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言研究论文范例

文学语言研究论文

文学语言研究论文范文1

 

新时期初,文学批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努力摆脱时期“政治标准第一”的批评原则,逐渐向艺术标准转变,开始重视语言在文学研究中的地位,但由于受传统工具论语言观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文学语言研究仍在“内容决定形式”的思维框架中,将语言形式看作是思想内容的容器和工具。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西方“语言论转向”的引进,文学批评开始以语言本体论为基础探索文学语言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使文学语言研究从观念到方法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完成了从工具论到本体论的视域转变。   一、文学语言的本质:从载体到本体   与“”时期清一色的阶级分析和政治批判相比,新时期文学批评开始以反叛的姿态努力摆脱政治标准对文学批评的钳制,突出艺术标准的重要性。对比1977年和1978年的文学批评,可以发现批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1977年的文学批评中很难看到以“艺术”作为篇名的关键词,即使在文章中涉及“艺术”方面的内容也大都放在文章的末尾或者几笔轻轻带过。而1978年的文学批评中以“艺术特色”、“艺术风格”、“艺术形式”、“艺术结构”等作为篇名的文章开始涌现。1979年以后,分析作家作品的语言特色、语言艺术和语言风格,探索小说语言、诗歌语言、散文语言的特色等已经成为文学批评的一大特征。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79-1984)可以发现这方面的论文很多。如涂一程的《试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李裕德的《〈在烈日和暴风雨下〉的语言分析》、赵毅衡的《诗歌语言研究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刘心武的《小说语言问题之浅见》等,这些文章在分析文学语言的特征时较少涉及文学语言本身的形式美,主要还是从语言学角度出发的,将文学语言作为叙事写人、写景状物、传情达意的工具。虽然有的评论者认为文学语言具有形式美,但语言形式的美必须要服从于思想内容的真。如王畅认为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美的语言,是一种形式的美,“但这种形式的美必须服从于内容的真,只有当形式的美与内容的真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统一体的时候,这种形式美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才具有艺术美”[1]。这说明,新时期初的文学批评虽然重视文学语言研究,但仍然将文学语言作为表达思想内容的载体,强调思想内容对语言形式的决定作用,忽视了语言形式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研究模式的根源在于工具论的语言观。工具论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外在于人、可供人支配和使用的工具,本身没有独立的价值。在社会学意义上,工具性成了语言的本质属性。在文学创作中,语言的工具性是“文学反映论”和“文学表现论”的基础:对“文学反映论”来说,语言是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的工具;对“文学表现论”来说,语言是文学表现作家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工具。当语言完成反映和表现的任务后,它就被人遗忘了。这种“得意忘言”式的文学批评一直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主流。尽管20世纪初文论界曾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语言革命———“五四”白话文运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语言的工具性基础。这场运动的领军人物胡适的本意也只是进行一场工具意义的变革,在他看来“今日中国需要的文学革命就是用白话替代古文的革命,是用活的工具替代死的工具的革命”[2]。不仅如此,他还把历史上的文学革命都看作是工具的革命,他在中国文学史的更迭演替中看到的也只是语言工具的变革。所以,语言工具论始终是胡适文学革命的核心,也是“五四”文学革命的核心。   “五四”白话文运动之后的“文艺大众化”论争和“民族形式”的探讨,看中的仍然是文学语言的工具性能。在文艺大众化论争中,左联对文艺大众化的坚决维护其目的是利用文学来唤醒工农大众的阶级意识、激发他们的革命斗志和反抗情绪,使文学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一部分。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把语言问题上升到“为什么人服务”的政治高度,正式确立了文学为政治、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到了“”期间,文学及其语言完全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沦为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的工具。