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报告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报告

我县新一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酝酿于2012年,政策形成于去年上半年,正式启动于去年下半年并初见成效,今年开始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养护管理轨道。通过近两年的努力,近一年的攻坚,可以这样认为,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与以往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显著成效:路面变宽变净了、视野更开阔了、通行更安全了、公路使用寿命更长了,群众更满意了。这得益于省市厅局的正确领导,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人大的强力推动,我局和各乡镇狠抓落实,沿途群众的支持配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有10个乡镇,131个行政村,总人口约32万,国土面积1581平方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1382.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6.53公里,国道80.6公里,县道231公里,乡道103.2公里,村组公路941.1公里。

二、取得的成效

(一)全县所有县乡道、500m以上且硬化了的村道全部列入养护管理范围,开展日常养护工作。内容包括:扫路面、剪杂草、培路肩、开水沟、清边坡、增安保等。其中县养公路229公里,乡(镇)养公路379公里,村养公路约660公里。

(二)一大批多年积累下来的水毁工程得到修复。去年至今,全县共投入约1300万元资金用于修补破损路面、砌挡土墙、修复桥梁涵洞、增设安保设施等。据统计,修复路面29860㎡,砌挡土墙9130㎡,浇注(砌片石)水沟11320m,修复涵管129m,里程碑152块,安装标牌标识1460块,防护栏840m,划标线1200㎡。

(三)路产路权得到有效维护。清除占用路肩、边沟、边坡种植农作物近2万平方米,拆除占道违章建筑2145㎡,清理乱堆乱放4600余处,查处各类案件6宗。

三、主要做法

针对我财力穷、山区公路多等县情,我们在养护管理的机制、模式、资金筹措等各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1.努力营造一种氛围,解决有无必要养路的问题。多年以来,人们都认为公路一旦硬化就可一劳永逸,不需要像砂石路那样进行日常养护了。因此,各级政府及广大群众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建设、轻管养的思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洪水侵袭,我县农村公路损毁严重,大部分路段都遭受重创。广大干部群众在探究原因时猛然发现:除了建设标准和质量因素外,最重要的还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管养,农村公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太脆弱。如这些公路能得到有效管养,损失可大大降低,真可谓是“人祸”大于天灾!有了这样的醒悟,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开始形成一种共识:水泥公路不仅要养护,而且养护的要求要更高,管理的力度要更大;养护农村公路不仅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也是党和政府“三送”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有效载体!共识形成后,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氛围也随之浓厚起来。在这一认识转变、氛围营造中,我局作了许多努力:在2012年下半年至去年上半年对全县1300多公里农村公路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深入千家万户和基层一线开展对农村公路养护问题的民意调查,并问计于民;争取了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纳入“三送”工作内容和县委、县政府对乡(镇)及有关部门绩效管理考核内容;促成县人大常委会在2012年7—8月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农村公路现状调研,形成了有很强指导性和操作性的调研报告,供县委、县政府决策,县主要领导就该项工作进行了多次批示。

2.全力落实两笔资金,解决有无钱养路的问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核心问题是“钱”。2012年以前,我县农村公路的养护只有农村税费改革时安排的50万元,相对需求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为此,我县通过整合各渠道资金落实了农村公路养护所需的两大笔资金。

一是日常养护资金。通过县财政采取“包”和“补”的方式以及乡村两级自筹解决。县养公路按4500元/年·公里的标准,由县财政“包”其需要的100余万元。乡(镇)养公路按2500元/年·公里的标准,县财政按1000元/年·公里“补”近40万元,其余近60万元乡(镇)统筹至县财政。村养公路按1000元/年·公里的标准,2013年,由县财政“奖”10万元(对年度综合考评达优良且排在前200公里的村养公路),其余通过“一事一议”、“三送”项目、热心人士捐助、义务投工投劳等渠道解决;今年1月份起,对村养公路养护资金由以奖代补改为直接补助,即对全县近660公里村养道路按每年每公里5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并要求所在乡(镇)每年每公里补助200-300元。

二是大中修、安保和小型水毁修复工程资金。实行分级负责、多方筹措的办法,即县养公路由县财政统筹安排,每年预算60万元,由县交通运输局根据需要提出使用计划、财政部门审核拨付,如超过60万元,则由县财政另行追加;乡(镇)、村养公路则由乡村两级通过“一事一议”、“三送”项目、群众捐资或义务投工投劳等渠道解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县财政安排了9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水毁工程修复、县乡公路主要路段安保设施完善和小桥涵洞的维修。今年也投入了近300万元用于大中小修。

