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城市道路工程设计问题及措施

山区城市道路工程设计问题及措施

摘要:山区城市道路设计是山区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流程之一。然而现阶段有关山区城市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问题现状,要求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如近远期设计统筹考虑、加强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等。本次通过分析研究山区城市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对后期的山区城市道路设计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山区;城市道路;工程设计

1山区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存在主要问题

1.1人行道普遍过窄

(1)部分管道(包括给排水及综合管网)只能布设于车行道下,但由于施工时,管道周围的路基填料压实度难以得到保证,会导致后期路基不均匀沉降,路面大面积积水,影响路面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2)部分井盖布置于车行道上,一是检查井周围的不均匀沉降引起跳车;二是井盖受重车作用后破损,影响行车舒适和安全。(3)2m宽的人行道,种植行道树、安装路灯、标志后,所剩宽度在1m左右,还要包含无障碍通道设计,人行道通行能力较差。

1.2平纵指标不合适,平纵组合不当

(1)工程设计前期,未对道路沿线的土地规划和城市建设作统筹考虑,以节约工程造价为主要原则,采用过低的线形指标。道路建成后弯道较大,纵坡较陡,视距不良。后期城市建设时,受道路标高,管网系统等的控制,又不得不拆除大量边坡防护、开挖大量山体,从而造成工程投资浪费。(2)由于城市道路相较于公路而言,设计周期较短,通常受规划,起终点位置、标高控制,且路线里程较短。设计时往往缺乏平纵横反复调试的过程,致使设计成果平纵组合较差。

1.3缺乏对近远期的统筹考虑

部分地方的城市道路设计时,设计方案较为传统且理念滞后。设计者未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城市的远期规划,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等因素,尤其是在一些城市新区,主干路与主干路的交叉口、主干路与次干路的交叉口等,依照当时的交通流量全部设计为平面交叉口,并未考虑后期车流量增大后需要增设立交桥、人行过街设施等情况。后期交通量大增,经常拥堵不堪,而交叉口周边商业又十分繁荣,已不具备立交建设的基本条件。

1.4交通安全设施不够完善

(1)急弯陡坡路段减速防护设施缺失。设计时未对急弯陡坡路段进行运营速度检验。道路建成后,车辆在上述路段往往超过设计速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2)监控系统密度不够,特别是在城乡相结合部的城市道路交叉口,由于缺乏监控系统,部分施工运输车辆不遵守交通信号,闯红灯行为时有发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5非机动车道的设置不合理

在地形平坦的地方设置非机动车道,无可厚非。但在一些偏远地方及部分县城,原本地形起伏很大,却要设置非机动车道。设计时为了照顾非机动车道纵坡最大值3.5%的要求,而减小机动车道的纵坡,从而导致工程投资的大幅增加。

1.6沿线景观协调性较差

(1)边坡防护的形式多样,建成后给人零乱的感觉,甚至在景观要求高的地方,对挖方边坡进行锚喷防护,建成后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2)沿线桥梁等构筑物设计时未考虑景观需求,为了考虑工期、造价、施工难度等而采用普通的桥梁结构。(3)未融入当地民风民俗文化。

2山区城市道路设计优化措施

2.1人行道宽度尽量少用最小值

从目前城市道路的运营情况看,采用宽度2m的人行道使用功能是很弱的。一般情况下,主干路及以上的人行道宽度建议使用5m及以上,次干路的人行道宽度建议使用4m及以上,支路的人行道宽度建议使用3m及以上,有商业或广场等人员聚集地段还应有所增加。人员较少,且受地形、施工等因素限制时,人行道宽度方可采用2m。

2.2合理选用平纵指标、重视平纵组合

(1)采用极限指标的路段,通常是后期使用过程中问题较多、管理困难、功能较弱的位置,并且会限制两侧土地的开发利用,甚至影响城市布局。因此,路线的设计指标应结合城市的路网规划、道路红线、道路功能定位,并应考虑土地利用、文物保护、环境景观、征地拆迁等因素,进行综合选用。只有在地形、拆迁等特别困难且后期不会与城市建设相冲突的地段,方可采用极限指标。(2)对设计速度较高的城市道路,设计时一定要平纵横反复调试,可借助三维漫游系统、道路BIM等软件工具,对路线沿线进行平纵组合检验。

2.3近远期设计统筹考虑

(1)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布局,确定道路功能,从而选取合适的设计指标。即便受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也应把远期的设计方案提供给政府及相关单位,为后期道路拓宽、立交建设等创造条件。(2)对城市道路大型交叉口,应根据远期城市规划和交通量预测,选取合适的设计方案。如果道路交叉口远期交通量较大,但受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且建设初期,交叉通量较小,则可采用平交口形式进行设计。但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远期的立交方案,避免后期受土地、拆迁等因素限制,丧失立交修建条件。

2.4加强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1)在急弯陡坡路段,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减速标线、橡胶减速带等减速设施;设置防撞护栏、防眩板。(2)根据路段位置布设监控系统,特别是在城乡相结合部的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信号灯与违法抓拍系统均需设置,以消除车辆闯红灯带来的安全隐患。

2.5根据需求科学、合理设置非机动车道

在道路沿线地形平坦、两侧用地不受限制、非机动车流量较大的地方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非机动车道。但在地形起伏大、两侧用地受限制、且非机动车流量较小的路段设置非机动车道不宜设置非机动车道。

2.6沿线景观与周边自然环境、地形地物协调一致

(1)同一条道路的边坡防护形式尽量统一,景观要求高的地方,挖方边坡可采用植草、植生袋等绿化方式进行美化。(2)沿线桥梁等构筑物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景观需求,对桥梁等设计方案进行多方案比选。(3)充分融入当地民风民俗文化,可把路灯、绿化树、边坡等作为文化的载体,既达到美化景观的要求,也起到文化传承的效果。

3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对当下山区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主要问题进行阐明,并结合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提出相关优化措施,主要包括:优化人行道宽度、重视线型设计及平纵组合设计、近远期设计统筹考虑、加强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合理设置非机动车道、重视景观要求,为山区城市道路设计的优化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少伟等编著.道路勘测设计.

[2]吴瑞麟等编著.城市道路设计.

[3]任福田等编著.交通工程学.

[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5]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6]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程.GB50688-2011.

[7]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

作者:付朝雷 单位: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