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质量

工程教育认证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质量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目前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文章分析了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定“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指导思想,设计了针对毕业要求的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强调以OBE理念实施教学,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讨论了目前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三级指标,并给出了各个评价指标的分值,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机械设计课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OBE理念;评价指标

近年来,很多高校进行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在评审时发现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存在很多不足,如评价标准过于简单、缺乏明确和具体的指标项、无量化打分表等。针对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课程质量评价标准则更为缺失。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对我国高校课程质量评价标准开展了相关研究[1],发现部分高校仅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缺少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有学者指出,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全面、评价要客观[2]。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应主要是评“学”,而不是评“教”,教学质量最终都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获得的能力体现[3],这种思想契合工程认证的OBE理念,突出了现代教学理念。“机械设计”课程是机械类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有学者对课程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初步研究[4],但是标准制定的还不够详细和全面。国外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多样化[5],对工程教育认证形势下的大学本科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本文以“机械设计”课程为例,针对工程教育认证的有关要求,分析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有关问题,提出“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为高等院校其他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提供参考。

一、制定“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指导思想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遵循三个基本理念,即OBE、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理念。制定“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指导思想如下。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

教师应根据最后取得的顶峰成果,按照反向设计原则设计课程内容,并分阶段对阶段成果进行评价。“机械设计”课程的期末课程设计是设计减速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即为顶峰成果。为此,教师必须在各章教学中对各种零部件、常用机械传动、轴系结构及连接件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能力训练。各章的课时按照对课程设计支撑作用的重要程度进行分配,以逆向思考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二)评价以学生为中心

主要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价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学生是否获得了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指标点所设定的预期能力,成绩是最好的体现。学校的教学条件是否达标,这应由学生来评判,而不是教师或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评判。

(三)注重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及教学的持续改进

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统计数据,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发挥其反馈作用,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在师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在本科教学中对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评价主体不完整

现在部分高校只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未计入到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中。只评教师不评学生的评价方法使评价主体缺失,尤其是在工程教育认证的以学生为中心和OBE理念下,教学质量评价更不应该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最终效果的评价。

(二)评价指标模糊

传统评价指标一般分为几个大的方面,如教师备课是否认真、讲课是否投入、作业批改是否全面以及师德师风等,通常只是定性评价或给出优良中差几个等级,并未对各项指标细化和量化,使评价结果模糊,区分度不明显。

(三)缺乏及时反馈

课程质量评价未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影响和反馈不及时,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通常是在期末考试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对下一轮教学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本轮教学未起到及时反馈和调整的作用。

(四)缺少对教学硬件和管理的评价

学校为课程教学是否提供了应有的技术支持,如实验设备、软件、学习平台、环境以及管理等。这些是课程教学的基本保障,与学校的管理有很大关系,往往容易在评价中被忽视。

(五)评价标准的制定缺少任课教师的参与

评价标准一般由教务处等行政部门制定,而任课教师在教学最前沿,最了解实际情况,在评价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参与度却几乎为“零”。

三、“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整合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的是提高所培养人才的工程实际适应性、国际竞争力和促进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为此,要求“机械设计”课程必须培养学生掌握必备工程知识、具有设计或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对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能力,并在教学中充分体现OBE理念。笔者在所授的“机械设计”课程中针对毕业要求制定了三个课程目标:第一,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械零部件及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第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常用传动和零部件的设计、分析过程;第三,能够运用常用标准、设计规范、设计手册和参考图册等,具备独立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部分高校对课程教学时数进行了缩减,“机械设计”课程一般缩短到60多学时。因此,教学内容必须精炼,突出重点,注重实用性。我们的做法是将基础理论知识并入各章具体零部件和传动的教学中,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讲解,不但节省了课时还更容易理解,而对较深的理论推导仅作思路性简介。调整后的课时分配及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四、“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指标和分值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从教、学、管三个大类进行,作为评价的一级指标。从一级指标进行细化和辐射,衍生出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又细分为比较具体的三级指标。为评分方便,将每个一级指标以100分作为满分,并给出权重系数。将每个一级指标的分数乘以权重系数再求和,所得的结果即为课程质量的最终分值。有关评价指标和分值分配见表2。

作者:潘承怡 宋欣 向敬忠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