3.着力组建三支队伍,解决有无人养路的问题。

首先,组建了一支管理队伍。2011年以前,我县只有交通运输局下设的县乡公路管理站负责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因人员太少,仅参与公路建设规划、监管就力不从心,根本无法承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职责。根据工作需要,2012年我县在交通运输局内设机构中增设了“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兼挂“县农村公路路政大队”牌子,10个全额拨款编制。同时,各乡(镇)也按照要求组建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站,由乡(镇)分管领导兼任站长,并按乡1-2人、镇2-3人配备工作人员,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建设和管养工作。

其次,组建了一支养护队伍。根据《办法》明确的县养公路4.5公里1人、乡(镇)养公路5-6公里1人、村养公路每人养护长短不限但每条路段至少1人的原则,按照“年龄40-60岁,热心公益事业、吃苦耐劳、厚道实干、常居本地”的要求,我县组建了一支280人组成的养护队伍,其中县养公路养护工人50人,乡(镇)、村养公路养护工人230人,这种规模的队伍基本满足了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的需求。队伍组建后,我局立即对这支队伍开展了岗前培训,提高他们的养路技能和护路知识,确保了他们尽早“上路”、“入门”。

再次,组建了一支信息员队伍。这支队伍由养路工人、农村班线司机、乡村组干部和热心群众组成,人数达500人之多。通过他们能最快、更多地收集和掌握路政路况信息,对发现的险情和侵权行为,便于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4.致力探索并创新一系列工作机制、模式和方法等,解决有无效养路的问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的认识、资金、人员问题解决后,为了确保工作有效开展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大胆探索并创新了一系列工作机制、模式和方法等,从而解决养护责任划分、养护模式确定、养护检查考评等一系列操作层面的问题。

(1)探索并创新了养护责任机制。我县探索性地提出了“县养公路”、“乡(镇)养公路”、“村养公路”的概念,明确县养公路包括县养国道、主要县道和专用公路,养护责任主体是县人民政府,县交通运输局具体实施;乡(镇)养公路包括非主要县道、乡道和主要村道,养护责任主体是乡(镇)人民政府;其余公路为村养公路,由村委会负责养护。这打破了传统的县、乡、村道的框框,把养护责任更多地落实到县乡两级,从而提高了养护资金的保障度。

(2)探索并创新了养护模式。县养公路我们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以养护工程对外发包的形式,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承包公司,一包三年。乡(镇)养公路则是因地制宜,灵活多样:高田、屏山两镇是参照县养公路模式确定总承包人,丰山乡则采取分路段(约5公里)发包给个人养护,而其余7个乡镇是按照“属地原则”由公路所在村委会负责承包管养,除与养护经费挂钩外,还与村级转移支付挂钩。村养公路的养护模式则更加灵活,以有效、管用为原则,自行确定。

(3)探索并创新了资金筹措方法。针对财政穷县的实际,我们采取了分层次、多渠道筹集的方式,通过财政安排、乡镇自筹、村级配套、“三送”项目、“一事一议”、群众捐助等渠道解决。同时,根据工作推进程度,逐步提高补助标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乡(镇)养公路的乡镇自筹部分到位,我们经过乡(镇)确认养护里程和自筹金额后,由县财政从下拨经费中扣除并进入专户,这多少带有强制性。

(4)探索并创新了养护检查考评办法。首先,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列入了对主管部门和乡村两级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以此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其次,在考评内容上,将考评内容分为养护质量和养护组织管理两个方面,并各占总分的70%、30%;在考评要求上,对县、乡、村养公路分文明样板路与普通路区别对待,标准不一;在考评时间上,县养公路每月分线路全面检查考评,乡(镇)养公路则文明样板路每月检查,普通路月抽查、季度全面检查,村养公路则由去年的乡(镇)对其月抽检、季度全面检查,县对其季度抽检、半年全面检查,今年调整为县对文明样板路每月检查,普通路季度抽查,半年全面检查。再次,为了确保检查考评的公平公正,防止打“人情分”,我们推行了复查机制,当复查结果与检查评价差异较大时,启动对参检人员的责任追究。

(5)探索并创新了激励手段。县养公路如年度综合考评达优良,除全额拨付养护经费外,还实行奖励。乡(镇)养公路在季度考评中扣拨的养护资金,分别按50%、30%和20%奖励给年度综合考评达优良且位列前3名的乡(镇)。去年,村养公路年度综合考评达优良且排名列200公里前的每年每公里奖励500元。这些激励手段大大激发了乡村之间相互竞赛、争先创优的热情。

四、几点体会

回顾我县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走过的历程,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必须从解决认识问题入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以前的农村公路之所以未能开展养护,首要原因是认识上存在误区,从而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沉痛的现实让人幡然醒悟后,广大群众要求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局顺势而为、积极呼吁,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向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反映当前农村公路存在的问题,使各级领导的认识得以扭转,逐步认识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必然性和紧迫性。正因为解决了认识问题,《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才得以顺利出台,今年县政府办公室又以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通知》,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才有了今天的良好局面。

