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事件范例6篇

网络安全事件

网络安全事件范文1

关键词:安全事件管理器;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08-10ppp-0c

1 相关背景

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网络信息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网络安全技术也成为网络技术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到目前为止,得到广泛应用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Firewall),IDS,IPS系统,蜜罐系统等,这些安全技术在网络安全防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网络新应用的不断发展,这些技术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众多异构环境下的安全设备每天产生大量的安全事件信息,海量的安全事件信息难以分析和处理。

(2)网络安全应用的发展,一个组织内可能设置的各种安全设备之间无法信息共享,使得安全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掌网络的安全态势。

(3)组织内的各种安全设备都针对某一部分的网络安全威胁而设置,整个组织内各安全设备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整合的安全防护功能。

针对以上问题,安全事件管理器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被提出来了,与其它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相比,它更强调对整个组织网络内的整体安全防护,侧重于各安全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信息关联,从而提供更为强大的,更易于被安全人员使用的网络安全保护功能。

2 安全事件管理器的概念与架构

2.1 安全事件管理器概念

安全事件管理器的概念主要侧重于以下二个方面:

(1)整合性:现阶段组织内部安装的多种安全设备随时产生大量的安全事件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器技术注重将这些安全事件信息通过各种方式整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格式,有利于安全管理人员及时分析和掌握网络安全动态。同时统一的、格式化的安全事件信息也为专用的,智能化的安全事件信息分析工具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源。

(2)闭环性:现有的安全防护技术大都是针对安全威胁的某一方面的威胁而采取防护。因此它们只关注某一类安全事件信息,然后作出判断和动作。随着网络入侵和攻击方式的多样化,这些技术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有误报,漏报等。这些问题的主要根源来自于以上技术只侧重对某一类安全事件信息分析,不能与其它安全设备产生的信息进行关联,从而造成误判。安全事件管理器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对组织内各安全设备产生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关联,实现对安全防护的闭环自反馈系统,达到对网络安全态势更准确的分析判断结果。

从以上二个方面可以看出,安全事件管理器并没有提供针对某类网络安全威胁直接的防御和保护,它是通过整合,关联来自不同设备的安全事件信息,实现对网络安全状况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实现对网络更有效的安全保护。

2.2 安全事件管理器的架构

安全事件管理器的架构主要如下图所示。

图1 安全事件事件管理系统结构与设置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安全事件管理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安全事件信息的数据库:主要负责安全事件信息的收集、格式化和统一存储;而安全事件分析服务器主要负责对安全事件信息进行智能化的分析,这部分是安全事件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由它实现对海量安全事件信息的统计和关联分析,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闭环监控系统;安全事件管理器的终端部分主要负责图形界面,用于用户对安全事件管理器的设置和安全事件警报、查询平台。

3 安全事件管理器核心技术

3.1 数据抽取与格式化技术

数据抽取与格式化技术是安全事件管理器的基础,只要将来源不同的安全事件信息从不同平台的设备中抽取出来,并加以格式化成为统一的数据格式,才可以实现对安全设备产生的安全事件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而数据的抽取与格式化主要由两方面组成,即数据源获取数据,数据格式化统一描述。

从数据源获取数据主要的途径是通过对网络中各安全设备的日志以及设备数据库提供的接口来直接获取数据,而获取的数据都是各安全设备自定义的,所以要对数据要采用统一的描述方式进行整理和格式化,目前安全事件管理器中采用的安全事件信息表达格式一般采用的是基于XML语言来描述的,因为XML语言是一种与平台无关的标记描述语言,采用文本方式,因而通过它可以实现对安全事件信息的统一格式的描述后,跨平台实现对安全事件信息的共享与交互。

3.2 关联分析技术与统计分析技术

关联分析技术与统计分析技术是安全事件管理器的功能核心,安全事件管理器强调是多层次与多角度的对来源不同安全设备的监控信息进行分析,因此安全事件管理器的分析功能也由多种技术组成,其中主要的是关联分析技术与统计分析技术。

关联分析技术主要是根据攻击者入侵网络可能会同时在不同的安全设备上留下记录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器通过分析不同的设备在短时间内记录的信息,在时间上的顺序和关联可有可能准备地分析出结果。而统计分析技术则是在一段时间内对网络中记录的安全事件信息按属性进行分类统计,当某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发生频率异常,则认为网络可能面临着安全风险危险,这是一种基于统计知识的分析技术。与关联分析技术不同的是,这种技术可以发现不为人知的安全攻击方式,而关联分析技术则是必须要事先确定关联规则,也就是了解入侵攻击的方式才可以实现准确的发现和分析效果。

