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析

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析

摘要:近年来,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建设中取得了很大发展与广泛应用。本文联系实际,对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展开分析论述,旨在进一步提升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提升公路工程施工建设水平。

关键词:公路施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包含了配料、搅拌、运输、浇筑、摊铺、压实等工序。这一技术体系中的每项内容、每道工序都关系到路面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控每一环节,每道工序,从而保证整体的施工效果。下面联系实际,就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做简要分析。

1混凝土材料的备制与运输

1.1混合比例计算。在公路施工中,混凝土材料的配制比例是按照工程规模以及工程对强度、刚度等的要求来决定。对于公路工程而言,混凝土配比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材料配比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材料性能质量,也关系到公路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优化配合比。分析以往施工活动发现,在进行材料配比计算时,经常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而出现误差,导致配比不够科学合理,混凝土也因此呈现不均匀状态,无法满足施工标准。因此在开展这一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入分析工程资料,全面了解工程规模,了解公路工程对路面质量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关规范与标准,采用相应专业软件准确计算出各原材料的配制比例,并在具体备制过程中按照相关数值准确添加,合理搅拌,以提升混凝土质量。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需对水灰比做严格控制。结合相关资料,将建筑材料的水灰比控制在0.24~0.28之间,以确保材料强度达到要求。另外,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两者中任一数值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另一方的变动,因此在配制过程中需按照相关比例关系对两项数值做相应调整[1]。

1.2混凝土原料选择。在选择材料时,应首选那些可以降低混凝土绝对温度的材料,如水泥、活性添加剂等。在备制材料时,为了提升混凝土密实度,可于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优质外加剂,让混凝土性能质量更为优良。

1.3混凝土的搅拌与运输。在进行混凝土备制时,要选择合适的搅拌器械,并采用专业、规范的搅拌方法进行搅拌将。如按照正确顺序进行投料,搅拌时合理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以及搅拌力度等,确保混凝土各项性能质量符合施工要求。结束混凝土的搅拌后,使用车辆及时将混凝土混合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并快速开展浇筑、摊铺等工作。运输混凝土材料时,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如将混凝土浆液进行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同时避免出现漏浆现象。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装卸的方式方法完成混凝土运输、卸载等工作,保证混凝土良好的均匀性,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问题[2]。

2混凝土摊铺施工

摊铺混凝土前,要先清洁摊铺面,并在摊铺面上洒水以浸润,确保后续各项工作能更好地开展。在混凝土入模前,认真检查混凝土坍落度,确保坍落度达到施工要求后再正式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模板支撑、间隔情况,时刻检查摊铺面的湿润度,并对传力杆、钢筋等的设置与运作情况进行检查,避免出现任何安全问题与质量问题。在人工摊铺使用铁锹拌匀混合料时,严禁抛掷混合料,避免混凝土离析。进行混凝土路面的摊铺施工时,工作人员需及时清理模板表面的杂物,保证模板表面不存在石子、砂浆等杂物后再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检查摊铺的均匀度,混凝土路面不能出现高度差,路面要平整,这样才能保证形成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总的来说,在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摊铺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只有提高摊铺施工质量,整个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才有保障。因此在进行摊铺施工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与要求,按照标准的施工顺利进行施工,从而保障摊铺施工质量,提升公路工程整体的施工建设水平【3】。为保证工程质量,在进行混凝土路面摊铺施工前,先要开展图纸审核与技术交底工作,将施工中的各注意事项与技术要求交流、交待清楚,以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安全问题、质量问题。在施工现场建立实施交接班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度,要保证各项工作能顺利、有序开展。因温度会对大体积混凝土摊铺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施工时必须对施工区域的温度条件密切注意,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控温措施。施工时,要尽可能选择在温度比较适宜的时间点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灵活避开一些超高温或低温情况,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具体如,外部温度超过35摄氏度时应尽量不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施工时要将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30摄氏度以下。如果是在夏天施工,那么最佳的施工时间段应是下午四点以后。施工时按照推移式施工方式进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做到混凝土连续摊铺不中断。

3路面接缝处理

在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接缝处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公路混凝土路面中的纵向缝、横向缝的处理工艺与标准存在差异,工作人员需根据具体情况做妥善处理。

3.1纵缝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规范中规定,纵向缩缝的间距应按照路面宽度以及各行车道宽度确定,纵向缩缝间距最大不能超过4.5m。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路面宽度较大,如达到9m,那么可将纵向缩缝设置在道路中间。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次铺筑厚度小于路面以及硬路肩总宽度的情况,此时就应设置纵向施工缝,并且纵向施工缝要与车轮轨迹避开,纵向施工缝应尽可能靠近车道线,最好是与车道线重合。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那么纵缝就应选择为假缝拉杆型纵缝。在摊铺过程中将拉杆插入纵向施工缝,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应保持这一状态,不能将拉杆拔出,也不能碰撞拉杆导致其松动。

3.2横向施工缝。在完成每天的摊铺施工后就需设置横向接缝。设置横向施工缝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是科学选择横缝的位置,横缝应尽量与缩缝、胀缝重合,在受外部条件限制不能重合的情况下,可采用螺纹传力杆的形式进行设置。在一般的混凝土路面中,相邻横缝之间的距离应相等,以等距离设置的方式提高路面摊铺质量,确保路面星辰的安全性、稳定性。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需要对板长进行调整,就需根据图纸对板的实际长度进行控制,保证板长不超过6m,最小板长要大于板宽。对于中、轻交通负荷的混凝土路面,可采用不设传力的假缝型。

3.3胀缝设置与施工。进行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首先应准确确定胀缝的具体位置。一般情况下,胀缝比较适用于公路路面纵横坡变换处、柔性路面与桥涵等构造物的相接处、板厚改变断面处等。为保证胀缝的施工处理效果,在施工时可先预留出一块面板,待高温时进行铺封或是采用前置钢筋支架来进行处理。

3.4切缝灌封。在进行灌缝施工前,应先将接缝中的杂物,如凝结泥浆、砂石等使用切缝机清除干净,然后使用压力水以及压缩空气彻底清除接缝中的尘土及其他污染物,使接缝内壁干净干燥,这样才能保证灌浆效果。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需合理选择灌浆材料,混凝土的粘结性、伸缩性等要能符合工程施工要求,以此保证灌浆效果。在向切缝内灌注材料时,要做好相关防护工作,防止雨水渗入基层,要避免出现基层、土基软化问题。

4混凝土路面养护

在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时,工程养护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及时、合理的养护施工可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率,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常见的混凝土养护方法有洒水养护、覆盖保温养护等。因此在施工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测温养护。利用热电效应原理,由测试预埋测温线探头直接测定内部布点温度。测量误差在0.5℃以内。为更好地监测温度,在工程中布设一定数量的竖向测温点,布设时主要根据底表温度、中心温度以及表面温度检测要求合理确定测温点的位置以及数量。基础混凝土温度监控点要能真实、准确反映出砼体的温度分布场,因而每个测孔沿深度方向布置三个测点,通过这三个测点对基础底表温度、中心温度以及表面温度进行观测。之后根据观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常见的养护方式有:给作业面覆盖土工布或草席,并定时、定期进行洒水养护等,避免混凝土水分迅速蒸发或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裂缝出现。在进行洒水养护时,洒水的频率、次数以及每次洒水量都需根据施工区域内湿度、温度等条件做具体确定。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想提升公路工程整体施工建设水平,就必须优化该项施工技术。相关单位与工作人员要能立足实际,不断优化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规范混凝土路面施工秩序,有效提升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与效率。

作者:曹淑琴 单位:武邑县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