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技术探析3篇

土木工程施工中技术探析3篇

第一篇:BIM在土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盈利水平,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论文介绍了BIM的含义和BIM在土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随后,从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阶段5个阶段较为详细地阐述了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造价管理;土木工程

1BIM含义及其在土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

BIM有三层含义,其中,M表示Building,I表示Information,而M有Model、Modeling和Management三种解释,意思分别是建筑信息模型、建筑信息建模和建筑信息管理。BIM在土木工程造价管理中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大幅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程度,提升效率。具体而言,BIM在造价管理的的作用有以下方面:①提高工程量计算精度。工程预算首先需要计算工程量,利用BIM算量比传统的计算方法更加准确,尤其遇到大型的或复杂的工程,BIM自动算量消除了人为因素影响,通过三维模型自动扣减工程量,对规则和不规则构建也一样适用。②合理安排资源计划,缩短项目工期。将时间信息赋予BIM模型中的工程量上,便能够掌握任何时间段各项的工作量以及该时段的造价,根据这些信息便可以制定人材机计划,合理安排任务。③控制设计变更。传统的设计变更方法是手工在图纸上确定位置,再计算设计变更导致的工程量变化。这样既耗时,可靠性也差。而在BIM模型下,设计变更能够关联到模型中所有相关构件,工程量也会同时变化,甚至带来的造价变化也会得到反映。④对工程项目的多算对比进行有效支撑。BIM模型能够赋予构件时间信息、材质信息、施工班组信息等各种参数信息,而且利用这些信息将模型中的构件进行任意组合与汇总,就可以对工程的多算进行对比,这比起手工计算要简便快速得多。

2BIM技术在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决策阶段是决定项目成败的最重要的一环。这一阶段的造价精细化管理也会影响后续阶段的造价精细化管理。BIM技术具备的信息库和数据模型,通过可视化和参数化的方式,能够更加科学、精准地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更加合理、快速地确定可行性最佳的施工方案,以做到控制投资估算的目的。在工程项目立项之前,需要设计多套不同投资方式下可供选择的施工方案,建立BIM模型,利用算量软件和计价软件进行投资估算和全方面对比,控制估算误差在10%的范围以内,同时通过数据对比,选择出最经济可行的投资方案,减少投资方成本。下图1是利用BIM的方案选择的流程图。方案确定之后,通过BIM的数据模型,可以方便地对造价信息进行查询与模拟。BIM技术不仅在投资决策方面能提升造价的预算水平,还能一定程度上节约建设投资。此外,BIM模型的可视化特点,使建筑实体立体地展示出来,有利于及早发现周围环境对工程的潜在影响,预先制定措施,规避以后可能的成本浪费。

3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设计不仅关系项目的质量与进度,也基本决定了项目的造价。目前的设计还是通常使用二维设计方式,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就成了一个难点,到了施工阶段这一弊端就体现出来了。为了协调各专业,出现停工,工期延误,成本也相应增加。当将BIM技术引入设计当中时,对投资决策阶段的模型进行修改与完善,再对创建的模型进行碰撞检测,能够提前发现设计中的结构突出问题,减少设计变更,各专业相互沟通,减少超预算的可能,为施工图预算做铺垫。BIM技术在设计阶段主要应用于设计预算和限额设计。BIM模型中包含了项目的造价信息,当用于设计预算时,算量过程可以大幅减少预算员的劳动量,而且计算更加准确高效。获得工程量之后,进行精细化造价管理,把模型信息导入项目信息文件,生成预算书,这一过程由软件自动生成,不会有人为的套价错误或漏项,得到的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等更为快速和详细,实现了对项目成本的准确模拟与核算。CAD图纸绘制完成后,将图纸的项目信息与BIM模型的相关历史数据和指标信息按时间维度相关联,以分部分项工程为单位得到相应的造价信息,这便有助于在设计阶段实现限额设计,同时设计人员也应当在限额目标下进行各项设计任务。

