新需要,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党校发展之中,提升党校的信息化水平。从当前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党校信息化建设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一是通过网络干部学院APP、微信公众号、各党校网站等新兴软件,来进行党的理论、政策的宣传,这能够有效的提升宣传效果,对于舆论思想进行引导,丰富党员干部的培训途径。二是党校信息化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借助于信息技术对于原本的网络设施和系统进行了优化调整。比如,在校园中构建了无线网专区、进行远距离教学、开展虚拟仿真体验、制定专门的系统进行教研管理、教学评价等,这为党校行政管理的高效开展提供支持,改善了服务质量。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党校中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逐渐提升,可以在网络平台中,搜集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为党校的学员及教师在线学习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作为支持。各级党校可以借助于互联网作为传播渠道,达成信息资源共享这一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可以对于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远距离开展教学。对于管理制度进行补充,确保党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能够在制度的保障下,规范开展。2.2党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问题。从当前的情况来进行分析,虽然我国各级党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成绩,整体发展较好。但是,部分党校在开展信息化建设时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协调、无法达成同步等问题。部分市级和县级党校的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相关的信息化设备比较少,甚至只是安装了电脑、投影仪,却没有安装相关的办公软件,过于的重视硬件。信息化部门并不完善,部分党校甚至并没有开设专门的部门进行信息技术管理,缺乏进行设施设备维护、系统开发的能力。党校工作人员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较为片面,对于电子设备并不熟练,甚至不会使用信息技术,这就导致党校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除此之外,由于党校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开展信息化建设,难以达成资源共享这一目标。这就导致党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及时的采取措施作出改善。

3应用信息化推进智慧党校建设措施

智慧党校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或者界定。从智慧学校的概念以及党校的特征来看,可以将智慧党校理解为在智慧校园背景下,借助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开展干部教育培训,达成党校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等多项工作的智慧化开展,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智慧党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将党校的特点作为核心,科学的运用现代化技术,达成党校培训要求,提升党校的现代化和智慧化水平。3.1做好顶层设计。对于党校进行信息化建设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规划,防止在建设的过程中过于随意,导致系统的集成性能和扩展性能比较低,无法达成兼容,甚至信息闭塞的情况发生。党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来进行指导,明确智慧党校的发展方向,并根据党校的现实情况,选择适宜的设计规划。需要将国家出台的相关规范作为依据,使各个党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处在同一框架,达成信息共享目标,防止多次重复的开展信息化建设。此外,还可以从整体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考虑到教学的氛围、所具有的教学资源以及信息决策、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提升整体的智慧化水平。并将干部培训、思想引导、决策、咨询相关内容和智慧化建设相联系。智能化干部培训,主要是指运用智能系统对于党员的培训情况进行记录、考核、生活管理等。智能化思想引导、智能化决策、智能化咨询则能够在党校的智慧教学、科研中得到展现。在对于智慧党校进行顶层设计时,既需要考虑到党校的特征也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党校的现实情况,提升其兼容性和拓展性,这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的消耗,高效的进行开发,杜绝不必要的资金浪费。3.2增加较多的资金投入。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智慧党校的建设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智慧党校稳定开展的保障,需要对其进行升级、改造,使其更加完备。推动智慧化党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有通信网络设备、服务器、数据库以及感知系统等。一般情况下,通信网络设备有无线网、有线网、校园网、物联网、虚拟网等。对于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建设需要有较多的资金作为支持。为此,党校需要对于资金进行申请,并且做到专款专用。特别是在党校进行网络中心建设时,应该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和规划,购买计算机、空调系统配件等,而这也需要较多的资金。此外,党校网络中心在党校信息化建设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必须要及时的对其进行维修管理,每一年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开展相关工作,尤其是一些非常重要的机房需要购买第三方的服务,及时的进行监测,降低其出现风险的概率。3.3构建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出智慧党校的作用。完善的软件系统可以为智慧党校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使相关工作更加高效的开展,提升党校培训效果,推动党校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党校需要从自身的现实情况出发,构建一个适宜党校发展的信息平台系统。智慧党校信息平台中需要包括对于教学环境进行管理的系统、对于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应用的系统、统一管理学员的系统等。对于教学环境进行管理的系统。主要负责预约多媒体教室、对于设备进行控制、管理档案、书写日志、对于所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价等工作。对于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应用的系统。主要负责对于教学资源、课件以及视频等进行搜集、下载、储存、传递、共享等工作。协同办公的系统。主要负责对于收发文进行管理、对于会议和日志等进行管理,并制定导航系统,管理学员,并进行财务管理等。对于人事进行管理的系统。主要负责记载党校工作人员的就职情况以及在校和退休情况等。3.4保障信息安全。如果无法确保网络安全,就无法保障智慧党校处在安全状态下,干部培训工作的开展也会受到阻碍。为此,党校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制定专门的机构负责进行这一工作,并完善相关的制度,确保党校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及时的作出预警,避免突然出现安全管理事件。

