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课程化探究

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课程化探究

摘要: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某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核心素养培养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中发现,核心素养中的自我规划能力、就业能力以及感恩意识与社会实践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基于社会实践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本文针对目前社会实践存在的“重形式轻实效”、“强宣传缺指导”等问题,提出目标管理驱动的社会实践课程化设计体系,深入探究解决办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社会实践;相关性研究;目标管理

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与经济变革,全球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都在思考未来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他们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如何培养才能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生活和工作?这是所有关心教育的人都在关注的话题和焦点。2016年6月3日《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共同。同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会在北京举行。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与成长的摇篮,必然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笔者尝试从社会实践和核心素养的关联性角度出发,研究如何通过社会实践课程化的模式来提升社会实践育人功效。

1数据来源及研究设计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宁波市某院校,共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1595份,有效问卷1593份。基本情况如下:男性554,占34.78%;女性1039,占65.22%,这基本与调研对象的总体男女比例相吻合,中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群众的比例分别为2.01%、16.07%、68.80%和13.12%,担任学生职务中主席团成员、部门负责人、班级干部、干事及普通学生的比例分别为3.2%、9.73%、37.23%、24.67%和25.17%。研究中所采取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个人访谈法,数据分析软件采用SPSS16.0和Excel。

2社会实践与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指出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3个方面、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其中社会责任素养包含孝亲敬长、懂得感恩等要点,自主发展素养则涵盖了自我规划、就业能力等要点。本文对社会实践与部分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

2.1关于自我规划能力与社会实践的相关性

调查问卷中以学生是否在实践之前做过详细的计划作为自我规划意识的表现,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去表示相关关系的强弱情况,数据结果显示参加社会实践次数与自我规划意识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281,并且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随着社会实践参加次数不断增加,学生的自我规划意识越强。

2.2关于就业能力促进作用与社会实践的相关性

问卷针对社会实践是否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促进作用展开调研,通过相关关系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数值为0.407,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说明两者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有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核心素养中自我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

2.3关于感恩意识与社会实践的相关性

针对社会实践是否能帮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让自身更懂得感恩父母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526,同时其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这意味着两者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具有强化作用,促使感恩教育回归社会生活,帮助大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来真切体会真情实感,学会感恩。

3社会实践认同感的交叉量化分析及访谈研究

在社会实践与核心素养培养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大学生自身对社会实践认同感如何的角度进行研究,无论是量化交叉数据分析还是深度访谈,都表明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需求的认同感和迫切性。社会实践认同感的量化交叉性研究结果显示以下几点:随着学生干部职务越高,越是认为有必要将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同时从政治身份角度出发,发现中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群众这不同身份的学生选择“有必要”的比例依次是65.50%、64.06%、56.75%、54.07%,呈下降趋势,说明有党团身份的学生越赞同将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进一步研究发现,经历的社会实践类型与自身专业、兴趣爱好匹配度高的学生越倾向于将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程。除此之外,参加社会实践的次数也影响着社会实践的认同感,有10次以上社会实践经历的同学有71.08%的比例认为需要将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进行,而从未有社会实践经历的学生仅有36.67%的同学认为社会实践很重要。而在社会实践认同感的访谈研究中,学生们普遍反映目前高校的社会实践存在着几类现象。首先,绝大多数高校的社会实践主要是由各级团委组织负责,这导致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缺乏专业性指导和系统性培训,在社会实践结束期间很难形成较为专业的实践报告。其次,社会实践重形式轻实效,后期缺乏有效的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导致学生形成糊弄蒙混过关的心理,很难达到社会实践预期目标。最后,学校与社会企业合作力度不够,社会实践基地相对较少,而企业更注重有丰富实践经历的人才,大学生仅凭个人实践经历进入企业的机会非常小。被访谈的学生们纷纷表示高校社会实践应该要这对现存的共性问题进行相应的改革措施。

4社会实践模式课程化设计的思考

通过不同维度的研究,表明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之间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需求的迫切性以及社会实践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更好解决问题,基于目标管理(MBO)的理念,以理论知识目标、研究能力目标、就业能力目标为驱动引擎,构建阶段性、专题性的社会实践课程化设计体系,以此推动社会实践有效开展。

4.1理论知识目标模块设计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选择能够提升自身素养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确定符合当下热点的社会实践主题,以及具备顺利地完成社会实践必需的相关知识,大一阶段的社会实践课程化体系主要以理论知识目标为主,让学生掌握了解社会实践的概况和特征、设计与组织、安全与礼仪、社会调查的定性方法及定量方法等理论知识。除此之外,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融入志愿服务、勤工俭学、学习参观、文化宣传等体验社会生活类的实践考核内容,带动大学生逐步进入社会、积累社会经验。相对应的考核方式分为定量评分和定性评分,定量评分主要是以考试形式考查社会实践理论知识,社会实践实践类的考核则以服务单位或部门的定性评价进行等级制方式评分,结合以上两部分核算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最终成绩,从而实现社会实践课程有效考核的目标。

4.2研究能力目标模块设计

在大二阶段社会实践课程化体系侧重以提升研究能力为主,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根据当下热点或者自身专业特点选择研究专题,积极地投入到观察、思考、调研、分析等研究过程中。模块设计要求学生结合大一所学的社会实践相关理论知识,将文献查阅、问卷设计、调研方法、统计方法、报告撰写等过程进行实战性的演练运用。考核方式以社会实践报告评分为主,评分标准紧紧围绕报告选题是否具有社会意义、调查工作是否科学合理、社会问题是否全面如实、解决措施是否有效到位、调研报告是否结构严谨5个指标。通过大二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提高大学生研究报告的写作水平,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去解决社会实际困难。

4.3就业能力目标模块设计

三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及未来就业意向,有针对性选择各单位的不同岗位进行就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岗位性质、要求、薪资等内容,进一步验证自身的职业规划是否合理,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助于选择学校提供的社会实践礼仪、法律权益保障、文案写作等专题指导。该阶段的考核方式以企业考核为主、学校考核为辅,企业根据学生在本单位的实习表现给予评分,并加盖实习单位公章。学校则由对应的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考核,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实习鉴定进行综合评定。确保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全面考察个人就业能力,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适应能力、交往能力等等,从而提升今后的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梁丽红,于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路径研究———以保定学院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12):40-43.

[2]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3]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作者:徐咪咪 单位: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