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经验范例6篇

合同管理经验

合同管理经验范文1

为了搞好经营管理,我们饭店用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整理合同,因为合同对于我们饭店的经营管理非常重要。如果经营合同管理不好,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创收效果,也会给上级领导带来麻烦,引起纠纷等等问题。为了规范经营合同管理,我们饭店认真分析研究了在合同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合同格式不规范,合同内容不全;二是合同语言不规范,口语化现象普遍;三是职责界定不清晰,违约条款没有说清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四是合同价格组成不明确,部分合同只有综合单价,没有详细的价格分解等等。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给我们饭店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一次,我们老总刚到饭店时,有一家长包房的合同年租金签订时间是360天,实际按照一般情况应该是365天,但当合同交到老总手里的时候,相关人员已经将合同签订完毕了,饭店因此损失了5天的房租。

发现这些问题后,我们立即着手研究整改措施。为了规范经营合同,规避企业风险,保证创收效果,我们统一了文本,按照房屋的性质分清类别;将合同统一分类,便于检查;规范合同的格式和专业用语等等。通过整改,切实保证了经营效益,基本避免了因合同管理不规范造成的损失。比如,租用我们二层写字间的客户提前解约,到财务结账时,由于我们的合同规范,将违约条款写的非常详细,客户只好付了违约金,没有给饭店造成损失。

通过重视经营合同管理,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规范的合同也是保证经营的一种保障和手段,对规避企业风险,保证创收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是可以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合同既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取得经济效益的纽带,也是产生纠纷的根源。企业经营中的风险有许多是在合同的立项、订立和履行中发生的。合同管理首先就是要尽可能的发现签订某宗合同隐藏的风险。通过规范的合同管理,加强合同中立项的审查以慎重决策,减少无利益投资;加强合同订立的管理,可以减少因个人疏漏产生的风险;加强合同履行中的控制,可以保障合同利益得以更为及时、安全的实现;加强合同的备案与存档,可以督促有关机构与人员更谨慎执行合同事务,防止风险。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最大范围内确保收益的实现。

二是可以提升企业形象。重合同、守信用是企业最重要的形象。规范的合同管理可以使接触企业的人在合同管理中感受到企业管理的规范与秩序,工作的严谨与守信,较高的法律意识和员工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竞争力,赢得市场,健康持久地发展下去。一个企业是不是重视合同管理工作,重视的程度如何,直接反映了这个企业对自身形象的重视程度。通过在合同管理制度中规定合同变更、解除的程序及合同履行、变更、解除应注意的问题,有助于企业员工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严格履行已生效的合同,从而树立企业良好的商业信用及形象。

三是可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经营的首要目的就是创造经济利益,一次重大的交易失败、频发的交易失误会造成企业的直接经济损失,甚至一蹶不振。防止了这样的损失,就是创造了效益。合同管理通过控制随意的决策,通过对合作方的准确分析判断,通过科学的谈判对策,通过对合同条款的的合理设计,通过对履行过程中集体问题的妥善处理,通过合法合理的纠纷解决程序,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促进企业提高诚信经营的意识,提高企业诚信的知名度、信誉度,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那么,如果加强经营合同管理呢?我们饭店逐步完善了一系列措施,以规避企业风险,保证创收效果。一是提高合同审查质量,规范合同管理。我们以合同审查作为企业防范风险的重点和突破口,通过提高审查质量,防范和控制法律风险,有效地化解企业经营风险、规范并净化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

二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合同管理。制度是管理的灵魂。我们建立、健全了完备的合同管理制度,使企业合同管理活动定型化、条文化、制度化,明确各部门的分工和责任,明确管理的范围、管理的部门、管理的人员、管理的职责、管理的程序和管理的具体要求、处罚奖励标准,使之在合同管理中互相支持和配合,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扯皮或失误,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合同管理经验范文2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行为经济学实验;设计与应用

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管理,降低供应链供需不匹配的成本,提高供应链收益的理论和方法。供应链管理理论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模型,以描述某个管理决策寻求最优化的过程,如进行库存、定价、生产或协调决策,以实现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些模型是对实际供应链管理问题的抽象和概括,具体的企业运营环境往往被忽略,这些模型预测的最优结果在管理实践中通常并没有出现[1]。要转变这种因离企业管理实践较远,导致的理论模型的实际应用问题,行为经济学实验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行为经济学实验是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考察相关经济理论或被试在实验条件下的行为过程,对理论模型在真实世界中的表现进行验证或者修正的实验方法[2-3]。将行为经济学实验引入到供应链管理中,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供应链理论模型离管理实践较远的问题。通过合理设计的行为经济学实验,让被试以决策者的身份参与到实验中,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模型进行重复运用,在不断地模拟决策中,体会决策结果带来的利益或亏损,能够很好地加深被试对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的理解,知道这些模型的优点和不足,并对这些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补充,为将来解决企业的实际供应链管理类问题奠定基础。

1供应链管理中的行为经济学实验目标及功能

学者和学生都可利用行为经济学实验对供应链管理进行研究和实践,对参加实验的被试,特别是没有接触过企业运营实践的本科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供应链管理中引入行为经济学实验,主要有以下两个目标:1)可以检验和完善已有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模型通常都包含有较强的假设,追求数学处理上的方便,用作一般的指导思想比较有效,但是应用于具体的供应链管理活动中,模型给出的最优化结果可能并不能实现。引入行为经济学实验后,可以对报童模型、牛鞭效应、供应链合同等供应链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并研究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人们的决策行为是否与模型相符[4-5]。2)发展新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如果通过行为经济学实验发现,决策结果与理论模型存在显著的差距,那么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探讨被理论模型忽略的人的行为因素,将决策者的心理因素如公平、信任、损失规避等加入到研究假设中,建立新的更加符合管理实践的理论模型[6-7]。行为经济学实验可以在理论分析模型和经济实践活动之间架起桥梁,这是它在供应链管理中最大的功能。虽然通过实证研究也可以检验这些模型,但是实证研究中的数据来源通常会遇到有效性的问题。比如,问卷调查都是二手数据,即使接近管理实践,但是很难通过这些数据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因为这些数据不能为研究人员进行控制,只能被动地接受[6-7]。但是,在实验中,可以对价格、成本和需求等比较感兴趣的变量水平进行控制,通过实验数据对决策结果进行分析,找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并进行修正。