4总结

根据上文来进行分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于党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为党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为此,党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时代特征,从自身的现实情况出发,提升党校的信息化水平,构建智慧党校,改变原本的管理模式以及干部培训方式,充分的发挥出党校的作用,为党校的稳定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科帆,周洪成.智慧党校建设思路研究[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9,(02).

[2]桑果果.档案管理模块嵌入智慧党校建设的思考[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7,19(02).

[3]马浩淼.“互联网+”思维下的党校信息化管理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04).

智慧党建工作计划范文2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下文简称《暂行办法》),明确了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领导小组,申报方式及内容、评审方法及流程,以及创建工作中的相关管理内容。《暂行办法》系统、简要地对智慧城市创建工作的整体组织管理工作的各方面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暂行办法》附件中,带有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实行)。通过这个指标体系对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建设目标、组成模块给出了明确的划分。

《暂行办法》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主管执行单位,以城市建设为中心,在推进城市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工作中,加大“智慧”系统的附着力,实现智慧城市的创建工作。以城市建设为基础,利用信息化手段而不以信息化建设为最终目标,是谋求城市以人为本,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智慧”体现。这样的创建工作及其对应的管理工作本身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大创新和务实有效的途径。

《暂行办法》对智慧城市创建申报的城市(区,镇),在建设规划、建设目标、资金来源、组织管理机构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保障要求。也明确提出了评审、验收工作的流程、方式。令各地智慧城市的建设有了系统化、体系化的建设依据,这是本《暂行办法》区别其他智慧城市建设意见的另一大特点。

二、国家层面的指导

《暂行办法》在2012年党的十以后及时地发表具有重大的价值与伟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表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通过智慧城市促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这一手段及途径的认可和信任。

其次,间接明确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以城市、城乡建设为主要工作,通过信息化提升城市“智慧”能力的工作内涵。区别了以IBM为首的西方科技巨头对“智慧”城市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在城市中升级化的商业应用的解释。有效地表明了中国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口号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第三,通过明确申报、评审、管理、验收的内容和建设的指标体系,为各地的智慧城市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内容,可有效地推动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第四,明确上述内容的同时,没有硬性约束创建起步的基础技术设施条件。这也反映出该《暂行办法》的智慧。中国的发展需要均衡的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可有效推进城市的跨越式的发展,这种机遇不能将迫切需要发展的落后、偏远、小城镇排除在外,该《暂行办法》对中国建设发展的公平公正提供了有利保障,有效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试点办法合理可行

(一)《暂行办法》提出了申报智慧城市的四个条件是:

(1)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已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或相关专项规划:

(2)已完成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编制;

(3)已有明确的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保障渠道,如已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4)责任主体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组织管理。

(二)我认为这四个条件十分全面,有以下亮点:

(1)《暂行办法》在指标体系中,对规划、组织机构、政策法规、经费来源、运行管理等几个方面明确提出了建设要求,突出显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系统性、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上述保障体系的要求,令智慧城市的建设更系统化、更体系化。

