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就业对策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就业对策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就业对策思考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互联网+”制造已经逐渐取缔了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模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成为了制造业新的研究领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培养的人才契合行业用人需求,中职学校应立足于就业的角度,对机械专业教育模式进行调整。因此,就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职;机械专业;就业

0引言

就业率是判断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就业质量则会对学生的专业成长带来很大影响。所以在日常教学中,中职学校必须提高对学生就业的关注度。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行业也较之过去有了诸多改变,有很多新的技术、手段被应用到机械制造中,如3D打印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促进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就业率的提升,就要结合当前机械专业就业现状,采取科学的方法优化调整。

1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中职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其主要承担着培养生产一线实用人才的重任,中职机械专业的学生大多会在毕业后进入到企业参加工作,而对近几年机械专业学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整体上呈现“就业率高、成功率低”的情况[1]。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前都会进入到企业定岗实习,同时学生在择业前也会进入到人力资源市场自主择业,学校教师还会根据学生的专业、个体状况,推荐相应的工作,因此,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都可以快速的参加到工作岗位。但是学生就业率高并不代表着其就业已经成功,很多学生在企业工作后,当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工作环境、工作过程、薪资待遇等情况后,部分学生会产生工作实际与预期相差比较大的情况,这时学生就可能离职,只有一部分学生能真正的在相应企业坚持工作。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1)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比较大,而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难以满足学生的这种期望。中职学生的社会阅历相对比较少,对社会了解不全面,认为自己在获得毕业证及其他相关证书以后,在企业中就可以找到与自己期望对应的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而当学生真正参加工作后,才会发现自己的工作环境、待遇等方面与预期存在很大差距,学生难免会产生比较失落心理,从而选择离职,然后再就业,情况严重的会出现循环就业现象,这必然会削弱学生的就业质量。2)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难以满足企业岗位要求。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教学起点相对较低,学生真正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很多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到位,当学生进入到企业后,很难胜任工作岗位,只能做一些基础性、没有任何挑战的工作,从而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

2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就业策略

2.1结合市场培养专业人才

为了促进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学校必须结合市场要求,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优化调整,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保证学生可以满足企业用人要求。新时期下,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机械制造行业较之过去有了很大变化,中职学校需要结合市场要求,对机械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如在以往的机械制造基础上,增加机器人制造、人工智能、自动化生产线、3D打印技术等内容,通过新的课程培养新人才。中职学校应该充分结合当地特色及现有的教学资源,结合技术变革趋势实现对传统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的改革,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如中职学校可以通过传统机械制造与机电一体化的融合,提升机械制造效果,满足现代化机械制造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3]。中职学校还需要加强校企合作,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借助学校的资源培养出契合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在人才培养上,中职学校要从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入手,关注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校企深层次合作,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并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充分了解企业对机械专业人才的要求,熟悉自己今后工作的岗位环境,消除学生不切实际的想法,让学生能根据企业要求调整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2.2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

首先中职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力度,中职学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对于机械专业更应该关注实践教学。中职学校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教育改革的落实,在教学中,相关实验、实训活动都要与市场用人相匹配,在教材选择上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结合行业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从而保障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育的技术性、先进性。如当前企业生产中经常会用到机电一体化设备,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实物讲解理论知识,并指导学生开展实际操作训练,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4]。同时中职学校还应该对学生教育体系进行完善优化,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育,促进学生就业率的提升。此外,还应该结合市场实际情况,规范实践教育课程,根据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发展,设置实训内容,并安排专门的实训教学负责人,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实训项目,通过常规化的实训活动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

