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范例6篇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范文1

目的:探讨急诊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与实施成效。方法:医院急诊科自2015年3月开始,对全体护理人员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培训与学习,强化基础护理与护理管理工作,实施一系列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在优质护理实施前后分别对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的评分结果。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急诊科护理质量评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4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7.20%(P<0.05)。结论:在急诊科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基础护理服务,能够切实提升临床护理质量,让患者满意,缓和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矛盾。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急诊科;基础护理;医患关系

急诊科作为治疗危急重症,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科室,其肩负的工作职责重大。急诊患者的病情危急、变化多端,对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应变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关系到患者的生死,所以急诊科也是医院内医患关系最为紧张的科室[1]。近年来,随着人们医疗意识的增强及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急诊科自2015年引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以来,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医院急诊科护士共有24人,均为女性,年龄为24~45岁,平均年龄为(33.60±5.70)岁;大专7人,本科14人,研究生3人;护师8人,主管护师1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6人。

1.2方法

2015年3月以前,急诊科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自2015年3月开始,医院急诊科对全体护理人员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培训与学习,并制定了一整套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1)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文件精神学习:护士长组织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全体护理人员通过学习文件精神,充分掌握优质护理服务的精神内核。深度剖析急诊科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相关内容,掌握并内化文件精神,明确优质护理的目标与要求。科室护士可通过集中学习讨论、领导讲解答疑、自学等方式进行学习,学习完成后集中进行优质护理理论及实践考试,以保证全科护理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优质护理相关文件精神。(2)强化护理管理工作:派科室护士长到其他医院学习成功的优质护理实施经验,然后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管理实施方案。优质护理方案在科室全体会议上进行讨论、修正,最后提交上级审核。审核通过后,严格按照优质护理服务方案执行,对护理管理工作加以强化。护理管理强化措施包括:①确保急诊绿色通道随时畅通,以实现危重患者转移与抢救的无缝连接。②在“以患者为中心”这一护理宗旨的指引下,健全急诊科相关服务流程与标准。③培养并强化服务意识,组织全体护士学习护理心理学知识,以利于护患交流。④开展三级岗护理模式,一级岗在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要及时地向二级或三级岗护理人员汇报,获得帮助。⑤定期组织患者、患者家属、社会监督员举办座谈会,听取多方意见与建议,不断地完善护理管理制度,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3)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根据护理人员考评体系,加强三级知识学习,组织护理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着重培养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能力,为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服务。按照护理人员不同的岗位设置,对各级岗护理人员实施相应的业务能力培训、考核,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业务素质水平,从而为临床护理服务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4)加强基础护理:根据优质护理服务文件精神,对急诊科的基础护理流程加以细化和完善,随时保持科室内部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要求科室护士做到技术操作规范、娴熟,举止大方,值班护士务必检查确保各类抢救设备随时运作良好。三级岗护士负责监督基础护理质量,护士长每周不定时抽查,了解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工作情况。强化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并将科室的护理服务流程、标准公布给患者,让患者对科室的护理服务流程了然于心,有助于加深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理解,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5)健全激励机制:定期对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水平、业务能力进行考核,三级岗每隔2年进行1次竞聘上岗,这能够有效激励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我业务能力,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3观察指标

①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分别随机抽取250名急诊科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以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②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分别对急诊科的护理服务质量、基础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总评分100分,评分越高说明护理服务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为(χ±s),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1。急诊科实施优质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

2.2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2。急诊科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4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7.20%(P<0.05)。

3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的危急重症科室,其中任何一项医疗护理操作都可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急诊科护理人员承担的护理服务责任十分重大,同时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的优劣也将关系到患者对医疗工作的满意程度及医院的整体形象[2]。因此,在急诊科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切实提高基础护理及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医院急诊科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在医院护理部的支持与引导下,组织科室全体护理人员积极学习优质护理服务文件精神,并根据急诊科实际情况,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意识,从临床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着手,通过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强化护理管理,加强基础护理等措施,以实现急诊科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3]。急诊科除了要对危急重症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治疗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转运,比如将患者转运至手术室、普通病房或检查室等,存在着一定的转运风险。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对急诊科的护理流程进行了优化、改进,且这一工作涉及医院多个科室,在医院各科室的配合支持下,保证了危重患者转运流程、抢救流程的无缝连接[4]。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是关键,只有护理人员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素养、业务水平,才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护理服务,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是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其不仅需要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还应当满足患者其他方面的护理需求,比如心理方面、生活方面、健康教育方面等等,其是护理工作之本[5]。优质护理服务重视基础护理服务,同时也强调护理服务质量监督,双管齐下以有效提高基础护理服务质量。综上所述,在急诊科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基础护理服务,能够切实提升临床护理质量,让患者满意,缓和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矛盾。

参考文献

[1]陈祥莺,陈祥燕.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推广与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272-273.