(2)《暂行办法》对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给出了明确阐述,参见第七条,第二款。这个理念,“智慧”地甄别了西方科技巨头关于西方城市发展理论的内容,结合中国的本地现状和当期发展目标,给出了明确、务实、有效的观点。特别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容。

(3)《暂行办法》中,对建设体系指标的分层分级。从城市的综合发展、管理等角度入手,高屋建瓴的从城市建设的面进行划分,特别是具体应用项目落实在第三级指标阐述,可有效地为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提供依据。整体体系指标,突出体现了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可行性。

四、贯彻办法的建议

从美国IBM公司提智慧城市概念至今,已有4年时间。前期开展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地区,在对应的基础建设特别是技术升级改造方面卓有成效。但也出现了智慧应用特色不强,智慧系统效果不力等一系列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慧城市的理念不清楚

智慧城市的理念首先由西方科技巨头提出,伴随我国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的推动,令各地政府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形成混沌。直接导致在建设中的管理、手段、规划、内容的混乱。

(2)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不明确

智慧城市,智慧体现在以人为本、持续和谐跨越式的发展,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需要基于现状、锁定目标、谋求途径、获取建设目标。同时智慧城市,具体、局部建设的开展,需要整体城市发展的配合和策应。没有明确的建设目标也无法对智慧城市的具体推进工作给予定位,建设目标不明确,导致建设规划的远景无法进行阶段性的推动。当前各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重硬性建设指标,轻基础情况研判。硬性的建设指标不结合基础现状,将直接导致建设的阶段目标无法确立。

(3)智慧城市的评判不一致

什么是智慧城市?什么是智慧系统?为什么智慧城市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为什么智慧系统可以改善城市的现状?在这方面虽然有统一认识,但认识不够明晰、理论不够清晰。没有清晰的理论、明晰的认识,直接导致评判的具体方式方法和实际“智慧”系统的效果存在落差。

为了贯彻落实《暂行办法》,有效展开智慧城市建设我建议:

首先对本《暂行办法》要通过大力开展组织学习、研讨交流的方式,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建设目的、建设目标,评价方式方法。科学合理地提出具体的建设指导意见。通过专家的介入,帮助各地政府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梳理问题、明确目标。

其次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新兴的面向城市综合体的系统化复杂工程建设。即便是国外发达国家及地区,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尚未成熟,且存在相当明显的本地特点。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方法、建设内容、建设手段,在近年仍然是个摸索过程。试点工作,要突出以解决建设地市现实问题为建设目标,从小区域,小城镇进行试点,相对“短频快”完成阶段性的建设,在建设中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思路、改进方法。

智慧党建工作计划范文3

一、智慧服务筹划

所谓智慧服务就是践行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为居民提供更贴心便捷的服务。智慧服务的核心体现在于一个“聪”字,何为智慧,“聪”字构成有着很贴切的体现。纵观“聪”字由耳、眼、口、心组成,阐释了智慧要做到耳听、眼闻、口说、心做。西街社区更是将耳听、眼闻、口说、心做的智慧服务融入到居民生活中,形成四大服务模块构建智慧服务系统,助力西街民生。

1.耳听——听居民心声。

日常工作中深入小区,到居民中去,通过聊天交谈的方式,进行走访入户,利用入户采集的信息实现资源整合,收听居民心声。同时建立微信群、QQ群以及电话录,结合居民实际使用互联网通讯的情况进行分类,使社区职能和居民需求交融,通过一个平台,融入、融合,及时与居民沟通、第一时间倾听居民心声。将接受的居民心声进行分类统计,制定耳听模块民意接受表,分为纠纷、诉求、咨询、投诉、建议点赞五大板块,做好台账,同时将解决问题的情况和图片在这些通讯平台上进行公布公示,同时在微信群里、QQ群做截图保存绘制在民意接收表中。

