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局总结及计划

农业农村局总结及计划

一、工作总结

1.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被确定为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区。2019年,东南乡村振兴示范区被确定为省级示范区,在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基础上,成立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指挥部,制定2019年度乡村振兴考核办法,建立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春季行动动员会,印发《创建东南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方案》,争取上级资金4300万,整合区级涉农资金1.2亿元,保障乡村振兴工作顺利开展。聘请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编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初稿已完成,把区域东南部62个村庄作为省级东南乡村振兴示范区,其它乡镇分别启动一个乡村振兴示范区。目前正有序推进三苏产城融合共建区、美丽栾北现代农业园、万亩方田标准化整治区等精品片区建设。省委副书记赵一德到调研给予充分肯定,经验做法由市领导小组印发全市。

2.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按照“党政主导、乡村主体、社会参与、城乡共建”模式,坚持“建管并重、净绿先行、精品示范、整体提升”思路,努力探索美丽乡村持久发展之路,建成国家美丽宜居示范村庄1个、省级美丽乡村21个、市级美丽乡村11个,提前实现省级美丽乡村覆盖全区15%村庄任务目标,荣获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区、“两改一清一拆”行动先进区,连续两年荣获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区。美丽乡村连片推进、生活垃圾处理PPP模式、项目建设EPC模式经验全省推广,全市现场会连续在召开,新华社内参、日报、电视台、电视台等中央和省、市媒体多次报道我区工作,130余县市区万余人次来栾参观学习。

3.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行动方案(2018-2020年)》(石栾办发[2018]9号),确定城区规划区以外永久保留村和3年内暂无撤并计划的136个村庄的整治任务。以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全域推进。目前,全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100%;39个村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集中处理,11个村建有小型户用污水处理设施,其他村结合厕所改造,6月底前全部完成治理任务;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4%;所有村庄主街道硬化、亮化率100%;所有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在深入开展“三清一拆”行动基础上,村庄美化整治46300平米,136个村地名标志设置标准化,全区农村50%以上庭院建成美丽庭院、10%的庭院建成精品庭院,创建美丽庭院30654个,精品庭院3065个,136个村全部完成村庄规划编制。2018年,申报获批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完成示范县,争取奖补资金2300万元,2019年6月底完成整治任务。

4.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18年我区被确定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截至目前,全区173个村完成清产核资,167个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154个村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注册登记。通过实践形成了“11543”工作法,全省试点工作会商会、市观摩动员会、整市推进会等在召开,省委《督查通报》、《三农要情》、市委《工作交流》、《决策》、《经济日报》、《日报》等刊发做法。

5.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定出台了《关于2018年农业产业化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施意见》,开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三级联创,认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市级、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5家。认定区级联合体8家、市级联合体8家、省级示范联合体2家。2018年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5.8亿元,实现利润6400万元。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1.3%,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为2.01/1。

6.大力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的实施意见》和有关扶持政策,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培育形成优质专用粮、无公害蔬菜和草莓、樱桃、核桃、无花果、食用菌、甜瓜、生姜等特色产业,建设苏园、锦绣庄园、神农福地等规模农业园区46个,苏园获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秋实庄园、神农福地等5个园区获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基本形成了东部东方园林苗木、中部天山国家农业公园和草莓蔬菜核桃、西部樱桃基地,北部以百果园为核心的4个万亩基地,初步形成了以第六产业为特征的“庄园经济”。着力推进产业生态文化相融合的都市农业,连续举办17届“草莓采摘节”和4届“樱桃音乐节”,我区小麦播种面积24.6万亩,亩产530公斤,玉米19万亩,大豆4万亩,谷子0.7万亩,蔬菜播种面积8370亩。其中特色种植:优质强筋小麦“师栾02-1”3万亩,紫小麦1000亩,生姜1300亩,草莓1300亩,甜瓜150亩,樱桃4600亩,黄桃2200,无花果830亩,中药材2300亩,草皮压减面积4230亩(2018年草皮总面积2.8万亩)。5月7日全省小麦病虫害“一喷三防”暨专业化统防统治现场观摩培训会在召开。

7.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58.49万千瓦,拥有20马力及以上拖拉机2367台,其中80马力以上1083台;小麦收获机973台;玉米收获机551台;秸秆机、旋耕机等其它配套农机具14182台。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53家,农机维修网点17个,其中二级综合农机维修点2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6%,玉米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4%,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100%。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8.全力加强农村财经管理。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切实规范农村集体承包合同管理,全市农村集体机动地承包合同清理规范工作推进会召开。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二轮延包遗留问题,保持现有承包关系稳定,大力推进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2017年在全省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会议暨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现场会上,作为区(县)代表,做了题为《坚持“三三”土地流转机制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发言,2018年评为省级“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先进集体”。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新型农业主体的规模经营水平,实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逐步发展壮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2016-2018三年争取中央及省市财政扶持资金825万元,被评为“省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天亮合作社获得“省十佳农民合作社”称号。

9.全面规范发展畜牧养殖。狠抓动物防疫工作,在全市率先形成了包含牛、羊、猪、鸡等各种畜禽全覆盖的无害化处理体系,2017年承办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活动。强化畜产品安全监管,通过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日常巡查制度,在元旦、春节、全国“两会”等重要时间段和敏感时期重点整治,畜产品质量监测站质量体系建设通过省计量认证。畜牧工作站通过农业农村部全国畜牧总站的检查验收,荣获“2017年基层畜牧(草原)技术推广示范站”称号。畜产品质量监测站取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实现了畜产品质量检测“双认证”。

