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防水施工工艺技术浅谈

地下室顶板防水施工工艺技术浅谈

摘要:当代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为满足大流量人群停车及避难需求,高层建筑一般都设计有人防地下室、地下车库,其内部抗渗防漏的功能性要求较高。地下室顶板在露天施工过程中,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且在施工阶段一般需要承受变化较大的恒荷载、活荷载,后期为室外回填土、花坛、地上停车场所覆盖隐蔽,仍需承受各式荷载。上述原因,可能导致地下室顶板产生不可逆转的结构裂缝,裂缝将引起渗漏,进而对地下室的稳定性和使用功能造成不利影响。

关键词:地下室顶板;防水工程;施工工艺;防水卷材

1试水试验

结构设计中,地下室顶板一般采用和地下室底板外墙同强度、同抗渗等级的自防水混凝土(刚性防水结构),且应严格做好顶板混凝土的浇筑、振捣过程的质量控制。同时,工程实施过程中往往未对顶板的自防水性能检验引起足够重视。蓄水试验是对混凝土自防水性能力进行检测的一个有效途径。对地下室顶板进行试水检验,特别是针对设计有降板、反梁结构的位置(易形成局部积水),更应该重视试水检验情况,及时对渗漏部位进行补强、补漏处理。顶板蓄水试验可以根据本工程施工区段,分段分片进行,并确保整个地下室顶板范围全部覆盖检验[1]。

2防水方案分析

根据实际防水需要,顶板防水结构中,除了前一章节提到的刚性防水层,还包括柔性防水层,其是指采用具有较大延伸率和一定柔韧性的防水材料,如各类有机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由于顶板上多覆盖有绿化植物土层,且植物根部对顶板防水层有着强烈的刺穿作用影响,因此不宜采用一般防水卷材[2]。以下图防水设计为例,研究分析地下室顶板所示的防水构造(详图一),该构造遵循“自防为主,多道设防,刚柔并济”的设计原则,因此顶板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可严格从对各防水层结构施工过程的工艺及质量管理进行把控。

3强化管理行为控制

3.1重视事前交底、强化过程管控

根据工程的防水设计特点、质量要求等,编制专项防水施工方案并经有关单位审批,防水工程作业前向管理人员、作业班组进行专项的技术交底,使其明确各部位的施工做法、操作工艺、质量要求等[3]。项目部管理人员需对现场防水施工作业进行统一管理、协调、监督。应强化顶板防水层施工过程管控,确保技术人员旁站指导,及时纠正问题。

3.2防水材料进场管控

防水材料进场需配套有产品合格证、质保证书、性能检测报告,并按规范及时复检、试验,技术参数应满足设计、规范标准,对不达标材料予以退场处理。进场材料应有序堆放于专门的材料堆场,堆场应远离污染源,减少日晒雨淋,避免物理划伤。

3.3落实“三检”制度

执行包括“自检”、“互检”以及“专检”在内的“三检制度”验收程序,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质监单位验收,且每道工序留存有完整的检查记录。验收过程中,针对防水层出现的质量缺陷,应及时组织人员补强、返工,确保防水层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4施工技术控制

4.1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4.1.1混凝土材料要求。地下室顶板结构宜采用预拌商品砼连续浇筑,砼配合比由商混搅拌站计算提供,并经检测实验室确认,确保混凝土强度、抗渗等级满足设计要求。地下室人防区混凝土中不得掺加早强剂[4]。4.1.2浇筑过程质量控制。(1)防水砼浇筑前,地下室顶板的模板表面应提前打扫、洒水润湿。(2)顶板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薄层连续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300mm上下,不宜留置施工缝,混凝土应自然流淌,并按照1.5左后的坡道分层斜向推进,不得产生施工冷缝。(3)必须采取机械振捣,振捣棒插入点应均匀覆盖作业面,操作需“快插慢拔”,每个插入点的时间控制在10~30s左右,有效避免漏振、超振,确保混凝土结构密实,达到设计强度和抗渗性。(4)混凝土振捣采用二次振捣工艺,有助于增大面层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收缩,降低细微缝隙的产生;砼振捣密实后,对混凝土表面原浆进行三次抹压,分别为“一找平、二抹实、三压光”。(5)砼浇捣作业结束后,应确保砼初凝前完成塑料薄膜覆盖、养护,由专人每日浇水养护,并填写记录《混凝土养护责任卡》,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且底部模板支撑架体不宜过早拆除。

4.2防水细部构造施工控制

4.2.1顶板施工缝施工技术。施工缝防水技术控制主要是顶板后浇带的处理,在施工缝两侧结构中部埋设钢板止水带,迎水面附加一道防水卷材(详图2所示)。后浇带砼浇筑之前,施工缝两侧接缝表面充分凿毛、清理,浇水润湿,使用原设计高一等级强度微膨胀砼浇筑后浇带,并持续养护28d以上。4.2.2顶板管道施工技术。顶板管道需提前预埋防水刚性套管,套管宜高出楼板面20cm,以防火油膏、阻燃密实材料将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填实。浇筑混凝土时,要确保套管周围临近范围内的砼振捣密实,并观察底部施工情况,优化根部防腐、防水处理[5]。