2.眼看——访居民情况。

定期下网格,将到群众中去量化,真正融入到社区生活区,用善于发现的眼光,去访民情会民意。每天安排一名社区党员与社区网格员一道,开展日常性的入户走访活动,将眼看服务模块内容具体化分为:网格卫生、安全生产经营、矛盾纠纷、消防隐患、重点人员走访,以准确掌握辖区内的真实情况,看到问题,要有超前意识,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要有应急能力,看到重点人员多鼓励和安抚,做好维稳和扶助工作,同时制定网格评分图,通过一周一汇总的形式,直观网格动态。

3.口说——传惠民政策。

综合利用社区资源,做好医疗、计生、社保、党建、文化宣传工作。通过社区宣传栏、网络服务平台、电子显示屏、文化墙、展板、横幅,根据实际情况专人负责更新,第一时间向居民传达最新政策。同时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动员共产党员、公务员、热心居民、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加入志愿者队伍,优化支援者结构,做好宣传工作。

4.心做——解居民忧患。

用心为居民办实事,力求做到居民的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人人都满意”。建立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和社工联片包户、巡诊日志等制度,社区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进小区、入住户,查问需求、发现问题,能当场解决的不遗余力,不能当场解决的,及时转交相关部门,进行跟踪反馈。对所有问题的解决结果在社区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居民监督,同时实行跟踪回访,了解居民对问题处理后意见建议,对不满意的,分析原因,再次研讨解决办法,直到居民满意为止。采取居民民主评议的工作机制,对社区工作进行考核,提升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三、实施计划

1、1-3月搭建智慧服务系统,建成耳听、眼闻、口说、心做四大服务模块。

耳听——整理入户信息,针对实际情况,建立居民微信群、QQ群、电话通讯录,安排人员进行整理和接受反馈信息;

眼闻—-制定社区党员干部每日进网格巡查走访表,做好巡查走访记录;

口说——翻新宣传栏、文化墙,展板,检查电子显示屏,专人负责每日的内容更新,第一时间宣传新政策,并结合1月份结合冬季特点,开展防火防盗的普及宣传;根据2月份结合春节特点,开展宣传烟花爆竹禁放工作;3月份结合综治宣传月和“3.15”消费者活动日,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和学习雷锋精神,发展一批优质志愿者,优化志愿者队伍。

心做——(1)实施换位思考工作法。排查矛盾纠纷、消防隐患中,用心解决居民诉求。讲究工作方式,多从居民的角度出发,(2)建立马上办作风,发现问题,讲时效帮助居民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立即上报,进行公开公示跟踪反馈。(3)采取居民民主评议的工作机制,对社区工作进行考核,对满意度进行打分。(4)实行每月每季工作自我总结和提升会议制度,每月每季进行总结自查不足,寻找提升工作能力的突破口。同时结合1-3月作为年初时节,对困难户,失独户,老党员,空巢老人进行走访慰问。

2、4-6月正式运行智慧服务系统,将智慧服务系统运用到每天的工作当中。

首先设立智慧服务总负责人,细化四大服务模块负责人,部署智慧服务人员,日中工作中牢记工作方法,做好智慧服务工作记录。其次具体到每月:4月份结合计划生育的特点,开展优生优育科普知识宣传;5月份结合“五.一”劳动节的特点,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活动;6月份结合“六.一”儿童节特点,开展青少年科普知识讲座;。

3.7-9月总结半年来的智慧服务的成果,进行改进和提升。

本季度检测智慧服务在前期日常工作中的运用情况,总结在前期搭建和运行中的成果,总结智慧服务的成功之处,保存实际的经验。同时也总结智慧服务在实际工作遇到的不足,找到问题的实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工作的方式方法具体化。此外具体到每月7月份结合党的生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8月份结合“八.一”建军节,开展国防知识讲座;9月份开展食品卫生知识宣传趣味活动;