4BIM技术在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图纸设计完成后要进行施工招投标工作。BIM技术在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应用主要分为招标方的应用和投标方的应用两部分。BIM技术出现之前,在招投标阶段,人们往往只能通过图纸计算工程量,由于时间受限和设计变更,常常漏算错算。利用BIM技术建立的三维模型包含了许多工程信息,可以为招投标造价管理提供服务。投标方可利用招标方提供的BIM三维模型和工程量清单编制投标文件,短时间内得到工程量和对应清单,更容易发现清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还可以进行工料分析,以提出合理单价,制作出项目费用清单和投标文件,报价更科学,提高中标率。由于每个投标人得到的工程量清单和BIM模型是一样的,所以BIM技术增加了工程量清单的透明程度,减少了算量过程中的错误,提高了招投标过程的效率。招标单位可以运用BIM技术确定标底和编制招标文件。BIM模型包含了项目全部工程量信息,可以帮助招标单位快速计算工程工作量,编制的标底更加接近市场价格,评标环节还能迅速筛选出报价最合理、工艺最先进的施工企业。依据BIM技术可以快速计算项目各部分的工程量,编制招标文件更加科学和高效,即使需要调整招标文件,也方便快速查找问题予以修改。BIM技术为招标方和投标方都带来了极大便利。

5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是及时发现核算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之间的差异,尽早作出调整。BIM技术能将建筑信息模型与时间维度结合起来,建立5D模型及时追踪和掌握工地材料、机械及人工消耗及储备情况,在模型中录入人材机和设计变更等与造价相关的数据,同时对其做到实时维护,能够实现对施工成本的全过程和全方位控制,还能够在模拟情境下预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有利于提前调整方案,优化模型,减少现场变更的发生。项目施工阶段,原材料和人工费等变化是经常的,而使用BIM技术可以解决价格数据分散、工程量拆分和汇总麻烦的问题。BIM模型可以同时显示构件与其造价信息,方便查询。在处理施工当中的变更与索赔时,BIM技术可以十分清楚地表达各项工作任务,减少了纠纷的出现。BIM技术还可以用于工程变更和索赔下的工程模拟,测算结算费用。当然,BIM技术可以进行虚拟碰撞检查,提前发现设计的问题,减少工程变更次数。BIM技术还可以通过将模型与实际情况的比较来分析签证是否合理,用于签证管理。拨付工程进度款是一项较为复杂而麻烦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和人员参与其中,传统方式下做不到各部门造价数据信息的第一时间共通共享,这是不利于结算工作的开展。利用BIM技术建立的5D模型包含了造价与时间等参数信息,能够方便地获得各阶段的造价信息,这不仅提高了结算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而且优化了造价管理和工作流程,减少了人力和时间的消耗。

6BIM技术在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BIM技术在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BIM技术可以用于审核结算资料,BIM5D模型存储了与工程有关的各类信息,竣工结算阶段各方可以直接调取合同、造价、变更等数据信息。其次,可用于审核结算工程量,设计变更可直接在BIM模型中修改,由此导致的工程量变化也会自动调整。最后,可用于审核竣工结算费用,BIM软件可以从网络获取税率及人工费用调整系数等信息,还可提取费用标准,保证结算的准确度。

7结语

造价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一环。BI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建筑行业造价管理提供了全新而先进的管理模式。相关企业应加大BIM技术的培训和应用力度,将BIM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筑行业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王存艳.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1(13):47-49.

【2】胡宗斌.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2021,28(04):73-74.

【3】邢利英,丁轲,石静,等.BIM技术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21(08):180-181.

【4】张日芬,邓军,林培添.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精细化控制研究[J].四川水泥,2021(04):203-205.

【5】黄海波.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应用研究[J].广西城镇建设,2021(03):54-56.

【6】张德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房地产世界,2021(06):83-85.

