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制管理模式在中职班级管理的应用

会员制管理模式在中职班级管理的应用

摘要: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尤其对于职高的普通班。到目前为止,保姆型和规矩型的管理方式是最行之有效的两种方式。规矩离不开评价,评价离不开量化。为了让管理工作更科学,可以用客观的积分代替主观评价,引入会员制,把积分作为会员的虚拟货币,引导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学会理财式的自我管理。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会员制;积分体系

班级管理是教育教学管理中一项既复杂又艰苦的工作,特别是面对部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职高普通班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活泼好动、重情感,但学习习惯较差、组织性和纪律性弱、情感波动大。为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约束自身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班主任通常会设立班委,发挥其“火车头”“左右手”的作用,实现以“生”管“生”,促进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建设。同时在校纪校规的基础上制定班规,并采取量化考评的方式,基于学生的综合表现,采取合适的教育策略。不难发现,“班委+量化考评”的模式已经成为大多数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标配,“委员会+量化考核”也是绝大多数组织被管理的方式。这种模式存在已久,在新时代,是否有一种新颖的模式适应新时代的教育管理?

一、会员制班级管理的提出

(一)会员让关系更和谐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离不开班委的鼎力协助,一支干练的班干部队伍,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要培养并管理这样一批人才谈何容易?首先,要有机遇,那种刺儿头变班长的故事不是每一届都有的。其次,还要有大局观。最后,要有眼光,选择的班委,应该具备发展潜能,可以不断适应新的变化。然而通常情况下,班主任不免要花很大的精力去教他们为人处世,才能让他们在将来独当一面。另外,这种管理模式在本质上是自上而下的,学生间的矛盾会因此滋生。而且,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非常考验每个环节上的人的责任心、执行力和毅力,稍有倦怠,就会造成任务传达、信息反馈等出现纰漏。所以,不妨变换思路,将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成长模式,摒弃生硬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优化两者的情感联系,促成良性的互动。在这过程中,笔者把会员制的管理模式引入班级管理,把学生视为自己的会员,以服务客户的姿态充分尊重他们,给予学生自我提升的机会,并为他们创建良性竞争的环境。随着会员等级的提升,他们的自我认可度、班级凝聚力等会逐渐增加。等级提升起来的学生自然地成为班级工作的负责人,从而弱化了“班干部”的概念,形成了特有的班级氛围。

(二)积分让量化更灵活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一个重要的管理手段是量化考核。所谓量化,就是把学生的各项行为,如课堂出勤、作业提交、就寝纪律、值日表现、校级活动、违纪违规等,按照轻重急缓,赋以一定的分值,以此来反馈学生的综合表现,从而鼓励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量化考核是量化管理的具体体现。量化管理发展至今,被认为是科学管理的代表,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有效的量化管理需要完备的奖惩制度,单纯的量化考核是缺乏约束力的。比如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有些“聪明”的学生会抓大放小,即大祸不闯,小患不断。甚至某些学生价值观过于现实,眼看分数招不来坏处,更带不来实际的好处,索性“放飞自我”……学生的这些表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量化分值的实际作用有限,从根本上缺少了反馈。说白了,分数只是表象,它所带来的教育影响不足,或者引起的教育行为与其本身的评价体系脱节。因此,分数不能只是分数,应该要赋予它价值。既然谈到了会员,那就绕不开积分。生活中,会员的消费积分就是一种有价值的分数。对商家而言,它可以培养用户习惯,刺激二次消费,挖掘出更有价值的用户;对消费者而言,积分和与之一同提升的会员等级,不仅满足了其自我价值实现、好胜等方面的心理需求,而且能带来权限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积分是可以被消费的,可以被用来兑换福利。所以,我们不妨将积分体系也纳入班级管理中,升级原来的量化考核。这样一来,不仅量化学生品行的功能得到了保留,而且学生有了积极表现的理由和动力,进一步促进了良好班级氛围的形成。

