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见闻范例6篇

元旦见闻

元旦见闻范文1

我们走在街上,只见到处都张灯结彩,挂着各种各样的彩幅,充满了节日的喜气,大家都希望2021不像2020一样充满了悲伤。

我们来到了家之都超市,进入大门。哇!里面的东西应有尽有:有文具,玩具,日用品;有小食品,蔬菜,水果……

妈妈对我和弟弟说:“跟着我们,别乱跑,要是跑丢了,就麻烦了。”于是我们拿了个篮子,跟在爸爸妈妈的后面采购。我们买了很多喜欢吃的东西:有维维豆奶,有南方芝麻糊,有汤圆等等。后来,我们又上了第二层,第二层是服装和童车,我想让爸爸给我买一辆自行车,爸爸说:“现在天太冷,不适合骑。等天暖和了就给我买。”我答应了。

从二楼下来,我们出了门,看到家之都超市的门口正在演节目,便过去看。只见主持人说:“我为大家表演一个小品。”我都没有认真听,那声音太大了,简直震耳欲聋。演完了小品,主持人说,谁愿意上来一起做游戏,做完了游戏还有奖品。有五六个小朋友就上去了。爸爸说让我和弟弟也上去,我们俩个都不敢上台。只见,主持人出了一道脑筋急转弯:“一个桥,一次只能过一个人,有两个人,一个南来的,一个北往的,他们是怎么过去的?”台上的人没人答对。主持人问台下有没有人回答,妈妈对我们说,南来北往是一个方向。这时,一个人抢到台前说:“他们是往同一方向的。”结果,他得到了价值68元的奖品。我们好后悔,没有快点上去抢答。后来主持人又让台上的人玩“坐站”的游戏,(说坐就站,说站就坐)主持人说:“坐”有个小朋友就坐下了,一看不对,又赶紧站起来了,逗得大家直笑。后来主持人又教他们说绕口令,他们都说的不怎么好,不过由于他们能勇敢地走到台上,他们都得到了奖品。

元旦见闻范文2

元旦放假的一天中,我们全家人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建军路逛街,走在大马路上,我仿佛感到今天的空气格外清新。宽阔的马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座座新建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充分利用节假日享受生活、享受人生。看!各大商场里,卖衣服的、卖电器的、卖各种商品的,品种繁多,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来购物的人更是人山人海。

晚饭时,我们在爸爸的提议下,决定全家人在珠玑大酒店吃一顿团圆饭,珠玑大酒店是南雄市的五星级饭店,我高兴得一蹦三千尺。不一会儿,由高楼大厦组成的酒店便展现在我眼前,只见门口摆满了一排排小汽车,啊!来吃饭的人还真不少呢。看来人们的生活确实富裕了。我们全家人来到了海悦大酒店最大的餐厅——韶关房。

哇赛!真是一顿饭吃遍全天下,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地上爬的全都有了,大概这就是“山珍海味”了吧,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顿时我肚里的馋虫都要大闹五脏庙了!大人们又是喝酒,又是祝福,礼节可真多,我可是忍不住了,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晚饭后,我走进了三影塔广场,那里人山人海,有的在卖玩具,有的在卖鲜花礼品,还有的在卖科外书,我拿着十几只花炮、一大把“狗尾巴”和一包鞭炮来到三影塔,但天空早已是五彩缤纷。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火花飞升降落,时而如天女散花,时而如信号弹飞射,忽明忽暗,把夜幕点缀成鲜花的世界。这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烟花飞舞迎新年啊!

我先燃放完手中的“狗尾巴”,然后找了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准备放花炮。我的花炮也很美,但最好看的要数魔术弹。你看,我点燃魔术弹的引线后,冒出的火花五颜六色,有红色、黄色、绿色……一颗颗飞上天空,仿佛一颗颗小星星在天空中眨眼睛。

元旦见闻范文3

辞旧岁,用照片盘点过去的一年

在各国报纸辞旧岁的版式设计中,对过去一年的要闻回顾成为主要内容,各个国家报纸头版都有出现诸如“10大新闻排行榜”之类的策划。当然,不同的报纸根据读者定位的不同,所选上榜新闻的标准也各有差别。比如美国报纸,大多是目前在我国还十分罕见的社区报,读者定位也非常明确,就是社区居民。这些报纸在十大新闻的选择上更讲究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关注读者身边的人和事,所以上榜的新闻大多是我们闻所未闻的事情。在版式设计上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花样,基本上采用列表的形式。比如2010年最后一天,在美国阿肯色州出版的《每日公民报》(The Daily Citizen)头版,几乎一整版从上到下顺序排列出十大新闻,还加了醒目的序号,每条新闻后面均加了一幅相关照片,照片的规格大小、所占版面也完全相同。只是在标题的制作上动了些心思,有了些变化,用红色来突出年份和数字,看上去也是清清爽爽(见图1)。

在标题制作上巧妙设计的还有华盛顿州塔科马的《新闻论坛报》(The News Tribune)。编辑并没有把“2010”单纯看一个数字,而是作为图案来进行创意设计,用不同颜色将其中的“10”区别出来,搭配以文字,使得“10”这个图形一“图”兼两意,既是年份的构成部分,又是十大新闻的核心提示(见封二图2)。

这些列表式的版式设计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以图片为主。俄亥俄州《智囊报(The Repository)头版,拿出三分之二的版面给十大新闻相关图片,并且铺以黑底集中放在版面的中央位置,使之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新闻标题也放在其中,标题制作更表现出与读者互动的强烈愿望:“您认可的10大新闻”。在这个相对独立的区域里,图片的设计也有了自由发挥的余地,不像图1那样整齐划一,而是讲究变化、讲究“破栏”,这倒是很符合我们编辑学上画版的要求。在这个相对独立而又封闭的板块两边才是十大新闻的简短文字提要(见封二图3)。