4 安全事件管理器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安全事件管理器的开发已经在软件产业,特别是信息安全产业中成为了热点,并形成一定的市场。国内外主要的一些在信息安全产业有影响的大公司如: IBM和思科公司都有相应的产品推出,在国内比较有影响是XFOCUS的OPENSTF系统。

从总体上看,随着网络入侵手段的复杂化以及网络安全设备的多样化,造成目前网络防护中的木桶现象,即网络安全很难形成全方面的、有效的整体防护,其中任何一个设备的失误都可能会造成整个防护系统被突破。

从技术发展来看,信息的共享是网络安全防护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安全事件管理器是采用安全事件信息共享的方式,将整个网络的安全事件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分析,达到融合现有的各种安全防护技术,以及未来防护技术兼容的优势,从而达到更准备和有效的分析与判断效果。因此有理由相信,随着安全事件管理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安全事件信息分析技术的发展,安全事件管理器系统必然在未来的信息安全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事件范文2

一、 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积极处理”的宗旨,牢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和处理能力,一切以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和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为中心,进一步完善网络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二、组织领导及职责

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部署工作,安排、检查落实网络安全具体事宜。信息化管理员负责具体执行。

三、应急措施及要求

1. 各处室要加强对本部门人员进行及时、全面地教育和引导,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 信息化管理员严格执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办公室上网,落实上网电脑专人专用和日志留存。

3. 建立健全重要数据及时备份和灾难性数据恢复机制。

4. 采取多层次的有害信息、恶意攻击防范与处理措施。信息化管理员负责对所有信息进行监视及信息审核,发现有害信息及时处理。

5. 切实做计算机好网络设备的防火、防盗、防雷和防非法信号接入。

6. 所有涉密计算机一律不允许接入互联网,做到专网、专机、专人、专用,做好物理隔离。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绝对不能存储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的文件。

四、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一) 当人为、病毒破坏或设备损坏的灾害发生时,具体按以下顺序进行:判断破坏的来源与性质,断开影响安全与稳定的信息网络设备,断开与破坏来源的网络物理连接,跟踪并锁定破坏来源的IP或其它网络用户信息,修复被破坏的信息,恢复信息系统。按照灾害发生的性质分别采用以下方案:

1. 网站、网页出现非法言论事件紧急处置措施

(1) 网站、网页由信息化管理员负责随时密切监视信息内容。

(2) 发现在网上出现内容被篡改或非法信息时,信息化管理员做好必要记录,清理非法信息,妥善保存有关记录及日志或审计记录,必要时中断服务器网线连接。

(3) 追查非法信息来源,并将有关情况向信息化领导小组汇报。

(4) 若事态严重,立即向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和公安部门报警。

2.黑客攻击事件紧急处置措施

(1) 当发现黑客正在进行攻击时或者已经被攻击时,首先将被攻击的服务器等设备从网络中隔离出来,保护现场。

(2) 信息化管理员对现场进行分析,并做好记录。

(3) 恢复与重建被攻击或破坏的系统。

(4) 若事态严重,立即向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和公安部门报警。

3.病毒事件紧急处置措施

(1) 当发现计算机被感染上病毒后,立即将该机从网络上隔离出来。

(2) 对该机的硬盘进行数据备份。

(3) 启用反病毒软件对该机进行杀毒处理,同时通过病毒检测软件对其它计算机进行病毒扫描和清除工作。

(4) 如果现行反病毒软件无法清除该病毒,应立即向信息化领导小组报告,并迅速联系有关产品研究解决。

(5) 若情况严重,立即向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和公安部门报警。

4.软件系统遭到破坏性攻击的紧急处置措施

(1) 重要的软件系统平时必须存有备份,与软件系统相对应的数据必须按本单位容灾备份规定的间隔按时进行备份,并将它们保存于安全处。

(2) 一旦软件遭到破坏性攻击,立即将该系统停止运行。

(3) 检查信息系统的日志等资料,确定攻击来源,并将有关情况向信息化领导小组汇报,再恢复软件系统和数据。

(4) 若事态严重,立即向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和公安部门报警。

5.数据库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1) 对于重要的信息系统,主要数据库系统数据要进行备份。

