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象思维探析经络实质

以象思维探析经络实质

经络的实质———原始的物质能量通路

毋庸置疑,经络是一种通路,是一种运输能量物质的通路。而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看,也是一种通路,也是运输传递能量物质的通路。因此经络和神经、血管等结构必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广义经络来讲,它包括神经和血管等通路;从狭义经络来讲,它是和神经、血管有着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通路。笔者认为,经络是一种原始的能量物质通道,是一种细胞与细胞之间赤裸裸的原始交流。从受精卵分裂成2个细胞开始,细胞和细胞之间就已经有了这种物质和能量信息的交流,这和孙氏、郑氏的细胞通讯论不谋而合。而从微观上看,神经和血管实际上也是细胞和细胞之间的交流,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结构,其外形能够被我们目前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所识别,真正涉及到通路微观的交流机制如信号传导等,现在仍然不是十分清楚,这也是经络包括类似象结间束﹙窦房结到房室结的传导通路﹚等结构,到目前为止迟迟没能在解剖学上找到证据的真正原因。

“象思维”———中医经典的思维模式

天人相应作为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已经把象思维的应用贯穿其中,即天象和人象之间的关系,这其实也就是中医最基本的方法论———类比法。“象”可分为“内象”和“外象”,“内象”是心目所见,“外象”为肉眼所见。“象”就是在意识作用下内在的画面,它不是肉眼所见的实物。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过是人脑对外界的反应,人类探索认识世界的过程实际是由外象转化为内象及内象相互转化的过程。而目前人类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过分执着于这种外象或是外象到内象的转化,而忽视了内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社会生活中,其实人类经常会用到比喻、打比方、比拟等思维方法,这其实已经处于内象思维的相互转化模式中,但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探索中,这种思维却令人望而生畏。正是由于这种思维的限制,各个学科各个领域之间才彼此相互孤立,不能很好的交叉结合,因此对自然世界的探索最终也会处于停步不前的状态。

而经络的研究也正是处于此种状态。2010年10月91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黄龙祥在以“象思维和经络实质”为主题的学术沙龙上呼吁“经络学说是古人对针灸诊疗作用的一种直观解释,传世的经络学说只是历史上诸多学说的一种,这意味着我们不要过于为传统所困,而要在古人基础上面对时代要求勇于创新”。因此,要打破目前的僵局,就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作者认为,从外象到内象取证的直接过程既然出现困难,与其执迷于此不如另辟蹊径从内象之间的联系去解读。

1.人体角度———从神经系统自身结构的进化去看经络

原皮质与新皮质:鱼类等生物的原始形式的大脑表面为白质,其下靠近脑室的部分为灰质。从两栖类起,原来位于内部的灰质逐渐向外移动,盖在大脑表面,形成原始的大脑皮质,即原皮质,它的功能仍以嗅觉为主。一些高等的爬行类动物,大脑半球前部表面开始出现一个新的结构,即新皮质。到了哺乳类,新皮质大大发展起来,甚至在低级的哺乳类,新皮质就发展得几乎盖住了前脑的大部表面。人的大脑皮质是新皮质,原皮质由于新皮质的发展而被挤到海马体,但原皮质的作用仍是很重要的,除了嗅觉功能外,还有许多作用,如对于激动的控制以及记忆的功能等。

脊髓与脑:神经系统的反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核心是反射中枢。人类的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和脑,不同的反射,其反射中枢是不同的,比如膝跳反射的反射中枢位于脊髓,而人类很多有意识的行为的反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脊髓的反射活动我们称为低级反射,而大脑皮层的反射活动我们称为高级反射。当人类处于进化的早期,对外界变化的反应要求越来越高时,最早的低级反射不适应机体的需要,因而进化出更高级的高级反射。虽然有了更高级的反射中枢,但低级反射中枢仍然发挥着它的机能,并没有完全退化,形成和高级反射中枢相辅相成的局势。神经系统自身的结构不断的出现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虽然有些低级结构的功能被高级结构的功能所抑制,但这些功能并没有完全被替代,因此仍然不可忽视低级结构在人体发挥的重要作用,那么经络和神经系统是否也是类似低级与高级的关系呢?

原始网络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神经系统最早出现于肠腔动物,从胚胎发育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神经系统的最早出现是在胚胎发育3周以后,还仅仅是由外胚层发育而来的一条神经管,而脑的发育是在4周以后。神经系统出现之前机体是否存在着自我调控的真空期?答案是否定的。胚胎学认为促成细胞有序分化,是由“机化体”专责处理,是指导胚体生长的关键,令细胞在高速分裂过程中,仍有序地分化,不至紊乱。在胚胎成形过程中,“机化体”比各个生理系统更早出现。合子细胞不断分裂,“机化体”夹杂其中,并随着胚胎成长而变得复杂,同时逐渐演变成一个原始网络。当细胞分裂急剧增加到一定数量时,这个原始网络系统也再无法应付庞大的整合需求,取而代之,必需衍生更高效能的分化系统,以应付更高层次的整合效能,及继承原始网络的沟通功能。

神经系统等系统出现以前,机体必然存在一个原始的调控通路,笔者认为,这个通路就是经络,它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前身,即当这个原始通路的功能满足不了机体需要的时候,必然会出现新的有效率的组织结构来替代之,但原始的功能结构在某些领域依然发挥着有限度的功能,这也是为什么针灸及气功等疗法作用于经络而能产生疗效的原因。

2.社会角度———从“路“的角度去看经络

从社会层面看,路的含义从古到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的肩负着信息与物质传递双重功能的小路、土路,变成了现在的柏油沥青公路,变成了铁路,变成了海路、航空,变成了电线、光缆,同时在功能上也发生了高度分化,其传递效率也越来越高,但不管其形式怎样变化,其核心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路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的产生与发展必然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因此所有的路在方向或路径上都趋向一致性,这也是经络和神经血管为什么在很多地方走行一致,为什么经络会有低电阻、高导声、高发光的原因。经络和神经、血管在方向或路径上的高度一致性及经络物质结构的不清晰,正是经络和神经、血管等结构相混淆的根本原因。汶川大地震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当时在交通信息完全阻断的情况下,就像一个人的神经和血管的功能出现严重障碍,现代化的救援难以发挥作用的时候,在危急时刻,靠的是人民子弟兵徒步爬进灾区中心,造就了一条艰难而又意义重大的通路,如同经络,在人体高度进化的系统出现问题或崩溃时,通过针灸等手段可以激发其平凡而又原始的功能。#p#分页标题#e#

目前经络实质问题还没有实质性进展,由此而来的科学性的缺失是对经络研究工作者的最大考验。不能纯粹以科学的视角来代替人文的视角,更不能以科学性不足为由来否定经络的人文价值。要克服这一困难,就一定要克服单一性思维模式的缺陷。今后,象思维的价值必将日益凸显,在象思维的引领下,人类必将登上一个新的科学发展高峰。(本文图、表略)

本文作者:杨忠华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