与众不同的是美国《安尼斯顿星报》(The Annlston Star),该报选出了20大新闻,序号由大到小采用“倒叙”形式排列,每一新闻的相关图片也都是统一规格的方形,所有图片排成一个“U”字形的图案(见图4)。

美国犹他州普罗沃的《每日先驱报》(The Daffy・Herald)则做得更加干脆,除了标题以外没有其他文字,全部用照片来说事儿,一张接一张地挨着排,有如相册一般。编辑画版省力,读者阅读轻松,尽显读图时代满足受众“快餐式”信息消费需求的特点。标题做得也简洁明快,一个年号加一个单词:“2010闪回”(2010 FLASHBACK)。这里使用“闪回”一词生动而又精准,就连版式设计本身也是深谙“闪回”之精髓的:不用文字,剔除了影响信息接收速度的主要因素,极易“闪”阅(见封二图5)。

类似的版式设计在同一天的美国报纸中并不少见。这种设计最大好处就是一目了然、便于阅读,缺点是过于呆板、缺乏活力。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美国《今日布鲁佛顿报》(Bluffton Today)头版的版式设计,整体布局借用了视频播放器中快速回放的图标――两个朝左指向的三角形。在三角形内,是散乱叠放着的、过去一年该报刊登重要新闻的报纸,具体新闻内容全凭读者自己回顾。大标题也做得很简洁:“快退:一年回顾”(Rewind Year in review)。这与美国《每日先驱报》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凸显一个“快”字。前者的“快”交给读者自行实现,所以版面上的视觉元素并无动感;后者的“快”留给了编辑自己完成,版面本身的视觉元素就极富动感。整个版式,生动活泼,且具有时代特点。这个版式另外一个有意思的设计是,在右上角压着报头有个同心圆形图案:中央是八卦图,最外面的一圈是顺序排列的12生肖图,还把今年的老虎图案用特别颜色标注出来,汉文化背景的读者看了格外有亲切感(见封二图6)。

当然,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这些在全球都有着重要影响的美国大报,关注的还是天下大事。这些报纸31日的头版,都没有几大新闻回顾与总结之类的内容。

加拿大《国家邮报》(NationalPost)2010年最后一天头版的版式设计更有特色:以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出过去一年的“26大新闻事件”,并用卡通画的形式一一画出,铺满了整个头版。标题做得更是有趣:“由A到z” (A TO z),与2010年“图案”融合,其中单词“TO”的两个字母分别“藏”于年号的两个“O”之中,幽默俏皮、生动活泼,与下面的卡通图案和谐一致、融为一体(见封二图7)。

迎新年,有憧憬,也有担忧

在各国报纸迎新年的版式中,憧憬与担忧是两大主题。

表现形式上比较老套的做法,就是找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畅想一下新年的前景。版式设计上也有很多采用列表式的形式,一张接一张同样大小的人头像顺序排列引领出他们各自的美好憧憬。比利时布鲁塞尔出版的荷兰文报纸《标准报》(De Standaard)头版,一反常态地将整个头版铺满枣红底色,并将报头下移,让出上三分之二版面给“美好憧憬”。十个头像分三行排列,第一行六张形成通栏格局,第二行两张照片居中,第三行也是两张照片居中向右移一位。整个版面仿佛一本设计、装帧都十分精美的图书封面(见封三图8)。

对新年的憧憬有的靠语言文字,更多的则靠神态表情。无论靠什么都离不开人物肖像照。在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出版的《日记报》(Den i k),节日期间休假,节后出版的第一份报纸是3日的,头版一整版密密麻麻排满了52张笑脸照片,旨在展示民众对新年的美好憧憬。自从北京奥运会张艺谋搞了个“笑脸摄影赛”向全球征集笑脸照片并在开幕式上展出之后,“笑脸”便在节日媒体上流行起来。有意思的是,《日记报》52张笑脸照片中还有一张狗狗的特写“表情”,这样做是为了表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大字标题:“2011,52周――52个微笑”(2011 52tydnǔ-52 ùsměvǔ),狗狗也在微笑。标题做得不错,只是版式设计太过粗糙,尤其是标题部分,在众多照片中间突然出现的白色,显得太突兀,倘若以中间色调过渡一下,效果可能会更好(见封三图9)。

憧憬美好未来的版式各国报纸上都有很多,对新的一年心存担忧的也不少。巴西《消息报》(Gazeta do Povo)1月3日节后第一次出报,就在头版用了一张漫画表达他们对新一年的担心:一个卡通青年满脑子想的是房子、车子、票子、未来的妻子。漫画所配的文章标题有点长,但意思表达十分明确:“2011年学习如何投资以降低债务支付”(SAIBA COMO QUITAR Di VIDASE INVESTIREM 2011)(见封三图10)。

美国《波士顿先驱报》(Boston Herald)元旦头版版式设计尤为独特,中间一条分割线上下贯通,将版面一分为二,左图右字,左重右轻,完全不符合我们报纸编辑学的要求,看上去也十分别扭。不过,这个版面精彩之处在于左半部的设计,尤其是那张大图的使用尤为有味道:灰色的墙壁、灰色的台阶。每级台阶都写着过去一年的一个月份,由8月、9月直到12月,拾级而上跨上12月这个台阶后,是一扇半开着的房门,门上写着“2011”。门外是明媚的灿烂阳光和清爽的蓝天白云。这是一个强烈的象征意象: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在一片灰色的空间中这样艰难地攀登上来,终于推开了新年的大门,看到了远在天边的希望。经历了艰难的2010年,美国经济终于盘出低谷,道琼斯指数全年上涨了14%,而纳斯达克指数更是大涨了16%。这种历史性的转变在这张图中得到形象化的展示。但是,图上面黑底泛白的文字却不“给力”,读者的视线沿着画面中的台阶一路看上去,看到门外的蓝天白云之后,再往上则是让人心情无法轻松的一句:“下一步该怎么走”。这也是编辑设计这个版面良苦用心的体现:调动读者情感跟着一起跌宕起伏(见封三图11)。