4、10-12月升级智慧服务系统,强化四大服务模块。

通过上季度的总结,将智慧服务进行升级,保留成功之处,对于不够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将智慧服务系统完成的工作进行公开,给居民设置留言板,收集居民的反馈和建议,让智慧服务不断优化。一个好的服务理念只有在不断的升级中,才能更好的服务居民不被时代淘汰。同时具体到每月:10月份结合国庆节及九九重阳节,开展爱国主义的教育和尊老爱幼品德教育;11月份开展“生活小窍门”知识讲座;12月份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及禁毒知识讲座;

智慧党建工作计划范文4

一是扎实做好新一届村(社区)干部全员培训。县委组织部于3月21日至26日,在县委党校举办两期新一届村(社区)干部培训班,采用专题辅导、视频教学、现场教学、互动交流、实操实训等模式,共培训全县58个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副书记、“两委”班子成员、监委会成员446人;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于4月底前共举办新一届村组干部培训班14期,培训村组干部2276人。

二是稳步推进党员教育冬春训。充分运用党员教育信息化系列平台、“云岭先峰”手机APP等载体,在各党(工)委和村(社区)设分会场,组织全体农村党员,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等参加省市农村党员视频示范培训班5期,参训党员共计21257人次,实现了农村党员培训全覆盖。

三是分级分类推进“双万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及省委、市委组织部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制订了《关于做好2021年度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制定《2021年度易门县党员教育示范培训班计划表》,及时对各党(工)委开展“双万”培训进行督促指导。截止目前,全县共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1期,98名普通党员参加培训;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大轮训”培训班5期,489名支部书记参加培训。

四是统筹抓好“党课开讲啦”“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坛”“领导干部上讲堂”工作。举办“党组织书记讲坛”20期,其中县级举办1期,各党工委举办19期,共109名党组织书记登上讲坛分享工作经验、传授工作思路,2092名党员干部从中汲取经验、增长才干;“领导干部上讲堂”共210人次党员领导干部上讲堂讲党课,受众12742人次。

智慧党建工作计划范文5

一、强化战略引领,大力提升中心城市地位

把握长三角一体化、网络化发展态势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契机,积极深化各项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研究和重大规划编制,着力构建以大交通、大生态、大融合为先导的“大”发展格局,为建设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提供规划支撑。

(一)深化强中心战略,完善现代都市功能新体系

按照“提升中心、优化南北、拓展东西”的城市发展思路,精心开展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跨江沿江联动发展战略研究,优化城市功能体系和空间布局,引导中心各组团、各新城板块和乡村地区差别化、集约化、特色化、一体化发展,打造苏南一流的现代都市功能。加快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可持续的新型都市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深化大交通战略,打造区域联动转型新纽带

积极谋求“中心城市、枢纽城市”地位,精心组织开展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完善开放高效的城乡综合交通规划体系。全力配合轨道交通建设实施,深入编制轨道交通线网线路及场站控制性规划、一二号线沿线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轨道交通一号线交通衔接规划、施工期间沿线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站点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

(三)深化大生态战略,构筑现代产业经济新高地

显山露水,保护挖掘沿江、沿山、沿湖地区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构建市域生态廊道与生态慢行系统,统筹协调市域生态、产业、功能空间一体化布局,提升2.5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特色化发展势能,增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的区域竞争力。立足产城一体、创新驱动,深化园区、项目规划编制和服务,科学引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布局,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规划支撑。

(四)深化大融合战略,构建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新格局

省市县联动、全方位对接,全力参与苏南城镇体系规划、宜溧金高点状发展地区规划等上位规划编制。深化常金一体化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指导辖市开展城市总体规划、城乡统筹规划的修编深化工作,实现大战略与县域转型目标的无缝对接。研究落实新型城镇化和小城镇分类引导发展策略。强化中心镇近期建设行动支撑和引导。全方位指导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大力构建“空间融合、资源整合、联动转型、互补共赢、各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彰显城市特色,加快建设现代化精品城市