2供应链管理中的行为经济学实验设计

2.1实验的分类设计

为研究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模型与管理决策活动的区别,可以通过考察模型中的相关变量来进行。供应链管理模型的目标函数通常是最大化利润或最小化成本,决策变量包括订购或生产数量、零售价格或采购价格以及相关的合同参数等,行为经济学的实验设计要考察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对这些变量的选择是否符合模型的预测,那么,良好的实验设计有以下两种方式。1)演示性实验。这种实验只需要一个实验组别就可以进行,主要作用是演示供应链管理中的某种特殊的现象。例如,牛鞭效应是指供应链需求的波动从供给端向需求端逐级扩大的现象,为了演示这种现象,可以设计从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到顾客的4级供应链实验,让每个被试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在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和需求等其他给定的情形下,为每一次自己下游客户的需求给出采购数量决策以最小化采购和库存成本,这种被称为“啤酒游戏”的供应链管理实验在研究和教学中已经被反复证明和采用。2)研究性实验。研究性实验至少需要两个实验组别,一个组别为基本组,另一个组别为对照组,对照组的某些实验条件与基本组有所不同。研究性实验的主要作用是在某个模型参数处于两个或多于两个水平以上时,考察两个组别被试选择的决策变量和供应链的效益是否符合理论模型,也就是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如表1所示。除此之外,研究性实验还可以通过对两个组别实验数据的分析,找出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之间偏差的原因。例如,在批发价合同下,供应链管理模型显示供应链上下游在各自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它们的价格和采购等决策会导致供应链的总体利润低于双方一体化决策的情形,即所谓的“双重边际效应”。但是,在文献[6]的行为经济学实验中,相识和不相识的两组被试在双重边际效应上的表现却有显著性的差异,这里不相识的人组成了基本组,相识的人组成了对照组,不同的商品成本、价格或需求成了模型参数的不同水平。文献[7]建立了一个以公平因素为基础的供应链模型,解释了在批发价合同下,供应链成员之间考虑公平交易的倾向可以协调供应链。为了保证模型参数在实验中保持不变,需要将被试随机地分配给各个组别和角色。例如,如果一个组全部由大学生或女性组成,那么这种具有特别性质的决策者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系统性差异,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错误,将每一个参加实验的被试进行随机地分配,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2.2实验路线设计

供应链管理中的行为经济学实验的路线设计如图1所示。整个实验分为实验准备、进行实验和实验后期3个步骤来进行。在实验准备阶段,理论假设通常来自已有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为使得实验过程中方便操作,可以对理论模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赋值,通过实验来检验模型的决策变量是否符合模型的预测,这些模型预测的结果则可以作为待实验验证的理论假设。实验指导的编写主要是为了向被试介绍供应链管理的背景、实验的具体内容和流程。现在计算机成为行为经济学中常用的工具,特别方便于进行实验控制和数据的收集以及传输,所以编写适合供应链管理实验的计算机程序也很重要。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尽量随机性地分配实验角色给被试,其次要让被试熟悉实验指导书中的相关内容,并在正式开始实验之前,试做实验以加强熟练程度,防止实验过程中出现误操作。在实验完毕后,则需要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并验证理论假设是否成立,在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存在显著性差异时,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

3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行为经济学实验

在设计供应链管理行为经济学实验时,为了使得实验的结果真实有效,必须对一些实验过程中的环节进行精心地设计,避免出现系统性的误差。

3.1实验语境

在供应链管理的行为学实验中,通常需要向被试描述实验的一些基本内容,比如实验条件、扮演角色和决策顺序等,这些文字表达的语境框架应该简短而中立,尽量不要出现带有暗示性的话语。比如,在供应链管理中经常出现的“供应商”和“零售商”等词语,可以用“行动者1”和“行动者2”进行替代;做出“定价”“库存”和“采购”等商业决策,可以用让被试在一个行动集合中进行选择来替代。营造简短而中立的实验语境,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被试出现无意识地决策偏差。例如,在考察公平因素对供应链上下游决策的影响时,应尽量避免在实验中使用公平类的词语,因为这可能会让实验参与者在进行决策时会无意识的出现不同的决策行为。另外,不同的研究人员对语义的理解可能不同,所以在实验中使用简短而中立的语言对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的验证和演示是很适用的。二是简短而中立的实验语境更具一般性,可以推广到其他的实验中去。

3.2被试

被试将成为在供应链管理实验中进行反复决策的参与者,他们的个人特征将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最常见的情况是研究者喜欢邀请大学生作为实验的参与者,与全为企业管理者为参与者的实验相比,这两种情况下是否会导致实验结果的显著性差异则显得比较重要。在供应链管理的行为经济学实验中,大学生被试非常普遍,因为他们都集中于大学校园中,很容易进行招募,给他们支付的报酬也相对较低。研究显示,大学生和企业管理者分别组成的被试,在实验结果上并没有表现出统计学上的差异性,企业管理者在实验中做出的决策并不比大学生好或差,因此,为实验方便,可以将大学生作为实验被试的主要招募对象。

3.3激励

为了激励实验参与者更加认真地对待供应链管理实验,对他们进行酬金奖励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而且发给他们的酬金数量应该基于他们在实验中的绩效表现,如实验完成后的平均成本或平均利润等。如果被试在实验中挣到的钱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那么实验参与者特有的内在特征就会变得无关紧要,研究者可以基本上确认实验是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式在进行。如果没有适当的激励措施,就很难让实验参与者将精力集中到实验中来,实验的数据和因此得到的结论都得不到保证。

4供应链管理的行为经济学实验案例

销售回扣合同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种协调机制,可以利用行为经济学实验来进行证明和修正。它是指零售商售出商品的数量超过给定界限,每超过一单位,上游的供应商就向零售商返还一定的金额。理论模型研究表明,销售回扣合同可以很好地协调供应链。为了证明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可以通过下面的行为经济学实验来进行。

4.1提出理论假设

在由一个零售商和一个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中,文献[8]研究表明,在销售回扣合同下,零售商的利润函数为:R(Q|T)=-wQ+pEmin(Q,ζ)+sE(Q-ζ)++uE(min(Q,ζ)-T)+(1)式中,w为批发价格,p为零售价格,Q为零售商的采购数量,s为处理卖不出去的单位商品得到的残值,u为单位返还金额大小,ζ为随机市场需求,其概率分布函数为Φ(ζ),T为销量的给定界限[8]。存在唯一的合同参数组合{w*,T*,u*}协调供应链,其中,u*=(w*-c)(p-s)c-s,w*为下式的解:(p-c)∫Qw0ζΦ(ζ)dζ=k-ε(2)T*为下式的解:(p+u*-s)L(Q0)-u*(L(T*)+T*(1-Φ(T*)))=k(3)式中,L(x)=∫0xζφ(ζ)dζ,Qw=Φ-1[(p-w)/(p-s)],Q0=Φ-1[(p-c)/(p-s)],k∈(0,π(Q0)),π(Q0)=-cQ0+pEmin(Q0,ζ)+sE(Q0-ζ)+,ε∈(0,k),且ε足够小。行为学实验实验需要将上述理论模型结果化为一个算例。假定市场需求在[0,100]上均匀分布,c为12元/单位,w为18元/单位,目标数量T与回扣u为决策值,零售商每一期订购数量Q。未销售完的货物当期即作废处理,残值s为1元/单位。那么可以得到理论假设为:假设1(理论基准):在销售回扣合同下,供应链的最优订购数量为59,供应商设定的单位商品返还金额为14.72,销量给定的界线为43。假设2:与批发价合同相比,销售回扣合同协调了供应链,零售商、供应商和供应链的利润都会增加。

