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新旅局工作计划

文广新旅局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和艰巨的发展任务,县文广新旅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文化旅游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稳步推进各项文化旅游工作,促进全县文化旅游事业的平安稳定发展,2020年预计全县共接待旅游人数329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32亿元,分别同比下降8%、9%。现将县文广新旅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主动作为,确保文旅安全。一是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根据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部署,县文广新旅局动员文旅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赴社区参与社区疫情防控。指导旅游项目、旅游景区、网吧、KTV、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旅游企业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协助文旅企业配备口罩、体温枪、消毒水等疫情防控物资。根据省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文旅企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疫情防控物资储备、主要设施设备消杀等复产复建工作。截至目前为止,县文旅企业、文旅系统未出现一例疫情感染者。二是开展常态化督查行动。在春节、五一、国庆等传统节假日,县政府分管领导及时组织文旅、交通、卫健、消防等部门召开旅游安全研判会,研究下发《县“五一”旅游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县中秋、国庆双节旅游安全管理工作方案》系列文件,每逢假期县文广新旅局由分管领导带队分组对全县文旅企业、旅游景区进行安全督查,及时将督查结果上报县委县政府及市文广新旅局,为文旅行业安全稳定保驾护航,确保了全年文化旅游市场的安全与稳定,无重大安全事故及媒体曝光事件发生。三是保障文旅行业稳定发展。坚决贯彻省、市、县文旅行业管理工作部署,强化日常监管,扎实有效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元旦和春节期间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扫黄打非•清源2020”、“ 扫黄打非•护苗2020”、“ 扫黄打非•净网2020”专项行动”、“ 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整治”等专项整治工作,在检查过程中,提出安全隐患治理意见8条,现场监督整改安全隐患6处,对存在疏散标志不明显、消防门紧锁等安全隐患的2家文化经营场所限期整改,并回访整改落实情况,出动了执法人员1800余人(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900余家(次),依法处罚11家,收缴非法出版物60多册。

(二)加强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一是组织开展参与对外交流活动 , 组织本县文化旅游企业及文创产品参加2020年省文化巡展活动、省文化和旅游创意大赛、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等展示展览活动。其中文创产品仕女扇荣获省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大赛优秀奖,采蜂人·桶装条蜜、仕女扇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入围奖,等展示展览活动,向外输出展示我县文化旅游资源,提升我县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二是设立文化旅游对外展示窗口;2020年省文化巡礼展在召开,为对外展示我县浓厚文化底蕴,在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设立“红军标语第一县—”专题馆。三是宣传贯彻全市旅发大会精神。2020年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黎川县召开,我县被评为全市旅游品牌创建优秀单位、我县九瀑峡景区被评为全市优秀旅游企业并获得市级品牌创建奖励60万元。

(三)强化服务,推进项目建设。一方面根据省市县有关项目复产复建文件神,指导文旅项目施工单位做好疫情防控,有序复产复建,并收集文旅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资金、用电、土地等方面问题,提交指挥部研究解决,进一步关心关爱文旅企业,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补助,协助九瀑峡景区及蝶栖谷景区通过财源信贷通等方式融资4290万元。疫情期间我局定期深入九瀑峡、蝶栖谷等项目现场指导景区建设及疫情防控工作,做到景区建设与疫情防控两不误。另一方面做好文旅项目储备申报工作,已做好14个文旅项目投资计划申报,具体是大通彩绘村田园综合体项目、金竹飞瀑康养度假村(吓通畲族康养度假村)、金竹畲族乡旅游风情小镇、县樟树林景区开发项目、大通彩绘村田园综合体项目等。并根据县委县政府下发的《关于印发<县2020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表>的通知》制定好重点项目实施方案。流舍畲族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及东征誓师广场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

(四)依托全域旅游发展,重塑乡村形象。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绿色、红色、古色交相辉映,依托“五千”景区,20多个传统古村落、4000多条红军标语以及17座1000米以上山峰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我们狠抓景区创建,打造龙头。在流坑古村创建4A的基础上,金竹飞瀑和九瀑峡分别于2017年、2019年创建4A,蝶栖谷、登云岭有望今年创建4A,计划稠溪古村、蚕桑科技园2021年争创4A,力争3年内形成1个5A带动6个以上4A的全域旅游大格局。同时,积极引导旅游带动扶贫,让群众享受旅游红利。如金竹飞瀑景区,周边村民以林地、河流等资源作价入股,与社会资本合作,每年可获得20万元旅游分红以及10万元村集体收入。另一方面,我们注重由点及面,串珠成线。结合秀美乡村建设,选取景观质量高、开发价值大的村庄进行提升改造,先后创建4个省4A级乡村旅游点和11个省3A级乡村旅游点;同时,对主干道沿线开展路域绿化,对5000栋房屋进行外立面改造,“移步换景、处处是景”的全域旅游目的地正在变为现实。如地处深山的金竹畲族乡大通村,本是深度贫困村,通过对房屋墙体进行彩绘建设,3333只凤凰栩栩如生、翩翩起舞,吸引了一大批高校合作建立写生基地,让这个曾经斑驳老旧、贫困交加村庄变成了“游客画中行、农民家中富”的“中国彩绘第一村”。目前,县正在全力开展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软硬件服务、旅游综合要素已逐渐完善,旅游品质得到了长足提升。