突出特色引导,探索实践“人民生活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城市环境与文化内涵水融”的现代化精品城市建设道路,打造文化、生态、民生亮点;突出精品塑造,精益求精抓编研,规范高效抓审批,不折不扣抓监管,将每一个规划服务项目打造成经典之作、传世精品。

(一)以中吴文化为核心,推进江南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抓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报批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体系研究成果转化。推进古运河城区段滨水地区详细规划、“季子”文化提升规划、第五批市级文保单位两线划定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承载规划、焦溪古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和张太雷旧居及周边地块、湖塘老街历史风貌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编制。开展孟河镇历史文化名镇、杨桥历史文化名村申报,全力推进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各项工作。以文化为主题,创意为特色,深化东经120生态步行街规划编制实施,细化文化基础设施、文化产业项目的规划服务,科学支撑文化产业转型和文化现代化建设。

(二)以生态宜居为重点,大力推进美丽建设

以创建国家人居环境城市为抓手,把握花博盛会契机,全力服务城市窗口地区、主要道路节点绿化提升工程。抓好市区环城郊野公园规划、高新区等重点区域景观生态系统规划编制,加强城市生态、湿地系统保护和景观特色塑造。精心编制主城区公园绿地布局规划,促进公园绿地均等化布局及功能品质提升。编制实施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优化市民出行和休闲健身环境。有序推进城乡生态绿道网和绿廊规划编制工作。不断优化生态规划体系,打造生态宜居高地。

(三)以民生幸福为根本,完善提升民本规划体系

组织编制城市暴雨内涝防范专项规划及雨水管网系统改造规划,提升城市安全保障水平。精心开展主城区危旧房、低洼地、城中村地区改造实施策略研究和有关地块改造实施规划编制,改善旧城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大力促进各类民生功能设施的均等化布局,使城乡建设发展成果普惠民生。

三、加快创新步伐,大力建设科学、智能、共享的智慧技术平台

加速提升规划信息化在支撑规划创新、服务城乡发展、普惠民生民本方面的创新应用水平,为智慧规划体系和“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坚实的支撑平台,确保我市规划信息化工作的创新优势和整体水平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一)加快完善一整套科学长效的标准体系

统一扎口,部门联动,全面推进规划系统各类标准的协调、制定和应用、推广工作。确保在整合完善基础测绘标准、规划技术标准、行政审批工作标准的基础上,有序建立符合智慧城市空间信息应用要求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二)大力开展智慧城市空间地理测绘工程

创新测绘生产技术,建设智能测绘工程技术中心和测绘科普基地。完善城市三位数据、地下管线数据、地下空间数据和全市卫星影像数据,全面提升基础地理信息的内涵和智能化应用水平。

(三)着力优化一系列智能高效的信息系统

研发规划条件编制系统、内外网协同办公系统、行政办公电子公文系统、规划管理内控信息系统等一系列智能化信息系统,全面深化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实施智慧规划平台建设工程,为规划工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智能化的支持。

(四)大力提升空间数据的集成共享水平

加强基础测绘和数据更新、集成、共享,抓好规划现状“一张图”更新、规划成果“一张图”提升和规划管理“一张图”完善,全面深化动态现势的城乡规划“一套图”建设。扩展区划、地名、用地、交通、水系、建筑、文保等专题数据库,共享集成社会、经济、人口等部门信息,初步建成“智慧”空间数据中心。强化规划网站互动功能,建设规划公示电子地图,编制高精度影像图集和各类公益地图,抓好信息技术的大众化普及应用。

四、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实现规范、高效、精细的智慧管理平台

依托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扩容升级和高效运行,有序构建管理决策、许可服务、行政监督“三分离”的体系流程,完善统一协调、相互促进、规范高效的智慧型管理服务体系,力争使每一天的规划效能凝聚成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环境和硬实力。