(2) 一旦数据库崩溃,信息化管理员应对主机进行维修并做数据恢复。

(3) 如果系统崩溃无法恢复,应立即向有关厂商请求紧急支援。

6.广域网外部线路中断紧急处置措施

(1) 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

(2) 如属我方管辖范围,由信息化管理员予以恢复。

(3) 如属于电信部门管辖范围,立即与电信维护部门联系,尽快恢复。

(4) 如有必要,向信息化领导小组汇报。

7.局域网中断紧急处置措施

(1) 配备相关备用设备,存放在指定位置。

(2) 局域网中断后,判断事故节点,查明故障原因。

(3) 如属线路故障,应重新安装线路。

(4) 如属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故障,应立即从指定位置将备用设备取出接上,并调试通畅。

(5) 如属路由器、交换机配置文件破坏,应迅速按照要求重新配置,并调试通畅。

(6) 如有必要,向信息化小组汇报。

(二)当发生自然灾害时,先保障人身安全,再保障数据安全,最后是设备安全。具体方法包括:硬盘的拔出与保存,设备的断电与拆卸、搬迁等。

(三)当发生火灾时,若因用电等原因引起火灾,立即切断电源,拨打119报警,组织人员开启灭火器进行扑救。

(1) 对于初起火灾,现场人员应立即实施扑救工作,使用灭火器扑救工作。

(2) 火势较大时,应立即拨打119火灾报警电话和根据火灾情况启动有关消防设备,通知有关人员到场灭火。

(3) 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按上款保护数据及设备。

网络安全事件范文3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 and network security issues become more prominent, exploring a network security anomaly detection approach has become obvious imperative. The excellent network security testing methods can dynamically reflect network security and make a timely warning. It not only detects external attack, but also detects the unauthorized acts the users used in the daily operation.

关键词: 网络安全;异常检测;分析;方案

Key words: network security;anomaly detection;analysis;program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149-01

0 引言

要想检测到网络中的异常事件流,我们必须首先设定事件检测模式与频繁密度的概念。然后应用异常事件模式的间隔限制,辅之以设计的滑动窗口算法,我们就可以实现对网络中异常事件流的检测了。当然,由于网络协议设定上存在的疏漏,以及网络管理与使用的不当,最近的网络安全问题尤为严重。因此探讨网络安全事件流的特点与提出相应的措施来改进监测机制显得势在必行且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1 改善网络安全建设方案

考虑到各种网络安全技术,我们如果能在网络安全异常检测中采用统一管理系统,就可以提高系统的检测精度。因为在统一的管理系统中,我们可以利用连接到的基本属性,将基于时间的统计特点融于自身,当然可以明显的提高对网络安全的侦测预警能力。下面简单论述一下几条完善网络安全的措施:

1.1 用户自身加强口令管理 我们对于口令再熟悉不过了,而我们的计算机安全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口令的安全。

当今的黑客侵入计算机系统窃取口令的常用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首先是通过非法的网络设备监听以达到窃取用户口令的目的;其次是在知道用户的帐号后,利用一些专门软件强行破解用户口令;最后就是在获得一个服务器上的用户口令文件后,用暴力破解程序及用户口令。这种方法尤其对那些警惕性不高的用户会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如果用户在自身的口令管理上做好防范工作,那么也就切断了网络安全从用户端侵入的隐患。

1.2 统一账号管理,进行安全管理建设 进行安全管理建设的主要内容为采:采用信息化、科技化技术进行帐号口令的管理,达到人手一账号和安全化的帐号管理。同时逐渐改善网络的审核体系、网络安全设备、主机以及应用系统。并且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建设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帐号口令统一管理系统。这样不仅能达到对帐号口令的管理,还可以做到专门化、优势化、合理化。众所周知,体系框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网络平台的监管、账号和授权的管理、认证以及审核管理。为了构建完善的体系框架,有必要组建安全管理部门,由资深的安全顾问为领头人,逐步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最后还要注重边界安全。我们一般通过安全域划分和加强安全边界防护措施来达到边界安全的目的。这就要求对于Internet外网出口安全问题予以重点考虑,相应的,我们一般采用的技术有网络边界隔离与入侵防护等。

1.3 采用IPS系统 通过在重要服务器区域的边界应用入侵防护系统,以此对于集中进行的访问进行控制和综合过滤,达到保护网络安全的目的。而增设IPS系统就可以预防服务器由于未及时添加补丁或者一时的疏忽而导致的入侵事件的发生。例如在网络的边界位置安放IPS系统边界位置,就可以轻松的实现对网络流量的实时实地的检测,以达到安全过滤的目的。