加拿大蒙特利尔出版的法文报纸《新闻报》(LaPresse)2011年元旦头版,整版一张新闻示图:巨大的地球上面是12个象征意义非常明显的形象,这形象有人也有物,各自代表了过去一年在全球产生重大影Ⅱ向的新闻事件。比如年初加拿大冬季奥运会,加拿大报纸自然要把这个新闻放在“中午12点”这个显要位置上。接下来出现了美国茶党、智利矿难、维基解密、苹果手机、朝韩冲突以及法国驱赶吉普赛人等。出现在“11点”和“5点”这个对角线位置上的和阿桑奇的形象格外突出。这种“回放历史”的版式设计也看出加拿大报纸综观世界的全球视野。在这个版式设计中,更精彩的是标题的制作。图像在回顾历史,标题却在担心未来,而对未来的担心有些就来自图像中的人物。编辑用了“2011年,准备好了吗?”(PR è T POUR 2011?)这样一个问句做标题,把思考留给了读者。这是对新年最高层级的担忧(见封三图12)。

在众多的版式中,也看到这样一个让人疑惑的版式,它的特点是大量留白,这就是在巴西布卢梅瑙出版的《德圣卡塔琳娜新闻报》(Jomal de Sanm Catarma)。2010年最后一天,该报头版只有通栏的大字标题和内容提要的文字,其他地方完全空白。标题仿佛在问读者:“2011年,有什么期望”(O que esperar de 2011)。有道是“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是一种期待?还是一种担忧?结合巴西现在高达8%的通胀率,联系图10巴西报纸上的那幅漫画,就不难理解这个版式的设计了(见图13)。

用曙光来表达希望

走出金融危机的曙光初现,有许多报纸头版图片使用了充满生机活力和无限希望的晨光。这方面,韩国报纸尤为突出。

2011年元旦,韩国《东亚日报》头版头条照片拍的是初升的太阳,以及在太阳光辉中飞过的战机。这也是元旦头版上唯一出现战机的报纸,在给人希望的同时,多少也让人感到不安(见图14)。

同一天的韩国《世界日报》头版,无论是图片选择、版式设计、文字写作都很下工夫。首先,在版式上打破常规,把报头部分让给一张旭日东升的照片,报头压在照片上,照片通栏占去三分之一版面。照片上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对新年的美好愿望:“愿和平之光高高照耀”。这在朝韩局势错综复杂的现今,具有强烈的积极意义和时代特色(见图15)。

日历式的版式设计,充满了轻松与快乐

2011年元旦出版的美国马萨诸塞州昆西《爱国者记录报》(The Pamot Ledger)尤其显得独特:整个头版设计成月历的样子,把反映每个月份富有特点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生活情形的照片整齐排列、布满全版。每张照片下面只标出月份,没有其他文字。这种迎接新年的版式还是第一次见到(见图16)。

元旦见闻范文4

舒宗侨教授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早期的毕业生,也是在该系任教时间最长的教师之一。他生于1913年,1932年进复旦大学新闻系学习,1936年毕业,1942年回学校任教,1989年退休。2007年3月12日在上海病逝。

大学毕业后,舒宗侨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是在上海《立报》当记者。1936年至1937年间,他采访了许多重要新闻,如连续报道震惊全国的“救国会七君子”事件等。作为一位很活跃的年轻记者,他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便转往苏联塔斯社上海分社工作。然而,就在他为新闻报道竭力奔波的时候,却多次遇上不测的险情。一次是1938年10月下旬,他随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工作人员乘“新升隆”号轮船从汉口撤往重庆,23日船行至嘉鱼县境内,遭日本飞机轰炸,轮船沉没,25人殉难。舒宗侨虽然逃出来了,化险为夷,但到重庆不久,却被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羁押,5个月后才无罪释放,这是又一次化险为夷。

舒宗侨出狱后,先后在重庆的两家报纸任编辑、记者。他对文字工作能够应对自如,跑新闻、上夜班都干得很利索。但他最感兴趣的、最擅长的是新闻摄影和图片编辑。当时,中美英三国的宣传部门合作,在中国“大后方”的一些城市举办图片展览,放映电影,宣传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并成立了联合国幻灯电影供应社。《联合画报》就是该社主办的,1942年9月25日在重庆创刊,美国人温福立任发行人,舒宗侨为总编辑。半月刊,每期四开一张四版,都是时事照片和简要的文字报道或说明。同年12月,《联合画报》改组为独立经营的出版机构,不再隶属于幻灯电影供应社,而由美国战时情报局(U.S.OfficeofWarInformation――USOWI,1942年6月成立)在华机构主管。从1943年1月1日出版的第8期起,改为周刊,每期四开二张八版,前四版为时事照片和简要文字报道或说明,后四版以文字为主,有通讯、评论、杂文,还有漫画、地图,茅盾、老舍、孙伏园,叶浅予、廖冰兄、张文元、丁聪等著名作家与著名画家,都曾经为它撰文作画。

重庆时期的《联合画报》,最高发行量近5万份,在当时的杂志中是不多见的。它在“大后方”许多城市设有代销处100多个,除了在重庆零售外,还空运到成都、昆明等地零售。它还在部队中发行,远在缅甸的中国军队官兵也能看到。为了使时事照片尽快与读者见面,《联合画报》采用1943年开通的美国至重庆的无线电传真照片。