4.2实验

1)被试的招募。在进行实验前,可以在大学校园中招募大学生作为被试,或者让参加供应链管理课程学习的学生作为被试。随机地将两个人组成一组,一人扮演零售商,一人扮演供应商。2)进行实验。让他们先进行批发价合同的实验,然后再进行销售回扣合同的实验。在每个实验中,应先进行5轮实验,让学生熟悉决策规则,然后正式开始实验。在批发价合同中,供应商对批发价格进行决策,零售商对采购数量进行决策,然后随机的市场需求也开始实现,这时可以计算零售商、供应商和供应链的整体利润;在销售回扣合同中,零售商决定采购数量,供应商决定返还的单位商品金额,然后随机的市场需求也开始实现,参与各方的利润也马上得到计算。在两个实验中,商品的市场需求分布、生产成本、零售价格、残值等实验参数都是相同的,与4.1节中的数值保持一致,每个实验都将进行40轮。在实验前,应将撰写好的实验指南发给学生,详细说明销售回扣合同的运作机理,以及上述实验规则。3)激励。根据每个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实验结果,按照他们在每个实验中40轮的平均利润水平与理论最优结果的比例,对他们进行奖励,发放给每位参与者一定数额的人民币。

4.3验证假设与模型修正

收集得到的实验数据,对4.1节中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可以利用SPSS等软件和统计推断的方法,验证在销售回购合同中,供应链订购数量的均值是否等于59,供应商设定的单位商品返还金额是否为14.72,销量给定的界线是否为43;还可以验证第二个假设,即销售回扣合同下的供应链利润水平是否比批发价合同高。如果假设都得到验证,那么表明销售回扣合同的理论模型与管理实践一致;如果假设没有得到验证,则表明销售回扣合同的理论模型和管理实践之间存在差距。为找出这种差距存在的原因,需要对销售回扣合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再次设计合理的行为经济学实验,证明分析中找到的影响因素,并将影响因素加入到模型中完成对模型的修正。

5结束语

供应链管理中引入行为经济学实验,不仅对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并修正,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熟悉供应链管理的实践情况,逐渐在供应链管理的教学和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使得供应链管理的行为经济学实验结论真实可信,需要对实验进行有效的设计,规划合理的实验路线,在实验语境的选择和设定上要尽量地简短而中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招募大学生作为实验参与者,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参与者进行合理的酬金激励。

参考文献

[1]HOT,ZHANGJ.Designingpricingcontractsforboundedlyrationalcustomers:Doestheframingofthefixedfeematter[J].Managementscience,2008,54(4):686-700.

[2]姚宇.世界著名实验经济学实验室介绍[J].经济学动态,2014(11):107-114.

[3]BARTLETTRL.,KINGPG.Teachingeconomicsasalaboratoryscience[J].Journalofeconomiceducation,1990,21(2):181-193.

[4]CACHONG,LARIVIEREM.Supplychaincoordinationwithrevenuesharingcontracts.Managementscience[J].2005,51(1):30-44.

[5]ZER,ZHENGY,CHENK.Trustinforecastinforma-tionsharing[J].ManagementScience,2011,57(6):1111-1137.

[6]LOCHCH,WUY.Socialpreferencesandsupplychainperformance:Anexperimentalstudy[J].ManagementSci-ence,2008,54(11):1835-1849.

[7]CUITH,RAJUJS,ZHANGZJ.Fairnessandchannelcoordination[J].ManagementScience,2007,53(8):1303-1314.

合同管理经验范文3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 实验室 建设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国教育带来了巨大影响,为培养出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创新能力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一代新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改变过去实验教学类型中的课堂演示型、专业训练型、课外检索阅读型的单一模式,形成开放性、自主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适应网络发展的新形式。实验教学是实现当前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管理类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因此,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作用巨大,意义非凡。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特点与实验室的内涵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特点

经济管理主要研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组织、合理调节的规律和方法,它包括两方面:宏观经济管理,即国家对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指导、调节、监督;微观经济管理,即各类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个体劳动者的经营管理。

经济管理是综合应用性学科,它融合多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学科知识,注重总结实践经验和可行性研究。普通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重点应该在微观经济管理方面,其就业对象也主要是企、事业单位的各级职能部门。根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指导思想和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精神,我们有必要研究基层企、事业单位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发展趋势,有必要让学生及早熟悉基层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流程和主要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掌握基层企、事业单位管理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内涵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经济管理科学与现代信息化技术融合渗透,提高实验教学手段的网络化、信息化程度。在布局上打通专业的实验教学界限,为相同的专业实验课程建立共同的实验教学平台;同时从专业特殊性上,针对各专业实验教学的各自特点,建立不同的功能实验教学平台。

围绕大学的实验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经济与管理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上需坚持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为动力,狠抓素质教育: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建设,以人为本,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依托购置的经济管理类模拟教学系统,增加自己设计、制作的实验方案和教具,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不断挖掘实验课程内涵,革新实验教学内容;运用模拟软件操作、多媒体演示教学、案例实战演练的特色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做应用能力大大提高,达致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经济管理类实验环境现状

经济管理类实验、实训环境建设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目前基于计算机模拟的实验环境建设已经相当广泛,基本涉及经济管理类的各个专业和课程,并且还在不断推陈出新。发展趋势正在向着真实场景的实操方向发展,应该说目前的经济管理类实验环境建设正处在蒸蒸日上的黄金阶段,发展方向也是基于如何更好地满足经济管理类学生实验、实践的需要来考虑的,是符合经济管理类教学要求的。但是,各校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基本上是根据课程需要的紧迫程度和市场上相关模拟环境的成熟程度分期分批逐渐完成的,目前虽然也在强调不同专业的共享,但还仅停留在相关课程实验环境的共享,缺乏系统的思维方式,缺乏根据经济管理类相关联的各专业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系统地设计和建设实验、实训环境的思想;实验环境建设仍处于满足教学基本需要,缺乏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体现未来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发展方向,如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综合的实验、实训环境的考虑;同时实验、实训环境建设更忽略了科学研究的需要。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到现在,几乎所有的基层企、事业单位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管理信息化,例如:会计电算化、MRP、ERP、SCM、CRM、OA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等。这些企、事业单位所应用的管理技术特点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来说,不但是相关专业教学改革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是实验、实践环境建设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是解决要求学生掌握哪些基本技能的大问题。只有提供了相应的实验、实践环境,才能够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才能够保证我们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科技进步的需要。

三、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意义

(一)提高了经济管理类教学质量

在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更好的结合,尤其是在未来的经济社会时代,要求我们培养的经济管理人才要适应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工作环境,仅靠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远远不能够解决问题的,而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专业化软件为工具,系统和自然地融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思维,是培养新型经济管理人才的需要。

