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历史论文范例6篇

学生历史论文

学生历史论文范文1

关键词:高中;历史文化;素养;教学

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历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知识集合,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需懂得历史情怀,不断培养个人的文化素养,才能提高个人知识水平。因此,教师积极培养学生历史文化素养是不可缺少的,也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1重视课堂教学实际成效

当前,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一个有学识不具备教育能力的人可以从事别的职业,但不能从事教师职业。历史是培养学生历史观念的主要科目,可从主观意识方面培养学生的先进理念,引导其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结合有效教学思想内涵,从课程教材、历史素养、结构组合等方面,提出高中学习历史教法调整对策,为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提供可行性指导。为了避免早期教学平台造成的不利影响,高中学校开展历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教学思想应用的实效性。树立科学的教学原则,坚持教学方法多样化,实现教学形式创新化,这些都是有效教学思想的新方向。有效型教学是现代高中课堂常用方式之一,可从多个角度设定不同的教学任务,辅助教师全面开展思想历史教学活动。面对日趋更新的历史教学准则,高中学校必须调整原有的教学模式,以实效性为核心准则调整教学平台,这些是当代高中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思想。基于有效教学思想引导下,高中历史教法改革将朝着多样式方向进行,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路径等,均是有效教学思想改革重点,对学生未来高中化转型具有促进作用。“实效性”是衡量历史教学的硬指标,体现了课堂教学实效与质量水平。随着教育模式不断改革与调整,高中学习历史过程中更加重视有效性原则,从而为学生创设更具高效率的教学平台。

2广泛开展历史课堂阅读

文化素质不只是学校教给你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指你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等方面的知识。历史是一门文化性极强的学科,历史知识通过你的语言或文字的表达体现出来的,通过你的举手投足反映出来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新课标下,高中学校历史教学模式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才能从高中化角度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锻炼学生掌握高中历史学习要点。“阅读教学”是现代高中历史教育改革要点,其通过广泛阅读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教师需联系历史阅读教学特点,从学习思维、阅读策略、网络教学等方面,对历史阅读教学法改革提出建议。历史阅读是高中教学难点之一,教师与学生要转变过去的学习思维,及时适应新型教学模式创造的优势,为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历史阅读教学是高中课程主要内容,教师需重视阅读教学模式改革与调整,以学生为中心设定科学的阅读教学流程。总体来说,历史阅读教学涉及面十分广阔,教师要结合多种角度展开教学工作。既要考虑高中生的学习思维,也要融合阅读教学特点,这样才能创设符合高中生学习需求的历史阅读教学平台,从多个方面实施一系列的教学调整,满足不同区域内历史教学目标的改革要求。阅读教学模式是新课标提出的新方向,依据师生课堂学习需求调整原有的授课模式,发挥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力。为了进一步落实历史阅读实践教学改革,教师需以科学发展观为衬托,深入学习“历史阅读”内涵,共同实施高中学校历史阅读教学改革工作。

3全面优化课程教学方法

历史文化素养需要长期积累,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不一定有思想,因为历史技术方面的知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现在学校教育传授的历史课程中,学生所接触的知识更具有局限性特点。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转变教学思维可实现教学方式创新改革,为学生创设更为精彩的学习课堂。引入项目教学法,不仅体现了历史教学改革方向,也是实现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提升的保障,成为当代高中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教师要深入理解项目教学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思维,从而体现出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理论+实训”是现代教育体制的新模式,借助理论指导实训工作,以实训验证理论知识,进而促进历史专业教学的一体化发展,这些都是带动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引导者,必须从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促进历史教学体制优化改革。高中教育在社会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历史是一门融合历史、人文、文化等多种元素学科,重视历史教学是高中学校教学发展的一部分。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引入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缺陷,体现出新课标改革理念。教师要尊重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按照历史教学大纲拟定课堂教案,以项目教学法带动教学模式创新,实现教学质量水平提升。鉴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教师需积极引入新方法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实现优化改革。

4结论

总之,文化素养是学习历史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具备了文化素养,才能深入地学习与理解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更为有序的学习平台。历史文化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成效,历史阅读、方法革新等方面,不断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

作者:王泉水 单位:衢州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美凤.科任教师需涵养“班主任情怀”[J].班主任之友,2009,(9).

[2]胡晓.德育课程中历史教学的困难[J].思想•理论•教育,2006,(6).

