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探究

城市建设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探究

摘要: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对文化的保护力度也日益提升。文化资源是国家宝贵的历史财富,对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与尊重传承能够有效推动国家的经济转型,促进城市建设。郑州在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时积极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与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中。本文从郑州对两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入手,对郑州如何完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行探究,以推动城市经济文化建设的脚步。

关键词:郑州;世界文化遗产;文化传承

一、郑州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一)“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保护及有效利用工作。1.“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保护措施“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位处登封,包含了八处共十一项建筑,建筑跨越时间长度可达两千多年。部级、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共38个,收藏了六千多件文物,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2010年申遗获得成功之后,郑州建立了多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为世界遗产的保护做好铺垫。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郑州对“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保护部分已经达到了数字智能化的标准,从更高的层面上完善了遗产保护。2015年以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相关论坛于登封市举行,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进行了扩展讨论,助力提高公众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的自觉程度,提升个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数字化时代,“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保护工作能够更加有条不紊地进行,将建筑本体的维护与现代高科技的技术手段进行科学融合,在保护工程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对建筑群进行老化维修、消防设施配置、安全通道管理、生态环境维护等重要保护工作。在管理中,必要时也会采取各种较为严厉的方式,对违背文化保护原则与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使人们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对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有着积极的发展意义,有效实现“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维修与完善。2.“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在城市建设中的有效利用“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申遗成功对郑州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011年将“天地之中”打造为城市品牌进行宣传,创新营销方式,为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同时对“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的少林寺塔林进行了相关文化的宣传,建立了武术文化的研究院,对传承的文化进行分类。2013年郑州市建设博物馆,对少林武术进行文化宣传,有效促进了城市的品牌构建。在进行“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修缮与重建时要保障建筑群的风格不变,尽量还原历史建筑群的人文气息与环境状态,保有其文明价值。

(二)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国大运河于2014年申报遗产名录成功,位于郑州市内的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是大运河中重要的一处河流,成为郑州市另外一项世界文化遗产。市文物局会定时向国家大运河检测管理中心提交数据与运河状态报告,报告显示郑州段运河状态良好,水质与水位状况平稳,能够有效防洪。近年来根据相关法制规定,郑州市围绕运河区域正在建设运河遗产博物馆,试图对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的整个发展进行相应科普展览,向公众展示历史延伸过程及运河建设过程中的历史文明。同时,针对郑州文明的发展特点,城市启动了文化片区的重点建设。融入新时代的建设思路,采用创新举措,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加强郑州市与其他大运河流域周边城市的沟通,借助运河流域形成不同城市的互联共通。2017年郑州市在与中国大运河相关的重要会议上参与讨论,共同确认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定,明确城市的重要责任。对运河的文化宣传与研究工作进行总结与升华,出版了《郑州大运河》,对运河的建设修复进行了相应的普及。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的宣传取得了有效的成果,视频制作完成后于中央四套电视台播出,形成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对郑州市文化遗产的传承起到了推动作用,在中心城市的建设中有效提升了文化重心。

二、郑州市在文化遗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文化遗产没有进行深入的开发与研究。“天地之中”与运河流域囊括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虽然郑州市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开发与利用,但实际上研究内容并没有达到十分深入的层面,对文化遗产的挖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创新输出。“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作为一项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建筑,更多作为特色建筑进行宣传,人们将其纳入旅游景点选择中,这种宣传模式较为表面,没有挖掘出“天地之中”建筑的文化要素。“天地之中”整体的建筑群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化链条,缺乏对文化、政治、科技要素的整理与价值体系的深入研究。而大运河流域的开发项目虽然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建设,但是整个流域环境没有形成有效的链接,与运河的沿边城市的历史文化没有达成有效的融合。“天地之中”建筑群与大运河这两项世界文化遗产地址都存在区域较为广泛、沿路较长、文化内涵丰富的特性,因此在进行文化推广建设时,要注意工作人员与交通方案的调配,围绕城市建设进行标准统一的计划,避免两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出现冲突。

(二)对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创新不足。两项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方式较为传统,对创新思维发挥不足,影响文化遗产的宣传效果。首先对文化遗产的重度商业化容易影响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对建筑群进行景区项目的开发时重点采用了商业区域经营模式,而没有针对建筑群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角度进行开发,使历史文化不能得到有效的传承,未来发展无法保证。同时运河流域的开发相对表面化,只针对经济形式进行了一定的项目利用,而没有对运河文化进行有效的宣传,运河流域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没有得到融合。

三、针对郑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相关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文化保障,助力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在进行“天地之中”建筑群与运河流域文化遗产的维护过程中,要注重处理好保护与利用两个之间的关系,不能由于遗产利用的措施导致保护工作的失利,这会给文化遗产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末倒置。市政府与党委应加强文化遗产的爱护意识,以保护文化遗产为重心,进行有效的修复,保证利用方法的合规合理性,对文化遗产做到管理到位。通过对工作要点的不断强调能够有效提升文化遗产的保护效果,既是对建筑群与运河的环境保护,也是对遗产文化价值的稳固。

(二)提升文化遗产利用形式的创新性。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在进行相应的利用时应采取具有创新形式的方案,对文化宣传起到有效的作用。人们也能够对文化遗产的内涵有更深入的认知,提升文化遗产在城市建设中的推进作用。例如采取新颖的商品形式,融入文化遗产的内核,提升工艺品的质量,增强实用性,使旅游的人们在进行文化产品的选择时能够有效利用,既提高景区的传播范围,也能够完善文化的内涵融合。

(三)全面应用先进技术,三维展示文化遗产魅力。应积极将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科技发展进行有效联合,利用科技手段增强建筑群与运河的文化传播。例如在博物馆利用三维技术展示整个建筑群的立体图像,将历史绵延历程利用视频画面展现出来。能够对人们起到冲击效果,增强文化传播,促进旅游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郑州市文化遗产的应用价值。

四、结束语

郑州市政府应积极加强对两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创新形式。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利用与推广,有效支撑城市的建设。将文化资源进行良好的管理,实现郑州文化与经济事业的双丰收,从而对国家经济建设发展起到积极的意义。

作者:买靳 单位:郑州二七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