(二)为学生以后工作奠定了基础

针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特点,学校在实验与实践环节的整合上要特别下工夫,要为学生解决许多在现实环境中十分困难,甚至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他们专业实务实习操作性很强,学生一般不可能用大量时间去实习,而且外贸公司也因商业秘密等原因不愿意接受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学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建立的国际贸易实验室中,学生可通过仿真的外贸模拟软件,强化外贸单证制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通过外贸实训平台中的出口商、进口商、工厂、出口地银行及进口地银行等不同角色的扮演,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和相互间的互动关系,不仅解决了学生专业实践的困难,也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三)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注重实际操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实验演示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自己动手操作并获取新的理论知识、实验知识和基础技能。教师借助多媒体计算机设备、实验教学软件等使学生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并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知道如何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操作中,实现“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以实现学生实际技能的动态提升。

除此之外,实验室建设除了育人和科研的功能以外,还应进一步发挥高校的社会职能,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直接为经济建设作贡献。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涉及一系列应用于生产的再开发、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大量工作要依托实验室。有条件的经济管理实验室可以通过改革、挖掘潜力,力争为社会多做一点工作。在多做工作的过程中获得新思想、新信息和产业部门物质上的支持,也有利于学科和实验室自身的发展。

四、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设想

(一)构建计算机模拟平台

目前使用的企业模拟实训软件借助于计算机的特有功能,将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充分应用学过的管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尝试,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获得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几年才能感受到的经验和体会。

管理决策问题涵盖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多门课程的知识。如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课程,因此我们认为围绕管理决策问题开发实验教学平台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而且把这个应用平台设计成博弈竞争型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目前国外的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和国内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BUSIMU等系统已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仍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仿真类型的多样化不足;系统的动态性不够;系统的综合性难于实现等。

管理决策模拟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任重而道远,我们应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尽早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综合性教学实验平台。

(二)在实验室开设新型实验课

开设新型实验课。如可以以“管理技能开发训练”和“服务营销”为代表的情境体验实验课开出。比如针对管理者通用能力训练的“管理技能开发训练”实验课在国内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尚不多见。该课程可以在学生进入大学校门的第二个学期开设,承载着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增加对管理者角色认知的使命。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做专业启蒙教育。每一次实验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自我管理技能评估、游戏和角色扮演。依托于沙盘教具的系列沙盘推演实验也陆续推出。比如针对管理者综合能力训练的“ERP沙盘模拟演练”课程,参与者组成6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每个企业中6个管理者的角色分别由不同的同学担当,通过模拟企业六年的经营,使参与者在分析市场、制订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熟悉具体的业务流程,感悟科学的管理规律,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实验课与实验室建设配套,将会受到很好的效果。

(三)努力提高实验室的效率

一般情况下,实验室应根据学校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规定,承担实验实训教学任务,按计划准备和开出实验实训课。实验室要完善实验实训教学大纲、教材(指导书)、讲义等教学资料,合理安排实验实训指导人员,完成实验实训教学任务。

努力提高实验实训教学质量,切实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通过实验实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指导学生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室要不断充实、更新实验实训内容,改革实验实训教学方法,增开新的实验实训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对学生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高实验实训教学水平,在保证实验实训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努力为研究人员提供科研条件。要注重实验技术研究和开发,发挥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潜力,努力提高设备利用率。鼓励研究开发和自制实验装置,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实验室根据实验实训教学工作的需要,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有效地完成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杨伯苗.浅议省级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19(3):98-100

合同管理经验范文4

关键词:财经类实验 实验教学体系 开放式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财经类人才专业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高级应用型财经专业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的迫切任务。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各普通高等院校正着手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积极地探索和改革,并已形成广泛的共识,培养财经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比较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佳的状态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应加强实验教学,对于培养财经专业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提高综合业务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而实验教学体系及其管理是否适应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是提高财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一、财经类实验教学管理现状及必要性

(一)财经类实验教学管理现状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财经类高校在开设理论课程的同时配备了实验课程,也曾取得不错的效果。如我校会计实验中心是学校重点实验中心,也是湖南省优秀教学实验基地,已运行近20年,近几年学校在原有会计实验的基础上已开发财务管理实验、审计实验和信管实验等。虽然我校的会计实验教学体系较为成熟,曾培养出大量的实用性会计人才,改革也一直在进行中,但改革的步伐总的来说不是很大,原框架并没有打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一的会计技能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进而反映出我校实验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这也体现了财经类高校实验教学中的普遍问题。(1)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高。单从会计实验来看,会计实验通常被归类到会计实习,而学校更为看中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往往忽视了实习这一块的内容。学校安排了大量的课时向学生传递会计的有关知识,需要学生去掌握其内容,而对会计模拟实验要求不高。尽管有些会计教学计划已对会计实习、社会调查等做了具体安排,但对会计实验课的安排很不规范,有的未做硬性规定,有的因受资金、场地的限制也没有真正地落实下去。造成会计模拟实验课程形同虚设,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反而影响了整体水平的提高。另外,教授会计模拟实验课程的教师虽然具备了良好的会计理论水平,但大多数都缺乏必要的会计实践经验,不利于在会计模拟实验课程中对相应的问题作出更为贴近实际的解答。(2)实验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实验教学内容分割、分散进行,缺乏系统性,不利于综合财经人才的培养。我国现阶段多数高校对于实验教学主要采用一门课程配一门实验的模式,如会计课程配备会计实验、财务管理配备财务管理实验,审计课程配备审计实验。各实验分散进行,人为地将系统的知识分割开来,不利于把同一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综合起来,以及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综合起来,从而不能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专业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获得对财经类专业知识、相关专业活动的系统理解与认识,没能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真正搭建起一个培养复合型财经类人才的平台。(3)创新能力培养缺乏。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多,探索性、创新性实验少,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针对财经专业学生最主要的会计模拟实验,现阶段仍主要采取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实验指导书限定的实验方法,由实验老师示范和辅导将实验做完,锻炼的主要是技术能力。练习从凭证到报表的一整套会计方法,而不能锻炼其他能力和素质,使人觉得会计与企业的管理无关,而且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实验没有留给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空间,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扼杀了其创新的能力。(4)实验室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实验室划分过细,规模偏小,设备重复投资,资源利用效率和投资效益不高。实验室难以做到向学生、社会开放。实验室通常隶属于具体的教研室,各个实验室之间是一种条块分割的关系,在实验组织方面、设备和人员配置方面体现出小而全的主要特征,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过分强调专业分工,在各个教研室之间形成隔阂,造成人力和设备资源的浪费。小而全的思想倾向同时又成为实验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主要阻力。

(二)财经类实验教学管理的必要性 对现行财经类高校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加强财经类实验教学管理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方面:(1)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2007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2010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紧接着在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可见我国一直以来高度关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为了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紧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就必须对现行财经类高校实验教学进行改革。(2)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适应知识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并能与国外发达国家趋同,国家教委已对高校专业设置做了一定的整合。这就要求各新专业拓宽知识面,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实验的重要性由此凸显,这必然导致对现行财经类实验教学的改革。(3)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的要求。对于和我校一样,近年才完成由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部分高校而言,原专科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实验教学管理办法等都不适应本科类财经高校教育的要求。为满足学校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财经专业人才,更加迫切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加强财经类实验教学管理。

