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思考分析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思考分析

国有企业若想提高资金利用率,必须重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资金管理。利用合理的方法减少企业的闲置资金,确保资金的安全性,有效避免国有企业产生不必要的资金成本。本文通过深析资金管理工作的不足,提出合理建议,希望可以对促进国有企业完善内部资金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有所帮助。

引言:

由于国有企业的部分项目对资金需求量大,且短时间内无法变现利用,致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资金风险。若企业缺乏专业的资金管理人才,则企业只能通过单一渠道进行融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违约风险。而且单一的融资渠道,极易导致企业因为融资金额受限而影响企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弊端问题,本文总结了强化资金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可供参考。

一、国企资金管理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资金方面的安全隐患。国企在现金管理方面的问题颇多,比如出纳未经领导批准随意将保险柜的钥匙委托他人保管;出纳不注重密码安全,直接或间接地告诉他人。甚至出纳员离开岗位之前,并没有妥善保管现金、支票及印鉴等相关物件。导致企业出现现金被随意挪用违规套用现金及私设小金库等情况,资金安全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对于银行存款方面的管理,通过出借账户给外单位(个人)使用,为其代收代付或转账套取现金;未经批准私开银行账户或者由同一个人保管个体印章及预留银行财务专用章以及由非财务部门的其他业务部门银行账户进行银行账户的管理、操作等行为,都有可能使国企资金处于失控状态,资金完全不被监管风险指数就越高[1]。

(二)资金管理太过分散、资金使用效率低。资金的分散化管理容易导致国企集团无法有效监控下属企业的资金运行情况,导致大量资金散布在分公司,资金利用率得不到相应的提高,容易出现存贷双高情况现象,使得融资成本增加。而且国有企业集团,在资金分散管理模式下,形成了信息孤岛,无法合理配置资金资及相关融资决策的制定。使集团公司的规模、效应得不到良好地发挥。不利于获取更多融资优惠、降低成本。每年都会出现出纳卷款跑路、资金链断裂等一系列问题。企业为了扩大规模通常会涉及更多产业,通过设立分公司开设独立户头,这样就直接导致企业资金无法得到集中控制。一旦面临重大项目的投资,短时间内无法完成资金集中筹措,付款能力及偿债能力均受影响,致使资金利用率低下。部分国企的存货占用大量资金,短期内无法完成销售变现,导致企业流动资金无法支撑企业的正常运行。

(三)资金内控不足、缺乏风险意识。国有企业在资金风险管控过程中,虽配备专业的财务核算人员,但相关的财务人员却侧重于资金核算工作,疏于资金的内控管理。由于缺乏资金的风险意识,财务人员在分析资金使用过程中,无法采用合理的方法规避风险。而且很多企业的资金内控制度,并未落到实处,在实际的资金管理中,无法统一管理众多子公司,达不到全面掌控资金流动的效果。受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很多国企领导的资金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在资金流向、资金使用额度及资金监管等方面的管理相当薄弱。领导忽视,财务管理人员在资金管理工作方面表现的也不太积极,导致企业风险较大的资金流动项目,无法从根本上进行风险规划,降低资金使用风险[2]。

二、国企资金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避开资金管理误区。多数企业为了追求规模、赶上市场的大发展,用自身积累的钱扩大业务,但却忽略了拓展业务必须匹配的资金问题。比如一个项目原本做的挺好,筹措一定的资金之后就开始新项目的建设,而新项目的贷款资金用完之后,该项目还没投产。将原来的项目资金注入新项目,则会导致老项目无法正常运转,新项目短期内无法投产的局面,于企业来说,忽略资金匹配,将短期资金用于长期项目,就会面临着资金流断裂、濒临倒闭的危险。此外,企业资金成本支出过大,运营成本中占比过重就会依赖于银行资金,若企业没能平衡好债务资金的风险与收益,就会导致企业出现债务违约。而且,企业内部资金流程的各个环节也应高度重视。只有充分审视各个环节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才能盘活企业内部资金。比如生产环节的报废品、物流环节的运输成本以及应收款资金沉淀等都无法发挥资金效益。因此,在实行资金管理工作时,应注重资金匹配及内部资金使用环节的合理性与效益性,避免过度依赖银行资金[3]。