因此,“”时期是文学工具论最极端的表现,也是语言工具论发展的极致。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虽然解除了文学和语言的阶级性、政治性,但并没有改变它们的工具性,文学语言仍然是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而存在的。这种局面的整体改观需要等待一种新的理论的引进,并激起创作界和文论界的巨大反响,才可能发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变革要求。   20世纪80年代中期,“语言论转向”伴随着西方的形式主义思潮进入中国文论界,掀起了“语言本体论”的热潮。本体论语言观首先来自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海德格尔认为,语言不是供人类驱使的工具,而是人类存在的家园,人类就生活在语言之中。海德格尔从哲学本体的高度肯定了语言与存在的一体关系,语言不是外在于人类,而是人类生存之本。语言哲学的杰出代表维特根斯坦则认为,“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表明了世界是语言化的世界,语言是世界的本体。这两种语言本体观必然导向“语言是文学的本体”。俄国形式主义学派认为,文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文学之外的“行情”或“政策”,而是“文学性”,即文学作品本身的语言形式;英美新批评同样把文学批评聚焦于文学形式,倡导细读式批评,主张对文学文本进行精细的语义分析,使文学批评回归文学形式本身;结构主义批评则用“文本”取代“作品”,使“文本”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它是语词的编织物,与作者无关。这种将文学语言形式奉为文学本体的批评就是以本体论语言观为基础的语言批评,它在80年代中期引入中国,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   1985年,以刘索拉“黑色幽默”小说《你别无选择》为代表的一批在语言方式上极具创新力的作品吸引了文坛的关注,马原、王安忆、莫言、徐星、韩少功、残雪等作家脱颖而出,他们的小说以形式的创新和语言的怪诞为文学创作开启了又一个崭新的空间。1987年以后,创作界对语言的关注更为凸显,以余华为代表的先锋派作家以更加反叛的姿态痴迷于小说叙述方式的革新,语言在他们的笔下更是呈现出腾挪跌宕的跳跃之姿;以于坚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也打出了“诗到语言止”的旗号。作家们不仅在文学创作时醉心于语言的创新,而且也从理论上阐发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张承志在《美文的沙漠》一文中指出:“叙述语言连同整篇小说的发想、结构,应该是一个美的叙述。小说应当是一首音乐。小说应当是一幅画。小说应当是一首诗。而全部的感受、目的、结构、音乐和图画,全部诗都要依仗语言的叙述来表达和表现。”[3]何立伟同样赋予语言于文学显要的地位:“一个作者或读者,若完全属于审美型的,于他的第一要义,我想应该是语言,一部作品失去了语言的魅力,则正如同一朵花失去了清香,它的审美价值就真正是值得怀疑了。”[4]#p#分页标题#e#   汪曾祺的一段剖白很能说明当时创作界对语言的重视以及语言观念的转变,他说:“中国作家现在很重视语言。不少作家充分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5]从上述作家的创作感言中可以看出,他们所秉持的语言观不再是工具论的语言观而是本体论的语言观,表现为:(1)语言不再是表达思想内容的工具,语言是文学的本体,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2)语言与内容是融为一体的,不可分割,两者不存在主次之分,先后之别;(3)写小说就是写语言,从而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内容决定一切”的观点。   对于文学语言的本体价值,李?在《试论文学形式的本体意味》一文中指出:“所谓文学,在其本体意义上,首先是文学语言的创作,然后才可能带来其他别的什么。由于文学语言之于文学的这种本质性,形式结构的构成也就具有了本体性的意义。”[6]   可见,李?把语言与形式看成是二而一的东西,两者不可分割:形式是内容化了的形式,内容消失或溶解在形式之中,与形式水乳交融在一起,这是语言形式本体论的要旨所在。转向本体论语言观的文学批评开始关注文学语言自身的意义和价值。1985年,黄子平率先对传统理论命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进行重新审读,对“得意忘言”式的文学批评进行批判。他指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我们的文学批评和研究却是忘却语言的艺术。语言被当作文学创作的‘副产品’放到‘最后’来说,更多的时候连这‘最后’也没有。”基于此,黄子平倡导建立“文学语言学”,“文学语言学不仅研究‘语言的文学性’,更注重研究‘文学的语言性’。因此,不要到语言的‘后面’去寻找本来就存在于语言之中的线索”[7]。80年代中期,经过创作界和文论界的共同努力,文学语言的本质终于从文学内容的载体转变为文学的本体,从而开启了文学语言研究的崭新空间。   