《联合画报》创刊之日起,舒宗侨就把它当作自己最钟情的事业来办,倾心尽力,除了负责图片和文字编辑外,还要过问纸张、印刷、发行等工作。1943年9月24日,《联合画报》举行了周年庆祝会,出席的有邵力子、董显光等,还有美国官员。舒宗侨以副社长兼总编辑的身份主持庆祝会,又兼职翻译。社长司徒华(美国人)在致辞中说,画报的成绩应该“归功于舒先生的擘划与辛劳”,但舒宗侨在翻译时却把这句话隐没了。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0月19日,《联合画报》在重庆出版154期后休刊。

1945年8月,在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形势下,美国战时情报局撤销,改组为美国新闻处(U.S.Information Service――USIS),附设于美国驻华使馆,它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新闻、展览图片、放映电影、出版报刊与宣传品、开设图书阅览室等。美国新闻处不打算继续办《联合画报》,有意转让给舒宗侨。但《联合画报》是美国的国家财产,不能无偿转让给私人,于是便以一美元象征性的价钱出让。《联合画报》没有印刷厂及其他固定资产,所以转让的实际上只是刊名,即品牌,也就是作为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这次转让办了手续,还发了转让证书。舒宗侨一直珍藏着这份证书,可惜在“”中被造反派抄走,以后多方寻找,未见踪影。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1945年10月至1946年7月担任美国新闻处驻华总办事处主任,这次转让活动就是他主持的。

《联合画报》由舒宗侨独立经营后,他在上海外滩的百老汇大厦(今上海大厦)租了房间,设编辑部和经理部。休刊仅一个月,1945年11月20日便在上海复刊。复刊后的《联合画报》为十开本双周刊,首期为第155、156期合刊,封面为正在举行重庆谈判的、合影,首页有与,与陈诚的合影。1949年4月,《联合画报》在上海出版第227期后停刊。

《联合画报》以刊发时事新闻照片为主,记录了许多重要的历史镜头,如台儿庄战役、八路军抗战、美苏支援中国抗战、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等。在舒宗侨的主持下,联合画报社还出版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舒宗侨编纂)、《中国抗战画史》(舒宗侨、曹聚仁合著)、《二次大战照片精华》(舒宗侨、魏守忠合著)、《学生解放运动史画》等著作,其中前两种影响较大,1988年中国书店曾影印再版。

元旦见闻范文5

【关键词】公共关系; 传播学; 中、美高等教育; 传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G206.3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公共关系自1900年以来,就一直不断为其“身份”所苦。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公共 关系学门与其它学门之间的关联性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重点。许多学者即指出:“公共关系”与 “传播学”及“管理/行政科学”二学门的关联性最高(Pasadeos & Renfro, 1992 p.167) 。 美国学者Doerfel and Barnet针对国际传播学会中13个独立学门之“语意网络距离与位置”进行 研究发现(Doerfel & Barnett, 1999 p.589) ,其一,在“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二维 向度上,公共关系与“大众传播”的语意距离相对较近;其二,在“大众传播”与“组织传播” 的二维向度上,公共关系约与二者等距;其三,在“政治传播”与“女性主义”的二维向度上, 公共关系与“政治传播”的距离相对较近。这证实了“公共关系”与“传播学”的高度相关性。 在社团组织上,公共关系是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中十七个独立学门中之一员,此 外,并有正式学门期刊《公共关系研究》发行。在美国的“国际传播学会”(ICA)中,公共关 系自1998年起正式被列入独立学门组别 (黄懿慧,2003, p.13)。本文将讨论及分析公共关系与传 播学科间的关系和课程设计等议题。

一、从传播学方向谈公关理论来源

传播学是在欧洲、美国兴起的学科,随后进入亚洲。19世纪下半叶,由于社会学、人类学、 政治学、新闻学、心理学、经济学的发展,给予传播学提供了人文科学条件。历经过去60年的发 展,西方传播学已形成一套理论体系,在方法论上,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以及象征互动 论;在传播学的一般理论上,涉及了信息理论、符号理论、意义的理论、传播过程、传播效果、 反馈理论、模式理论等方面,是传播规律的总结,同时具有实用性 (戴元光,2001, p.81)。传 播的存在包括三项基本要件:传播者、信息、受传者。同时,在传播和受传者间是有反馈的信息以获得最佳传播效果。

在传播学的分支理论下,包括: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与内向传播的理论。这是根 据传播所发生的社会组织中的不同层次而来的(见下图)。各分支理论分属其分支领域,但不是 全然独立,而是可以相互借镜、学习和启发。

不论传播的层次为何,传播学关心的是各种信息对 人的影响,因此也要关心传播信息发送与接收的组织个 人、途径,也就需要研究传播在社会中地位、作用及其与 政治、文化、经济、科学各领域的关系。对于传播在社会 中的功能、效果、体制也是研究的领域,例如:不同的传 播体制(如:独裁制、家长式、商业式、民主式)就有不同 的传播政策、监督机制和效果。同时,研究可以再延伸到 传播与宣传、传播与舆论、传播与新闻的关系、传播与社 会、传播与科技、传播管理等。所以,传播学不等于新闻 学,也不等于是大众传播学,它的领域包括组织传播、人 际传播、内向传播等。

对于大众传播学一词,很难下一个简单的定义,美国学者葛伯纳在1967年对传播给了相当简 洁的定义:经由讯息所产生的社会互动。“大众”一词则代表了庞大的数量、范围或领域。传播 学者McQuail在回溯大众媒介的历史时,提出三种形成特定社会生活与意义架构的元素。包括: 特定的传播目的、需要或运用;像远方许多人进行公开传播的技术;在更为广泛的社会脉络中, 提供运用这些技术的技巧与架构的社会组织形式。对大众传播学而言,是以广播、报纸、电视、 电影、杂志、书籍、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为研究的对象,以探讨信息大量消费的规律。因此有二 级传播理论、枪弹论、皮下注射论、沉默的螺旋、劝服理论等对大众传播规律探讨的尝试。另 外,大众媒介对公共利益的意涵也是在信息社会之下,学者们关心的议题,由于个人主义、相对 主义和易变性(volatility) ( McQuail, 2000 p.47),增加了多数人的依赖性及脆弱程度,也 同时增加对信息的需求,意味着大众媒介公共利益性的扩大与重要性。