(二)优化资金管理体系。资金管理几乎渗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环节,是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因此,国有企业内部各级单位的资金管理部门职责,必须明确界定,相应的岗位分工也应足够明晰。建立统一的流程标准,实行资金管理平台化运作,力求各项操作流程标准化进行,实现整个集团企业的资金业务统一管理。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可以依托全球资金池的运营,实现资金有效调动,满足企业内部成员单位正常运营的情况下,最大限度降低外部融资成本,使企业集团资金的整体收益得到有效提升。

(三)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完善现代国有企业的经济制度,需要从政府层面,强化国企管理人员的改革意识。使其提高自信,各司其职,大力培养兴业有为、协调运转能力超强的国企管理人才团队。在国企业资金运营管理方面,管理者应主动与地方协调沟通,灵活运用政府投入的资本,提高资产变现能力。加快资金运转速度并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相应的制度规范进行资金的监管、分配及调剂使用等,力求提升资金效益。国有企业应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投资风险评估及相应的决策机制,坚持依法决策,力求做到精准投资。国有企业应在政府的支持下,将有资金收益(如供水公交,燃气等)的基础产业进行再度开发、利用,进一步打造企业自身的业务能力及利润来源,以此促进资金使用率的提升。国有企业面向市场,应坚持改革创新,以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思路,获取更多资金回收快的项目,确保企业资金独立,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抓住防风险、稳投资的改革难点,严格管控项目建设成本及融资成本等,进步提升企业资金管理水平,实现资金合理管控[4]。

(四)优化投资模式,提升资金运转能力。国有企业应坚持将资金作为公司赖以生存的发展条件,超前谋划企业的资金需求,全面谋划企业的债务结构的同时,有效分析资金规模,充分了解企业扩大可持续融资的能力,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确保项目的发展进度。此外,国企企业还应提升自身获利能力,将业务经营所得资金用来偿还债务,以内部融资的方式减少资金成本。可以通过市场配置,政府引导等手段开展资本运作,以吸纳民间资金、发行可转债等多元化融资方式,为企业积累资金,使企业的资金运转能力得到有效保障。基于法规政策的允许及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加强投资创新,并及时清理各种赊欠款等类有问题的资金,多渠道投资促进闲置资金提升收益的同时,有效避免呆账[5]。

(五)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国有企业应持续创新资金体制,进一步提升资金调动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增加活力。集团总部统一财务管理制度,在使用资金时严格审批,对资金的安全使用及调度应严格监管。完善债务风险防范制度,做到提前筹划债务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集团资金管理系统,使集团化的资金管理体系能够通过对全集团现金收支、现金留存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避免资金被无效占用,维持企业收支平衡,促进资金周转效益有效提升。

(六)加大资金监管力度。资金安全管理,必须从资金的监管流程抓起,通过行业资金监管体系有效监控每一笔资金流出。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对该监控系统进行优化,比如可以采用二维码扫描等技术,避免手工审批或电子审批存在的各种弊端问题,有效防止财务违规行为导致资金损失。彻底优化内控制度,充分发挥财务监管职能,坚持对财务人员进行再教育培训,使其提高风险意识,重视本职工作。有效避免只侧重于算账、报账的角色误区。严格落实财务制度,持续分析资金运营活动,做好财务收支计划及费用预算等方面的监督检察。充分把握资金流向及用量,加大资金运转的监管力度,及时诊断资金运转存在的偏差,进一步强化风险防范措施。完善企业内部的银行机制及高速资金配比关系,有效调整各个经营环节资金运行的不合理情况。建立匹配企业生产的资金运转体系,集中企业内部的闲散资金,做好各账户的对账与盘点,充分掌握库存结构与资金回笼情况,避免资金因为分散而被浪费[6]。

三、结束语

总之,国有企业若想提升资金利用率,完美规避风险。可以通过优化资金管理体系,集团上下共同提高资金管理方面的风险意识,持续优化监管系统。进一步盘活闲置资金,充分挖掘资金增值潜力。各个部门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合理开展清仓查库工作。通过完善相关的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财务人员的各自权责,加大力度监管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力求减少资金占用。采用多渠道的融资模式,为企业节约成本。

作者:徐蓓蒂 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