作者:高欣 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探析

摘 要:时代的发展对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口居住密度的提升与施工成本的上涨给土木工程领域带来了压力。为达到不断提升的土木工程安全性要求,在市场经济的调控下保证土木工程项目的经济收益,应探讨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通过对我国土木工程结构设计领域的研究为其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经济性

结构设计是对土木工程整体结构的科学布置,蕴含着较为深刻的工学理论与力学理论,负责整个工程的承重结构和使用性能。在实际生产施工中,一旦出现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普遍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但倘若一味提升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必将导致施工成本的上升,降低工程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平衡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升其整体价值,是每个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单位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1安全性与经济性之间的关系

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与财产安全的保障,但提升土木工程的安全性需要提升相应的经济成本。换言之,安全性的提升常伴随经济性的下降,经济性的提升常伴随安全性的下降,在二者均不可被轻视的新时代工程建筑价值体系中,如何平衡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关系是一个具备较高研究价值的问题。在实际建筑生产过程中,安全性与经济性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例如,水平较高的工程结构设计单位能在合理利用材料的情况下完成质量更高的设计方案,在材料成本尚未提高的情况下,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也可能获得提升。再如,在结构设计安全性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合理的受力结构分析能帮助设计团队排除不必要的建筑结构设计,删减掉并未发挥承重作用的冗余结构,在安全性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施工成本[1]。同时,在建筑技术的影响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经济性也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在实际结构设计工作中,设计团队应尽量选用密度与强度彼此协调的配筋方式,要么选用强度低、密度高的,要么选用强度高、密度低的,以此在安全性与经济性之间寻找平衡点,确保二者之间的协调性,充分体现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将安全性与经济性并举的基本思想[2]。

2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提升策略

2.1选择水平较高的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是结构设计行为的活动主体,承担着结构设计方案的拟定与修改任务。设计单位的水平会直接决定结构设计方案的质量,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较大影响。设计单位水平的评判标准主要是从业经验与团队素质,优秀的设计团队能在更短的设计周期内给出更合理的设计方案。因经验丰富,他们给出的结构设计方案通常兼具安全性与经济性,在建设单位的预算前提下实现安全性能的最大化。但如果土木工程设计单位的设计水平较低,在预算相同的前提下,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也会相应较低,导致后续会出现许多工程结构质量问题,从根本上影响土木工程的使用性能[3-4]。而且,在土木工程的全过程中,建设单位的主要预算支出便是其建筑材料成本与人工成本,如果因设计单位水平较差出现结构设计方案不合理的情况,便会导致同等价值的材料未达到同等安全性的标准,造成材料成本的浪费,极大损害工程的经济效益。这部分成本的损失要远远高于不同设计单位设计费之间的差价。因此应尽量选择能力较强的结构设计团队,为后续施工流程提供坚实的保障。

2.2大力应用新结构、新技术

结构设计不只应在结构布局与尺寸测定方面,还应注重结构理念的更新与技术水平的发展。土木工程是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方式,土木工程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受到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知识的飞速迭代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单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明确市场材料技术与结构设计技术的新变化,保证自己没有因技术与理念的落后而造成经济成本的浪费、降低了本应实现的安全性能。例如,纤维混凝土就是一项将纤维与水泥混合制成的负荷材料,它拥有抗拉强度高、极限延展性好、抗碱性强的特点,能大幅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与耐久性。而且,混凝土内混合的纤维能在结构中起到缝合松散结构的作用,在材料出现裂开趋势时,纤维的存在能有效阻遏裂缝的扩大,从而保障混凝土的安全性。再如,再生混凝土是将废弃混凝土块转变为新混凝土的技术,它会将未在调配当天使用的废弃混凝土与粗集料进行混合,实现混凝土材料的二次利用。这一技术大幅降低了结构设计中的材料利用率,设计团队可将再生混凝土指定为工序靠后结构的原材料,既降低了材料损耗,又不损失结构的安全性,实现两种核心价值的双赢。

2.3做好结构设计的自审工作

在大多数土木工程中,结构设计都是一项任务量极其繁重的工作,以建筑群为主要对象的结构设计工作会产生大量的数值设计,根据建设单位与用户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土木工程各结构各部位的尺寸与角度,期望设计方案既满足安全使用要求,也符合经济收益目的。繁重复杂的工作即代表着难免出现疏漏,在一般情况下,结构设计的疏漏需要由施工单位来买单,施工单位因此返工重修,付出了更多的人力成本,虽能由总建设公司协调解决各方利益,但总归是侵损整体利益的坏事。而且,结构设计中的疏忽一旦略过了生产阶段直接积压到了工程投产使用阶段,将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后果不可估量。所以,决不能忽视或轻视结构设计活动中的自身工作,多次复核结构设计中的各项参数,防止漏算、误算等情况的出现,保障结构设计的准确性。