[3]张凤飞.论历史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2).

学生历史论文范文2

课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生态道德的培养效果。以环境科学和绿色行动为中心,提高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1.开展环境科学知识讲座。开展知识讲座是培养学生生态道德的有效途径,能够让学生全方面地了解历史和环境的关系。开展专题讲座可以通过对专题的分析,强调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2.开展纪念日活动。针对一些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纪念日,比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组织学生搜集相关的知识与图片,相互学习和讨论,增加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3.开展知识竞赛。知识竞赛是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从赛前准备、赛中发挥再到赛后总结,学生可以加强对环境保护和破坏的行为理解,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生态道德培养的不足之处

(一)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观念有待增强

大部分中学历史教师都没有经过环境知识培训,没有扎实的环境科学知识基础,再加上传统的历史教学没有过多的关注生态道德,致使中学历史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观念有待强化。学校要加强师资的建设,为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确立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从我做起,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

(二)考核标准制约了生态道德的培养

历史教育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的人格养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态道德是人格养成的重要部分。由于考核标准成为了升学考试的工具,学生所学的内容围绕考试展开,制约了历史教育的人文性,阻碍了学生的生态道德培养。因此,学校应该对考核标准进行改革,将硬性的纸质考试转化为实际观念的培养。

(三)生态道德教育的协调机制不完善

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不仅在校内,与家庭、社会也有着必然的影响。家庭生态道德教育最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生态道德,随着环保宣传的日益扩大,许多家庭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是一些家庭的言行不一,影响学生的生态道德培养。教师要更多的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从多方面引导学生保护环境。(四)历史教学改革没有突显生态道德培养我国生态环境相关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生态道德培养知识相对薄弱。受到传统历史教学的影响,中学历史教材主要为政治史,生态道德培养没有得到突显。要想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要及时进行教学改革。在课程结构的调整和教材内容编写上,着重引入生态道德培养。

三、结语

学生历史论文范文3

新的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开放式教学”,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从“灌输式”转为“指导式“的过程。如何使学生在新课改中培养起对历史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此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讲课要精要,使学生充分参与。

1、历史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怕学生自己找不到准确答案,对于课本的每一个问题都主动解释的很仔细,并清楚的给出答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懒于思考的惰性。新教材里设有很多的“动脑筋”问题,教学大纲里也明确规定这些问题一般由学生自己思考找答案,当然教师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总结。结果有些同学就对我提建议:“老师,自己找答案太浪费时间了,以前老师都直接给我们答案,背下来就行了,省时又省力。”可见学生已经成了学习的奴隶,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2、教师通过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现在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特别强烈,而学生越是积极参与教学,思维活动越积极,对历史现象和问题就越关注,兴趣就越高。因此,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在讲《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关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可引导学生思考“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辨证的看待,既“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有进步性,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又有侵略性,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能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德国物理学家劳厄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所以我在教学中对于课本内容和问题有所侧重,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的一般少讲甚至不讲。如有关科技文化的历史课,可画出表格让学生自己归纳,教师只简单的进行补充和更正,学生如果有疑难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另外的学生解答。这样可使学生充分参与,避免了学生凡有问题都依赖老师给答案而不思考的情况出现,强迫他们开动脑筋,锻炼思维能力。

二、采用多种模式,多种教学途径上课,以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印象。

大多数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只停留在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情节上,到了接触那些内容枯燥的课,就出现厌倦情绪:这么多的年代,这么多的人物,这么多的措施……太难记了。而历史课不可能每节课都有趣,有些内容本身就限制了课堂气氛的激发,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模式和多种教学途径激发学生兴趣。

1、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对于直观的东西印象往往比较深刻,所以我尽量多的利用多媒体,把许多的历史情景、现象、线索等展示出来,通过多媒体的生动展示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印象。

2、多搞其他形式的课,如辩论赛、历史故事会、历史成语大比拼等。无论老师的课上的多么好,学生对于这类自由活动、气氛宽松的课还是有着浓郁的兴趣,所以教师可投其所好,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保持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3、把历史事实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拉近学生和所学历史知识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三次科技革命时,一些重大发明对当前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像火车、飞机、电灯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又如讲“,一国两制”时,可让学生寻找一些历史事实来证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一切活动都是分裂祖国的行为,这样把历史事实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兴趣。