2 升级检测系统

由于在网络安全问题中存在模糊地带,如安全与威胁就没有明显的界限。因此很有必要在网络安全事件检测中引入模糊集理论。通过此理论的引入,使得模糊集理论与关联规则算法结合起来,采用在模糊条件下的关联算法来检测、分析网络中的行为特征,从而可以更为高效且不失灵活的对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2.1 完善检测算法 传统的算法只是将网络属性的取值范围分散成不同的区间,并将其转换为“布尔型”关联的规则算法。这样的算法显而易见会产生许多的边界问题,例如对于略微偏离原来规定的范围的异常,系统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导致网络安全受到威胁。于是考虑到事件流的特点,采用事件流中滑动窗口设计算法,辅之以复合攻击模式的方法,对算法进行科学化的测试。试验检测的结果证明,这种算法不仅在网络时空的复杂性还是漏报率等方面均符合网络安全事件流中异常检测的要求。

2.2 提高检测精度 一个完善的异常检测系统,应该尽可能全面的对网络行为进行准确的描述,即不仅覆盖高频率模式,更应该包含低频率模式。但是在一般的入侵检测系统中,通常都是直接采用网络连接记录中的基本属性,于是可想而知得到的检测效果均不理想。

关联算法的引入对于提高异常检测能力有明显的优势。由于不同的攻击类型所引起的记录不同,即攻击的次数与记录所占的比例不成正比。而关联算法将遇到的情况与数据逻辑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监测的精度。

而如果把基于时间的统计特征属性也考虑在内,就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系统的检测精度。于是网络安全事件流的异常检测有必要引入数据化理论,并将其与关联规则算法结合起来,深入全面的挖掘网络行为特征,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检测的灵活性和精度。

2.3 提升检测效率 如何在当今迅速快捷,高效、高规模的数据传输中以最快的速度对网络异常行为作出预警是眼下的当务之急。我们当下基于入侵检测技术和数据流挖掘技术,提出了一个大规模网络数据流频繁模式挖掘和检测算法。这种算法可以精确地检测出网络流量出现的异常,为增强网络的预警能力的能力,构造了一个管控同时进行的网络模型。这种网络模型不仅可以自觉地检测威胁、发出预警,还可以隔离威胁,并同时记录入侵对象的特征。

3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与之相对的计算机入侵手段也日益先进,这种潜在威胁的存在使得计算机的优势打折,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经济与生活带来诸多烦恼。因此对于计算机的异常检测与安全防护显得尤为重要,并且防护的水平要与时俱进,将异常入侵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使得我国的网络环境更为洁净。

参考文献:

[1]沈敬彦.网络安全事件流中异常检测方法[J].重庆师专学报,2006.

网络安全事件范文4

【 关键词 】 网络;安全;检测

Analysis of Network Security Event Stream Anomaly Detection Method

Cui fang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Qiongzhou Universitxy HainanSanya 572020)

【 Abstract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cker"," invasion" and so on we use network poses a serious threat. On the network security event stream detection to find the problem in time, tak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the majority of Internet users. On these abnormal detection methods, mainly based on the network, host based anomaly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vulnerability and, based on the three methods of analysis.

【 Keywords 】 network;security; detection

0 引言

网络安全的目标是保护有可能被侵犯或破坏的机密信息不受外来非法操作者的控制。但是由于互联网旧有协议存在着“先天”的漏洞,在设计时其思想是开放并且友好的,仅支持有限的加密能力。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网络应用对协议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协议设计不但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而且协议本身甚至都有安全隐患及漏洞。这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也对广大用户的信息安全造成了威胁。

在对网络安全的维护中,先是防火墙,然后入侵检测系统逐步走入我们视野中。防火墙,故名思义,防止发生外来的,不可预测的、潜在破坏入。它一般放置在网关的位置,就是内网与外网的连接处。它是设置好规则,静态的守株待兔式的网络攻击防御软硬件设备。而入侵检测系统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它对网络传输进行即时监视和分析,在发现可疑传输时发出警报或者采取主动反应措施,即使内部人员有越界行为,实时监视系统也能发现情况并发出警告。

比如内部网里有台计算机中了病毒,不停地发送大量的数据包,那么通过入侵检测系统就能发现并定位,进而采取措施。而防火墙对于这些已进入内网的病毒或恶就显得束手无策了。虽然现在有的防火墙也增加了号称是入侵检测的功能,但是是与专门的入侵检测设备无法相比的。