至于组织传播是基于历史悠久的语艺传统,同时也深受二十世纪初组织管理理论与组织行为 发展的影响。组织传播的理论范围涵盖传播理论、组织管理理论与组织传播理论等。若将组织 传播界定在组织中不同层次的沟通(如:人际、小团体、公众沟通等),则是停留在初期的组织传 播概念。在西方的组织传播中还纳入:组织与环境的沟通(如:环境生态学、公共关系与议题管 理)、组织文化与沟通、新传播科技与沟通等(秦俐俐, 2000, p.137)。全球传播学域中多元性与 跨学门的发展,使得传播学门间次级领域与研究主题的界定日益复杂,包括:组织传播与公共关 系、组织传播与媒介管理等都是组织传播讨论的议题。

在人际传播的定义上,1975年Miller & Steinberg指出:一群人交互活动关系,藉以与非人 际传播区隔,同时,还提出“一群人参与某特别活动”做为人际传播的要素,人际传播发生时, 是指参与该过程的人们交换心理方面的问题,同时有可能产生不按牌理出牌的情形。1976年, Pearce则认为人际传播应有“和谐管理”的意义,为达成和谐的目的,人们必须确定彼此关系, 以及确定继续相处的原则(苏蘅, 1981, p.263)。此外,人际传播理论模式中的社会交换模式、 关系互动阶梯模型、A-B-X模型、人际感知模型等,都对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提供启示。在理论 研究上,人际传播同样依赖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的基础,研究方向包括:个人的研 究、处理事务等行为的研究。

在掌握传播的基础后,来检视公共关系的理论就可以辨析两者之间的关联。西方公共关系理 论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三个学派,分别为管理学派、语意修辞学派、整合传播学派。21世纪 初期,关系管理学派成为新典范。各学派各拥其立场与假设如下表:

从四个学派的假设中观察,由于公共关系需要传达组织的观点,藉由传播学的传播效果研究来了解传播行为的达成与评估是相当重要的。管理学派所借重的组织传播理论,是协助组织赢得公众支持的理论支柱。在语意学派和整合营销学派中,公关目标是必须藉助大众传播媒介才得以完成。关系管理学派中,人际传播模式与相关理论已成为公共关系理论一个有价值的来源。不过,由于公共关系的多源性,除了传播学及其子学门外,管理及行政学的关系则是公共关系学另一大理论来源。

二、公共关系与传播的交集

持传播沟通论观点的学者极为重视研究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沟通行为与规律。他们认为, 现代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社会的重要学术范畴。而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一种传 播方式,公共关系的本质是交流,因此,公共关系学应是现代传播学的一个应用分支。留美学者 居延安表示:“美国高校,不少新闻和大众传播学院或商学院开设了公共关系系。还有很多学校 是把它作为一个专业(major)或者副修课程(minor)放在传播学下面。公关本身就是一门交叉性学 科,学生应该选择相关的核心课程,学生需要有宽广的知识背景。”

为了厘清与传播学门间的关联性,公共关系学者黄懿慧就曾经以台湾90年代144篇公关论文 为样本,针对「公关论文是否来自传播系所,或刊登于传播类期刊问题进行内容分析,结果显 示,公关论文出自传播系所或刊登于传播类期刊者为三成八(38%,55篇),另有62%(89篇)论文 来自非传播领域。进一步分析六成二的非传播领域的论文则发现,其中有62% (55篇)来自管理/ 行政领域、15% (13篇)来自教育学门,另外两成三出自其它领域。就其中90篇博、硕士论文进行 分析,出自传播领域科系者仅占二成四(22篇),出自非传播系所之论文数高达七成六(75.6%,68 篇),企业管理、教育与公共行政为主要来源 (黄懿慧, 2003, p.13)。这项研究发现,与美国学 者Pasadeos and Renfro从“公众”(或称利益关系人) 的角度解释学门之间的关联不谋而合,即 在学门接口上,“内部公众”是管理领域研究的重点,而“外部公众”是营销探讨的核心。不 过,黄懿慧也指出,公关论文虽然似以管理学门之硕博士论文为主,但则以传播学门为 主要领域,特别是与广告之关连性最强。

另外,从美国的公共关系课程的设计上,也可一窥传播学所占的分量。“国际公关协会”(IPRA)在1990年进行了一份相关的研究,将公关课程概念化,称之为“教育轮圈”,最核心 的部分为“公关理论与常规”、外圈为“传播相关课程”,最则是“素养教育”。Miller & Kernisky与美国国家传播协会(NCA)大学传播整合小组(根据传播系中的公关教育提出三模式(包 括主修、系列课程或集中课程),这些模式是以传播为背景的前提之下,由小组成员根据十项原 则 (例如:使用多重通路来传递修辞信息,在各式各样的社会脉络之中,运用理性沟通,包括 谈判、冲突管理与解决,是根据组织沟通的原则及大众传播的原则) 所发展而出的,即: 巨观 方式的整合式模型、微观方式的核心六课程模(Miller & Kernisky, 1999, p.87 )。这些课程上 的设计,都离不开以传播学为基础,再加上公共关系的核心课程,并辅以相当大比重的人文、社 会科学课程。

