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培育技术探讨

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培育技术探讨

摘要:林木种苗培育对于林业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本文针对林业工程建设中的主要育苗方式进行分析,围绕种子采集和储存、种源筛选与调运、苗木定向培育、苗木根系培养、苗木出圃与包装运输5个环节,探讨了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的具体要点及其应用,以期为林木种苗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林业工程;林木种苗;育苗方式

引言

据统计,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抽查林木种子样品146个、苗木苗批147个,样品合格率为100%,生产经营与使用单位的苗木苗批合格率分别为100%和92.6%。当前全国林木种苗质量稳中有升,通过结合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培育流程与技术要点的详细梳理,能够为苗木培育技术的集约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林业工程建设中的主要育苗方式

1.1播种育苗。传统播种育苗方式下,播种季节、土壤土质、种子品质、立地条件等因素均会影响到林木种苗培育质量。在播种前需做好种子处理,如选用赤霉素、萘乙酸等植物激素与生根粉、保水剂进行浸种处理,或选用水浸、层积、变温、雪藏等多种催芽技术,借此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协调不同种粒间的生理差异,维持种子初期生长量的平衡关系。同时,应结合树种特性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以柚木为例,在播种前可利用生石灰沤种,或通过晒种进行催芽处理,通常可使种子发芽率达到70%~80%、成苗率达到70%~90%[1]。

1.2无性繁殖技术。我国于20世纪初开始引入无性繁殖育苗技术,选取杨树、杉木、油桐、刺槐等多类树种进行无性系选育技术的研究。无性繁殖育苗主要包含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埋条、压条、插根、留根以及嫁接等技术类型,以压条育苗技术为例,从母株上选取枝条,将枝条包裹在湿润基质中,由母体提供养分与水分,待观察到枝条生根后将其切离母株,该技术适用于苹果矮化砧木等不易成活树种的育苗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育苗成活率。

1.3容器育苗技术。采用容器育苗技术需针对容器种类与规格、基质配比等进行合理设计,当前常用育苗容器包含纸质容器、塑料薄膜容器、泥炭杯等,确保选取的育苗容器适宜种苗根系团的形成,并且符合造林立地条件等。该技术相较于常规裸根苗育苗方式可有效缩短育苗期、节约种子使用量、无缓苗期,在起苗、运苗环节保护根系,降低苗木失水率,并且可实现对苗木规格的有效控制,提升苗木出圃率及成活率,适用于机械化育苗与造林。

2林木种苗培育技术要点及其应用

2.1种子采集和储存。种子处理是林业工程建设的前端环节,在前期种子采集阶段需做好母树的筛选工作,结合林业工程规划要求进行不同母树种子产量的科学测定,综合考量母树自身条件与种植区域的气候类型、土壤性质等因素,确定适宜的采种期及采种工具,择优选定良种进行种植培育,以此保障后续造林形成具有速生、丰产及良好抗逆性的林分。在种植基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应结合苗量要求进行母树标准的适当调整,可选择散生树木实施采种。在种子处理环节,结合不同树种特征进行储存方式的选择,通常可选用湿藏或干藏2种储存方式,当所选种子含水量较低时(如沙蒿、刺槐等树种),应通过晾干、烘干等加工方式实现对种子的干燥处理,并分批次干藏,落实防潮、防虫等管理措施[2]。

2.2种源筛选与调运。通常在造林工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进行林木种苗的培育管理,在前期针对种植区域的气候类型、土壤性质、区位条件等信息进行详细调查,从中筛选出适宜生长的本土优良种源。如,针对地势较高、气候干旱少雨的地区,宜优先选取沙棘、小干松、沙柳等抗旱种源;针对气候湿润、降雨量大的区域,宜选用垂柳、龙爪槐、紫穗槐等耐涝树种。待完成种源筛选工作后,依据当地林业部门要求组织开展种源调运工作,做好种子检疫处理,并尽量选取区域中心部位划定为种子调拨区域,确保种源安全、符合造林要求。