(一)细化决策机制,进一步提升规划实施水平

深化规划委员会、审议鉴定委员会、意见征求会、专家咨询会、审查论证会、技术会审会等各项决策制度。聚专家智慧,集部门意见,想企业所想,知百姓所需,完善“专家领衔、公众参与、部门联动、集体决策”的规划决策体系。加强工作对接,全力服务历史文化名城申报、轨道交通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以良好的外部沟通和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强大合力,让规划成果有效转化为跨越引擎,科学指导区域发展和项目落地。

(二)强化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加快规范性文件制定梳理,健全控规更新管理机制,加强政策法规、技术规范的实施把控,严格执行法定规划的制定修改程序,依法规范行政行为程序和主体,配合做好卫星辅助督查城乡规划实施的各项工作。细化条件制定,强化批后监管,提升执法水平,全面抓好规划条件、执法监察、规划核实“三阶段”和行政许可、行政执法“两案卷”的监督检查工作。大力完善规划公示、听证制度,努力健全组织有序、程序规范、沟通高效、便民和谐的规划公示、听证工作网络。

(三)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规划服务水平

统一和固化管理流程、标准,抓紧出台标准化管理手册,全力构筑规范透明、高效便捷的规划审批服务系统,加快推进规划管理一体化进程,确保规划管理信息畅通、统一高效。深化项目集中报建,建立高效联动的规划管理机制,加强控规、条件、用地、工程、监管等各个工作环节的无缝对接和技术交底,减少多头管理,畅通“绿色通道”,提高并联审批实效。深化服务承诺、首问负责、温馨告知等制度。完善提前介入、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网上服务、自助服务等规划服务举措。在局系统大力组织开展服务效能比拼,深入推进服务品牌创新、总结、固化和推广工作,全力建设规划服务“BRT”。

(四)优化内控网络,加快推进管理重心前移

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优势,对行政行为实施自动监测、全程监控,对关联项目实施智能分析、跟踪反馈,对办理结果实现系统评估、动态考核,确保风险点监测和效能监察双到位。深化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内控、评估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依法行政、效能建设、政风行风、重点工作推进等评估报告制度,专题呈报和定期会商评估结果,着力深化全局决策网络建设,有效提升政策研究、制度设计、标准梳理、流程制定、人才使用等顶层管理水平,大力推进管理工作重心由事务性审批向超前管理、效能储备前移。

五、加强自身建设,积极营造团结、进取、和谐的智慧人文平台

以文化为灵魂、作风为关键、队伍为根本、环境为保障,全方位推进规划系统智慧人文建设。努力建设优秀的文化、和谐的氛围、过硬的作风和一流的团队,使独具智慧的规划人文释放为效能。

(一)改善机关作风,大力弘扬规划部门精气神。以党建工作为统领,系统推进单位文化、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打造一支团结向上、风清气正、奋发有为的规划工作队伍。

智慧党建工作计划范文6

制定IT战略规划

从学校发展的需求与目标来看,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因为信息化一方面可以拓展办学新的发展空间、教育形式和办学形式,从而增强大学的开放性与国际化;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促进学校管理改革、流程优化,推动管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进而能够推动整个学校办学的管理流程、各项制度建设进行不断优化,更加适应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需要。

北建大在制定“十三五”规划过程中,把信息化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把IT战略规划列为学校“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重要子规划,提出实施“信息助校”发展战略,并把“信息助校”战略列为学校六大办学战略之一。同时,为了落实十三五规划,学校还专门出台了《卓越管理行动计划》,把它作为主要抓手,从根本上实现学校管理服务工作的全面信息化。

为了更好地推进信息化落实,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对信息化部门机构进行了专门调整,成立了网络信息管理服务中心,由党政办领导牵头,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兼任党政办副主任,把信息化工作写入学校党政工作要点,纳入学校顶层工作中,明确提出以信息化为抓手,推进“智慧建大”建设任务,全面深入推进“十三五”信息化工作。

