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工信局工作打算与安排

区工信局工作打算与安排

今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以“服务基层年”行动为主抓手,强化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加快推进产业链发展,打好企业帮扶“组合拳”,助力企业疫情期间复产达效,同时加快推动节能环保、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为全区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2020年工作总结

1、工业生产总体平稳。1-3季度,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增速居全市第3位,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全市1.6、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5.4亿元,同比增长-0.4%,较上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2.4亿元,同比增长7.3%,较上季度收窄18.5个百分点;完成工业用电量2222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8%,增幅列全市第7位。截止目前,新增规模企业5户,德顺芯科技等14家企业正在审批中。

2、重点项目有序推动。1-3季度,全区共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5个,总投资亿元116.3亿元,华耀光学仪器产业园、华立源二期等重点项目超计划进度。1-3季度,全区完成工业投资15.9亿元,同比增长-5.7%,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34%。截止目前,新开工项目11个,投资额45.8亿元;竣工项目9个,投资额19.4亿元,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精准帮扶创德精密电子等三个我区“5020”项目,开设帮扶工作专班,制定一企一帮扶方案;协调推进康娃缘食品消防验收工作,着力破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推进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做细做实项目申报工作,强化项目支撑,大力培育优质企业。组织摩比通讯等6家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推荐华立源锂能申报2020年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华立源获得省级专项扶持资金50万元,摩比通讯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奖励10万元。

4、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疫情期间,通过全面摸排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必备防疫物资需求,为复工复产企业做好防护物资储备。累计共发放一次性防护口罩20余万只、75%消毒酒精2000瓶、84消毒液800公斤。建立企业特派员制度,当好帮扶服务员、防疫护航员、政策宣传员,帮助企业应复尽复、真复实复、快复优复。

5、主导产业稳健发展。一是政策保障建立机制。制定了《关于推动2020年全区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2020年全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方案》等。二是摸清底数推进项目。围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医药三大主导产业持续发力,根据产业发展现状,摸清主导产业链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集群和关键技术,推进园区线路板产业基地高端线路板、宏源科技标准厂房、和盈厂房和综合楼、华浩源6万平方米厂房建设等。三是建立机制精准帮扶。建立产业链分工安排机制,由区领导担任各链长,责任部门协调推进。建立全区产业链重点企业精准帮扶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安排10各镇街和71个区直部门单位结对帮扶企业,针对性解决企业问题。四是深入实施工业“5135”和电子信息“5125”工程,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和其他优势主导产业。坚持项目为王。加快合力泰TFT模组产业园、华耀光学仪器产业园、华立源动力电池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力促华阳电子异地改造,推动高端线路板产业园企业满产,扶持摩比通讯、住电电装、立讯电子等骨干企业产能倍增,加快发展5G产业,持续壮大液晶显示及触控、通讯传输等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标准厂房优势,着力招引上下游品牌企业抱团入驻。加大对规模以上重点工业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对年实际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过5亿元、10亿元、20亿元、50亿元且当年增幅达10%以上的企业(以实际核准数为准),由区财政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建立工业企业“三年倍增”激励机制,自2020年起,对已过企业投资协议约定政策扶持期(未过期限的按协议履行)且年实际纳税额100万元以上(除调度税收外)的工业企业,连续三年按税收贡献度给予企业奖励扶持政策。推进项目建设。办好“三请三回”和“三企入吉”等招商活动,积极对接引进福建海佳集团、深圳祺利电子等一批“5020”项目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快推动创德电子、同讯科技等18个项目开工建设,线路板产业基地等项目竣工投产。

6、大力推进节能环保。一是积极宣传有关政策,引导企业工厂按照集约化、生产洁净化、能源低碳化原则,开展绿色改造。今年,推荐华立源锂能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绿色工厂,并加入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二是配合做好砂场混凝土搅拌区一体化建设工作。制定了《搅拌站搬迁方案(征求意见稿)》,组织混凝土生产企业召开了座谈会,收集企业对搬迁工作的意见建议,初步完成了搅拌站布点方案。