二、财经类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设计实验教学项目应遵循的原则(1)多样性原则。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对培养和测试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所起的作用不同,因此在实验内容一定时,教师应尽可能设计出不同性质的实验项目,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培养目标学生的需要。可以把一项实验内容设计成观察性实验、演示性实验,也可以设计成操作性实验甚至研究性实验,其内容可包含各种实验类型所要达到的目标成分。要避免单一形式的实验项目。(2)针对性原则。理科类专业由于其特有的注重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与计算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增加开设研究性、分析性、模拟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项目;工科专业应特别注重开设验证性、操作性、故障性、测量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这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财经类专业则既注重基本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强调应对复杂经济环境、处理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3)层次性原则。按照实验教学项目的性质与地位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培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实验项目和培训综合运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实验项目两大类。一般情况下,操作性、验证性、观察性、演示性、测量性实验等项目,由于实验内容的单一性和基础性而适合于在大学低年级中开设。设计性、研究性、分析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由于需要相对高级的实验技能和综合知识而适合在大学高年级中开设。故障性实验、模拟性实验可根据实验项目内容的难易度和复杂度在不同年级开设。

(二)教学实施环节应遵循的原则在理工类实验教学实施环节中体现出指导教学实践的最基本5P原则,它既适用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也适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5P 是指预览材料(Preview the Materials)、准备材料(Prepare the Materials)、准备环境(Prepare the Environment )、让学生做好准备(Prepare the Learners)、实施教学(Provid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预览材料,在使用教学材料之前,教师一定要预先浏览一遍要使用的媒体和材料,千万不要贸然使用。教师必须明确教学材料确实符合学生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准备材料,为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不管是由教师播放媒体还是学生自己使用,都需要事先做好准备。首先,收集教学所需所有的教学材料和设备。然后,确定按照什么顺序使用教学材料和媒体。作为演讲者,教师要做什么?作为学习者,学生需要怎么做?制作一个清单,列出所需要的教学材料和设备。准备环境,教学无论是在教室、实验室、媒体中心进行,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设备条件,供学生观看媒体或使用材料。不管自己用,还是由学生操作,教师都要提前检查设备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让学生做好准备,学生学到了什么,取决于他们为教学做了哪些准备。在实验之前让学生做好准备,了解实验的内容,预期将得到的收获等,这对教学的开展也同样重要。实施教学,实验中教师的角色应当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完成实验内容。

三、财经类实验教学管理的对策

(一)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根据理工类实验教学设计实验项目的多样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以及层次性原则,可优化财经类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两个层次的实验课程:一是基础实验,为把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得更紧密,我校在《基础会计学》课程和《会计电算化原理》课程中开设一定的实验课时, 如在72个课时的基础会计课程中开设10个课时的实验课时,这是整个实验体系的初级阶段,是针对财经专业基本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开设的操作性、验证性的实验项目,属于低层次实验;二是综合财务实验,该实验课程必须在学习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等所有的专业课程后设置。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相关的综合知识,或运用综合的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训练的一种复合性实验,是实验内容、方法与运行模式的最大优化,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综合财务实验是基于ERP的企业仿真平台构建,整合管理经济专业中各主干课程,综合现有手工会计、电算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各单项实验,同时将企业内部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等各门学科的知识贯穿其中。这是针对财经专业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而开设的设计性、研究性、分析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属于高层次实验。

(二)执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 针对以上实验教学的两个层次,在其实验实施过程中,结合5P原则,执行开放式管理。开放式管理并不是指形式上简单地从早到晚开放实验室,也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本着实验教学的开放性思想,以学生为本,全方位为学生开放实验,针对财经类实验教学的时间、对象、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不断改进。其具体管理办法有以下几种:(1)基础实验管理。基础实验为手工会计实验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实验突出学生手工会计处理以及会计电算化处理技能的培养,通过实验学生应基本上具备手工以及电脑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出具报表的能力。实验时间安排在其理论课程开课的整个学期,由学生自主选择。会计电算化实验建立在手工会计实验基础之上,在其后一学期进行。学生可根据学习进度及自身掌握情况,自主安排时间完成手工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则可由学生通过网上预约与随机实验相结合完成。网上预约是在实验室全天开放的前提下,由学生通过实验室网上预约系统进行每个实验室的预约和查询实验室空余情况,根据自己选课情况决定实验时间,实验室再根据预约清单中预约学生人数情况动态排出指导教师。通过网上预约系统能有效解决实验室排课难和学生选课冲突的矛盾。基础实验一人一组,独立完成。手工会计部分,教师在学期初对实验内容及要求进行讲解,并将实验用的原始凭证,空白的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发给学生。在整个学期内学生独立完成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报表的编制,如遇疑问及时咨询教师。电算会计部分,学生以上一学期自己完成的手工会计凭证为依据,独立完成数据电脑化的处理。实验的独立完成避免了个别学生有依赖思想,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训练。实验考核以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综合评定。平时成绩考核主要在于教师对于学生整个学期内实验进度及完成情况的检查,通过不定期检查,考核学生是否按课程学习进度正确及时完成了凭证及账簿的登记。期末成绩考核主要在于会计报表的出具和笔试的考核。在整个基础实验教学管理措施中,我们始终贯彻灵活与约束机制并存。即在实验时间、内容、方式上给学生最大的自由,也在实验考核上严格把关,为后续的综合实验打下坚实基础。(2)综合财务实验管理。综合财务实验基于ERP环境下,以沙盘教具为载体,每张沙盘面,代表一家的模拟企业,多家模拟企业在系统设定的竞争环境下进行对抗角逐,以追求企业最大利润为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完成从筹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到利润形成及分配的全过程,并对过程中的业务作出账务处理,最终出具财务报告,作出财务分析。实验具体内容包括:组建模拟企业,建立管理团队;规划企业经营,编制财务预算;经营模拟企业,开展财务活动,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财务决算,进行财务分析;盘点经营业绩,评价工作绩效。实验时间集中安排在第三学年下学期或第四学年上学期的四周时间,实验室从早至晚全天对学生开放,各假想企业定点专用办公区域。实验自由组队,每七人组建一家模拟企业,分别担任CEO、财务经理、采购经理、生产经理、销售经理、投资经理、会计人员职位,连续从事七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在每一个会计年度初学生岗位轮换,到整个实验结束时,所有学生应轮换完所有职位。实验教学形式可采用课件演示和现场答疑方式。在实验开始阶段,先由教师多媒体演示业务流程,实验过程中教师现场答疑,同时还可模拟外部角色,如银行、税务、主管部门。教师可按正常上班时间模拟外部角色,而由学生组成的模拟企业则可根据自身企业需要选择加班至晚上。每年经营结束后教师将各企业经营绩效予以公示,并对各企业本期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评,对下一年度的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实验考核以平时操作与最终企业间竞争的结果综合评定。实验过程中,教师负责督促各组学生完成每期企业经营决策和业务处理,并于每期期末由模拟企业自身进行绩效考核,给出每位成员的岗位胜任度评价。到设定的期数结束,由各企业CEO上台阐述企业经营策略及执行情况,并由教师根据客观数据(如期末股东权益、投资报酬率等)来评判竞赛结果。最后由教师综合学生平时操作情况,每期绩效考核成绩和所在企业竞争排名给出学生最终实验成绩。在综合财务实验教学管理中,教师始终把握“引导为主,督促为辅”的原则,最大限度给予学生决策的自由,以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及探索性,最终以市场经济规律及标准来考核学生实验成果,真正体现出开放式管理的精髓。这为培养由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财经类专业学生构建起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为高效率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供了一条培养捷径。