二、文学语言的功能:由实用到审美   在工具论视域下,文学语言主要担负着刻画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以及表现思想情感等功能,对此,高尔基曾说:“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8]这段话在新时期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分析中被援引的频率相当高。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文学语言具有叙述功能、描写功能、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功能、反映现实的功能、传情达意的功能等。这些功能主要注重的是文学语言的实用性,在实用标准下,文学语言是被动的,它必须根据人物、情节、环境以及作品思想情感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表面上文学语言与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完美契合,实际上两者仍有主从之分,即思想内容的变化决定语言形式的变化。正如涂一程在论述《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时所说的那样:“一定的语言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的,《红楼梦》高度的语言艺术,只是作者赖以表达其政治主题的手段和工具。”[9]这种将文学语言功能实用化的分析方法占据着新时期初文学批评的主流。但随着语言本体论观念的崛起,文学批评开始发现文学语言不仅仅具有作为表达工具的实用功能,而且还具有其他的功能。1987年,唐跃、谭学纯发表了《语言功能:表现+呈现+发现———对“语言是文学的表现工具”质疑》,阐述了新的语言功能观。在他们看来,文学语言具有表现性价值,但这种表现价值与传统的“表现工具”有本质区别。他们认为,语言作为“表现工具”,“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只是具体言语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固定对应关系。”而具有“表现价值”,“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则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语言的丰富属性”[10]。这种丰富属性体现在:一是语言表现的艺术化价值,即文学的艺术化实现首先依赖于语言表现;二是风格化价值,即文学风格最终是在语言表现中定型的;三是内容化价值,即文学的语言表现不仅构造着文学作品的形式,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文学作品的内容。   [11]这样,语言表现就不仅仅是文学技巧或简单意义上的形式因素,而是形式要素与内容要素的综合呈现。除了表现功能外,文学语言还具有呈现和发现功能,这是因为文学创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作者的创作阶段,文学语言被用来表现作者的意图,因之具有表现功能;在文本的实现阶段,文学语言被用来呈现文本的意义,因之具有呈现功能;在读者的接受阶段,文学语言被用来发现读者的意味,因之具有发现功能。”[12]可见,文学语言参与了文学创作活动的全过程。以前的文学语言研究只看到语言在作者创作阶段的表现功能,却忽视了语言在文本实现阶段和读者接受阶段所具有的呈现和发现功能,这是由于研究视野仍然拘束于工具论语言观,看不到语言本身的价值。   在工具论意义上,文学语言主要的功能是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本体论意义上,文学语言本身就具有造型功能。夏中义认为,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分界线在于文学语言具有语象造型功能。   “语言作为传达媒介只有在文本结构中才能获得其美学生命,这一美学生命集中体现在它的语象造型功能上。”[13]正是这一功能将文学的虚构世界与日常的现实世界区分开来,使文学进入了自由的审美天地,而摆脱了日常语言的现实指称性。一般来说,诗歌的语言造型主要有两种:一是以象形图形直接表意,即把文字和诗行排列成某种图案或形状来表达某种意义,图案或形状与所要表达的意义相吻合。   如周振中的《英雄纪念碑》把诗句“一尊巨大的磨刀石砥砺着民族的意志”造型为纪念碑形状,给人强烈鲜明的视觉效果。二是通过意象组合来表达意义。   在组合策略上,可以通过并置式组合、重叠式组合、承接式组合以及向心式组合等方式来获得。[14]#p#分页标题#e#   不同的组合方式虽然带来的诗意效果不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诗歌的语义。如温庭筠《商山早行》的第二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采用的就是并置式组合。诗句将六个独立的、缺乏逻辑联系的意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并置在一起,中间没有插入任何动词和关联词,没有把它们之间的关系固定化,从而为读者留下了发挥想象的阐释空间,诗歌的语义也由此丰富多义起来。可见,意象的组合方式不单纯是形式的排列问题,更重要的是不同的排列组合中隐藏着独特的意义。   小说的语言造型主要是在语法或句法上做文章,通过打破固有的语法规则或句法结构来引起人们的审美关注。