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范例6篇

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范文1

关键词:群众文化;培训;文化建设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没有精神和灵魂,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凝聚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旦渗入文化活动,将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撑与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一旦缺少群众文化作为基础,那么和谐社会就没有根基。加大群众文化培训力度,是当下推进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群众文化,是指群众在工作时间之外以自身为活动主题和对象,采用社会活动的方式,开展群众文化性艺术活动和娱乐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加强和完善文化产业资源的必经之路,是培育文化市场,繁荣文化事业发展的最终归宿。扎实有效地提高和加强群众文化培训,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与群众文化有机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富民”和“惠民”,对于催生群众文化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新的时期下,随着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群众文化培训也越发显得重要。

1 群众文化培训是提高群众艺术修养的重要过程

群众文化的培训过程,是一个互相促进、教学相长的过程。在群众文化培训的过程中,基层文化干部的工作实践经验与群众文化工作,可以称之为文化艺术管理,这是开展艺术研究的基本资料,通过群众文化的培训可以获得很多丰富的经验。无论哪种形式的培训,比如唱歌技巧、器乐知识、舞蹈等,文化培训与传授的过程中,群众能够感受到充满在积极向上的力量,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中,能够迅速提升发现美的能力。比如,声乐用特殊的符号承载着一种时代的精神,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能够培养人们高雅的情调,提高智力。幼儿欣赏音乐,能够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成年人参与到声乐活动中,能够丰富人生体验,修养身心。这些艺术活动承载着同时,这些文化活动对于个人修养有着严格地要求,能够在培训中激发出群众的独特气质,从而提高艺术修养,陶冶了情操。总之,群众通过群众文化培训,能够清晰、理性地分辨生活中的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地参加到一些有益身心的群众文化活动当中,终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构建出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2 群众文化培训推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讲求的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强群众文化培训就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文明社会的目标,也体现着社会进步、群众文明。加大群众文化培训力度,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群众文化培训工作承载着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缓和社会矛盾的重要责任。群众文化是否有成效,关系着社会的特征体现,更是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准。总之,群众文化培训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基础和前提,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凝聚力,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稳定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群众文化培训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

群众文化是由道德与文化修养的内在关系决定的,对于群众道德养成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文化活动当中涉及到的面很广泛,包括文学创作、肢体表演、健身、阅读等等,这些群众活动能够将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和内容融合进去,有着寓教于乐的重要功能。公民道德建设离不开模范的引领与带动,需要宣传先进典范人物,这就是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一个过程,是弘扬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过程。如任长霞、杨业功等一些典型人物,都是来自于群众的长期实践,他们代表着群众的意识,是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方向,具备着时代精神,受到广大群众的尊重和爱戴,以群众文化作为载体对这些人物进行宣传,可以深入人心,更具感染力。从而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突出实践与教育的有力结合,在参与这类群众文化的过程中,会提升公民道德建设。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群众文化能够产生社会功能,而且这种社会功能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建设和群众活动同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因此,加大群众文化的培训,无疑能够推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建设步伐,对于促进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群众文化培训能够提升民族团结凝聚力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爱国不仅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更是体现一个国家民族的综合素质。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的培训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群众文化是参与对象较为广泛、有着强大影响力的一种文化活动形式,能够影响群众的行为和习惯,能够唤起人们的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热情,对于维护当前社会稳定是有着积极的现实作用的。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都在全面推进,群众的民族凝聚力格外重要。在群众文化的实践与培训中,能够实现人与之人之间良好的沟通,群众可以聚集在一起,提升感情上的交流,这对于民族团结是有着促进作用的。例如,一些爱国汇演活动,能够有力地提升群众的民族爱国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群众积极向上、勇于奋斗,从而推动整个民族的成长,实现国富民强。