4、采用加分法、随机回答法。有些学生对于老师的提问并不是不会,只是不敢举手回答,所以教师可利用只要回答问题就给加分的方法鼓励学生,让他们明白参与的重要性。也可采用随便叫学生回答的方法,但要注意让大家都有机会参与,不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厚此薄彼。对于那些不大习惯举手或没有胆量的学生,这种做法看似有些强制性,但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开发思维。

三、历史教学中引入语文教法。

“文史不分家”这句话不就是说明语文和历史是相互辉映,很难分清的吗?文学作品很多都是反映历史事实饿,而历史又为文学提供了可写的素材。二者是相互辉映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可适当引用语文教法。

如历史教学中可让学生像学语文文章那样归纳大意要点,找出关键词语,这样来记历史知识比死记硬背好的多。也可运用语文中的听写方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既督促学生学习历史又加强了学生的听力。老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在语文中学到的跟历史有关的成语,让他们查其含义,接而引出这个成语的来历,既巩固了历史知识又丰富了语文知识,相信学生都会很感兴趣。

四、旁征博引,搞好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可以信赖。

记得有一次我讲汉武帝因为霍去病英勇而赐予他“冠军侯”的封号时,我顺便提到了英文“TOBENO.1”(夺冠),学生好像发现奇迹般的大惊小怪:“老师你懂英文?”还有一次讲祖冲之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时,其中有一个答案是“创新”。我就利用学生政治课刚学过的一句话提醒大家:“没有什么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学生恍然大悟,异口同声的说:“创新”。之后又是一片惊讶:老师还懂政治?在这些惊叹声中老师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明显得到了提高,他们就会信赖老师并喜欢学习该学科。

因此,作为一个老师,只会那么一点点专业知识就高傲自大不思进取,在今天来讲这种态度已经是吃不开的了。要达到今天社会对老师的要求,老师本身就要不断增殖,提升自身能力,才能适应社会要求,才能教出好学生。

学生历史论文范文4

中学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一、前言

历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它的特性决定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历史学以人物和事件为研究对象,其中人类贯穿于整个历史发展,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用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历史,在研究历史中形成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提高自身人文精神素养。

二、人文精神培养的内容

1.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情感

历史课程改革标准指出,历史教学应该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求真务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关心社会的道德情操。通过学习历史课程,使学生能以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中国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然后播放南京大屠杀的视频资料等,通过了解中国的血泪史,让学生勿忘历史,勿忘国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同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在新时代下通过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国家软实力,才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2.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历史是生活的教科书”,历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和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要学习其历史人物的什么精神,以及今后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培养,中学历史教学也应该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事例和历史人物的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历史教材中汇集了许多英雄豪杰的伟大事例,如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留取肝胆两昆仑”的气魄,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精忠报国精神,“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的民主自由愿望等,这些都是历史伟人留给后世的精神宝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伟人精神,陶冶人文主义情操。教师还可以通过历史的反面事例和人物,帮助学生判断是非。如慈禧太后在国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还穷奢极欲办寿宴;袁世凯逼清帝退位,窃取革命果实,后来竟然想复辟帝制;投靠日本,成为叛国汉奸等。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走入极端。历史人物的好坏不能单纯评定,学生应该学习历史人物的优秀精华,摒弃糟粕。通过这些丰富的历史实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美”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在教学中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宝物,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学习。历史课本中介绍了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作品、书法字画、文物古迹等,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历史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美学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如介绍文学作品的时候,有的学生喜欢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的豪放文风;有的学生喜欢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文风;有的学生喜欢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边塞诗;有的学生则喜欢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田园诗。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品读鉴赏这些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事物内在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三、人文精神培养的方法

1.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真正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目标。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关系就是“我讲、教育既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而新的教学观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讲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这个单元时,让学生讨论明朝之前,中国有哪几个朝代是大一统的,统一的条件有哪些?学生通过分小组讨论,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总结出了明朝之前中国统一的朝代分别有秦、汉、隋、唐、宋、元,并从经济、文化、政治、地理位置等分析了统一的条件。回忆了之前学过的知识之后,教师把课堂引回到本课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提出“明清是如何巩固君主集权制度的?”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从课文中阅读有关信息,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然后派代表回答问题,最后教师补充答案和总结观点。通过这种交流互动的课堂教学,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共同分享彼此的见解和体会,交流彼此的情感与心得,如此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取得了新的发现,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深入钻研教材,扩展知识