二、会员制班级管理的特点

(一)具有一般量化管理的功能

量化管理是指量化行为标准,客观反映优劣,促进表现转变的管理方式。同一般量化评价一样,会员积分用来衡量会员的消费能力和价值,而在会员制的班级管理中,积分衡量的是学生的行为表现,它脱离了主观性和感性,可以非常细化。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思想、性格、习惯迥异,细化的评价方案和直观的积分手段,可以为班主任减轻工作负担,而且能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学生内心的规则感和正义感被认可,积极性和进取心能被极大调动,趋“善”避“恶”,实现量化管理的初衷。

(二)具有一般会员的等级制度

会员等级制的本质是通过一系列的运营规则和专属权益来提升用户的忠诚度,反哺平台的各项业务,将用户一步步地培养为产品的忠实粉丝。因此,会员等级强调的是会员的成长。在会员制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同样通过一系列的班级规则和专属权益来提升学生的凝聚力,助力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将学生一步步培养为班级的主心骨。同等级的会员之间没有主次之分,不会因为分工问题牵制班级工作的进行以及活动的开展,反而能够激励内部竞争,培养出能力突出、责任心强的优秀学生干部。从这方面讲,会员制的班级管理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三)有灵活的积分体系

为了给用户良好的成长体验,在传统的会员积分体系中,积分通常是单调递增的,除非某些活动消耗了积分,兑换成了福利。而在班级管理中,积分作为学生综合表现的客观体现,不能只增不减,而是应该增减平衡,对于优、劣表现的奖、惩,必须随时体现在积分上,这样才能充分灵活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货币的发行需要制定详细的法规,积分的发放也需要细致的规则,还需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实时修改。整个过程除了班主任的引导,更重要的是全体学生的参与。一方面,这是集体性的约定,产生之初就具有基础性和民主性,它基本符合班集体的意志;另一方面,这是一个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每个人都能为完善积分体系出谋划策。原则性和政策性的积分规定,如违反校纪校规的扣分、班干部每周固定奖励积分等,由班主任确定;针对小部分同学表现的积分发放,如校级活动获奖等,由班委决定;针对上课迟到、不穿校服等的积分发放,由全班决定。

三、会员制班级管理的作用与效果

会员的等级制度,能让学生有更好的自我认知和定位;积分体系,能让学生有效地衡量和管控自己的行为。两者结合,构成了会员制班级管理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学生自我价值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甚至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督促,在班级中形成积极的氛围。在实际操作中,积分体系的作用更为突出,学生更为在意。虽然学生争取积分的目的各不相同,但为之付出的劳动是一致的——良好的表现,当然反之则扣分。这就直接促进了学生自觉性和自我约束力的提升。四、会员制班级管理的意义与思考会员制的班级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考虑和尝试,它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以培养会员、提升等级的理念管理学生,重在强调学生的成长,次在用等级提升他们的好胜心,极大地促进学生间的良性竞争;第二,利用积分的量化评价功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每一个学生的整体表现和发展轨迹,有效地促进自我认知和定位,从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但是这个模式还不完善,有以下几点需要思考。第一,会员等级的差异,可能导致学生间的相互攀比甚至歧视,也可能带来教师的区别对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在实际操作中,班主任应该强调与会员等级相对应的权益,弱化等级权力。第二,会员等级虽然与积分体系相辅相成,但毕竟是两个概念。在现实生活中,会员等级的提升依据成长值,而成长值与积分往往不是同一个事物。为了保证会员等级的稳步提升,即学生的成长,正确处理好等级制度和积分体系的关系至关重要。第三,积分可以激励学生努力付出,但也会导致某些学生耍小聪明,利用各种机会赚取积分,而忽略了积分奖励的初衷,导致质量不高、效果不佳。第四,既然积分被当作货币,如何细化奖惩规则、控制加减频率、合理调整差距,是平衡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孙艳波,王家青,王芳.量化管理模式在中职——本科衔接班级管理中的实施运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9(5):19-22.

[2]母永会.民主,自主,量化——班级管理模式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20):185.

[3]王华梅.浅谈“量化积分,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办法[J].新课程小学,2015(12):265.

[4]蓝芝伟.浅谈如何将量化管理融入班级管理中[J].中学教学参考,2010(27):102.

作者:周磊 单位:余姚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