[2]郭亚丽.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11):1026-1027.

[3]刘颖.循证护理在急诊科抢救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9):41-42.

[4]曾文莉,付敏.急诊科患者实施个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14,35(1):136-138.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范文2

[关键词]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 示范病房; 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223-01

自2010年3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我科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在医院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地投入到示范病房的活动中,具体实施的措施如下:

1 营造科室服务氛围 制定规范示范服务标准及各项护理常规和生活护理操作,组织大家进一步学习优质服务理念,利用学习、开会的时间组织大家把工作中遇到的服务难题,进行交流与讨论。我们的整体护理人员对手术患儿的陪护人术前术后宣教与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患儿及其监护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 夯实基础护理,细化服务流程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为患儿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护理,我们科室新增了两名整体护理人员,新病人入院后整体护理人员接待领至病床,进行入院宣教和健康教育指导。责任护士负责患儿的生活护理及其术前健康宣教。术后责任护士进行,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出院指导。

3 提高护患沟通技巧

3.1 每月一次业务学习 学习内容广泛:(1)交流沟通技巧如:患儿术后疼痛下床活动的交流方式,烫伤患儿拒绝涂药的交流方式。(2)专科疾病的护理知识。

3.2 每周一次的专科疾病宣教日及家长座谈会 给患儿的监护人讲解如:疝气、隐睾、阑尾炎、脑外伤、肠梗阻、肾积水、先天性尿道下裂等的发病原因及概念,术前和术后注意的事项。

3.3 每周一次生活护理 每周三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全科护士给患儿做生活护理。通过业务学习和开展家长座谈会让每一位护士切合实际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她们在护理过程中能有效的把所掌握的信息传达给患儿及其监护人,取得了患儿及其监护人的信任,加深了护患关系。

4 强化健康教育 我们继续规范出院疾病指导与饮食指导,在出院指导中把病人需要尤其注意的给予强化醒目的提醒如:切忌,切宜,术后避免剧烈活动。(1)出院前,整理好病人的所有检查报告资料和出院小结并向患者做好出院的宣教工作:如何结账、回家后注意要点;药物的服用方法、随访的时间、专家门诊的预约方式等。(2)介绍我们的随访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范文3

[关键词] 腹腔镜;异位妊娠;优质护理服务;疼痛;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1-0079-0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医疗形势下,传统的以“疾病”或“手术”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存在的缺陷越来越突出,极大地制约了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专业知识的充分利用和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严重阻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同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21世纪保健服务的需求。在新的医疗形势下,卫生部号召各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有我就有满意”的口号。我院领导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于2011年1月在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参考文献总结出一整套住院患者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将其应用于在我院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200例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相关辅助检查证实为异位妊娠;②患者均为首次确诊妊娠;③患者均满足腹腔镜手术指征;④患者初中以上文化,能够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⑤患者年龄均>18岁且 0.05)。见表1。

1.2 护理

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干预,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2.1 加强对患者和患者家属心理护理 患者往往存在紧张、焦虑抑郁和恐惧等负性情绪,家属对患者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而患者的家属也是治疗的重要参与者,家属对疾病的看法和理解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因此,加强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告知患者和患者家属疼痛产生的原因、疼痛治疗效果和护理干预方法,消除患者和家属不必要的顾虑,对患者战胜疼痛的信心具有积极的作用。

1.2.2 学会倾听、劝说和疏导患者和家属 在对患者进行各项临床操作时,以微笑的方式及积极乐观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提出的各种疑问,尊重隐私,使患者能够放松心情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同时,倾听患者和家属诉说心中的痛苦和恐惧,让患者和患者家属深切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爱护,并表示出深切同情,最大程度消除其紧张、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患者出现的疼痛委婉又深刻地帮助分析疼痛的性质,并告知疼痛干预方法。

1.2.3 正确评估疼痛程度 患者疼痛与患者的既往生活经历、既往疼痛体验、疼痛敏感程度、环境等众多影响有关。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自我报告、生理、行为方面来综合评估疼痛程度,患者报告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时间、程度及减轻、加剧疼痛的因素在内的疼痛信息。而与此同时,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表情、、活动、呼吸、咳嗽、焦虑、失眠等资料行为反应进行评估,并对疼痛程度进行记录。