7、加快推进5G建设和应用。一是成立了区5G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领导小组下设5G网络建设、5G创新平台建设、5G融合应用推进和5G产业发展推进4个专项工作组,具体推进各项工作。制定出台了《2020年区5G工作要点》、《区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方案》、《区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等工作要点和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二是多次召开了由肖前明副区长主持的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会,就5G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推进措施,并明确完成时限。截至目前,共协调解决5G建设困难问题10余件。三是联合市移动公司城区分公司组织28家企业开展了“5G+互联网”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对“5G+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的认识,摩比通讯、天利电声、华阳电子、华立源锂能科技等企业初步达成与运营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

8、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工作。制定了《中共区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专项小组工作规则》、《中共区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专项小组设置方案》和《区军民融合发展2020年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积极引导同为科技、摩比通讯、华立源、杰克机床、电缆等优势企业,发挥产品技术优势,加快“民参军”步伐,积极拓展军工业务。

二、2021年工作打算

(一)总体工作安排

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为总要求,以“走前列、创一流、求实效”为总目标,主动融入“吉泰走廊”和井开区“一区四园”一体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产业倍增、提标提档、服务满意、双抢双补四大行动,做优存量、做大龙头、做强产业,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围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医药三大主导产业三年倍增,既着眼今年,更注重可持续发展,在2020年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扩量提质、效益提升,全力促进排位前移、争先创优。1.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力争2021年全省争先进位,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市内排名确保前五,力争前三。全区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3家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主营收入增长7%左右,利润总额增长6%左右。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5个,其中“5020”项目2个、技改项目12个。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力争2021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收入260亿元以上;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主营收入50亿元以上;食品医药产业实现主营收入60亿元以上。

3.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力争2021年,新增规转股2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4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1.2%,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个,新增1家主营收入超50亿企业、3家主营收入超20亿元的企业,完成8家主营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

(二)具体工作举措

1、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突出重点,抓好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加强对我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行业等关键领域的运行监测,特别是电子信息、机械装备、食品医药等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行业和企业。

2、加大招大引强工作力度。围绕摩比通讯、住友电装、合力泰、创德精密、宏瑞兴科技等重点企业,开展电子信息首位产业产业链精准招商;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以杰克智能缝纫设备、杰克机床、冠马工业科技等带动,大力引进数控机床及组件、汽车配件、精密五金、高端模具等项目;绿色食品产业以堆花实业、长丰酒业、吉乔食品等为引领,重点引进休闲食品、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酒类饮品、保健食品等项目;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以新赣江制药、众源药业、都好养老为带动,大力引进药材种植、医药加工、中医药健康服务、健康养老、医疗、卫生等项目,推动种、医、游、养融合发展。发挥现有企业、落地项目信息源、客商源优势,推动更多项目落户。

3、加强企业梯度培育。围绕“抓龙头、筑链条、建集群”,鼓励和推动现有龙头企业增资扩能。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与机构、高校合作,指导企业申报技术研发中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深挖企业创新潜力。用好工业企业“三年倍增”激励政策,培育一批超2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