小说语言造型主要有四种形态:倾斜造型、重迭造型、移位造型和频闪造型。倾斜造型是破坏句法结构的均衡性,将某一句法成份或话语成份无限扩展,使句子原有的体积膨胀,造成头轻脚重或头重脚轻的倾斜感。重迭造型是利用括号将两种语言单位同时呈现,或取消括号样式直接将几种叙述话语并列排置。移位造型是变动语言单位的常规位置,造成错位效果。频闪造型则利用语词的高出现频率达到意义一致或变异的效果。[15]   如王蒙小说《布礼》在描写钟亦成被打成右派后的心理活动时就采用了倾斜造型的方式:走过早点铺,我不敢去买一碗豆浆,我怎么敢、怎么配去喝由广大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农民种植出黄豆,由广大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工人用这黄豆磨成,而又由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店员把它煮熟、加糖、盛到碗里、售出的白白的香甜的豆浆呢?引文在句子的宾语中心语“豆浆”前面添加了超长的定语,详细叙说了豆浆的原料及制作加工过程,并且在农民、工人、店员前面重复添加“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限定语,从而使句子的宾语体积过度膨胀,破坏了句法结构的平衡性,给人一种头轻脚重的倾斜感。这种倾斜表面上看似乎重复、多余,令人觉得荒唐可笑,但在言语表层的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内涵,它一方面反映了时期宏大话语的泛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时代对知识分子精神及灵魂的戕害。可见,语言造型本身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意义,它不是一种语言游戏而是为了使文本更具创造性,获得更多的意蕴。   无论是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发现功能,还是呈现功能、造型功能,其立足点不是将语言作为一种表现目的的手段,而是关注语言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这就是文学语言的审美功能。诚如日本符号学家池上嘉彦所说:“实用功能,认为语言作为‘手段’只有对某种目的起作用时才有其价值,而‘美学功能,是从语言本身所固有的价值角度来理解的。”[16]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雅各布逊曾经提出过著名的语言六功能图,在这张图中,他认为人类语言具有表情功能、指代功能、诗功能(审美功能)、交际功能、意动功能和元语言功能,其中审美功能是语言艺术具有决定意义的、起主导作用的功能,它关注的不是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而是语言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美学价值,从而指向一种本体论的语言功能观。   三、文学语言的研究方法:从单一到多维   弓心月在《建国以来文学语言研究管窥》一文中认为,文学语言“不仅要发挥语言表达思想的交际作用,而且要发挥语言作为塑造形象之工具的艺术作用,因此,它在美学和文学研究中占有一定地位。   要全面解释语文的修辞现象,尤其是所谓‘积极修辞现象’,不仅要用语言理论,而且要用美学理论,文艺理论等等”[17]。在这段话中,弓心月虽然仍将文学语言看做是塑造形象的工具,但他认为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多样化,不必拘于语言学领域,而可以向美学和文艺学领域延伸,借鉴美学理论和文艺理论来解释语文修辞现象。尽管作者只是在文章最后提出这一想法,并未详细论述该如何借鉴,但已显露出突破传统文学语言研究方法的端倪。整体地看,新时期初的文学语言分析并没有向美学和文艺学延伸,基本上还是在语言学领域内打转。对此,傅继馥曾有所反思,他说:“怎样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才比较科学呢?用对非文学语言的要求作为评论文学语言的标准,会忽略后者的特点;把语言的形式和它所反映的内容混淆在一起,又会忽略语言作为艺术形式的特点;单纯罗列一些形容词,会缺少内在联系,而再任意摘引一些例句,又缺少代表性。这样恐怕很难获得科学的认识。”[18]   傅继馥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但他并没有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这说明新时期初处于工具论视域中的文学语言研究,只能处于这样的一个过渡地带,只有在本体论语言观的指导下,才有可能出现研究方法的更新。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本体论语言观的观照下,文学语言研究突破单一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向语体学、文艺美学、文化哲学、心理学等学科寻求理论给养,呈现出多维视野竞相开放的研究局面。   1.语体学方法   1988年10月27日,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东修辞学会联合举办了“首届文学语言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就是“重建语言学对文学语言的解释力”。