10.积极做好农业开发工作。积极申报圆满完成历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近年来,坚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美丽乡村”相结合,按照“美丽乡村”标准,集约开发,连片开发,打造建设环境优美,特色生态的典型村,共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个,申请财政资金2912万元,形成了2.62万亩的连片高标准农田项目区。

11.扎实开展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以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为工作目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着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深入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等6大任务。2018年,我区农药使用量较前年降低7%,化肥使用量较前年降低6%,使用棚膜110吨,地膜50吨,回收利用率达到96%。

12.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2016年以来,实施喷灌节水灌溉项目共8100亩,年压减地下水开采29万立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700亩,年节水量97.66万立方。

二、存在问题

1.农作物播种面积逐渐减少。由于区位特点,环省会经济林及高速国道两侧绿化的不断占地,致使我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逐渐减少。

2.土地收入效益较低,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农业在现代产业链中的弱质性,农业投入产出比低,就全国而言也是如此,农业收入只占农民家庭总收入的25%,因此农民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不高,仅占20%,80%的农村资金流向非农产业。近几年受市场因素的影响,粮食价格下滑严重,玉米籽粒价格降到每公斤1.2元,严重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3.规模化蔬菜园区建设发展缓慢。蔬菜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设施蔬菜生产的技术含量很高。当前较高的用工成本及土地流转费用成为蔬菜园区扩大规模化生产很大的制约因素,同时技术管理水平的不到位也严重影响了蔬菜园区生产的效益。

4.农业新技术推广较难,农民科学种田素质不高。由于现代农业投入产出比低,致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只有老人和妇女在家种地。留守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现代农业所需的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现代农民”孕育和成长困难。下乡培训中,培训农民多是些老人和妇女,新技术推广、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较难开展。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1.抓好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编制完成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根据全区乡村不同区位和发展基础,分三片整体推进。重点打造精品片区。在全域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基础上,集中力量建设区域东南部涉及4乡镇62个村省级重点示范区。聚力打造精品线路和精品村。突出抓好重点区域内16个重点村的改造升级,突出抓好贯通精品线路的综合整治,对破损道路进行提升重修,对道路两侧路肩进行全面整修,高标准搞好绿化,建成高标准精品廊道绿带。

2.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战役,在全区农村广泛开展“六清三建一改”,以村为单位建立台账,实行日报告制度,全区村庄面上环境“脏、乱、差”问题有效解决,整治标准全面提高,实现干净、整洁、有序,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显著提高;对锦绣庄园、秋实庄园等范围内的7条道路两侧进行高标准绿化美化,打造景观式精品片区,以衡井线为起点,南至南西线,对新赵线西侧范围内的28条田间道路进行高标准硬化、绿化建设。加快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抓好垃圾治理、厕所改造、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村庄绿化、畜禽粪污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项目向东南乡村振兴示范区倾斜,上半年完成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

3.抓好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6月底前基本完成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顺利通过省级试点评估验收。创新机制,探索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占有、收益、继承、转让、抵押、担保等权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健康运行。加快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年底全区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60%左右,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先进村达到40%。

4.强化产业龙头带动作用。着力实施省、市级龙头企业产值倍增计划,推进省级重点项目建设,指导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加强管理,提档升级,省、市级龙头企业产值增加3亿以上,达到18亿元。加快总投资5000万元联合体项目建设,加大协调力度,扩大增信基金发放范围,争取落实10家企业贷款5000万元。

5.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按照区政府《关于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财政扶持政策》,落实好2800万元专项资金,强化激励引导,做好“加、减、乘、除”法,完成压减草皮种植面积1/3目标,增加“甜瓜、黑土豆、紫小麦、无花果、生姜、钙果”等经济作物和特色种植,利用2-3年时间,每年集中培育形成2-3个特色主导产业,打造品牌形成规模。

6.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落实中央农机购置补贴500万元、农机深松117万元奖补资金,实施全程机械化项目,推广“互联网+服务”模式,探索农机购置补贴网上申请、一条龙审核、一站式服务。抓好机械化新技术示范推广。搞好精准作业、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机械等新技术新设备引进推广,发挥农机技术在秸秆还田离田、化肥农药精准使用等农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7.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做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将档案整理扫描及时移交档案部门,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到户。稳妥发展土地流转,抓好整片流转,加大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审查力度,实行租赁农户承包地上限控制,保持社会稳定。培育新型规模经营主体。发挥区农民产业协会协调服务作用,干农家事,说农家话,念致富经,为乡村振兴凝聚人才,为农业产业发展搞好服务。重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土地托管服务组织,强化经营管理,提高规模经营主体经济效益;探索促进小农户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通过天亮合作社黄金分割分配法及“780全托管”模式,探索发挥“三权分离”改革示范作用。

8.推进畜牧养殖健康发展。抓实动物卫生监督。确保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四种重大动物疫病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强化畜产品安全监管。重点加强对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奶站、养殖场、屠宰场等的监管,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实施网格化管理。推进养殖污染治理。搞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区推进项目,2019年底全区所有中小规模养殖场全部建成畜禽粪污处理设施。

9.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018年度第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区面积4500亩,投资487万元;做好第二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区面积5600亩,投资650万元,主要实施小型田间水利、修整农路、路边沟、植树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