北京建筑大学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要深入推进“智慧建大”的建设,到2020年,建成“易用、友好、智能、领先”的信息化环境,建成互动学习无处不在、优质资源触手可及、信息数据实时共享、校务管理透明高效、网络文化丰富多彩、生活服务便捷周到的“智慧校园”,信息化水平整体上达到国内同类高校先进的水平。

信息化工作成绩显著

信息化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信息化促进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二是通过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与科研应用,而第二点更是信息化的关键所在。“十二五”期间,北建大的信息化建设在这两方面都取得了不错成绩。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北建大的信息化建设主要聚焦于大兴新校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先后启动了大兴校区信息化基础设施一期、二期建设工程和西城校区校园网三期改造工程,在校园网、数据中心机房、无线网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绩显著;同时,各职能部处业务信息系统不断建设和增强,部门级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不断完善;校园一卡通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教学信息化方面,新建了教务管理系统、实践教学管理平台、教学中心等一批信息平台;在科技创新信息化方面,建设了科研管理系统和建筑与城市规划专题特色资源库,共建设资源包33个。在学生成长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定制开发了适合于学校研究生与学科管理模式的研究生管理系统;建成了招生、就业、校友、学生档案一体化平台。这一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今后也将继续推进实施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工程,重新梳理学校各业务部门关系,力求建成高效的统一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与协同流程中心等一站式服务平台,提升学校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

在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与科研应用方面,建成了5间全自动录播教室、创新研讨室和远程互动教室等。目前学校正在启动智慧教室建设,尝试在常规课程中广泛应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模式,全面升级多媒体教室为新一代智慧教室,建设以智慧教室、创新研讨室为载体的、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同时,学校也将进一步整合各种科学研究数据与建筑类科研信息资源,形成交叉学科等。

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工程

学校深入开展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工程,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学校管理服务和水平。通过落实卓越管理行动计划中提出的任务,梳理流程、优化与再造流程、管理流程和效果评估,通过对各单位进行BPMN方法集中培训与专题培训,梳理业务事项目录、绘制业务流程图,规划建设基于业务流程的信息平台,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信息化建设有两个抓手,即建好流程中心和数据中心。围绕管理和流程优化再造,从学校层面,以党政办公室和网络信息办公室中心为主,汇同各个部门,围绕着老师和学生需要办的事项和办事过程进行梳理,统一地进行归纳和总结,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

比如,“一表通”工程,通过收集全校各类表格填报情况,集成与展示各业务部门与师生密切相关的数据,实现共享使用、自动填报。具体来说,老师就是一个平台、一张表,老师自己把有效信息输入进去,评职称或者有其他工作需要的相关部门主动提取,形成各个部门面向老师和学生相关的数据和表格。

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1.建成了业务功能齐全的OA系统,实现党政办公室业务流程优化,极大地提升了办公效率。2015年开始,学校已实现除保密文件以外,所有的办公文件或者老师提交申请文件都在网上进行,公文流转、重要活动安排、校内请示、印信管理、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会议室预定等,领导还可以用手机实时批示,真正实现了办公智能化。

2.互联网+迎新,让新生报到流程简化、便捷高效。新学生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可在网上进行选宿舍、分班级,进行网上缴汇。学校辅导员也可根据学生信息,提前介入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更好地了解学生。

3.报销系统实现网上报销+无现金系统,流程简化、师生点赞。老师报账在网上提交申请,最后把相关的单据递交给财务留存就行了,无现金报销,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结合,能在线上做一定不在线下做,能在线下做我们实现一站式服务,不让老师和学生再为办事而到处跑。

4.服务学生:通过爱生网络社区、1-3-5工程,及时响应学生诉求。在网上实现1-3-5的诉求系统:老师和学生对维修以及学校其他方方面面有什么困难或意见和建议,可在网上提交,具体分管的科长负责答复,如果没有答复或者答复不了,系统会在三天后上交到主管处长或者副处长,五天后上交到分管的校长。通过近半年多时间的运行,师生们反应非常好,办事效率也得到极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