3结构设计经济性的提升策略

3.1保障土木工程招投标工作质量

利用缩减预算成本实现结构设计经济性的方法是效果较弱的方法,且必将引发安全性下降的现象。建设单位应在招投标阶段便明确招标导向,引导投标单位从安全性与经济性两种角度考虑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向建设单位展示其同时实现安全性与经济性的方法。建设单位也不应过于压低建设成本,防止成本过低影响安全性。招投标工作是后续工作的开端,做好招投标工作能为后续经济成本的控制做出最根本的准备,降低后续成本控制与安全控制工作的实际成本与落实难度。

3.2以技术的方式降低成本

技术的进步使人们付出相同的成本,获得更高的收益。例如前文提到的再生混凝土,便是将原本应被废弃填埋的混凝土废料再次利用,提高结构材料的利用率,提升结构设计的经济效益,利用更少的材料实现安全性更高的结构设计。另外,可选用强度更高的混凝土作为承重柱结构的原材料,这样既可以降低承重柱的直径,减少其材料用量缩减材料成本,又可以保障承重力与安全性不变,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3提升结构设计的预见性,避免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是所有土木工程都无法完全避免的问题,它的成因十分复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意见、自然环境、突发事故都可能导致结构设计在施工中期的变更现象。设计变更既无法提升结构安全性,也会大幅降低结构的安全性,在能避免的情况下应予以尽力避免。从设计单位的角度来讲,设计单位应切实提升结构设计方案的预见性,既要实现已知的设计需求,又要根据现场施工环境的考察、施工经历的分析使结构设计能为可能出现的变更内容做好准备,预防可能会出现变更的情况,尽量减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变更现象。

参考文献:

[1]孙毅,晏致涛,卜长明,等.结构设计竞赛对土木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作用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9(41):7-8.

[2]孙一丁.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对抗震问题的分析[J].散装水泥,2019(3):21-22.

[3]曹广男.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1):73.

[4]谷雨.探究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J].决策探索(中),2018(1):47-48.

作者:杨艺坤 单位:商洛学院

第三篇: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探析

摘要:为确保土木工程基坑开挖施工及施工环境的安全,避免地面塌陷,需重视边坡支护技术的合理应用。文章简述了边坡支护技术设计要求高、环境影响大等施工特点,分析了土木工程中边坡支护技术的现状,通过土木工程实例,对钻孔灌注桩支护技术、护坡桩施工技术等边坡支护技术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边坡支护技术;土钉墙支护

1边坡支护技术施工特点

1.1设计要求高

对于土木工程施工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建筑地质、地形等问题,首先,要对工程所处的地形地貌有一个全面了解,以此为基础,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确保施工作业安全。其次,施工人员要调查、勘测地形地貌,推进施工过程。由于不同的建筑工程所处的地貌和地质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才能充分发挥边坡支护技术的支护作用,保证建筑的整体安全。由此可见,在边坡支护技术设计中,需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对设计工作的要求也比较高。

1.2环境影响大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不同的环境会对施工进度和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常见的恶劣天气有强风、雷雨等,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正常施工,也给施工埋下安全隐患。另外,我国的地理环境也有很大差异,这也导致了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由于结构的不同,增加了土木工程的施工难度。

2边坡技术施工现状

2.1缺乏适当的管理管理工作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也是保证工程按期完成的关键,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工程监理人员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工程质量管理不到位。另外,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现场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且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给施工带来了安全隐患。

2.2支护技术不完善

土木边坡支护工程在安全管理中,由于施工人员不能有效地掌握支护施工的相关技术,导致工程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证。例如,建筑地基中存在大量的积水,需采用边坡支护技术来达到排水效果,但由于施工人员对支护技术掌握不够,致使处理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基坑周围的土体极易发生滑坡甚至塌陷,不仅增加了施工和管理难度,而且给工程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增加了安全事故的风险。