若以中国传媒大学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为例(见表2),该系是“以传播学为基础,以广告学为 参照,同时突出公共关系学科特点”的教学和科研发展道路。该校公共关系系齐小华教授认为公共关系的实践和学科知识体系离不开作为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播学提供原则性和方法论方面的指引、支持和检验系统。中国传媒大学公共关系本科的课程设计上,有关传播的课程包括:传播学、传播心理学、口语表达、传播法、传播战略管理。对照美国公关核心六课程模式:公关概论、公关案例研究、公关研究测量与评估、公关写作与制作、公关计划与管理、公关活动。除了公关概论、公关文案写作、公共关系实务三门课与六课程模式其中的三门相同外,其它如:公关案例研究、公关计划与管理可能可以对应公关媒介应用、传播战略管理,或者选修课中的公关专题活动研究。不过,有关公关研究测量与评估则无相对应的课程,类似的课程为广告调查或 选修课市场调查与预测研究。另外,美国在公关核心课程之外,都要求公关实习课程的训练,说 明实际经验与技能的培养需要在本科教育中落实。

三、中国的传播教育与公关教育

从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人的自由的讨论至十九世纪出版自由理论的确立,西方新闻传播理论的 发展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马克思传播理论是在批判和继承资产阶级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开展,而毛 泽东之新闻理论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思想,就是党报理论。

在开展公关教育与传播教育的比较前,必须先描绘中国的传播教育(不含港、澳、台)的发 展与定位,才能够精准的标志出公关教育的位置。美国3000多所大学里有700多所设立传播学专 业,约占四分之一;而中国大约1000所大学,有100多所设有新闻传播院系,仅占约十分之一, 且大部分是最近十年建立起来的(张国良, 1999, p.137)。

中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有着自身的特点,统一由国务院专属机构和教育部管理。除了传统的 文、史、哲、理、工等一级学科之外,还有相对应的二级学科,再次之,还有专业方向或研究方 向。学科能否被列入专业目录,或学科专属于那个级别,成为学科发展和建设社是否的到承认以 及学科高下之分的重要指标。

从50年代开始的几十年间,新闻学在中国属于“二级”学科,这和新闻专业本身强调“实 务”取向,突出应用性以及新闻教育的中国特色是紧密相关的。而传播学从1956年由复旦大学新 闻系主办的内部刊物《新闻学译从》引入中国为起点,1957年到1977年这20多年间,因政治的因 素而呈休眠的状态,1978年重新启动,直到1985年为传播正式发展的第一阶段,传播学在中国大 陆得到了初步的普及(张国良,2006, p.14)。根据暨南大学新闻系教授吴文虎的分析表示,中国 传播学研究在80年代获得较好的发展的原因有二:一来是国内改革开放后的需要;二是传播学在 国际上锋头甚健,它和社会学、心理学等新兴社会科学一起,同时被引进与发展。观察二十年下 来,总结而言为“引进较易,吸收难,应用更难”(吴文虎,1999, p.279)。而中国社科院新闻 与传播研究所传播学研究室主任明安香的说法:80年代以前,中国对于西方的传播学或大众传播 学有初步的了解,「但是碍于当时的条件,比较零散,也会产生影响。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 开放的脚步,传播学才正式传入中国 (明安香,1999, p.14)。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现传播学研究室)在张黎主持下,编写《传 播学(简介)》一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于1983年出版。这是中国(不含港、澳、台)第一本关 109

于传播学的著作。继而,有关传播学是要搞大传播学或小传播学也得到中国新闻传播学者广泛的 讨论,前者强调必须要建立一门广义的、宏观的传播学,以沟通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的横向联 系,后者则认为只需要建立一门狭义与中观的传播学,以免混淆与其它社会、人文科学的区别界 线(戴元光,2001, p.101)。

传播学真正进入学科建设全面繁荣时期是在1992年之后,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 将传播学列入博士、硕士专业目录,由此,传播学的学科地位在中国得到承认,并与新闻学并 列为“二级”学科,然后将新闻和传播组合成一级学科,传播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得以确立。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折衷的结果,传播学和新闻学终究暂时无法各自“独立”, 事实上,这个结果为中国的传播学如何处理与新闻学的关系,埋下了一个伏笔 (韩纲,2002, p.112)。事实上,中国的传播学一开始就隶属于新闻学,而新闻学又是依附中国文学。这样的从 属关系,限制了传播学的研究、教学广度与深度,但近年来新一批年轻传播学学者的出笼,让传 播学的研究题材逐渐多元。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主任陈培爱指出,“90年代以来,传播学研究 显然扩展了新闻学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在传统的报学领域,而涉及到广告、公共关系、民意测 验广播电视等方面”。(陈培爱,1999, p.127)而传播学中有三个分支,人际、组织与大众,上 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表示,在美国的学术环境,三个分支皆很发达。在中国, 传播学者多是受到新闻教育出身,自然关注大众传播受众,人际传播学的研究较为薄弱;组织传 播学由于更广泛地结合管理学,所以研究还算丰富,只是研究管理学的人,未必都有明确的传播 学意识(张国良,1999, p.137)。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系副主任刘建明则对于传播学有着与其它学者不同的论调。他表示,“传 播学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如果有一个传播学专业的话,培养的人才就对任何工作都不会 做,因为他学不到专门化的知识和操作技巧。所以,传播学只能是一们基础课程,而不能设立一 个专业”。(刘建明,1999, p.72)他更大胆建议,传播学应该建立分支学科,分解到各专业领域 里,称为传播学的“细化”。

学者们多元的观点,使得传播学与社会、人文科学之间的关系为何?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 息交流的内容、手段、效果的一门多科性的综合学科。传播是一个“公共租界”,已有的传播学 理论,多由其它学科所引进 (戴元光,2001, p.101),例如: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语言学 等。以中外新闻史教育及研究而着称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丁淦林曾在《2004年中国传播 学论坛》对中国大陆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了高屋建瓴的回顾、剖析与展望:“老道圆通的新闻学教 育、涉世未深的传播学教育”;“尚欠规范、略显混乱、培养计划不全面、基本建设不完备、教 师队伍不足、定位模糊或脱离于实际”;“新闻传播教育要划清界限:以实务为中心还是以理论 为中心”、“从事新闻史研究要有批判视角、忍耐寂寞、深入透析的精神”。