1.2.4 教会患者转移疼痛法 转移疼痛是新兴的止痛方法之一。护理人员或家属可以通过让患者看电视、读小说等视觉分散法和听音乐、听故事等听力分散法。音乐疗法被越来越多应用于患者的疼痛干预。给患者提供包括古典音乐、轻音乐、佛教音乐和怀旧音乐在内的20首音乐,协助患者保持舒适,闭上眼睛,戴上耳机欣赏音乐30 min,每天2次,且在正式聆听前注意将音乐调至患者满意的音量,以免起到反作用。

1.3 效果观察

(1)疼痛程度:根据患者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将疼痛分为6级[3]:①Ⅰ级:患者无疼痛(1分);②Ⅱ级:患者有疼痛但是常常被患者忽视(2分);③Ⅲ级:患者有疼痛,无法忽视,但是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3分);④Ⅳ级:患者有疼痛,无法忽视,且干扰患者的注意力(4分);⑤Ⅴ级:患者有疼痛,无法忽视,且患者的所有日常活动都受影响,但是尚能完成进食和排便等基本生理需求(5分);⑥Ⅵ级:患者存在剧烈疼痛,无法忽视,患者的所有日常活动都受影响,需休息和卧床休息(6分)。(2)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 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测评,总分100分,≥60分为合格,计算合格率;(3)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在患者出院时填写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人员病房巡视频率、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服务、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水平、护理人员疾病知识讲解、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注意事项讲解、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情况、患者隐私保护和产科病房环境等10项,每项10分,该调查表总分100分,≥80分为满意,否则认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然后根据资料性质选择合适的统计学处理方法,年龄和孕周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性别构成、疼痛情况、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绝对值及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常规护理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高于护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2 两组基础护理的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护理干预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99.00%)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满意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高敏感快速测定血β-HCG和高分辨率B超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腹腔镜操作技术水平提高,异位妊娠能够得到及时诊断,该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大致发病在10/1000例妊娠左右[1-3]。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果抢救不及时准确可能危及孕妇的生命[4-6]。

腹腔镜能够详细观察输卵管妊娠的部位和周围脏器的关系和粘连状态。输卵管妊娠着床部位呈现肿胀状、紫红色、膨隆和表面血管增生。如果孕妇腹腔内有出血则腹腔镜视野暗,又有凝血块附着,观察妊娠着床部位稍显困难,吸去腹腔内积血可使得腹腔镜视野变清晰,易于观察诊断[7,8]。当孕妇输卵管妊娠流产时则可在伞端见到活动性出血,在患侧输卵管伞部周围有血块积聚;当孕妇输卵管妊娠有破裂先兆时则可见病灶表面局部有浆液性渗出,且输卵管浆膜菲薄;当孕妇输卵管妊娠破裂时则可见到病灶局部有不规则的裂口,有血液渗出或活动性出血,有时还能够见到绒毛或胎囊阻塞于裂口处,此时盆腔积血较多。由于孕妇不仅对腹腔镜手术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还担心此次妊娠对下一次妊娠的影响,心情极为沉重和复杂。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腹腔镜异位妊娠孕妇手术效果。为此,本研究即尝试性地探索了优质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异位妊娠患者中应用,并比较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

本研究笔者随机选择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200例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结果发现:常规护理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高于护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干预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99.00%)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满意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9-10]。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对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疼痛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有更高的认识,护理人员重点对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疼痛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告知患者和患者家属疼痛产生的原因、疼痛治疗效果、按时服用药物和服用药物的时间直接影响患者疼痛干预效果,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能够有效避免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的生活质量;②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能够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的交流与沟通,提高了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和患者家属对疼痛的认识,给予患者最大的支持和鼓励,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再次怀孕的信心,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措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琳,黄蓉华. 异位妊娠发生率难以下降原因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7):87-88.

[2] 张丽英. 异位妊娠的治疗进展[J]. 吉林医学,2012,33(21):4644-4646.

[3] 梁卓群. 异位妊娠的病因和治疗新进展[J]. 中国伤残医学,2012,20(5):130.

[4] 王丽萍. 腹腔镜在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4):105-106.

[5] 丹. 腹腔镜在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4):103-104.

[6] 陈作珍. 异位妊娠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0):147-148.

[7] 闭娟明,赵仁峰. 腹腔镜诊治宫外孕的研究进展[J]. 微创医学,2011,6(2):155-157.