5 群众文化培训促进群众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群众文化反映的是一种文化活动形态,在这种活动方式的培训中,群众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文化的力量。比如在书画培训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到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还能参与进来,切身体验这种艺术形式,人与人之间在交流与学习中得到提到,同样,其他学科类的群众文化活动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科学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产物,群众通过文化培训活动提高科学的认知,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知识,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换句话说,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带动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比如,一些农民在果树种植方面欠缺很多专业文化知识,没办法掌握一些科技种植的知识,但是通过在当地一些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培训中,懂得了种植知识,并且运用到实践当中,从而实现了科学种植,科学文化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这样的例子很多,所以说群众文化活动的培训工作做的到位,能够有效促进了群众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

6 结论

群众文化活动本身蕴含中丰富、重要的文化内容,是一切文化的根源,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群众文化培训力度不仅可以提高群众的综合文化素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文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始终秉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大群众文化培训工作力度,提升群众文化的普及性,使得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得到不断地延续,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胡守勇,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慧珍,试论群众文化辅导的意义和作用[J];大众文艺;2013年08期.

[3]孔红云,休闲时代的群众文化[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4]康灵燕,探究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24期.

[5]郦娃娜,略论群众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2期.

[6]尹晓芳.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

群众文化范文2

关键词:群众文化

一、群众文化的定位

通常情况下,群众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活动的主体通常情况下由人民群众自身来承担,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将娱乐方式视为活动的内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人们通过群众文化进一步以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人类在生产劳动生过程中,产生、发展并贯穿着群众文化,群众文化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使群众参与成为现实。在活动过程中,群众通过主动参与,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教育,同时陶冶情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美的享受。在进行审美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升华审美情趣,不断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

二、群众文化的内容

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包括这三个方面:一个是群众自己创造的文化作品的表演、书画、摄影、展览等;一个是群众参加的各种活动,如歌咏、跳舞、体育比赛、学习、科研、下棋、打扑克等;还有一种是由专业团供的供群众欣赏的,如舞台演出、美术展览。

三、群众文化的特点

在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具体来说,其形式主要表现为:1.地点方面,一方面在社会各方和千家万户分散进行,另一方面在公共集聚场所(广场、公园、文体场馆等)集中展开;2.项目方面,一方面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分散选择参加不同项目,另一方面在同一时间、同一场所,不同兴趣爱好的人集中选择同一项目;3.人数方面,一方面以群体形式参与活动,另一方面以个体形式参与活动。

四、群众文化的要素

对于群众文化来说,活动通常情况下是其生命和载体。通过经常性的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在文化生活方面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进而对社会文化的社会性,群众文化的群众性等进行充分的展现。因此,在推进群众文化的过程中,组织开展大型的群众文化活动是关键。对于文化活动的主办方来说,无论是政府、机关、企业还是民间组织,通常情况下其组织活动的动机和目的都是明确,没有任何目的文化活动可以说根本不存在。通常情况下,主办方的意图、所需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群众的认同程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活动的内容。对于活动的形式,通常情况下主要源于举办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及内容,策划者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新的活动形式。

五、推进群众文化

在对群众文化的基本定位和特点进行明确之后,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强化辅导,优化服务

当前,与以往相比,群众的文化需要有了很大的不同,过去以馆、站组织开展活动逐渐被现在的主个性化所取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逐渐转变为群众依靠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活动。

2.借助阵地活动,替身示范辐射

通常情况下,阵地活动对于群众文化生活管理部门来说就是其主阵地,从某种意义上更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性窗口,对群众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示范性作用。当前的阵地活动对于大多数馆站来说,都是比较陈旧和单一的,并且枯燥乏味,示范带头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体现。群众文化单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明确自身的职责,采取各种措施接纳更多的活动参与者,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强化馆、站办阵地活动的影响力。

3.以集中活动为载体,提升活动水平

在普遍开展群众分散活动的同时,群众文化事业单位需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在一定程度上组织开展各种高质量的集中活动,同时为分散活动积极提供综合交流和集中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在尚未普及流行新内容和新形式的前提下,对于集中活动要率先举办并积极推广,同时加大宣传的力度,扩大其影响力。

六、丰富群众文化的重要意义

1.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真善美,使得人民群众在参与文化生活的同时能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个人素质,最终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群众文化范文3