入侵检测系统被公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 从网络安全立体纵深、多层次防御的角度出发, 对防范网络恶意攻击及误操作提供了主动的实时保护, 从而能够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弥补单纯的防火墙技术暴露出明显的不足和弱点, 它们在功能上可以形成互补关系。

而基于异常的检测技术则是先定义一组系统“正常”情况的数值,如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文件校验和等(这类数据可以人为定义,也可以通过观察系统、并 用统计的办法得出),然后将系统运行时的数值与所定义的“正常”情况比较,得出是否有被攻击的迹象。这种检测方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定义所谓的“正常”情况。

不同于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是一个监听设备,没有跨接在任何链路上,无须网络流量流经它便可以工作。因此,对它的部署,唯一的要求是:它应当挂接在所有所关注流量都必须流经的链路上。

异常发现技术的前提是假定所有入侵行为都是与正常行为不同的。首先通过训练过程建立起系统正常行为的轨迹,然后在实际运用中把所有正常轨迹不同的系统状态视为可疑。

异常检测系统按其输入数据的来源来看,可以分为三类。

1 基于网络的异常检测系统

通常称做硬件检测系统,位置在比较重要的网段内,不停地监视网段中的各种数据包。对每一个数据包或可疑的数据包进行特征分析。如果数据包与产品内置的某些规则吻合,入侵检测系统就会发出警报甚至直接切断网络连接,网管可以在Windows平台进行配置、中央管理。目前,大部分入侵检测产品是基于网络的。

1.1 这种异常检测系统的优点很多

它能够检测那些来自网络的攻击,它能够检测到超过授权的非法访问。由于它不会在业务系统的主机中安装额外的软件,从而不会影响这些机器的CPU、I/O与磁盘等资源的使用,不会影响业务系统的性能。它发生故障不会影响正常业务的运行,布署一个网络异常检测系统的风险比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风险少得多。网络异常检测系统近年内有向专门的设备发展的趋势,安装这样的一个网络异常检测系统非常方便,只需将定制的设备接上电源,做很少一些配置,将其连到网络上即可。

1.2 这种检测系统的弱点

只检查它直接连接网段的通信,不能检测在不同网段的网络包,在使用交换以太网的环境中就会出现监测范围的局限。而安装多台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传感器会使布署整个系统的成本大大增加。

为了性能目标通常采用特征检测的方法,它可以检测出普通的一些攻击,而很难实现一些复杂的需要大量计算与分析时间的攻击检测。

它可能会将大量的数据传回分析系统中。在一些系统中监听特定的数据包会产生大量的分析数据流量。一些系统在实现时采用一定方法来减少回传的数据量,对异常判断的决策由传感器实现,而中央控制台成为状态显示与通信中心,不再作为异常行为分析器。

处理加密的会话过程较困难,目前通过加密通道的攻击尚不多,但随着IPv6的普及,这个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它通过在网段上对通信数据的侦听来采集数据。当它同时检测许多台主机的时候,系统的性能将会下降,特别是在网速越来越快的情况下。由于系统需要长期保留许多台主机的受攻击信息记录,所以会导致系统资源耗竭。

尽管存在这些缺点,但由于基于网络的异常检测系统易于配置和易于作为一个独立的组件来进行管理而且他们对受保护系统的性能不产生影响或影响很小,所以他们仍然很受欢迎。

2 基于主机的异常检测系统

基于主机的异常检测系统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那时网络规模还比较小,检查可疑行为的审计记录相对比较容易,况且在当时异常行为非常少,通过对攻击的事后分析就可以防止随后的攻击。同样,目前仍使用审计记录,但主机能自动进行检测,而且能准确及时地作出响应例如,当有文件发生变化时,将新的记录条目与攻击标记相比较,看其是否匹配,如果匹配系统就会向管理员报警。对关键的系统文件和可执行文件的异常检测是主要内容之一,通常进行定期检查校验和,以便发现异常变化。此外,大多数这样的产品都监听端口的活动,在特定端口被访问时向管理员报警。

2.1 监视特定的系统活动

监视用户和访问文件的活动,包括文件访问、改变文件权限,试图建立新的可执行文件或者试图访问特殊的设备。

2.2 能够检查到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查系统检查不出的攻击

可以检测到那些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察觉不到的攻击。例如,来自主要服务器键盘的攻击不经过网络,所以可以躲开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2.3 适用于采用了数据加密和交换式连接的子网环境

由于它安装在遍布子网的各种丰机上,它们比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更加适于交换式连接和进行了数据加密的环境。