中国从实行改革开放至今,传播学的发展非常快速,主因是1)社会环境宽松,2) 传播学本 身具有交叉性特点,包容性强,3) 中国新闻传播学者对传播学的科学态度和学术勇气推动了传 播学在中国的发展。“系统了解、认真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造”的十六字方针,反应了中国 新闻传播学者希望通过传播学的引进,丰富中国新闻传播学的期盼 (戴元光,2001, p.105)。当 然,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少,传播学者张国良指出:我国传播学科背景的单一限制研究的广度与深 度,其中还包括方法训练的不足,其次,传播学者的外语能力总体不强,这会阻碍第一手阅读及 吸收外文原典和前沿文献的内容,再者,我国传播学界联系理论与实际的意识不强,因此,理论 对于实际的影响也会打折扣。

展望传播学的前景,学界的共识是:传播学与新闻学形成了互补、互动的关系。新闻学重 视写作、编采与评论等新闻业务的操作,而传播学更注意传播理论、方法论和实务的传授 (张国 良,1999, p. 137)。中国的传播学本科教育(不含港、澳、台)的试点从2002年才开始,意味 着由过去以培养单一新闻人的方向将更扩大到培育了解传播、适合各行课业的传播人才。在传播的研究题材也更加开阔,包括:国际传播、网络传播、媒体治理等可以响应现实问题的主题。由 于传播借镜许多的社会科学为基础,不论在科研及教育上,还需要更深入的吸取有关心理学、经 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精华,最好可以再辅修其它学门的课程,并加强素质教育 (骆正林, 2006, p.73)。

由于传播学的脚步才刚站稳,做为与传播学高度相关的公共关系学门,或是许多学者视为 二级学科的公共关系也遇到与传播同样的学科定位问题,原因在于,公共关系的发展远比传播更 为晚(仅有百年历史),学科中的理论基础仍在形成当中,不仅大量地借用传播学的理论,同时还 向管理学、其它社会科学借镜,交叉学门的学科特性十分明显。其次,职业社会学在讨论“专业 性” ( professionalism ) 时,主要有三个取向,分别是从专业属性、专业形成的历史发展过 程、以及专业表现来定义“专业”或“专业性”(Torstendahl, 1990, p.44)。公关学者Frank W. Wylie提出公关专业应有四项基本要素:1.明确的学术知识体系,2.完成一般标准的与指定的 研究所课程,3.由政府考试及发证,4.由政府授权单位监督,并对从业人员之行为具有约束力。 从专业属性、表现、发展过程等面向来看,公关职业确实具备某些条件,因此公关业即使不被视 为是专业,至少也是Barber ( 1963 ) 所谓之“边缘或浮现中的专业”。不论学科或作为专业本 身,公共关系都还是在“发育期”,不论教育者或从业者都应该给予高度耐心,不要躁进,客观 的看待这门新兴学科。

在中国(不含港、澳、台),当前正式的公共关系高等教育是自21世纪才开始,截至2006年 6 月,全国仅有三所学校开设公关本科专业,其它新闻传播或行政科学系,多将公共关系做为单 一的一门课。至于研究所试点的开始也是近三年的事。多数公关教学仍以知识教育为主,培养的 学生还不能真正满足专业公关公司或企业在公共关系技能方面的要求(何春晖,2002, p.2),师 资与教材也待突破。理论研究方面还停留在纯理论研究方面,缺乏对公共关系基础理论的实证研 究,以及对公共关系技术的深入研究。展望前景,由于中国入世、社会的开放、经济的繁荣以及 传播科技的发达等因素,给予发展公共关系学相当多的机会,教育者应当加强对外交流,参考先 进地区的教学、科研经验,深化教学及专着的内容。同时,掌握公关实践的需求,师生皆需多走 出去(进行行业交流、跨学科学习等),同时也引进来 (引入给予公关养分的学者专家、科研成果 等)。从业者应该把握趋势,掌握公共关系的菁华与功能,适时发挥其“小兵立大功”的关键角 色,把握公关诚实正直、以社会利益为考虑的职责,才是公共关系学门发展的基石。

注 释:

[1] Pasadeos, Y., & Renfro, R. B.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J].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1992, 4 167-187.

[2]Doerfel, M., & Barnett, G. A. A semantic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J].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99, 25(4), 589-603.

[3]黄懿慧, 台湾公共关系学及研究:1960-2000年之回顾 [J]. 广告学研究,2003, 20 13-50.

[4]戴元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81-82.

[5]McQuail, M.最新大众传播理论[M]. 台北: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013.

[6] McQuail, M.最新大众传播理论[M]. 台北: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0 47.

[7] 秦俐俐, 组织传播─源起、发展与在台湾之现况[J]. 新闻学研究,2000 63 137-162.

[8] 苏蘅, 人际传播理论及研究:一些回顾 . 新闻学研究,1981 28 263-277.

[9] 黄懿慧, 西方公共关系理论学派之探讨―90年论典范的竞争与辩论[J]. 广告学研究,1999 12 1-37.

[10]黄懿慧, 台湾公共关系学与研究―1960-2000年之回顾[J]. 广告学研究,2003 20 13-50.

[11] Miller, D.P., & Kernisky, D.A. Opportunity Realiz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within departments of communication

[J].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999, 25(1):87-100.

[12]张国良,复旦传播学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A],见袁军、龙耘、韩运荣,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 [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137。张国良,中国传播学的兴起、发展与趋势[J].新闻与播, 2006, 214-18.

[13]吴文虎,「本土化的关键在于结合中国的传播实践[A]. 见袁军、龙耘、韩运荣. 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 [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279.

[14]明安香,传播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A]. 见 袁军、龙耘、韩运荣. 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14.