要处理好管理和放开关系,确立服务的方向,使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有机结合。

基层单位的经营权、自,如果真正掌握在文化组织者自己的手中,那么群众文化事业发挥的特色,定能取得可喜的成绩,收获丰收的成果。摆正文化馆站与市场的关系决不是一句空话,在市场经济的渗透下,文化馆站的工作无疑要打上商品经济的印记。但是文化主体的性质不能改变,它既要适应市场规律,又要坚守自己的文艺阵地和发展方向。要发展文化部门与地方的关系,文化工作不能高高在上,应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去,文化产品不同于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并且讨价还价。对于市场意识、因素的培育,领导有效地管理、科学的方法,人才、作品的较高科技含量,有利于地区性群众文化功能的整体发挥和队伍的有机配合,使文化经济的运行进入正确轨道。

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把应有的权力下放给文化事业(企业)单位,并不意味着撒手不管,文化主体以多元化的形式存在,把市场经济的要素引进到文化工作中,在社会发展中重新建立主体意识,充分表现出独特的功效和无法取代的价值力量。巧妙地把文化、道德、教育系统工程运用于服务中,拓宽渠道、勇于创新,使之与经济发展同步。

我国经济的速度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出现了先富起来的人们腰包鼓了、头脑却空了的现状,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精神饥渴大有人在。他们盲目地进入消费层,道德观、人生观跟不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有所抬头,有的人心态扭曲,黄、赌、毒无所不好,连贪占国家和集体的财物也变得理所应当。价值观的失衡,使不少从事文化创作的人员心灰意冷,立场动摇,加之文化人多数属于工资阶层,如果放弃了对文化工作的热爱,何以组织辅导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更失去了积极地引导、去其糟粕、提取精华的功能。

群众文化的特殊功效在于寓教于乐,更在于它的广泛性。提高人民知识水平、欣赏水平,是摆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如何运用好服务的手段,让群众文化对人民群众有吸引力,使他们积极参与,乐在其中,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主要是工作效率的问题,热爱自身的工作性质是必要的,热爱来源于群众中的群众文化更是必要的。

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我们是否感受到一种危机,文化断层能否在我们的奋斗中弥合,文化建设的队伍,应该有创造力和开拓精神,要不断地寻找新途径,使群众文化工作少走弯路,实现自身的价值。何况没有大众化的群众文化,或丢失了它的独特性、广泛性,也就动摇了社会存在的基础。

群众文化范文4

关键词:群众文化;群众素养;发展和丰富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203-01

一、群众文化

(一)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是一个广义的、不确定的概念,同时又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社会范畴。作为一种历史过程,群众文化几乎贯穿着整个人类的文明史;作为一种文化结构,群众文化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作为一种生活内容,群众文化几乎涉及到人们所有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艺术活动,群众文化又几乎涉及所有的文学艺术活动形式。

从文化现象层面而言,它具有人类的普适性;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从文化建设层面而言,群众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工作队伍,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管理等内容,其中最核心的是群众文化艺术活动。

(二)丰富群众文化的重要性

1.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

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表现出的日益强烈的兴趣。因此,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最基本、最实际和最有效的形式是群众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文化活动满足了不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构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

2.群众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群众文化建设既促进城乡稳定和两个文明的建设,又引导了群众文化的消费;既为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找到了有效的载体,又丰富和充实了城乡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既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群众的团结和新风的树立;既提升了群众整体文化素质,又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3.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可以提升群众文明素养。

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各个领域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可以得到尽情的交流和发挥,使文化的广纳性、传承性、流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可以通过各种表演与赛事进行文化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使不同地域的群众文化得到传播与交流。

二、如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一)转变对群众文化的认识

重新认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意义,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缓解当前的基本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建设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有利于捍卫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同时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人民群众的现代化,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提升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精神面貌,培养具有较高文明素养、现代意识和行为的现代人。

(二)加大群众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政府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做好各类群众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划,加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纪念馆、文化站等群众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同时保障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的群众文化建设加大对公共文化运行管理的投入,可以设立群众文化公益创投基金。

