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探究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探究

摘要:本文阐述了安溪县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历程、做法,从政府、企业、消费者等3个方面总结了成效,分析了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做法;成效;问题;建议;福建安溪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民生之大事,也是务农的前提。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指的是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对产品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存储的质量保障体系,其目的在于当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查询,及时实施有针对性的惩罚措施,必要时进行产品召回,以此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1]。实现农产品“一品一码”、追溯管理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

1安溪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历程

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产茶县,也是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重点产茶县。建立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能有效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安溪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质量追溯体系建设。2009年,安溪县学习借鉴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安溪县的八马茶业成为福建省首批农垦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企业。2011年3月,安溪县又率先在全国运行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从源头严防高残留、假冒伪劣农资流入茶园。2011年,原福建省农业厅统一建设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加速了全省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步伐。2012年开始,安溪县根据原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开展追溯试点工作,首先从龙头企业、规范社、“三品一标”企业进行推广示范。2017年,福建省政府颁布了《福建省食品安全条例》和《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198号),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方案》。2018年,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出台《关于建立实施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制度的通知》,基于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安溪县按照福建省相关部门的部署,全力推进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追溯管理工作,确保县域内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截至目前,共有520家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纳入福建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

2具体做法

2.1加强属地管理,压实基层监管责任县、乡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履行对农产品追溯平台进行建设、运行维护和推广应用的职责。安溪县把“一品一码”工作列入部门和乡镇绩效考核内容,严格实施属地管理。由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组织填报安溪县农产品生产主体基础信息,并对其进行分类造册,组织对辖区内农产品生产主体开展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督促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及时更新农产品生产主体管理备案信息,全面建立企业质量管理机制。同时,建立生产记录诚信档案,做好生产档案记录。

2.2建立长效追溯体系运行机制一方面,把农产品生产主体“一品一码”落实情况与项目资金扶持、品牌认定、参加展会、信用评定等挂钩,对不履行“一品一码”相关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另一方面,对按照规定及时上传企业基本信息、产品信息和源头赋码的各农产品生产主体,给予2万枚“一品一码”标签物化补助。

2.3持续推进生产主体对追溯系统的应用能力一是舆论推进,全面覆盖宣传。发放《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福建省食品安全条例》《致全省广大农产品生产主体的告知书》《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宣传手册》《App操作指导》等10000份以上,在微信公众号、《安溪报》、安溪有线电视、电梯广告等媒介播放《安溪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动画片和福建省实施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追溯制度等相关信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二是指导推进,举办业务培训。举办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追溯管理系统培训班,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负责人和全县所有纳入福建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的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信息操作员均参加了培训。在日常监管过程中,持续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现场指导培训上千人次。三是执法推进,开展专项检查。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农产品生产主体是否建立生产记录、按照规定上传产品信息和源头赋码进行核实检查。全程督促指导520家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做好质量安全可追溯的信息数据采集与上传工作。

3成效

3.1政府方面。通过福建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监管部门实现对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产品上市前的质量管控,及时掌握、了解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情况,为监管和执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3.2企业方面。一是产品质量更有保障,质量全程衔接,每批产品都有专属的“身份证”,产品的关键质量控制点被更精准地管控;二是市场认可度提升,食用农产品带码带证销售,既增强了客户的信任度,也提高了企业品牌效益。

3.3消费者方面。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产品追溯码及时了解产品全程生产过程,满足消费者追溯、查实、监督的需求,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的参与度和知晓度。

4存在的问题

一是追溯平台运行成本问题。从安溪县已建立追溯体系的部分企业可以了解到,体系建设增加了生产主体经营成本,主要包括操作人员聘请及培训、制作和使用“一品一码”标签等。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并且目前市场上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大部分消费者对农产品“一品一码”知晓度不高,建设主体无法从中获取商业价值,生产主体建立追溯体系的积极性遭受打击[2]。二是体系建设进展不平衡的问题。生产主体存在效益不平衡,导致生产主体追溯体系建设进展与效益好坏挂钩,比如安溪县目前生猪养殖业效益高,养殖企业积极性、配合度相对较高,种植业短期效益较不理想,行业内发展也不平衡。规模化企业追溯体系建设不顺利,小型产销企业、家庭农场等人员文化程度低,对追溯体系认识不足,电脑及手机App操作困难,并且相关生产记录不完整,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受阻。三是追溯信息有待实现共享。目前,不同追溯系统无法实现信息共享,造成信息断链,降低了信息利用价值[3]。就安溪县而言,农业农村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各自设立“一品一码”系统,一家生产加流通企业需同时录入维护2个信息系统,信息重复、内容繁杂,不仅增加了主体工作量,而且企业容易混淆,导致错录、漏录的现象经常发生。

5建议

5.1强化监管队伍,加大可追溯体系推介力度。一方面,加强基层监管队伍建设,持续提高基层队伍监管意识,准确把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形成一批专业监管队伍[4];另一方面,借助农交会、绿博会等推介平台,大力宣传推广追溯产品,不断提升公众对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认知度;此外,还需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全面展开追溯工作,通过法律法规明确实行追溯管理的对象、措施和法律责任等,确保追溯工作有法可依。

5.2加快技术研发。首先,对平台的开发应坚持智能化、傻瓜式设计,有利于全面推广应用;其次,实现追溯系统信息互联共享。借助物联网技术发展,推动和实现农产品全程可追溯,打破不同部门追溯系统的数据壁垒,避免信息的重复录入,让农产品的追溯信息更加精准,同时降低生产主体经营成本,提高人们使用积极性。

5.3坚持以点带面,着力拓展追溯系统的覆盖面。一方面,优先选择具有区域产业代表性、生产相对集中、适宜包装的农产品作为发展对象,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扶持,帮助生产主体解决追溯基础条件差、能力不足等问题,结合追溯体系要求,打造本区域行业优质示范农业生产基地[5-6]。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追溯产品产销对接,通过举办区域性博览会、推介会等展销活动,宣传展示可追溯产品,不断提高公众对农产品追溯的认知度,提升可追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切实为生产主体带来实际经济效益;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本区域其他生产企业参与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水平。

作者:项艳琳 单位:安溪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