第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要真正开展起来必须上下联动。县级层面重视后,调动乡村两级积极性是关键。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将养护管理工作列为绩效管理考评内容、对补助资金拨付实行扣拨与奖励并举、养护管理实绩与公路建设计划下达挂钩、加强督查调度排位等手段来调动乡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品尝养护得好的“甜头”和不重视养护的“苦头”。在发动群众方面,则要宣传与查处并重,特别要敢于碰硬,达到“查处一例,教育一片”的效果。

第三,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必须讲究方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不仅涉及到人财物,还有工作路径、操作方法等问题,要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必须结合县情,稳步推进。在解决人财物问题上,我县采取分步走的办法,先在2012年10月份在县交通运输局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和配备工作人员,解决“有人管事”问题。接着,2013年7月份出台《办法》,解决养护经费和机制体制问题。在解决养护开展工作路径问题上,我们采取了“先集中整治,再移交个人养护”的方法,先清除路面泥砂、路边树枝和杂草,再培路肩、开水沟,然后分路段落实养护工人。如果不集中整治仅靠单个养护工人是不可能“偿还”这些多年“欠债”的。在解决养护管理要求问题上,我们采取先建立机制体制,全面动起来,做到全覆盖、常态化,再不断提高标准和要求,通过分年度打造示范路、样板路和精品路,逐步提档次、上水平。在解决公路建设与养护的衔接问题上,我们采取奖励办法鼓励通自然村项目在完成主体建设任务时,培填路肩、开挖水沟、增设错车道和安保设施,为建成后的养护管理奠定基础。正是由于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方法得当,我县养护管理工作才有目前的推进速度和效果。

第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要取得实效必须狠抓工作落实。要打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局面,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十分注重工作的落实,务必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和“钉钉子”的精神。去年7月份出台《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试行)后,我县迅速开展贯彻落实工作:我局完善出台了《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考核方案》,相继下发函件和召开会议,督促乡镇成立管理机构,落实人员和资金;通过招投标落实了县养公路养护单位;对养护人员开展了岗前培训,为养护工人编印《养护技术手册》;向沿途群众散发公开信;多次召开现场调度会,实地察看各乡镇养护效果;严格按照考核方案进行了检查考核,并兑现养护经费和奖励承诺;今年,对村养公路养护资金由以奖代补改为直接补助,并调整完善考核内容和方式;督促各乡(镇)、村筹措资金高标准打造文明样板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开展集中整治活动……正是这样一整套有力的“组合拳”,才让养护责任主体无法应付了事,从而将养护管理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五、存在问题

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虽然取得明显成效,甚至可以用“翻天履地”来形容变化,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养护经费仍然不足。与国务院的要求和实际需要比,我县无论是县养公路还是乡(镇)、村养公路,无论是日常养护资金还是大中修资金,都还很不够。

二是村养公路养护管理相对滞后。受资金等因素影响,部分村养公路养护管理效果还不尽人意。

三是路政管理力度不够。个别乡(镇)未严格按规定审批道路两旁的建筑物,公路沿线个别群众乱堆乱放、占道经营、晒东西现象时有发生,利用路肩种植农作物未完全杜绝,超载超限屡禁不止。对这些现象,我们在路政执法中法律依据不明,执行力度不够,效果自然不明显。

五、工作打算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县“一年打基础,两年促提升,三年抓巩固”的推进工作思路,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思想认识再提高,增强深入推进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养护管理摆上更加重要的干事日程,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工作;把农村道路的养护工作当作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成为“三送”工作一项重要内容;把农村公路养护纳入各级组织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做到知行合一、立说立行、立见成效,让群众感受到明显的变化,得到真正的实惠。

2.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从多渠道筹措日常养护经费,使县、乡(镇)、村养公路分别达到每年每公里7000元、3500元、1000元的标准。同时,多种渠道筹措大中修资金。

3.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全力突破村养公路的养护管理,做到全覆盖、常态化,使县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协同推进。对村养公路要做到四“落实”,即养护经费落实、养护人员落实、养护工作落实和检查考评落实。二是着力抓好“文明样板路”建设。在去年“示范路”创建的基础上,围绕“畅、洁、绿、美、安”总要求,大力推进“文明样板路”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三是努力抓好路产路权的维护。继续抓好农村公路执法宣传,增强沿途群众爱路护路意识;依法批建道路两旁建筑物;坚决制止占用路肩、边沟、边坡种植农作物行为,及时查处违章建筑和占道堆放、经营案件,打击超载行为,强力维护路产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