(三)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尽管不少实验中心已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用以确保实验室开放教学的顺利开展, 但在具体内容及手段、形式及方式、过程及程序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规范现象和不完善之处。因此可考虑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标准,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保持实验室管理工作能够长期有效地运行。ISO9000标准通行于企业界,其基本思想是企业所建立和实施的质量体系应能满足该组织规定的质量目标,确保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管理和人的因素处于受控状态,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服务,所有的控制都应针对减少、消除不合格,尤其是预防不合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实验教学的过程如同产品的生产过程,有着相对稳定的教学运行程式,也包括输入(教学指令、教师、教学设备设施等) ――过程(实施实验教学)――输出(教学效果、学习效果) 三个部分。再如对实验设备的供应方调研和资质审查、验收与审核等过程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采购过程”、“采购产品验收”等相似。另外对生产和服务所提供的制度、产品的监测,不合格品控制等在企业和实验教学中都存在共性。并且实践也证明了ISO9000系列标准可运用于高校,如国外的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都已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内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运学院等也相继建立了符合ISO系列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因此,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应能构建出更科学的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思想,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首先需明确课程教学的组织结构,明确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权限及其协调的关系。其次建立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的标准操作程序,作为过程运行和进行活动的依据。此阶段需编制的标准化的质量管理文件主要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教学作业指导书,并对其进行试运行,在试运行良好的基础上接受质量认证。最后实施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以促进教学过程得以持续改进,提高教学的满意程度。通过专家评价、学生评价、教师和技术人员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对实验全过程进行评价,发现问题,研究原因,作出改进,使得实验教学和管理质量上升一个台阶,推动实验教学和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管理系统。

*本文系2009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ERP的开放式综合财务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09]321号45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军:《试析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年第9期。

[2]杨晓东:《理工类高校实验教学项目的类型设计原则与导引》,《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23期。

[3]郭大伟、黄明:《会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职业与教育》2009年第1期。

[4]付延玲:《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开展综合性实验的研究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年第10期。

合同管理经验范文5

第一条为规范临沧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和实施效率,根据《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暂行)》和《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暂行)》的有关规定,结合临沧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临沧市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根据本市科技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市级财政科技经费资助或以科技政策调控、引导,由市科技局组织,具备条件的单位或个人承担,在一定时限内开展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活动。

第三条临沧市科技计划由基本计划和专项计划构成。基本计划由工业科技计划、农业科技计划、社会发展科技计划组成,专项计划由市院市校科技合作专项计划、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和科技条件能力建设专项计划组成。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临沧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实施管理、项目验收及问效等管理工作。项目管理遵循依法行政、明确职责、管理公开、精简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项目立项

第五条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包括申请、审批、签约三个基本程序,并根据发展要求逐步推行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制和招投标制管理。

第六条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符合国家和省、市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战略需求;

(二)在相关领域和行业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具有项目实施的工作基础、人才条件和技术装备;

(四)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

第七条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项目申请书;

(二)有关附件(根据需要提供与申报项目有关的证明、知识产权状况、专家评议意见等材料)。

第八条项目申请书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立项背景、依据和目的、意义;

(二)与项目相关的工作基础和条件;

(三)项目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

(四)项目实施方案;

(五)经费概算及资金来源;

(六)项目承担单位及人员分工情况;

(七)项目承担单位意见;

(八)项目参加单位意见;

(九)县(区)科技局或业务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十)市科技局审批意见。

第九条立项程序

(一)项目按申请单位的行政隶属关系经其县(区)科技局或市级业务主管部门逐级申报和推荐,中央、省属驻临单位可直接向市科技局申报。

(二)项目申报由市科技局相关计划管理科受理。相关计划管理科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后,对符合立项条件的项目提出推荐意见,作为备选项目送综合科。

(三)综合科根据相关计划管理科推荐的年度计划项目情况,统筹提出年度立项议案提交局长办公会讨论审定。经局长办公会审定的年度计划项目议案,由市科技局与市财政局协调并完成会签和向市政府报批等程序后,正式下达新列项目及经费安排计划。

第十条项目申报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申报时间实行全年受理制,原则上每年4月份研究年度计划,6月份下达计划和经费。

第十一条项目获准立项后,项目承担单位须在接到通知1个月内与市科技局相关计划管理科签定计划项目合同书,并凭合同到综合科和财务室办理拨款手续。无正当理由,逾期不签定合同者,视为自动放弃立项。

第十二条项目合同书由市科技局统一制作,合同书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编号、名称;

(二)合同甲方或计划任务下达部门、乙方或计划任务承担单位、丙方或保证方;

(三)项目的主要任务及考核(验收)指标;

(四)项目的计划进度及实施方案;

(五)经费概算及资金来源;

(六)合同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七)违约责任和风险责任;

(八)合同有效期及各方签章。

第三章项目实施

第十三条项目实行合同制或课题负责制管理。项目合同书甲方为市科技局,乙方为项目承担单位,丙方为乙方的科技主管部门。

(一)甲方的职责:

1.按项目合同书规定拨付或商请财政部门拨付项目经费;

2.监督检查项目执行情况;

3.协调解决项目执行中的重大问题。

(二)乙方的职责:

1.按项目合同书组织实施项目;

2.落实项目实施条件和配套经费,并保证专款专用;

3.按甲方要求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报告重大事项,按要求填报甲方制发的有关调查表和统计表;

4.接受甲方、丙方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5.履行项目执行中知识产权保护、国有资产管理和科技保密等职责。

(三)丙方的职责:

1.匹配项目合同书约定的科技经费;

2.督促乙方组织实施项目和报告项目执行情况,协助甲方协调项目执行中的有关问题。

第十四条项目管理的主要方式:

(一)建立定期报告制度。项目承担单位应按要求每年5月31日前,向市科技局相关计划管理科和综合科提交项目半年执行情况报告;每年11月30日前报送项目年度实施情况(含经费使用情况)及效益分析总结。如遇对项目执行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应及时专项报告市科技局相关计划管理科。

(二)实地检查指导。项目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到承担单位了解和检查项目执行情况,督促和指导承担单位认真履行合同,帮助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对连续项目进行中期检查评估。

第十五条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实施期间,须按要求建立项目档案和资金专用科目,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并按有关规定建立技术保密和资金使用制度。