[15]戴元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01。

[16] 韩纲,差异与融合:以中美高校专业划分与课程设置看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与传播学三者之关系[A]. 见 张国良、黄芝晓. 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12.

[17] 陈培爱,关于广告学与传播学研究的讨论[A]. 见 袁军、龙耘、韩运荣. 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 [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127.

[18] 张国良,复旦传播学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A]. 见 袁军、龙耘、韩运荣. 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 [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137.

[19] 刘建明,传播学的「玄化与「细化[A]. 见 袁军、龙耘、韩运荣. 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72。

[20]戴元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01。

[21]戴元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05。

[22]张国良,复旦传播学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A]. 见 袁军、龙耘、韩运荣. 传播学在中国:

[23]传播学者访谈 [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137.

[24]骆正林,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难题[J].当代传播, 2006, 1 73-74.

[25]Torstendahl, R. Essential properties, strategic aims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ree approaches to theories of professionalism [A]. In Burrage, M. & Torstendahl, R. The formation of professions [M]. CA Sage, 1990 44-61.

[26]何春晖,中国公共关系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传媒报告, 2002, 2.

参考文献:

[1] 黄懿慧, 台湾公共关系学及研究:1960-2000年之回顾 [J]. 广告学研究,2003, 20 13-50.

[2]戴元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McQuail, M.最新大众传播理论[M]. 台北: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0.

[4]秦俐俐, 组织传播─源起、发展与在台湾之现况[J]. 新闻学研究,2000 63 137-162.

[5]苏蘅, 人际传播理论及研究:一些回顾 [J]. 新闻学研究,1981 28 263-277.

[6] 黄懿慧, 西方公共关系理论学派之探讨―90年论典范的竞争与辩论[J]. 广告学研究,1999 12 1-37.

[7] 张国良,复旦传播学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A],见袁军、龙耘、韩运荣,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 [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

[8] 张国良,中国传播学的兴起、发展与趋势[J].新闻与播, 2006, 214-18.

[9] 吴文虎,「本土化的关键在于结合中国的传播实践[A]. 见袁军、龙耘、韩运荣. 传播学在

中国:传播学者访谈 [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279.

[10]明安香,传播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A]. 见 袁军、龙耘、韩运荣. 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14.

[11] 韩纲,差异与融合:以中美高校专业划分与课程设置看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与传播学三者之关系[A]. 见 张国良、黄芝晓. 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12.

[12]陈培爱,关于广告学与传播学研究的讨论[A]. 见 袁军、龙耘、韩运荣. 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 [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127.

[13]刘建明,传播学的「玄化与「细化[A]. 见 袁军、龙耘、韩运荣. 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72。

[14]骆正林,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难题[J].当代传播, 2006, 1 73-74.

[15]何春晖,中国公共关系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传媒报告, 2002, 2.

[16] Pasadeos, Y., & Renfro, R. B.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J].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1992, 4 167-187.

[17] Doerfel, M., & Barnett, G. A. A semantic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J].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99, 25(4), 589-603.

元旦见闻范文6

诚如朱先生所说的,近年来,一些新闻单位借所谓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使当官的好处越来越多,诸如新闻评奖、评选先进这等好处绝对会向他们倾斜。“官本位”现象也愈演愈烈,甚至达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以某电视台为例,近两年通过“改革”,“官”(这里仅指中层干部)与编采人员各个方面的差距越拉越大,“官”与“民”泾渭分明。譬如,你一旦当上了“官”,先是享受单人办公室,然后换上新桌椅(绝对不会和普通编采人员的一样),配液晶显示电脑,专车侍候,同时还拥有业务经费、编采人员奖金支配权。个人奖金也开始大幅度上升(正职是普通人员的一倍以上,副职是0.8倍。改革前分别是0.4倍和0.2倍),更诱人的还有8万元至10万元的“风险”抵押金。到年底,保证“官”们人人弄得个皆大欢喜。而编采人员(不论职称高低)的境况就要差得多了,多人甚至10多人挤在一个办公室里,也没有专门的电脑使用,打稿件需要到文稿中心(理由之一是防止编采人员上班时间上网聊天或打游戏)。让业务人员更加苦恼的是,“官”们不管以前业务水平如何或能力如何,一旦当上了官,立马便成了业务权威,不仅可以对编采人员指手画脚,动辄训斥,还可以随时把编采人员开掉。在这家媒体,中层干部说让你下岗,你就得闲着;说让你离开,你就得另寻出路。弄得搞业务的个个郁闷无比、痛苦万分。饭碗随时可能被端,想一想是个什么滋味。年轻人压力大,中年人更是人人自危。最近,这家电视台的个别部门竟然规定45岁以上的编采人员一律回家,其中不乏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45岁是一个什么样的年龄啊!

应该说,新闻单位是典型的业务单位,但在有的新闻单位搞业务的非但不能得到应有的尊敬,反而被搞得灰溜溜的,简直不可思议。尽管这些年许多有识之士对业务单位的“官本位”现象进行了严厉抨击,但现实依然无法改变。

凡此种种,不仅挫伤了员工和业务人才的积极性,更容易导致本单位业务水平的弱化,造成一些优秀人才的流失。据了解,某市电视台短短的几个月里就有多名高级人才离开。由于用人上的偏差,进而导致不少电视台的管理水平低下,栏目特色不明,节目质量不高,收视率上不去,经营创收不断滑落,缺乏生机和活力。同时,这也导致部分业务人员无心钻研业务,千方百计“挤”官场,放弃了做一名优秀记者的追求。

笔者认为,这种状况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些新闻媒体在人才资源配置中,长官意志浓厚,以“官本位”为中心,业务人才不算人才观念严重;甚至在用人上搞平衡关系,把不少有真才实学的业务人才挡在了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岗位上,造成不少业务人才心灰意冷、无所事事,“累并痛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