历史不仅局限于教科书,要想深入了解历史的真相,还原历史的相貌,教师就必须熟悉历史教材,同时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不是对着历史书照本宣科,也不是漫无目的地夸夸其谈,而是脱离了课本讲课却又符合课本内容。课本的知识毕竟有限,教师应适时根据课本内容扩展历史知识,如此不仅能扩宽学生的历史视野,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历史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如在学习了《》这节课文内容之后,大家普遍认为是袁世凯向慈禧告密而导致变法失败。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历史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固定的圈子,平时多阅读历史书籍,观看历史资料视频等,敢用质疑的眼光去看待历史教材总结的观点。

四、结束语

人文精神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历史课堂能营造出和谐轻松的人文关怀氛围,学生在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下感受到历史的魅力,从而激发投身于研究历史的热情,在历史的学习和研究中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郑春红.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延边教育学院学报[J].2012,(03):38-39.

学生历史论文范文5

Abstract: The young college students have inherent connections with college culture. They are not only an important body of college culture and fresh power of transforming college culture, but also are future hope and new force o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Taking socialism core system of value as a center, the reform & opening up and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s a grand background, and taking history time and culture as three-demensional coordinates, furthmore taking part in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actively, are not only needs of raising our country cultural soft strength, but also a glorious and sacred historical mission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

关键词: 青年大学生;大学文化建设;历史使命

Key words:young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historical missio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238-02

0引言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知识层次高、社会感受力强,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是推动大学文化兴旺发达的重要力量。他们和其他大学人一起,担负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任,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让其积极参与大学文化建设,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塑造其大学文化人格,对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从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青年大学生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历史使命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1]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一般来说,“硬实力”是指经济、科技、军事等有形力量,而“软实力”是指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力量。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提出了文化力的概念,认为“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革命力量”,[2]文化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当代科学认识论者认为,“力”不仅表现为经典意义上的“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且还表现为精神对物质的作用。这一观点对发展知识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文化力”提出的依据之一。人们普遍认为,文化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它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就像电脑的软件与硬件同等重要一样;文化软实力是通过文化对人的作用来提升人的意识形态,从而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虽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创造科技的学术研究、知识创造是一种文化力;人作为劳动力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但培养、提高人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的教育是文化力。一句话,文化软实力是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生产关系及其他派生于生产力的意识形态因素,如文化形态等,都有相对的独立性,都通过其对生产力的作用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正像发展是硬道理一样,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面对当下大学文化建设紧迫而艰巨任务,青年大学生应积极参与进去,为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具体而言:

1.1 以和谐文化为指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点,在大学文化的建设中树立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和谐是一种德性而优雅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和谐文化理应成为体现现代教育对人终极关怀的文化生态系统;在我国的和谐文化构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本基点和重心之所在。当前,社会转型导致了文化价值观的多样化,我国大学文化正处在价值观困惑、盲从和偏颇的危险期,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大学人的思想行为、精神追求和发展方向,以确保大学发展的和谐稳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凝聚下,才可能调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大学文化的建设做出贡献。和谐大学文化既是大学的软实力,也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3]当下,青年大学生在参与大学文化建设中迫切要做的: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二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汲取和借鉴发达国家优秀大学文化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特色和社会主义本性;三是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塑造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发展;四是要自觉把“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大学文化的建设中去。

1.2 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宏大背景,在与时俱进的大学文化精神的构建中,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21世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然是中华民族面临的时代课题,面对种种机遇和挑战,特别是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青年大学生应努力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大学精神。现代大学精神是现代大学文化特质在大学理念和大学人行为中的体现;它以科学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等等为底蕴,以综合化、学术化和国际化为基本指向,是一种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自由民主精神与合作创新精神、学术操守与功利目的为一体的文化精神。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构建现代大学精神,是当代大学人的责任,更是青年大学生的光荣使命。当今时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大、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快,辨别能力较差,在大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对增强其生存力、凝聚力、竞争力、辨别力乃至文化认同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当今时代又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青年大学生在参与大学文化建设时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树立创新理念,形成创新思维,不仅在大学文化的内容方面,而且要在大学文化的形式和传播手段方面都能做到创新。一方面,要弘扬积极因素,抵制和批判各种消极因素,以追求卓越的创新激情、探索真理的求是态度、海纳百川的博怀投入到大学文化的生活和精神之中;另一方面,既要保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又要大胆借鉴和有选择地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及其文明成果,不断推进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民族性、时代性,力争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文化。