(三)利用媒体传播方式,传播新型群众文化

建立群众文化的大传播平台,将科技创新、文化旅游、教育培训、休闲娱乐等与文化传播相结合,大力度宣传和传播群众文化。要重视网络平台作用发挥,通过社交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和微博等新型媒体,引导互联网网站提供群众需要的网络文化产品。建立社区媒体,如建立反映社情民意的社区报,打造说咱社区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社区新TV等。

(四)发展特色化、时代化的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产品创新要与城市精神相契合,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群众文化产品创新要围绕城市精神,如社区建设,增进社区认同感的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产品创新也要善于利用民俗文化、传统文化、市井文化,要善于与科技融合,善于利用科技手段,群众文化产品创新也要注意与城市规划契合,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符合其区域整体定位的群众文化。群众文化产品创新还要善于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形成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

总之,群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我们需要提供保护和支撑,加大群众文化建设措施,促进群众文化相关因素的和谐发展,提高群众文化服务的水平,从而繁荣群众文化事业。要充分发展群众文化,体现了它的文化价值,促进群众文化的丰富多彩,促进群众素养的提高。

群众文化范文5

关键词:群众舞蹈;群众文化;作用意义

群众舞蹈是近些年兴起的,和其他舞蹈相比属于新兴舞蹈。这种舞蹈不仅具有其他舞蹈不具备的特点,而且还有着一定的专业性。群众舞蹈的最大特点就是群众性,它和多人舞蹈不同。多人舞蹈是由多个专业舞者组成的舞蹈团体,而群众舞蹈则比较注重群众性,是由群众组成的。此外,群众舞蹈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娱乐性。群众舞蹈的成员多数是普通的百姓,他们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但可以在舞蹈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随着群众舞蹈的发展,普通百姓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增加生活趣味。除此之外,群众舞蹈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对文化的传承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群众舞蹈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群众舞蹈的发展势头强强劲,大体上呈现两个发展方向。第一,群众舞蹈的娱乐性增强。既然是群众舞蹈,舞蹈方式和场合都比较贴合大众,也就是说,群众舞蹈的感染性较强。舞者是普通的百姓,观赏人群也是普通的百姓。舞者可以在舞蹈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观赏人群也可以在观赏过程中体会到快乐,这是一种双向作用。第二,群众舞蹈的专业性逐渐增强。人民群众在舞蹈过程中对专业化的要求逐步提高,人们逐渐不满足于简单的肢体动作,而是更有难度的专业化舞蹈。随着各种全国舞蹈大赛的举办,群众舞蹈作为舞蹈的一种,其专业化程度在逐步增强。

2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

2.1提高群众思维能力

舞蹈的基本要求是肢体与大脑的协调。舞蹈有音乐、有节拍、有动作,三者缺一不可。在舞蹈过程中,舞者必须牢记动作,听清音乐,记准节拍。这样的连贯动作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够促进大脑运转,甚至可以促进智力的进一步发展。群众舞蹈有一部分是中老年群体,他们大多退休不再工作,在家养老。这一群体也是老年痴呆症的高发人群,长时间参与群众舞蹈,可降低老年人的发病率。群众舞蹈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极大的帮助,可以提高人们的记忆力,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协调发展。

2.2培养群众健全的人格

群众舞蹈属于舞蹈的一种。从古至今,舞蹈的作用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促进身体素质和智力的提高,还能够促进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舞蹈属于精神文化,在培养人们健全人格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舞蹈可以提高人们潜意识里对美好事物的感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增加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净化心灵,提高个人品格。此外,群众舞蹈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它需要一定的团队协作,在练习过程中,使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增强。而且,舞蹈是需要反复练习的,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吃苦耐劳精神会得到锻炼,自身意志力也会得到提高,在坚持不懈中充分领会舞蹈的真谛。这样一来,有利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