4.3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工艺控制

4.3.1防水卷材材料特性。本文选用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为例,进行施工技术介绍。该型防水卷材具有材质延伸率大、适用性强、抗拉强度高的特点,其对压力水的抵抗能力较强,还具备耐腐蚀性、抗疲劳性、抗穿刺性能好的优点,此外其施工过程中粘结性好、具有一定的自愈功能,且对环保无污染。4.3.2细部处理。一般工程中,防水卷材细部构造施工主要包含:①阴阳角:构件平、立面相交及立面交接位置、②穿楼板管道位置、③后浇带两侧施工缝处理、④建筑物变形缝等部位。上述细部节点构造为需要加强防水处理的薄弱部位,应先施工好防水附加层,加强处理。附加层采用同材质防水卷材,其铺贴长度一般为500mm,节点两侧各250mm[6]。4.3.3施工方法。(1)工艺流程:防水作业基层清理→施工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后→进行细部节点部位附加层施工→部施工刷涂一层2mm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涂刷均匀,分2-3遍涂刷施工→进行细部节点部位附加层施工→4mm自粘SBS聚酯胎改性沥青Ⅱ型防水卷材铺贴→浇筑7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2)水泥砂浆找平层:厚度均匀,坚实平整,清理到位,阴阳角需施工圆弧,若存在的裂缝缺陷,应及时修补。(3)水泥基防水涂料使用前应按照说明,充分搅拌,静置后采用专用滚刷施工,确保基层涂刷均匀,待涂料完全干燥后方可进行卷材铺贴。(4)细部节点位置将调制好的聚合物水泥粘结剂搅拌均匀后,用毛刷或刮子对基层节点周边、转角处进行涂刷,待干燥后,再用聚合物水泥粘结剂将基层全部涂刷一遍。干燥后应保持表面清洁,如有污染变脏,应重新涂刷处理,干燥后及时铺粘卷材。(5)在符合要求的基层表面上,开始铺设第一道防水卷材,做好铺贴位置定位,卷材展开后,将一侧末端粘贴固定到位,然后从卷材另一侧均匀地撕去材料隔离膜,期间缓慢地滚压、排气、充分粘结。铺贴完成的卷材面应平顺有序,搭接尺寸正确,整体方正,不出现凹凸扭曲、褶皱。两片卷材相互粘结牢固,搭接宽度不宜小于80mm,相邻卷材的短边搭接缝在宜有效错开500mm以上[7]。(6)铺贴薄弱部位:例如防水卷材铺贴的收口收头、短边搭接等位置,可采用专用密封胶固定。当环境温度较低时,也可采用辅助加热设备加强铺贴搭接薄弱部位。(7)及时进行隔离层及细石保护层的施工,防止卷材被破坏,浇筑的细石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不空鼓。

4.4防水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防水施工过程中,常见有操作工人为图便利,以脚踩的方式铺贴卷材,不合规的做法易造成卷材铺贴不牢,不平顺。应着重强调铺贴必须使用压辊工具,确保卷材黏贴均匀、牢固。(2)基层应干燥整洁,卷材铺贴前确保基层无砂粒、杂质。必要时,对基层进行加热,以蒸发残余水渍。(3)检查过程中,易发现相邻卷材之间的搭接宽度不足,搭接一侧端头较长,另一侧端部长度不足,整片卷材铺贴歪斜的情况。过程中增加一道基层放线工序,能有效避免上述现象。(4)设专人掌握天气情况,选择在5~30℃气温的晴天进行防水施工,遇雨及四级以上大风时不得施工,并应避免在烈日暴晒下施工。(5)防水涂膜应多遍完成,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6)应按国家、行业有关防水技术规范进行验收,其中“一般项目、主控项目”应按规范全数、抽检。

4.5防水工程成品保护

(1)地下室顶板防水层施工完成,应做到“工完场清”,有序进入下一道工序,避免因长时间暴露,造成防水层因人为、环境因素破坏。(2)防水施工时,不允许穿带钉子鞋、铁板鞋的人员进入,严禁踩踏未固化的防水涂膜、水泥砂浆及混凝土层等,必要时设置禁止通行等标志防止人员进入。(3)防水层未固化不允许上人作业,固化后及时进行保护层施工。

5结语

总之,地下室顶板防水工程的质量要求较高,一般情况下,防水设计都结合防水混凝土、防水卷材、涂膜防水这几种施工工艺技术。只有把握防水施工的技术要点,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控制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

作者:林伟明 单位: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