1.3 以历史、时代和文化为三维坐标,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基础上,努力使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翻开人类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有关历史、时代和文化问题的探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人类社会历史的每一步跃迁,都是在对一定文化传统的依托和超越中实现的。人与文化的这种矛盾冲突所形成的张力正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所必要的,所以,文化反思与文化自觉就成了人在特定时空中的自我反省与自我更新。当人类在时光隧道穿行到21世纪时,每一个有思想的青年大学生更应该以历史、时代和文化为三维坐标,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同时,积极参与现代大学的文化建设,既以史为鉴,继承优秀的大学文化传统,又面向时代和社会实践,大胆创新大学文化,努力使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当代大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愿望最为强烈,然而,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以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如何看待个人的荣辱得失并把此与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联系起来,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义利关系并把此与国家、集体、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这关乎到青年大学生如何成才,成什么样的“才”的问题,也直接关乎到当代大学文化的形态、风貌、主流和精神。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化“世界”里,青年大学生应充分借助自己饱满的激情、复杂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把自己的生命历程看作是建立精神、修正精神的文化历程,既要立足于对现实世界的把握,又要实现意义世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既要享受物质的人生,也要创造文化和精神的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之中。

1.4 以大学校园文化为主阵地,在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前提下,奏响学习、处人、做事、爱情、消费等等的交响乐,不断凝练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环境由保守封闭逐渐走向了宽松和开放,为大学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交流和互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此期间,不仅国内各院校之间,国内与国外大学之间的交流也日趋频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和行业界限被打破,站在科技前沿的高等院校完全被置身于信息革命的浪潮中,大学校园文化已经没有了有形和无形的界限而更趋开放。如前所述,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主体是青年大学生,大学生的风采、气质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集中展现;而先进的科学技术,优良的校风、学风和优秀的大学精神,各民族、各地域文化成果的风云际会,又构成了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不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积极地以大学校园文化为主阵地,在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前提下,奏响学习、处人、做事、爱情、消费等等的交响乐,不断凝练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一是培养自己的成才品格。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勤奋学习、艰苦创业,让自己火热的青春结出充实而饱满的累累硕果;二是培养自己的成人意识。逐渐把自己养成自立、自强,懂法、守法,有责任意识和道德良知的现代公民。三是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既要塑造自由、平等、协作的学习风气,又要创造民主、高效、有序的治学环境,同时,要努力培育文明、高雅、多元、动感的校园文化生活。四是形成自己正确的处世态度。在追求科学、合理、殷实、简约的物质生活基础上,塑造自己高尚、平和、健康、和谐的精神生活。

2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代的大学文化建设中,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或缺的。青年大学生以自己所特有的“后发”优势及所拥有的新知识、新思想和新精神等力量,演绎和催生着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相信经历了2008年暴风雪和抗震救灾悲壮洗礼的青年大学生,定会进一步破除所谓“80后”、“90后”的文化预设,勇扛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完成祖国和人民光荣而神圣的重托!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7:33-34.

学生历史论文范文6

以中国近现代史目录引发学生思索:是什么凝聚中华民族?是什么力量促使中国由弱到强?由时代特征联系课文内容,由课文内容联系时代特征的阅读法,使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得到发展。提挈纲要,高屋建瓴。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编写学习提纲。从读目录提纲到按照自己的思路概括知识要点,编写提纲,不仅促使学生将学到的历史知识进一步内化、系统化,更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可谓终身受益。

针对初中生的局限性,可由教师示范、生生互动逐渐过渡到学生为主,教师补充、完善为辅。由浅及深、由繁到简、由部分到整体,使学生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史的方法。“左图右史”,“论从史出”。针对历史教材中的难点,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运用历史地图、原始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从“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到“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再到“中国今日若不注重科学,中国工业有何希望?”学生初步掌握了“左图右史、论从史出”的学史方法,从《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中读出“世界走向整体化”。在自运作能力得到提高、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热情和动力。

自主实践,体验发展,教学资源蕴藏在我们的对象——学生中,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才会有最优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活动,如课堂总结性略语训练(我开始在想 关于 我有一个问题 我同意 )、历史小制作、历史剧创作表演、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通过实践活动中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资源,可以加强学生对历史的直观认识,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合作,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