2.3施工质量不稳定

受环境和建设方要求的影响,土木工程施工量会增加,施工单位一般将边坡控制在6m以下,在工程维护中,经常采用水泥材料砌筑挡土墙。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工程量、环境等原因,需开挖较深的边坡,在不了解工程所处地形和环境的情况下,很难保证土木工程边坡支护施工的质量,增加了工程施工作业和施工投入使用的风险。

3土木工程常用的边坡支护技术

3.1工程概况

该建筑工程的北侧为杏林湾路,其余三面均为未开发道路空地,道路规划建设随时可能启动。该工程设有三层联体地下室,占地面积34900m2,基坑深度15.2m。工程规模大、施工量大、施工周期长,为减少施工对边坡的影响,应重视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以保证边坡整体稳定,推进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施工任务。

3.2钻孔灌注桩支护技术

钻孔灌注桩技术是边坡支护技术中常见的技术之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一般用于地下水位小于11m的边坡支护。施工过程中涉及排水、基坑开挖、修坡、喷洒混凝土等施工环节,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施工,钢筋网也需要进行绑扎,并完成混凝土的二次喷洒。本工程基坑深度15.2m,地下水位不足11m,在施工过程中应用了钻孔灌注桩支护技术。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在130d内完成工程桩的施工,并在225d内完成立柱桩的施工,土方挖掘作业需在278d内完成。另外,为保证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交付工作时需将全部工程交给施工单位,交付日期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在施工时,应综合考虑周围地质环境、水文条件等因素,基坑支护作业中,采用了两道钢筋内支撑排桩的构造方式,实现基坑整体稳定,并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撑方式,对基坑的边、角进行支撑。支护桩为钻孔灌注桩,桩体直径为1.1m,中心距0.35m,支护桩之间设置双管式高压旋喷桩,保证桩体直径为0.5m,以达到止水目的。本工程中共应用了155根立柱桩,全部由直径0.95m的钢质钻孔灌注桩组成,而工程整体的结构层采用了散体形式的强风化黄岗岩,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埋入持力层桩柱的一端,埋入深度需大于6m。

3.3锚喷网支护技术

随着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优化,特别是边坡防护技术,涉及的技术种类越来越多,这一发展趋势为施工人员提供了多种施工技术支持,也使施工人员能够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合适的施工支护方案,其中喷锚网支护技术是应用较广的施工技术。该方法操作流程简单,与复杂的施工工艺流程相比,更具可操作性。施工人员将土钉安置于施工现场适当位置,便可进行灌浆作业。完成该项施工作业后,应及时对整体施工流程及施工工艺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支护施工的有关要求及标准,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部分支护施工质量不达标,则需进行二次灌浆施工,对工程进行复检,检查结果为支护施工质量达到施工标准。待浆体凝固后便开展后续焊接施工,在此期间,由工程管理人员检查各环节,并在施工结束后对各环节施工进行养护。采用喷锚网支护技术,不仅操作简便,而且稳定性好,同时可减少所用原材料,从而有效降低土木工程的施工成本。

3.4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支护技术是土木工程基坑施工中较为常规的支护技术之一,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将土钉连接起来,形成桩墙合一的结构。这类结构具有很好的整体性,施工流程比较简单,同时,对基坑内部也有一定的水土阻隔作用。另外,土钉墙支护技术投入的施工成本较低,一般只需将锚杆埋入基坑内,并在锚杆上端设置钢网架,采用喷锚支护技术即可对基坑整体结构进行加固。该工艺的应用,既能有效地保护基坑整体结构,又能保证施工现场土质不受破坏。本工程基坑深度为15.2m,满足土钉墙支护技术对基坑深度的要求,因此,针对部分需固定的区域,便采用此技术,大大节省了支护工程的施工成本,同时,本工程基坑地下水位的高度也满足技术应用标准。