2.4 有较高的实时性

尽管不能提供真正实时的反应,但如果应用正确,反应速度可以非常接近实时。尽管在从操作系统作出记录到得到检测结果之间的这段时间有一段延迟,但大多数情况下,在破坏发生之前,系统就能发现入侵者,并中止他的攻击。

2.5 不需增加额外的硬件设备

它存在于现行网络结构之中,包括文件服务器,Web服务器及其他共享资源。这使得基于主机的系统效率很高。

3 基于漏洞的异常检测系统

操作系统的漏洞给了黑客或病毒以可乘之机,以前的“冲击波”病毒曾造成大面积的网络瘫痪,其实究其原因,也就是因为没有给微软的IIS打上补丁。如果打了补丁就会防患于未燃。这也跟某些网管员忽略安全防犯的思想有关。

目前很多主机,已经安装了更新版本的操作系统,很多针对以前操作系统漏洞进行的攻击,已经发挥不了作用。但是,由于这种发挥不了作用的攻击存在,随之也就会产生很多的无用警报,使得安全管理员无法判定,到底哪些警报最为迫切,最为危险。

通过对内部网络或者主机的扫描,找出目前内部网络中各个主机存在的漏洞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对异常检测中的每个特征规则进行检查,将没有相应检测漏洞的异常检测规则屏蔽。在高速网络环境下,警报减少率、检测效率及丢包率是衡量异常检测系统的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对异常检测规则进行屏蔽,可以大量减少无用的检测规则;减少相应的警报信息。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日益推进,漏洞检测技术已经成为目前网络安全研究的重点。漏洞检测工具能够检测出计算机系统存在的漏洞,并提供相应的补救方案,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漏洞检测软件采用不同标准的漏洞定义库,相互之间兼容性差,支持的操作系统种类不全面,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难以得到高质量保证。

当前实际网络中存在的攻击,对检验异常检测的各项指标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为其它信息安全研究提供有效的测试数据。

随着网络入侵攻击种类的增加,其特征库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些异常检测的硬件设备和软件也需要不断升级。

参考文献

[1] 朱晓妹.基于网络隐写的主动身份认证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

[2] 金诚.基于神经网络集成的入侵检测技术[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

网络安全事件范文5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笔者根据个人工作经验,借本文对影响网络安全的各方面管理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网络安全 管理 分析 策略

1 网络安全管理相关阐述

信息化社会里,网络安全管理技术水平对于整个网络技术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网络安全管理属于网络管理中的一个分支,由于网络安全问题日益成为所有网络用户的头等大事。网络安全管理也成为了用户的重要关注问题。同时,网络安全管理技术问题具有着首要性与特殊性,这两点使得其从普通的网管系统中得以区分出来。而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网络安全管理不仅涉及到策略与规程,还对安全缺陷的发现与补漏有着严格要求。因此,立足于所要保护的资源,网络安全管理对于防火墙、加密、鉴别与授权,服务器认证与相关的客户认证、报文传输与防病毒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2 网络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

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立足于从上至下的各级安全策略,并通过不同的执行点发挥其安全保障作用。在网络运行中,网络安全策略对整个企业的网络安全状态都会执行实时的监视。并且在所有安装有安全策略的设备中,都有着统一听命于安全中心控制的安全联动机制。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有IDS发现其网段上出现入侵动作时,系统自动启动防火墙进行拦截,并自动进行阻断。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网络安全管理还有着基于实践操作基础之上的快速反应与补丁管理程序。这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身安全系统的安全缺陷进行弥补,同时便也提高了自身安全系统的安全性。当然,立足于统一授权的权限管理机制对于用户而言,也直接决定了其网络的安全性。不同级别的用户在网络上所能使用的功能都有所不同。而设备管理也直接听命于其授权者的权限。但目前随着网络攻击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人们对于网络安全管理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对于安全策略、安全配置、安全事件、安全事故这四点最为关注。

2.1 安全策略

安全策略是整个网络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素。基于网络系统安全指导性原则为基础,安全网络系统根据安全策略来进行资源的特定保护与保护级别的设定等。对整个网络系统方面,安全策略是整个网络运行的规则,以满足安全需求为中心,制定安全威胁的相关判定标准,同时根据网络的组织状况来决定安全服务对象的安全状态评价与应对措施的执行。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安全系统的安全级别是以安全策略为蓝本进行评级的,而一个网络系统是否安全,安全级别高低,如何进行提升与调整,这些都是由安全策略所决定的。对网络安全管理方面,安全策略作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应让每个员工都掌握,并且以不同的途径与方式让员工了解安全策略的意义,明晰安全策略的要求,并全盘接受安全策略的相关系统培训。对网络安全的实际运行方面,保证安全策略的统一性,强调安全策略的生命周期也是一件非常关键的工作。其安全策略间不可以产生冲突,同时安全策略应随着技术的发展及时的更新与补充,以保证安全策略的与时俱进,而安全策略的有效性则依赖于技术水平与执行力度。