[8] 李艳琴.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探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7):46-47.

[9] 周晓舟,曾继红,赖志凤.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与分析[J]. 华西医学,2012,27(3):424-426.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范文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09-01

基础护理为整体护理重要部分,是护士和患者之间进行沟通的有效桥梁,为护士观察个体病情基本途径,需分析总结现阶段基础护理存在问题,采取优质措施,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主动护理,增强护士成就感、责任感及使命感,全面提高基础护理效率及质量。此文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6年1月,纳入患者120例,总结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措施及效果,汇报见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6年1月,纳入患者120例,抽签分组。60例入对照组,不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均龄(51.22±3.27)岁,范围是24-78岁,女患者为23例,37例男患者。其余60例入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均龄(51.62±3.08)岁,范围是24-77岁,女患者为22例,38例男患者。组间有均衡性,无显著差异(P>0.05),且不具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岗前培训 针对新聘护士,组织岗前培训,包括护理学基础、医院制度规章、岗位职责、护理制度、护理规范及要求等,并考核上岗。科室内开展“帮、扶、带”活动,倡导年长、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带动年轻、新入职护士,提高基础护理技能和水平。

1.2.2 制度规范学习和执行 要求护士学习护理制度规范和常识,并严格按规范执行基础护理。建立工作评价制度及体系,定期评估人员工作能力及质量,并评选出微笑护士和优秀护士等,对于不好的行为,采取批评、惩罚等予以限制[1];对于好的行为,采取物质奖励、荣誉奖励等予以促进,实现整体提高。

1.2.3 进修培养及继续教育 定期选派护理骨干去往其他医院进修学习,更新工作理念及护理观念,学习先进知识及机能,促进质量提高。指导护士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参加培训,获得新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及理念,并借鉴先进观念,实现整体护理水平提高。

1.2.4 基础护理流程细化 按时间将护理流程进行细化分级,并明确责任人。具体流程有梳头、面部清洁、穿衣、口腔护理、拍背、翻身、床单位整理、进食、导管或会阴护理、床上移动等。护士长应充分发挥管理及组织作用,调动人员,尽量满足个体需求,如洗头、买饭、擦浴、打开水等。此外,也应重视健康教育,按照个体职业、病情变化、文化水平及生活习惯等差异,给予动态、针对性教育,改善不良健康方式,保持恢复健康[2]。

从服务态度、基础知识、设备仪器、表格书写及操作技术五方面,评定比较两组质量。调查满意度,予以比较。

1.3 效果标准 满意度调查共100分,>95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 对照组服务态度(80.15±2.36)分,基础知识(77.58±2.69)分,设备仪器(79.31±2.32)分,表格书写(81.33±5.27)分,操作技术(81.25±3.26)分。研究组服务态度(93.26±3.44)分,基础知识(92.25±3.51)分,设备仪器(90.32±2.58)分,表格书写(93.22±3.39)分,操作技术(93.79±4.05)分。两组中研究组护理质量更高,有显著差异(P

2.2 满意度 比较满意度,对照组取得86.67%,研究组取得95%,两组中研究组更高,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范文5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眼科; 门诊; 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3.7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0-0073-03

doi:10.14033/ki.cfmr.2016.10.03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安全和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上升[1]。原有的医疗模式和服务模式强调“疾病”、忽略“人文”,已不能满足患者对医疗和护理服务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2-3]。优质护理服务强调“人文”,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实践中,是一项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实现患者、社会、政府三方满意为目标的示范工程[4]。优质护理服务一经提出,就受到临床护理的关注。优质护理服务之所以可以取代传统的护理服务,是因为优质护理服务将患者置于护理实践的中心环节,切实以患者需求为导向,贴近临床护理实际,真正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护理目标。优质护理服务目前已成为临床护理实践的主流模式,通过一系列研究和临床护理实践,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奠定了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地位[5-7]。眼科诊疗和护理服务是各级医院普遍开展的服务内容,尤其是眼科门诊,是医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内涵的窗口[8]。本研究通过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眼科门诊的护理实践,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门诊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眼科门诊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患者18 221例。纳入标准:(1)眼科初诊患者;(2)无交流障碍,能够自主与护理人员进行交流并独立完成问卷;(3)签署知情同意书。共513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3785例,女1347例;平均年龄(67.5±15.2)岁;白内障2411例,青光眼1544例,曲光不正802例,眼外伤328例,其他47例;单眼发病3758例(73.23%),双眼发病1374例(26.77%)。根据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分为常规护理组(n=2562)和护理干预组(n=2570)。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给予眼科门诊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疑难解答等内容。