3.5护坡桩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难度高、隐蔽性强。护坡桩施工技术不仅能适应多种作业环境,而且能有效地解决上述施工难题。在本工程中应用该项技术时,施工人员借助相关设备将桩液灌注到灌注桩内,在灌注过程中,要明确工作流程和具体操作方法,以保证灌注效果。另外,在灌注时,需要将骨料和钢筋笼放入护坡桩内部,再结合工程实际进行补浆处理。同时,施工人员应掌握完整的支坡桩施工工艺,并利用转孔式灌注桩,其直径1.005m,桩体内部的中心距为0.305m,支桩柱之间也需安装双管型高压旋喷桩,桩柱直径0.605m,而该立柱桩采用组合桩的形式,即钢柱和钻孔型灌注桩,其桩体直径0.905m,数量为155根,持力层与钻孔灌注桩支护技术时使用的结构相同,但在埋入支坡桩断面时,埋入深度大于5.5m,并控制地下水位在11m以内,同时,始终保持基坑深度等于或小于15.2m,以保证坡桩施工技术开展的有效性。

3.6锚杆边坡支护技术

通过对支护孔内部进行灌浆,实现对钢丝绞线的固定,从而达到锚杆支护的目的。本工程在应用该项技术时,施工人员利用现有的钢丝绞线来增加灌注孔内的压力值,并用其支护和固定基坑内已经施工的部分。为确保锚杆边坡技术实施的合理性,在深基坑支护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确保施工工序完整,同时,为后续区域的支护施工提供技术保障。施工人员采用锚杆边坡支护技术时,首先,要了解基坑开挖深度等施工参数。其次,确定锚杆的具体使用方法和有关支护长度的相关标准。在锚杆实际位置确定后,施工人员借助锚杆机对锚杆的水平度和倾斜角度进行固定,施工结束后,对各工序进行详细检查,进一步确定锚杆的位置,保证锚杆在施工期间的稳定性。

4实现土木工程边坡支护技术条件

4.1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土木工程支护施工中,由于支护技术的应用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支护效果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明确不同支护技术的使用要求,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边坡支护技术的价值,同时要制定科学的工程施工管理方案,确保边坡支护施工质量。施工准备阶段应首先收集工程周围的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影响施工的其他资料,对工程施工进行统筹与测算,据此筛选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及边坡支护技术,为土木工程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另外,还应注重边坡支护技术相关材料的选择,将适用理念贯彻到支护施工全过程,在选择混凝土材料、钢筋结构和水泥材料时,要综合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佳的材料搭配方案。按工程支护施工进度,规范材料运输方式,合理汇总施工材料,确保施工流程能相互衔接,做到有条不紊,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工程构件大量堆积,又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构件不能发挥自身性能,间接降低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本工程中采购的混凝土、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是口碑良好且质量也高的材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筛选适合工程施工的材料。同时,项目实施前制定了科学的采购计划,并提出多种选择方案,为工程边坡支护的施工设计提供了最优质的搭配。其中在采购钢筋时,选定了众达、三钢等厂家;采购水泥时,选定了华润、南方等厂家;采购混凝土时,则选定了路桥、华信等厂家。另外,除主材料外,在边坡支护工程施工中还应注意阻锈剂等辅助材料的选择,选材时应主要考虑厦门凯景、福建晟友等厂家。

4.2做好施工监督管理工作

在施工阶段主要是对边坡支护技术进行监督管理,本工程中的监督管理人员均为一级建造师,并达到了安全生产考核标准,为保证边坡支护施工的有效性,各施工环节的技术员、安全员、材料员等均具有相应的专业施工岗位证书,以确保边坡支护施工的开展,充分发挥其支护价值。

4.3重视工程竣工后检查

在土木工程中,建筑结构、地基加固和基坑支护设计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对施工进度也有很大影响。为避免因设计工作和现场施工环境对工程整体造成干扰,需要在边坡支护工程施工结束后,对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检查,达到工程投入使用标准后,履行合同约定,按时完成工程交工。

5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中边坡支护技术涉及多种施工技术的应用,而采用该技术能有效地保证基坑开挖质量,从而提高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其作用不容忽视。为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实施科学的边坡支护技术。

参考文献:

[1]张爱羚.边坡支护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24):100-102.

[2]陈仲城.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有效应用[J].四川水泥,2020(12):89-90.

[3]杨志.边坡支护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9):126+128.

作者:高清宇单位:西北矿冶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