2.2 安全配置

安全配置意味着对于安全策略微观意义上的实现。对整个网络安全管理系统而言,安全配置包括了对于各种系统使用中的安全设备、系统安全规则、选项、策略的配置。安全配置不仅包括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系统、VPN系统等安全设备的安全规则、选项和配置,而且也包括各种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系统配置的安全设置、加固和优化措施。同时,网络安全管理的安全配置是整个安全系统有效性发挥的重要保障。安全配置越合理,则安全系统与设备的安全作用也就越能发挥其正面作用。但安全配置也不能过度,不然会对整个系统造成运行效率下降,网络传输速度过慢等现象。

2.3 安全事件

在网络安全管理中,安全事件就是专指影响到整个网络安全的不当行为。包括通过网络联接到另一个系统、获取文件、关闭系统等。恶意事件包括对系统的破坏、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另一个用户的账户或系统的特殊权限、在某个网络内IP包的泛滥、篡改了一个或若干个网页以及执行了恶意代码并破坏了数据等等。安全事件会直接影响到网络系统上数据与信息的安全度,同时还会直接拉低安全网络里各项信息与应用、服务的可用性。但就目前来说,越来越多的安全事件随着网络的发展壮大而出现。比如电子商务中抵赖、网络扫描、骚扰、敲诈、传播色情内容、有组织犯罪活动、欺诈、愚弄、所有不在预料的对系统和网络的使用和访问均有可能导致违反既定安全策略的安全事件。在安全事件中,对于影响安全系统、设备、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日志与事件都属于此类。而这些日志与事件都反映了整个网络安全管理中系统的安全表现。

可以说,网络安全事件是整个网络安全管理的中心点,安全事件的出现频率,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安全事故的分布趋势与其背后的技术分析等都是网络安全管理的难点。在实际管理中,一般是通过对安全事故的分析,来进行信息融合与数据挖掘,同时结合冗余处理、综合分析、趋势分析等手段,从大量的安全事件现象中挖掘出真正影响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运行的安全事件,即安全事故。

2.4 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与安全事件不同,安全事故是会造成网络损失的事件,也会对整个网络安全造成影响。对于安全事故的处理取决于网络安全管理员的措施,一般而言,会第一时间进行事故的阻断,并尽全力减少事故所带来的影响。一方面要及时到达事故现象进行设备与系统的状态了解,并在信息库的支持下进行事故原因排查与事故原因分析。另一方面,还要马上组织处理事故所需要的技术与方法,也就涉及到知识库的应用。

2.5 用户身份管理

用户身份管理是面向最终用户的,当用户使用网络时,都要通过网络安全管理系统提供的身份鉴别程序才能进入网络。用户身份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管理的针对性,过滤出不安全因素,最大可能地实现实时监控。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安全可以实现安全信息的收集,并通过分析此类信息进行系统动态的监控,当出现异常时,应急处理中心可以根据已经制订的安全设备与系统运行策略进行自动化处理。这也就保证了设备与系统的健康高效运行。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网络安全管理应秉持着与时俱进的原则,从影响网络安全管理的各方面因素入手,进行立足于全局的针对性措施采取,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网络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初长.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其防范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2(01).

[2]韦武超,黄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探讨与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06).

网络安全事件范文6

关键词:企事业单位;内部网络;网络安全;预防措施

1企事业单位中的网络安全威胁

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网络安全是指企业内部计算机中存留的有价值的企业文件或者客户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就是企业内部的计算机软硬件被破坏、篡改或者是信息数据被盗取的现象。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企事业单位有关领导者需要确保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确保企业内部的网络健康和谐发展。

(1)物理安全威胁

在日常的计算机网络工作中,外部的物理环境会直接影响企事业单位中的网络安全运行,比方说,在极其恶劣的暴雨、大雪环境下,企事业单位中的计算机网络可能会被中断、或者直接瘫痪。这就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2)网络安全威胁

在计算机设备上网时会签署一个网络协议,其中运用较多的就是TCP/IP协议,其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互联网企业给企事业单位提供线上网络,但是不能确保其安全操作。而且这样的网上协议存在一定的开放性,这就给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运营带来了诸多安全风险。