1.2.2 护理干预组 给予眼科门诊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包括:(1)培训。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对各级/各岗位眼科门诊护理人员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知识培训,组织各级/各岗位眼科门诊护理人员通过小组学习方式学习优质护理服务措施,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总结和查找既往眼科门诊护理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提升各级/各岗位眼科门诊护理人员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自觉性和能力。(2)环境设置。以安全、温馨、舒适、人性化为目标,持续改进,努力营造良好的就诊环境。(3)岗位设置及仪表要求。明确眼科门诊是医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内涵的窗口。护士着装规范、整洁、大方。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做到举止得当、语言亲切。(4)落实专科护理要求。在为患者导诊、检查、治疗的过程中切实落实全程护理服务,定人定岗,做到无缝式护理。具体护理工作中作风扎实、实心实意、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落到实处,注重临床护理服务细节,提高临床护理水准,加强眼科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临床护理能力,力求将每个护理服务细节做到最好。(5)规范就诊流程。落实导诊、检查、治疗和随访等岗位设置和职责,定人定岗,分诊及导诊护士、专科检查护士和治疗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力协作、互相配合[9]。

1.3 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五方面进行评分,按0~5分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10-11]。对两组患者按“满意”、“较满意”、“不满意”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总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干预组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总体质量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眼科门诊患者视力受损或因年龄原因行动不便,就诊过程中容易出现滑倒等意外;眼科门诊检查环境特殊,需要患者配合程度较高;患者往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焦虑情绪等影响治疗和疾病转归。在护理实践中,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和要求,分别从培训、环境设置、岗位设置及仪表要求、落实专科护理要求、规范和优化就诊流程几方面入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对各级/各岗位眼科门诊护理人员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知识培训,组织各级/各岗位眼科门诊护理人员通过小组学习方式学习优质护理服务措施,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总结和查找既往眼科门诊护理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提升各级/各岗位眼科门诊护理人员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自觉性和能力,自觉将优质护理服务贯穿于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中。

以安全、温馨、舒适、人性化为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就诊环境。确保就诊患者的安全是眼科门诊的第一要务。眼科门诊患者由于视力受损或因年龄原因行动不便,就诊过程中容易出现滑倒等意外。在就诊环境的改造中,应充分认识眼科门诊患者的特殊性,明确需求,在防滑、标识设计等方面做出调整,做到通道无障碍、标识醒目、方便出入,并设置足够的候诊椅和其他服务设施[12-13]。借助宣传栏,介绍眼科专家人员、检查仪器和健康知识,并公布眼科门诊电话,方便患者咨询。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要求持续改进,应根据眼科门诊患者的反馈意见,对就诊环境不断调整和提高。

明确眼科门诊是医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内涵的窗口。护士着装规范、整洁、大方,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做到举止得当、语言亲切。设置导诊护士1人,专科检查护士

1人,治疗护士1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努力做到“四心”、“四主动”和“五勤五多”,即工作中对患者热心、爱心、细心、耐心,做到主动与患者沟通、主动征求患者的意见、主动介绍医院情况和技术水平、主动帮助患者解决困难,患者面前手勤、脚勤、嘴勤、眼勤、耳勤,通过努力和各种措施对患者多一点尊重、多一点理解、多一点解释、多一点帮助、多一点忍耐。

在为患者导诊、检查、治疗的过程中切实落实全程护理服务,定人定岗,做到无缝式护理。具体护理工作将作风扎实、实心实意、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落到实处,注重临床护理服务细节,提高临床护理水准,加强眼科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临床护理能力,力求将每个护理服务细节做到最好。

落实导诊、检查、治疗和随访等岗位设置和职责,定人定岗,分诊及导诊护士、专科检查护士和治疗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力协作、互相配合。导诊护士负责分诊和导诊,主要工作包括建立患者门诊档案并进行初步问诊,对急诊患者启动急诊救治程序,协助双眼发病或行动不便患者完成就诊全过程,与治疗护士共同进行健康宣教和随访,并负责建立随访档案。专科检查护士负责眼科门诊专科的检查,并根据专科检查结果安排进一步治疗或直接带药回家。具体工作包括眼科门诊患者视光学检查、眼压测量、眼科A/B超、角膜曲率、视觉电生理及视野检测等检查,在检查前向患者说明该项检查的注意事项及患者应如何配合检查[14-15]。除此之外,眼科门诊多项检查在暗室进行,患者进入暗室前需由专科检查护士向患者说明,以消除其紧张心理。治疗护士负责眼科门诊专科治疗,并配合导诊护士进行健康宣教和随访。治疗护士负责在眼科门诊治疗室进行各项眼科门诊护理服务,包括治疗器械准备和消毒、协助眼部注射及治疗、外眼手术的术后换药和拆线等。对于眼科门诊患者,加强心理健康指导,使其消除焦虑、紧张情绪。除了配合导诊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指导外,治疗护士也提供针对原发病的健康指导[16-17]。