3传承群众文化

舞蹈属于大众文化,也属于精神文化,在文化传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舞蹈的编排和地区、民族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支舞蹈的成功编排,离不开本地区特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熏陶及渲染。简单地说,舞蹈的文化传承作用体现在它的编排上。舞蹈主要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舞者的情感及思想,通过独有的感染力来引起和观赏者的情感共鸣。舞蹈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舞蹈风格也会有很大的差异。然而,这种差异恰恰是地域文化的体现,一种舞蹈承载了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群众舞蹈的出现及发展将群众文化推上顶峰,还将地域特色融入其中,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群众舞蹈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基本在各个地区都能看到,群众舞蹈的形式也得到了一定发展。

4结语

当今时代属于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群众舞蹈也趋于信息化。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来学习群众舞蹈,同时,人们也可以在这些电子设备上学习其他舞蹈,做到资源共享和互相切磋。此外,群众舞蹈在创作过程中也能够运用电子设备进行多元化的探索研究。我们要大力宣传群众舞蹈,认识到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重要性。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我们不能一味地沉浸于过去老一套的形式,应该向前看。群众舞蹈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欢乐,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需要舞蹈,舞蹈需要生活,它是大众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卢慕君.舞蹈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音乐大观,2016.

群众文化范文6

[关键词] 群众文化;建设;探讨

【中图分类号】 G2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118-1

一、群众文化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群众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多数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的文化活动,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不能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主要问题是:

(一)现有的群众文化活动覆盖面比较窄,群众参与不够普遍。各方面投入不少经费举办晚会、演出等,基本上是你演我看,你唱我听,不能从基本上解决群众参与的问题。

(二)一些文化体育场馆和文艺团体没有充分发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有的场馆利用率不高,晚上演出、比赛,白天关门闲置。一些场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办市场,搞产品展销,忽视甚至放弃组织、服务群众文化生活的职能。

(三)在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上存在着城市化倾向。一些人把少数需要较高支付能力的文化消费需求当成普遍需求,一味追求文化娱乐设施的豪华与铺张,令广大群众望而却步。

(四)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和载体,缺少活动场所,多以群众自发为主,题材比较狭窄。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近几年来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普遍改善。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适应。文化没有达到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滞差”现象。正处于社会主义长期阶段的我国也不例外,在部分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生活还很贫乏。面对这些尖锐而迫切的问题,我们要不断的思考,补偏救弊,起衰振弱,担当起振兴新时期群众文化的责任。

二、群众文化建设的若干探讨

(一)发展经济,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定的经济基础。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其存在与发展受经济基础的制约。要想壮大群众文化队伍,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就必须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为精神生活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二)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群众文艺队伍自发性、随意性、流动性强,只有通过政府的合理引导、有效管理和积极服务,才能充分发挥群众文艺队伍的积极作用。在政府管理上应以服务为主,为群众文艺队伍的成立、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其在成长中壮大,在发展中成熟。使群众文艺队伍成为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力军,使农村文化阵地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战场。

(三)建设农村文化大院,让群众文化队伍走正规化发展道路。文化大院的产生,是经济基础发展的产物,是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的产物。文化大院以其独有的魅力,自产生以来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大力发展农民文化大院是规范群众文艺队伍的有效途径。

(四)丰富节目内容,形成雅俗共赏的群众文化格调。应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群众文艺队伍的节目质量,丰富其节目内涵,这就需要不断地创新。群众文艺队伍的发展根本出路在于不断创新。要从机制创新到节目创新,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创新。只有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走有自我特色的创新之路,才能使群众文艺队伍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加大宣传,让年轻一代成为群众文化的主力军。群众文艺的希望在于鼓励引导青年人参加,让年轻人成为群众文艺的主体。让群众文艺表演成为同网吧、舞厅、迪厅一样能吸引年轻人参与的形式。只有年轻人的参加才能使群众文艺队伍有更强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群众文艺队伍的作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正确把握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品味和质量。发展群众文化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引导群众文化活动在文明、健康、科学的轨道上前进,防止和纠正脱离大多数群众的需求和消费能力。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宣传封建迷信、从事色情活动的文化娱乐场所要坚决取缔。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能发挥繁荣群众文化活动职能的国办文化体育场所要进行严格的清理和整顿,提高文化场馆的使用率,为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上一篇酒店文化

下一篇价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