2.3工学结合,强化就业指导

新时期下,社会各界对于人才的综合素养、能力要求持续提升,为了确保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良好就业,中职学校还应该意识到,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还要指引学生做好职业生活的管理。在教学过程中,中职机械专业教师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鼓励引导学生自觉考取与专业相关证书,促进自身综合能力及就业竞争力的提升[5]。中职学校还应借助工学结合增强与企业的沟通,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学校要与企业达成合作,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建立专门的工学结合班级,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企业安排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对学生实践操作活动进行指导,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岗位,承担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考核工作。学生到岗后,中职学校则安排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活帮扶,开展学生生活管理、思想教育等工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完成后,学生可以直接与企业达成协议,签订劳动合同,也可以返回学校统一就业。在实践中,中职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机械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科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能真正结合自身特点、能力实现择业就业。中职学校要注意,就业指导工作应及早开展,最好是在学生刚进入学校后就开始,帮助学生能正确的看待职业、专业之间的关联,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就业思想,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提早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此外,中职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提高学生心理承受力,保证学生在就业受挫后,可以及时调整自身心态继续就业[6]。

2.4创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当前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认知水平、职业素养相对较低,这会对学生的就业造成负面作用。对此在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切入点,创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首先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师必须全面落实小组合作、做中学、理实一体化等理念的应用,注重对课堂教育方式优化创新,结合专业基础课、文化基础课、专业实训课等教学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还需要以学生就业为出发点,按照国家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确认职业教育内容,综合应用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方式,打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促使学生在良性环境下获取知识。此外,教师要完善教学活动各个环节,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专业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2.5打造良好的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环境

对中职机械专业学生来说,良好的锻炼机会、发展空间是影响其就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中职学校应结合机械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构建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锻炼机会,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7]。一方面中职机械专业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活动,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为出发点,对机械专业学生学习活动进行科学设置,借助第二课堂实现对学生学习动机、职业理想、价值观念的培养。同时中职机械专业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班级管理活动,强化学生的参与能力、组织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另一方面中职学校还需要注重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可以邀请机械行业的企业岗位负责人、技术模范进入学校,担任机械专业学生的实践辅导员,将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等内容融入中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品质,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此外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师还应关注学生本身的主动性,要建设独特的班级文化,形成班级文化共同体,深入挖掘学生潜力,借助班级文化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2.6找准升学与就业的平衡点

对中职机械专业学生来说,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对专业的看法也会发生改变。学生在刚入学时,学校会结合职业对学生特点进行引导,此时学生的职业能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经过几年的学习后,学生在毕业阶段有就业、升学两种选择,对于选择升学的学生而言,会自然而然的降低对自身职业能力的要求,更加关注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而选择就业的学生则会更加关注自身职业能力发展,导致知识与技能出现差异性。在实践中,中职机械专业教师还应找准升学与就业之间的平衡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毕业后就业或升学的选择。从当前职业教育整体状况看,逐渐实现了升学和就业的兼顾,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力度逐渐提升,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直通车”也更加顺畅,中职生可以通过对口升学、高职单招的方式继续升学深造[8]。在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中,还应该关注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设置,做好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考评工作,要充分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在关注学生知识、技能衔接的前提下,关注学生创新能力、职业修养发展,为学生今后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2.7构建学生职业能力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父母具有较高学历或是家庭收入较高的学生一般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认知水平,这也就说明家庭的经济状况及社会地位等会影响学生的职业能力认知水平,并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起到一定影响作用。所以,应该给不同学生提供职业能力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较为重要。1)完善中职学生的资助体系及帮扶体系[9],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家庭状况较差学生的需求,结合地方政府及国家政府的相关资助政策、帮扶政策等,制定符合职业院校学生成长的资助制度和帮扶制度,并从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及经济资助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保驾护航,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2)优化学校班主任团队。在中职院校、家长、学生之间,班主任为三防沟通的纽带,其对管理班级和学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化中职院校的班主任团队,首先应将班主任队伍组成结构作为切入点,完善招聘和评价班主任制度,打造出一批优秀的班主任团队,使班主任引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10],并成立学习型班级,通过多渠道学习平台及交流平台,对家庭状况较差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帮扶,促使学生树立目标,建立自信,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3总结

从当前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就业整体情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化发展。在实践中,中职学校应该积极的创新机械专业教育观念,结合时代特征,调整机械专业教育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改善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就业效果不佳的状况,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机械专业人才。

作者:陈丽艳 单位: 阿克苏地区库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