眼科门诊是医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内涵的窗口。本研究通过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眼科门诊的护理实践,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门诊的应用价值,总结和查找既往眼科门诊护理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采用集束化措施优化眼科门诊护理流程,提升护理服务品质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菊珍,谢秋菊.眼科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实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91-92.

[2]颜桂兰,李国祥,苟欣,等.优质护理在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81-282.

[3]尤丽荣.优质服务在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中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0):256-257.

[4]董庆祝.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方法及效果评价[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1):154-155.

[5]董银梅.优质护理服务对骨科患者康复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2,16(11):1723-1724.

[6]季玉秀.对晚期胃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30):56.

[7]戴燕.优质护理服务在日间手术病房实践效果[J].华西医学,2012,27(11):44-45.

[8]赵媛媛,吕丽雯,陈盼.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在眼科门诊中的应用及效果[J].河北医药,2014,36(1):148-149.

[9]杜沛,荆萍.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门诊应用的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3):109-110.

[10]曾月玲,杨君,何燕.优质护理在门诊眼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7):890-891.

[11]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60.

[12]李桂琴,安琦.优质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5):77-79.

[13]单月霞,张翠英.优质护理的开展对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94-96.

[14]许俊敏.计算机视野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9):70-71.

[15]李小香,郭琪.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实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92-94.

[16]钟代曲.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促进神经内科专科护理发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3):2747-2749.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范文6

1.1效果评价

建立良好客观的质量评价体系,客观评估限时服务执行情况。对住院病人、出院病人、护士、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分别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参与限时服务的各类人群进行满意度的调查。

1.1.1病人对责任护士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调查表为科室自行设计,病人对责任护士满意度调查包括服务态度、服务内容及服务质量等;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包括服务态度、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医德医风及病区总体环境等。由病人根据自己的感受给予真实、客观评分。满意度评价分为很满意、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5个等级,其中很满意、满意和较满意为满意。

1.1.2病区护理质量调查每周通过组织护理质控小组自查和外聘质控专家督察等形式对实施限时服务举措前后病区单项护理质量指标进行检查评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t检验,检验水准α=0.01。

2结果

2011年3月—5月进行实施限时服务调查,与实施前(2010年12月—2011年2月)进行比较。

2.1实施限时服务前后病人对责任护士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比较(见表1)

2.2实施限时服务前后病区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见表2)

3讨论

限时服务指在限定的时间内为对方提供的服务,较多应用于物流业。为贯彻落实《2010年全军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依据国家卫生部有关要求和全军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总体安排,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在干部病区开展了限时服务,通过限定服务时间、调整工作程序、优化工作流程等举措,使病人满意度、病区护理质量较前明显提升,特别是接待、服务新病人的效率,治疗护理工作落实的及时性有显著改观。

3.1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随着限时服务的开展,建立了一系列标准化流程,如换液流程、转科流程、扫床流程等,这些流程的再造与优化使得各项治疗护理在落实的及时性上有较大改观。特别是接待、服务新病人的效率明显提高。但是,在实践限时服务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医疗护理中涉及的服务项目众多,且部分项目操作复杂、精密,对完成的质量要求高,完成所需时间要求相对宽松、不易规定具体多长时间完成,适合纳入的服务项目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3.2转变管理理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自实施限时服务后,在确保病人各项治疗护理及时、准确执行的基础上,对护理流程的再造与优化使病人的护理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减少,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护理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的有效程度,也依赖于护理群体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监控的参与。随着限时服务的开展,护理人员质量管理理念进一步改善,护理人员主动参与和自我管理的意识增强,作为一线护士实现了主动巡视病房、工作就在病人身边的目标;作为管理者实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的目标。

3.3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干部病区自开展限时服务以来,病人满意率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更加注重细节服务、时效服务,使病人的需求及时得到回馈,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服务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