(五)优化设施,开展品牌创建。一是做好国家4A级、省4A级乡村旅游点创建工作。聘请专家来指导九瀑峡景区、蝶栖谷景区、大湖坪整编景区、登云岭景区、何坑中医药养生度假村等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编制蝶栖谷景区及登云岭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质量提升规划、编制何坑中医药养生度假村创建省4A级乡村旅游点设计方案,相关创建材料上报省市文旅部门。九瀑峡景区已成功创评国家4A级景区,大湖坪整编景区成功创评省4A级乡村旅游点。二是发展工业旅游。根据省工业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对全县文旅企业进行摸底,鼓励具备基础条件文旅企业发展旅游产业,目前已向省市文旅部门推荐广雅食品有限公司、采蜂人实业有限公司申报省工业旅游示范区。三是建设一批写生基地。依托丰富红色、古色、绿色资源,与写生中国合作,引进全国知名画家来写生,以书画、油画、中国画等形式描绘浓厚文化地缘,以县内国家4A级景区为试点,在流坑古村、九瀑峡景区、金竹飞瀑建设写生基地。2020年9月26日至10月3日在举办《“金秋十月” 诗情画意绘写生中国千名画家谈千年秘境 享绝美》大型写生活动,并于10月10日举办写生中国百名画家绘作品展,省市县媒体争先报道。

(六)创新方式,保障文化需求。一是开通文旅线上服务。为满足市民的精神需求,组织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景区等单位开通线上服务,让市民可以足不出户享受文旅盛宴。二是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鼓励文化馆及民间文艺工作者积极开展文艺精品创作,截至目前,已创作快板《风雨过后更美丽》、歌曲《绽放》、小品《逆行》、诗歌《家乡睡着了》、剧本《巍巍芙蓉山》等多形式作品近200件,《你最美》、《我在高尚者的丰碑上找到了你的姓名》、《武汉坚持 中国加油》、《众志成城战疫情》、《赣鄂同心》等作品陆续在旅游、文旅、美协等平台上。在做好文艺创作的同时,积极推动我县版权保护工作,完成版权登记的作品201件,登记数量全市第一,受市局领导高度评价。三是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建设。截至2020年底,已安排230余万元用于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分馆建设,目前已完成文化馆招携分馆、湖溪分馆建设,公溪分馆正在施工。图书馆山砀分馆、万崇分馆、招携分馆建设已经完成,罗陂分馆、湖坪分馆、公溪分馆基本装修完毕,今年12月底完工。四是筹办各类文旅惠民活动,开展文艺节目及非遗项目进景区展示展演活动、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全民阅读,向抗疫一线英雄致敬”活动、第二届全国“图书馆杯”主题图像创意设计征集活动、线上诗词竞赛、阅读时光主题书展、送戏下乡活动、景区推出了系列优惠活动(旅游电子消费券、工作日景区半价、医生护士等特殊群体免门票等);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按省市县要求安全有序免费对外开放文化馆(站)、博物馆、图书馆、农家书屋等场所,全县博物馆、红军标语博物馆年累计接待观众6.5万人次,完成义务讲解和公务讲解60余场。县图书馆图书馆2020年接待读者 8.1万余人次,举办各类讲座、培训、读者座谈会、展览等活动36次。截止10月底完成送电影下乡2628场,观影人次17万人。完成送戏下乡148次,指导有关乡镇(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近68余场次,其中指导罗陂乡水溪村广场舞舞蹈队参加广场舞比赛暨2020年市“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荣获全市二等奖。

(七)多管齐下,压实文物保护。一是落实了文物安全保护责任制。协助县政府与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的乡镇签订文物安全管理责任状,将乡镇文物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县目标管理考评;聘用59名文保员,明确岗位职责,对文保单位安全实行专门管理;二是开展全县文保单位安全大检查。对县内的所有文保单位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成了对全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标志牌的悬挂、消防设施的配备,国家(省)级文保单位设立了微型消防站、市县级文保单位配备了灭火器。三是实施好龙图学士与刺史传芳牌楼、董裕墓、上罗邓氏祠等维修项目建设,目前已通过专家组验收。四是做好博物馆展览申报工作。2020年县博物馆申报的“红军标语展览——《墙上号角》,荣获全省博物馆(2018-2019年度)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五是完成红色标语与馆藏文物定级评审工作。县红军标语3826条,经省厅组织专家评审认定,县一级红军标语268条,二级红军标语244条,三级红军标语381条。经市文物鉴定专家组对县博物馆申请的10件二级文物、39件三级文物进行评估定级,经过专家组充分讨论,最后定出二级文物7件(套),三级文物22件(套)。六是配合省厅“守初心 担使命—百件革命文物说”系列宣传活动,上报第四次反围剿战役遗址简介、图片、影音视频等相关资料。七是做好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线划定工作。按照省专家意见修订完善“国保”单位第四次反围剿战役遗址(登仙桥大捷旧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线”划定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已通过专家审核并上报,大力开展第四次反围剿纪念馆陈列站布展工作。八是申报2020年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县文广新旅局申报的《让红军标语“活”起来—县“红军标语+全社会力量”保护利用模式》案例进入2020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初评,入围终评。