第十六条项目合同是项目管理的主要依据,合同自签定之日起,项目实施即应按合同规定严格执行。项目实施期间,合同书内容不得随意变更。因客观原因确需变更合同书内容的,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书面变更申请,说明原因和理由,经其科技主管部门或所在县(区)科技局同意后,报市科技局相关业务科审查,并请示分管领导审核同意后,重新签订项目合同书或订立补充项目合同条款。

第十七条项目执行期间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应予以中止:

(一)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客观原因,使项目无法按合同继续执行的;

(二)项目承担单位因组织管理不力或其他原因使项目无法正常执行或预期目标不能实现的;

(三)项目承担单位不按合同执行、挪用项目经费、拒不接受监督检查的;

(四)依据项目中期检查评估结果,按规定应予终止的。

项目终止后,承担单位应将已开展的工作、经费支出等情况向市科技局提交书面总结报告,结余或被挪用的资助经费要及时退回市科技局。

第四章项目经费管理

第十八条本办法所称的项目经费是指用于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经费,包括市级财政资助经费和其他渠道来源的经费。项目经费的管理坚持优化配置、专款专用、讲求效益、加强监督的原则。

第十九条项目经费使用范围:项目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一般包括:人员费、设备费、能源材料费、试验外协费、技术引进费、差旅费、会议费、知识产权保护费、管理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人员费,指直接参加项目研究开发人员支出的工资性费用。项目组成员所在单位有人员事业费拨款的,由其所在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的标准从人员事业费中及时足额支付给项目组,并按规定在项目经费预算的相关科目中列示,不得在财政资助的项目经费中重复列支。

设备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必需的专用仪器、设备、样品、样机购置费及设备试制费。

能源材料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低值易耗品等费用。

试验外协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租赁费用、带料外加工费用及委托外单位或合作单位进行的试验、加工、测试等费用。

技术引进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购买专有技术、技术成果等费用。

差旅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调研、考察、现场试验等工作的交通、住宿等费用。

会议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组织召开的与项目研究有关的专题技术、学术会议的费用。

知识产权保护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为申请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所发生的费用。

管理费,指项目承担单位为组织管理项目而支出的各项费用。包括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使用费或折旧、直接管理人员费用和其他相关管理支出。管理费占项目经费总预算的比例原则不超过5%,特殊情况根据项目实施内容及承担单位的性质核定。

其他相关费,指除上述费用之外与项目研究开发有关的其他费用。

第二十条项目合同书签定后,市科技局即按规定程序拨付或商请市财政局拨付项目经费至项目承担单位。

第二十一条项目承担单位要按照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和项目合同书的要求,严格执行项目经费预算,落实约定的项目匹配经费。项目经费实行单独核算管理,并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项目承担单位在报送项目执行情况及总结报告时,要附有经费使用情况及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说明。

第二十二条对违反财经纪律,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项目经费的,将视情况采取通报批评、停止拨款、终止项目、取消申报资格等措施。

第五章项目验收及问效

第二十三条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验收工作由市科技局相关计划管理科负责。对符合科技成果鉴定条件的项目,可根据项目完成单位的要求和科技成果评价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项目执行期满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在完成合同计划任务规定的执行期满后的3个月内,提出书面验收申请并提交相关验收材料,报市科技局相关计划管理科申请验收。

第二十五条申请验收应提供以下基本材料:

(一)项目验收申请表(由市科技局统一制作);

(二)计划部门下达的有关批文及计划项目合同书;

(三)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四)所获成果、专利及有关产品(或样机)数据、检测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等相关附件;

(五)项目经费决算报告。

第二十六条项目验收应以项目合同文本规定的内容和确定的考核指标为依据,主要内容有:

(一)项目合同书规定的研究开发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二)项目知识产权(包括技术标准)的获得、保护和管理情况;

(三)项目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四)项目验收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五)项目组人员履职情况和人才培养情况;

(六)项目执行的总体质量和效益。

第二十七条项目验收程序:

(一)项目承担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向市科技局相关计划管理科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有关验收材料。

(二)相关计划管理科对验收项目进行初步审查,对符合验收基本条件的,确定验收时间。验收由相关计划管理科邀请技术、管理、财务等方面5-7人的单数专家,组成项目验收专家组进行项目验收。

(三)验收应遵照科技部颁发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办法》和《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办法》有关规定执行。验收专家组的全体成员应认真审阅项目验收全部资料,必要时应进行现场实地考察,听取并收集相关方面的意见,核实或复测相关数据,独立、负责任地提出验收意见和验收结论。

(四)通过验收的项目,由市科技局发给项目验收证书。

第二十八条验收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通过验收:

(一)项目合同规定的主要任务和技术经济指标没有完成;

(二)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

(三)擅自修改项目合同书内容;

(四)超过合同书规定完成时间3个月以上,且事先未作延期申请和说明。

第二十九条对未通过验收的项目,在接到验收通知后6个月内,经整改完善有关项目计划任务及资料后,可再次提出验收申请。仍未通过验收的或属于本办法第十七条条中(二)、(三)、(四)项所规定的情况之一者,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在以后2年内不得再承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第三十条通过验收的项目,由市科技局相关计划管理科负责组织对项目执行成效,特别是知识产权目标进行追踪问效。符合科技成果登记条件的,应及时进行科技成果登记或申请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符合科技成果保密要求的,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密级确定。

第三十一条建立健全项目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市科技局相关计划管理科应将已验收(或终止)项目的相关文档整理归档,并及时按规定移交档案室。项目文档包括:

(一)项目合同书;

(二)项目验收申请书和项目验收证书;

(三)其他验收材料。

第六章专家咨询

第三十二条为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及社会参与程度,进一步完善专家参与机制。

第三十三条市级科技计划在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立项评审、中期检查、过程评估、项目验收等环节均可组织或委托评估机构开展专家咨询活动。专家咨询意见应作为科技管理与决策的参考依据。

第三十四条市科技局相关计划管理科应根据各类科技计划特点确定咨询专家。咨询专家组的组成应具有代表性和互补性,人数、年龄和知识构成应具有相对合理性。咨询专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能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

(二)熟悉咨询项目所在领域或行业的最新科技经济发展状况,了解科技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在本领域或行业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第三十五条在聘请专家时,应向专家阐明咨询的目的、咨询的工作原则、咨询专家的职责与权利,明确咨询的任务与要求。

第三十六条开展咨询活动前,应向咨询专家提供与咨询工作相关的资料、信息和数据,对有关咨询内容和项目背景作必要的介绍与说明,并对咨询专家的具体意见负有保密责任。

第三十七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向咨询专家施加倾向性影响,不得故意引导专家的咨询意见;不得伪造、修改咨询专家意见;不得向咨询对象及与计划管理决策无关的任何单位或个人扩散咨询专家的咨询意见。

第三十八条咨询专家在为项目进行咨询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规范:

(一)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独立、客观、公正地提出个人意见,不受任何影响公正性因素的干扰,并按照管理者的要求按时按质完成咨询任务;