4、加强项目谋划调度。围绕我区“电子信息、机械装备、食品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链,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加快推进创德电子等4个“5020”项目、宏业铜箔二期5G铜箔生产项目及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华耀光学仪器产业园、华立源二期和线路板产业园嘉之宏、固得宝等一批重点项目投产见效。加快谋划和储备一批拟开工项目,积极对接四川德阳玻纤和贵航新能源等重点在谈项目,争取早日落地,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5、推进“产业倍增”行动,着力打造三大“百亿产业”。一是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合力泰TFT模组产业园、华耀光学仪器产业园、华立源动力电池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力促华阳电子异地改造,推动高端线路板产业园企业满产,扶持摩比通讯、住电电装等骨干企业产能倍增,加快发展5G产业,持续壮大液晶显示及触控、通讯传输等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标准厂房优势,着力招引上下游品牌企业抱团入驻。二是做大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帮扶电缆公司实现靠大联强,杰克机床、电机等企业“老树发新芽”,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机械装备产业园美吉罗汽配、宝润联科技、胜泰实业3家企业竣工投产。三是做精食品医药产业。力促堆花酒业异地迁建,加快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园中麦食品、康娃缘食品等6家企业竣工投产,正元饮用水、长丰酒业等13家企业达产达标,力争2021年绿色食品产业园区主营收入突破25亿元。四是做实产业倍增扶持机制。加大对规模以上重点工业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对年实际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过5亿元、10亿元、20亿元、50亿元且当年增幅达10%以上的企业(以实际核准数为准),由区财政给予企业5万元、10万元、2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建立工业企业“三年倍增”激励机制,自2020年起,对已过企业投资协议约定政策扶持期(未过期限的按协议履行)且年实际纳税额100万元以上(除调度税收外)的工业企业,连续三年按税收贡献度给予企业奖励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提升税收贡献度。具体以2019年为基期年企业前三年实际纳税额(含免抵调)的平均数为基准数,基准数为100万元以上的,奖励税收增量地方留成部分的30%给企业;基准数为500万元以上的,奖励税收增量地方留成部分的50%给企业;基准数为1000万元以上的,奖励税收增量地方留成部分的60%给企业;基准数为2000万元以上的,奖励税收增量地方留成部分的70%给企业。

6、推进“提标提档”行动,着力建设“两型三化”示范园区。一是牢固树立产城融合发展意识。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产,健全体制机制,优化要素配置,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全方位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学校、医院等基础配套设施,抓好锦业路、惠民路等路网建设,启动实施员工之家、园区菜市场等项目,推动天腾商业中心竣工投入使用。加快智慧园区建设,实现智慧平台与规上企业互联互通。大力推进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创建,加大园区环境整治。二是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意识。一方面,坚持强链补链,引进落户一批项目。积极融入省、市对外开放大格局,推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和更高质量开放合作,办好“三请三回”和“三企入吉”等招商活动,积极对接引进福建海佳集团、深圳祺利电子等一批“5020”项目和行业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实行专班专账,推进一批项目。紧盯开工率、投产率,加快推动项目开工建设以及项目竣工投产。三是牢固树立“亩产论英雄”意识。坚持集约集聚集优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一园四区”工业平台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工作方案,加快推动“僵尸企业”清理、低效企业“腾笼换鸟”和小微企业“腾院上楼”,年内盘活荣光、飞信、妙医斋等闲置资产。抓好微电子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标准厂房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

7、推进“服务满意”行动,着力提升精准帮扶工作水平。一是健全完善帮扶机制。工业和开放型经济口部门及产业平台要聚焦聚心聚力项目建设和企业帮扶主责主业,压实责任、强化举措,争做经济战线排头兵。围绕“一家企业、一个方案、一名领导、一个部门、一抓到底”的目标,企业帮扶队伍原则上一定三年不变。建立问题清单管理、问题解决周报和问题解决回访评估三项工作机制,根据企业(项目)问题提交率100%、问题解决率100%和企业满意度100%“三个100%”的目标要求对企业帮扶工作进行定期督查,对满意度低于80%的帮扶单位限期整改,并将回访评估结果纳入年底考核内容。二是深化降成本优环境行动。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力争全区年内为企业减税降费4亿元以上。深入落实新经济发展“二十一”字要求,实施“转企升规”工程,对优质个体帮扶转企,挑选20家成长性较好的规下企业进行重点辅导,促进小微企业增资扩产、提升层次。深化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加快推进绿巨人公司主板上市、华立源公司科创板上市、万佶物流“新三板”挂牌,推动宏瑞兴科技等企业股改。三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进“五型政府”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发挥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中心作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积极推荐有实力的成长型企业家参加“领航井冈”高级研修班学习,提高企业家引领发展的素质和本领,在年纳税200万元以上且增幅达20%以上或税收增幅达50%以上的企业中择优表彰七家高质量发展先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