(八)立足行业,发挥文旅扶贫。一是创新旅游扶贫模式。大力推广“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建设。依托蝶栖谷旅游区、九瀑峡景区、金竹飞瀑景区及其他旅游企业,引导当地村民到参与到景区建设中,让农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增加收入,景区从中也获益,实现双赢。二是旅游扶贫分红。金竹畲族乡流舍村通过旅游扶贫开发,以生态资源折价入股分红模式,跟旅游公司门票分红三七开,实现了整村脱贫。三是增加经济收入。戴坊镇乐屿生态农业观光园采用“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大力发展火龙果、木瓜、无花果、铁皮石斛等特色种植,吸纳了当地120余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九瀑峡景区从2016年开工建设以来,已吸纳周边800余名镇上及周边村民参与项目建设和工作岗位,其中贫困户350人,通过输出劳务,每人增收2万元至6万元不等,村民人均年收人大幅提高。与此同时,公司采取租用村民土地、林地补偿方式,提高对贫困户补偿标准,仅此一项,贫困户增收200多万元。另外部分村民和贫困户拿自家废旧房屋林地补偿款入股,每年可保10%--15%的固定分红。流坑古村支持村内的扶贫对象以建农家乐、休闲农庄、开发经营当地土特产和旅游工艺产品等形式参与旅游业发展,增加贫困户收入,最终实现脱贫。四是给予就业扶持。县域内已建成的旅游景区,在劳动用工方面,除了技术工种外,原则上都应聘请当地群众作为员工,解决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五是发展绿色旅游。各乡镇因地制宜,根据独特的天然环境,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如金竹利用特殊气候和海拔高,大力唱响“金竹农产品,小时候的味道”农产品品牌。积极动员广大农户栽种有机绿色大米、稻田养鱼、茅苔韭菜、红豆等,利用赣货网、搜玩网等平台,在网上进行推介。六是发展民宿产业。鼓励支持有经验的农户发展农家乐及民宿产业,激发更多的农户参与旅游发展,目前我县已完成九瀑峡稻田小院、牛田樟北庭院、吓通畲家驿站、流舍村港湾客栈、流舍村凤凰水街等8家民宿建设,并已全部通过验收。七是非遗扶贫。我县南村仕女扇、罗陂陶艺改造建设为市唯一两个纳入文化和旅游部扶贫就业工坊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周边贫困户就业,助力全县脱贫攻坚改造

二、存在问题和工作困难

(一)专业人才较少。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才、重点项目管理人才及景区、博物馆专业讲解员人才不足。

(二)执法力量不足。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依法履行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市场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责,但执法人员编制少,呈现“小队伍管理大市场”的现象。

(三)文化旅游设施管理匮乏。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大楼缺乏专职工作人员,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障。部分旅游公厕建成后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三、2021年工作计划

构建专业文化旅游队伍。文化旅游人才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强培训、健全机制、引进人才、优化环境等方式,建立和完善专业文化旅游人才队伍体系,提升县文化旅游发展软实力。

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培育一批文化旅游产业龙头企业。以大华山蝶栖谷、稠溪古村、流坑古村、九瀑峡、金竹飞瀑等重点旅游项目和特色农产品采摘、乡村民宿项目为依托,扶持一批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孵化一批中小项目,构建文化旅游产业框架,不断壮大文化旅游产业规模,提高文旅产品市场占有率。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一是组织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农村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广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二是以各种节庆为契机,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节庆演出活动,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和“三下乡”活动。三是延伸文化旅游服务领域,推动电子阅读,线上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景区平台建设。

开展文旅品牌创建。一是在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旅游各项要素,做好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基础工作。二是精选符合旅游品牌创建标准的旅游项目,申报国家4A级景区、省4A级乡村旅游点。三是丰富流坑非遗一条街业态及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非遗特色小镇。

强化市场监管力度。认真贯彻执行文旅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切实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图书音像业户、旅行社分社网点等文旅业户的监督管理,坚决查处违反文旅市场法律法规的违法经营活动。落实各项扫黄打非工作,高度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知识产权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知识产权的认识程度和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