(3)系统安全威胁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进程中,一些企事业单位中运用的网络系统都是直接可以进入的,这给工作人员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可是也给网络入侵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一些黑客也会借助网络系统的漏洞对计算机网络实行攻击,而且企事业单位通过网络开放的业务服务通道,也有可能成为黑客入侵的渠道,假如企业管理者不好好监控和把关,那么其内部的网络安全性就会不稳定。

(4)应用安全威胁

当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运用网络实行远程业务服务时,假如网络接入口中没有相应的限制以及高效的监督检查流程,那么很容易导致网络系统的崩溃和毁坏。而在企事业单位中存在着一个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每个端口承受的网络业务也不尽相同,那么假如企事业单位每个部门没有做好及时的沟通和高效的把控,那么企业的信息和客户的信息很容易会被盗取。

(5)管理安全威胁

企事业单位中每个工作人员的分工不明确以及责任没有落实到个人,导致企业内部的管理松懈,都会造成企业内部的网络出现安全问题。而且企业领导者的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对于计算机设备的登录密码和账号管理松懈,都会导致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安全问题。

2企事业单位中预防网络安全问题的有关措施

不论是企事业单位中的何种网络安全问题,只要问题一出现,就会直接给企业带来极其严重的经济信息损失。所以在新时期的社会企业发展进程中,企事业单位管理者迫切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自身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减少到最小,借助新市场发展中的网络安全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网络安全管理手段创新原有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措施,逐步强化企事业单位的网络安全使用进程。

(1)安装网络防火墙,稳固网络安全堡垒

网络防火墙的安装主要是在计算机的主机或者是路由器中,能够协助计算机软硬件阻挡有害的网络病毒侵入,保障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安全。也就是说,当工作人员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时,其中的信息传输、文字编辑或者是各种业务服务都需要经过网络防火墙的洗礼和过滤,确保安全之后才可以开展后期的一系列工作。当下的网络防火墙主要涵盖几种类型:其一是过滤防火墙;其二是防火墙;其三是状态防火墙;其四是自适应技能。以上网络防御风险的技能和设施都可以为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添加一层保护装置,阻碍有害网页的侵入和信息的融入。而且企事业单位中的网络防火墙可以给计算机中的一些软件进行加密和口令输出,或者是借助网络防火墙监督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日常,并且可以记录每个网络端口的使用流程,减少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网络安全事故发生。

(2)定期查杀网络病毒,提升网络系统的免疫力

在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网络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务必要借助杀毒软件对网络实施定期的杀毒管理。而病毒属于计算机网络中一个错误的编程,网络入侵者通过对计算机软件内部的编写程序的篡改和变更,从而感染计算机中的一些文件。对于这一类的病毒危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采用预防和病毒查杀方式来优化计算机网络安全。其中相对简单的病毒查杀方式就是安装杀毒软件,按时地对计算机网络实施杀毒处理。当计算机软件中的杀毒软件遇到病毒入侵时,就会及时追寻到病毒,并直接消灭,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提供相对优质的环境。

(3)加密重要数据,实行身份认证监管

对于企事业单位中的一些重要文件或者有价值的信息,有关管理者务必要对其实行加密保存,并且在计算机网络使用时需要认证身份,对于这种保密的资料最好越少人知道越好,因此企事业单位管理者需要借助相对先进的加密软件来保证网络安全性。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可以在计算机文件中设置账号和密码,或者借助DES、IDEA、公钥加密算法和RSA算法来确保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数据安全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保密的网上登录口令来进行一次性的线上登录,以此来推动企事业单位的健康平稳运行。

(4)完善企业网络监管机制,及时监控网络系统

在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进程中,其需要依据自身企业的发展现状引用科学的网络监管模式,对于计算机网络运行流程实施高效的管理和监控工作,并有效的装置报警系统,当企事业单位内部计算机网络被入侵时,报警系统会及时向工作人员传输消息发警报,从而工作人员采取应急措施,处理网络安全问题。这样就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优化企事业单位中的网络安全问题,保障企业的经济财产安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的社会企业发展进程中,虽然互联网技术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可是其发展弊端也给一些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非常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务必要重视自身企业内部的网络安全使用流程,逐步规范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借助各种网络防火墙以及杀毒软件来预防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增强企业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高效认知,力求企事业单位内部的计算机网络运行安全、规范,推动企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肖祥省.开放环境下的信息网络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