(二)应维护咨询对象的知识产权和技术秘密,妥善保存咨询材料并在咨询活动结束后按要求将其全部退还管理者,不得复制与咨询有关的材料,不得向管理者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扩散咨询有关情况;

合同管理经验范文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向应用型、创新型方向发展。应用型大学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的经济建设,使学生的职业教育、技能教育和知识培养进行直接的结合,培养本科层次的对社会有用的应用性人才。在此过程中,应用型大学的实践教学平台作为最基本的教学设施,既是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实践平台。在计划内实践教学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教学平台的开放是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想,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平台的开放是必不可少的。

经管类专业实验具有不同于基础实验的特点,大多都融合了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经管类专业实验内容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性,实验过程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实验结果具有较大的多样性,且对学生具有多方面的启迪作用。如何充分发挥经管类实践教学平台的作用、利用实践教学平台的开放活动促进经管类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实践和探索。本文结合我校经管类实践教学中心在人才培养中为教师、学生提供综合性专业实践平台的开放活动,对经管类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开放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 应用型大学经管类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2.1应用型大学经管类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思路

北京联合大学是一所致力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以“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为办学宗旨,为此,我校经管类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思路是:以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为基础,以培养应用与创新能力为导向,根据经管类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和首都北京相关行业与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以及北京联合大学作为地方教学型大学承担普及大众化教育的任务,努力探索适合我校办学定位的经管类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教学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地方应用性大学的办学定位,面向北京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学校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基地;成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科技竞赛等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

2.2搭建实践教学开放的软硬件平台

实践教学软硬件平台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开放实践教学平台的根本。为了满足计划内实践教学的要求、同时又兼顾开放的需要,就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实验室功能的柔性组合,使得从属于不同学科专业的相对独立的实验环境可以分散使用或集中通用;做到既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实验教学需求,又可统一调配,满足实践教学平台开放的需求,有效提高各专业实验室的综合利用率。

在提高实践教学平台软硬件条件的同时,还应注重实验环境氛围建设,特别是关键实验教学环节仿真模拟条件的建设,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教学平台上进行各专业仿真模拟的实际操作和实战训练,例如引入企业流水线模拟开设生产运作与管理实验,通过各类软件开展企业经营决策模拟等相关实验,这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尝试和实践。

2.3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经管类专业素质与能力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既要注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建设,也要注重在公关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因此,在努力增加设计性、综合型实验项目数量的同时,实践课程建设也应努力提高设计性、综合型实验项目的质量;还应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对实验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服务社会经济及中小企业的目标。

2.4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构建一支结构合理、有较强责任感、实践经验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实验教学师资与管理队伍是实践教学平台开放的保证。由于经管类学科专业课程理论与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经常密不可分,许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由同一位教师承担。因此,实践教学队伍应由四部分组成:专职实验教学指导教师,兼职骨干实验教学指导教师,其他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的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时,实践教学队伍中还应吸收有丰富企业工作经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校外专家和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工作,并且要鼓励和培养教师走双师型的发展道路。

2.5实践教学平台开放的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是实践教学平台开放的重要保障,实践教学平台的开放管理应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根据经管类实践教学平台开放的实际需要,可制订诸如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实验设备与软件管理实施细则、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值班员职责等一系列较为完善的实验室管理规章与制度,并把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

3 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开放活动

经管类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可从时间、内容等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开放。不同的开放类型,具有不同的开放特点。

3.1时间开放

时间开放包括固定时间开放和不定时开放。

固定时间开放是指学期初针对各专业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学习的需要,按计划安排固定的实验室开放时间,教师和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各项实验活动。这类开放的特点是有预先制定好的开放计划和开放方案,开放时间上有保证,利于实验室管理。

不定时开放是指根据临时性的教学、科研、课外活动、校企合作项目等需要,进行不定时的实验室开放。这类开放的特点是时间安排上具有临时性、突发性和特殊性,时间多在周末、节假日和暑期,有临时的开放计划和开放方案,需要配备临时的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特殊的实验室管理。

3.2内容开放

基于经管类学科专业知识技能体系建设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考虑了社会、企业的工作流程等对经管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特点,因此,我校的经管类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包含经管基本技能实验、专业仿真模拟(综合)实验和职业能力训练三个层次,实践教学平台在内容上的开放也主要针对这三个层次进行。

(1) 基本技能实验开放

经管基本技能实验主要包括各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各专业应用软件的熟练使用等内容。经管基本技能实验的特点是专业针对性比较强,专业实验的内容比较具体。因此,这类开放一般在固定的开放时间进行,具有较强的计划性,有利于实验室管理。

(2) 专业仿真模拟(综合)训练开放

专业仿真模拟(综合)训练主要包括各专业仿真模拟的实际操作、实战训练等内容。它的特点是仿真性和实战性效果很强,对实验教学环节软硬件条件及整体环境的要求较高,而且,为了达到预期的实验教学效果,所需要花费的实验教学时间也比较多,例如企业经营决策沙盘模拟、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等。这类开放的特点是能够结合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组织,需要提供教师的专业指导,对实验室的整体环境和开放时间有较高的要求。

(3) 职业能力训练开放

职业能力训练主要是指与学生就业相关的各种职业和岗位实践能力训练等内容。职业能力训练是专业仿真模拟或综合训练的更高级阶段。它不仅专业性更强,而且应用性体现得也更加明显。职业能力训练包括参与科技竞赛、建立虚拟企业等方式,如我校学生UEB“校园企业”活动。这类开放的特点是有详细的组织计划和活动方案,学生在开放活动中要完成具体的真实任务,实验室应提供良好、稳定的实验环境,要保证开放时间。

4 应用型大学经管类实践教学平台开放的作用

4.1有助于深化和推动经管类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平台的开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开放实践教学平台有助于探索专业实践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通过与企业的交流合作,能够实现育人标准与用人标准精确对接,从而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来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

4.2有助于经管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开放实践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进行实验活动、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的环境,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工作责任心。

例如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校园企业”活动。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组建了80人左右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虚拟企业――联合电子商务虚拟企业(UEB),并在实践教学平台上进行虚拟企业的运行。利用实践教学平台开放所提供的实践环境,参与UEB的同学们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实务的体验,实现了专业与职业的对接。实践教学平台的开放不仅提高了软硬件的利用率,同时也为学生的校园企业提供了就业和创业的实践平台,实现了实践教学与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

4.3有助于有效发挥实践教学平台的作用

开放实践教学平台能够多方面有效的发挥实践教学平台的作用,这不仅表现在实验室软硬件设备利用率的提高上,还表现在开放实践教学平台对教师进行专业实践课程开发和改革的促进,以及提升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等多个方面。

4.4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开放实践教学平台为教师进行科研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利用实践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改进和开发新的实践课程,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完成各种科研项目,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4.5有助于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平台的开放不仅为校内教师、学生提供了一个业余实践活动的环境,同时也为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了学习、培训和科技交流的平台。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特别是校企合作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活动,能够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使其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还可以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资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