2.3苗木定向培育。基于定向性培育方法进行林木种苗的培育,以造林区域为基准、以成活率和生长条件作为衡量条件进行苗木品种的选择,并注意结合造林目的进行苗木性状指标与具体类型的选定。以沿海防护林的造林工程为例,此类工程的造林目的包含维护河岸稳定、减少水土流失、恢复植物群落等,因此在树种选择上应优先遵循生态价值、关注商业价值,保障达成预期造林目标。从遗传学角度分析苗木定向培育标准,应综合考量生长适应性、种类多样性以及遗传特性等因素,依据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进行种子区的合理规划,尽量选择多种品质优良的林木进行种子的采集,将母体树的数量控制在50株以上,以此保障实生苗的遗传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在造林地选择上,还应重点考量土壤条件因素,以土壤含水量作为衡量指标,如在沙漠地区开展造林工程时,由于土壤含水量较低、高温气候条件下水分蒸发量较大,因此宜选择沙棘类抗旱种源,并且确定适宜苗木生长的种植期以及种植工具,依托定向培育提高苗木质量。

2.4苗木根系培养。2.4.1建立苗圃。当前在我国林业工程中苗圃大体分为2种类型:临时苗圃,主要适应短期内的苗木培养要求,苗木品种较为单一,场地范围狭窄,便于短期经营管理;固定苗圃,适应长期苗木培养管理,具有空间大、场地宽、品种多、土壤土质好、水源丰富等特点。近年来北方地区的个体苗圃呈现出规模化发展趋势,苗木品种更加多元。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截至2019年烟台市完成造林和生态修复175.2万hm2,森林抚育面积300万hm2,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578.42亿元,位居山东省首位,为大面积造林与林业工程建设发展提供重要支持[3]。2.4.2施肥管理。在选取优良的苗木种植土壤的基础上,由于苗木在生长过程中需不断吸收土壤内的养分,原有土壤肥力将持续减弱,难以支持苗木生长需要,因此需加强对苗木培育过程中的水肥管理。在施肥前进行土壤营养元素的测定,选取有机肥与少量化肥进行搭配,将施肥量控制在15万kg·hm-2左右,保证施足基肥。在苗木不同生长期应追肥2~4次,选用氮肥、钾肥等速效肥料。常用施肥方法包含干施法、湿施法2种类型,其中干施法主要采用沟施处理方式,将沟施深度控制在根系分布层范围内,选取须根部周围进行肥料的施加;湿施法则将肥料与水混合配制成肥液,将其均匀洒布在苗圃内的育苗地上,起到保苗、促进根系生长等作用。2.4.3根系培养。苗木根系发育情况对于苗木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苗木培育过程中需采取有效措施刺激根系、增强表层水分吸收效果、合理调节根系深度,借此保障苗木生长速度均衡、维持苗高的平衡,优化根茎比。当发现幼苗生长高度不一时,可采用修剪方法控制幼苗高度、增大根系体积,改善茎粗、苗重问题,并通过合理诱导使苗木进入休眠状态,为起苗、移栽创设良好条件,借此进一步增加苗木产量、提高苗木成活率。在苗木培养过程中,还需注意及时修剪侧根和主根,剪除病残枝、细弱枝等,提升苗木栽植成活率,并便于后期移栽;做好地下切根处理,利用机械切根刀在苗圃苗床沿水平方向深入土壤内,待到达指定深度后进行切根处理,保证根系生长的垂直度;苗根修截处理,利用机引切根刀在苗床上对根系施加干扰,促进苗木侧须根发育及幼苗的健康生长。

2.5苗木出圃与包装运输。2.5.1起苗出圃。待苗木生长情况达到预期造林目标后,即可准备苗木出圃工作。通常应选择春季种子萌芽前、秋季落叶后2个时间节点开展苗木出圃工作,结合苗木实际生长情况进行起苗深度的设计,在起苗过程中注意保护好根系的完整性,并且在起苗7d前提高土壤湿润度,保障苗木顺利出圃。2.5.2包装运输。待苗木出圃后做好外观质量检查,分类进行苗木包装处理,通常应采用单株包装形式,利用蒲包、草绳等材料做好带土球苗木移植环节的保护工作;针对灌木类苗木宜采用成捆包装方式,确定各捆苗木的数量,并且注重在运输过程中落实保水措施,防止因缺水或表面损伤导致苗木死亡。待完成苗木包装后做好名称标识,并注明苗木名称、数量等信息。

3结论

林木种苗培育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到林业工程建设发展,因此应在前期综合考量林业建设规划及林业生产要求,结合当地土壤、气候等环境要素进行林木品种与育苗技术的筛选,在培育过程中遵循标准化流程与技术要点,并完善后期种子采收与储存管理,借此更好地提升林木种苗质量,实现林木结构优化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永录.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及发展趋势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8(24):196.

[2]王亚会.林木种苗行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2019(24):71.

[3]原雪娜.林木种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价值探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8(17):65,103.

作者:杨铭松 单位:烟台市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