《修辞学习》1988年第3期以“文学语言专号”的形式汇聚了这次研讨会的大部分成果。从这些成果中可以看出,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占据了主导。刘大为《文学语言研究方法论》对传统的修辞学研究模式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认为传统的修辞学模式缺乏一种把文学语言作为文学语言来研究的意识,远没有在方法上把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区分开来,另外,修辞学模式对意义的认识离开了语言形式的控制。可见,传统的修辞学研究模式仍是在工具性语言观的基础进行的,这样“文学语言的研究几乎成了文学内容和文学效果的归纳”[19]。如何改变这种研究格局呢?刘大为提出了“语体学方法”。这种方法一是根据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联系与变异,既揭示文学语言具有语言学价值的变异特征,又揭示这些特征与日常语言的联系;二是寻求造成语言变异的语言外变力量,这就把内在的语言形式研究与外在的社会历史因素结合起来。#p#分页标题#e#   语体学又称“文体学”,是西方文学批评中备受欢迎的理论流派之一。西方文体学派别林立,其中有两个表面相近而实质迥异的派别,即“语言学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两者都采用语言学的分析方法,但其目的却迥然不同:语言学文体学把文学文本作为语言学分析的工具,目的是为了证实或发展他们的语言学理论,“而不考虑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美学效果(即使有所涉及也只是匆匆一笔带过)”[20]。文学文体学特指:“阐释文学文本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为目的的文体学派。文学文体学是连接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的桥梁,它集中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对语言的选择来表达和加强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21]   如对韩少功《马桥词典》这样的词典体小说进行分析时,首先必须找出它与一般的小说文体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其次,要对这些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审美分析,思考这种独特的文体样式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具有怎样的审美价值,蕴含着怎样的用心和意义。因此,文学语言研究的语体学方法采用的应该是文学文体学的分析模式,重在探寻文学形式背后的主题意义和审美价值。   2.语言学—文艺美学方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及日常语言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文学语言不仅仅是作为媒介的工具性语言,而且是一种艺术性的、审美性的语言。审美性是文学语言的本质属性,因此,对它的研究离不开文艺美学的方法。语言学与文艺美学相融合的方法既突破了语言学方法,但又不止于语言学,而向文艺美学层面提升,关注语言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谭学纯、唐跃是这一方法的开创者。他们认为文学语言研究和纯语言学的语言研究虽然起点相同,都始自语言,但研究路径和落脚点不同:纯语言学的语言研究其路径是从语言到语言,始终在语言学视域内进行;文学语言研究的路径是从语言到文本再到作家的精神世界,“存在着本自语言学,又超出语言学的双重阐释空间”。前者“关注的是一般的修辞技巧”,后者则是“超越技巧论的修辞诗学”[22]。修辞诗学就是研究作家的修辞行为如何转化为修辞文本的语符化过程。这种批评方法一方面摆脱了传统社会学批评重内容轻形式的桎梏,注重文本的形式分析,揭示语言形式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重蹈西方形式主义文学批评“纯形式”分析的覆辙,把形式分析与审美文化分析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文学语言研究方法。   3.心理学方法   文学心理学主要探讨文学语言的发生机制以及作为创造性精神活动所具有的个体性、心灵性等。   文学语言作为创作主体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外化形式,必然带有创作主体个人的印记。不同的创作主体由于人生经历、生活体验和情感趋向不一样,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所选择的语言形式就会有差异。与张承志的长句铺排不同,汪曾祺则以简洁的短句著称。   因此,文学语言研究应该把语言与主体关联起来,而不能割断两者的联系。鲁枢元的文学言语学研究是这方面的代表。[23]   在他看来,文学言语是充满个体生命的、具有灵性的、尚未受到语言规则模塑的语言,而文学语言学对语言的科学性分析,显然是对文学语言人文性的漠视,因此,他极力倡导“文学言语学”。文学言语学就是要超越语言的逻辑法则的束缚,注重言语的“个体性”、“心灵性”、“创化性”和“流变性”。为了展示文学言语与创作主体的关联,鲁枢元创造性地运用了“神韵”、“延宕修辞”、“瞬间修辞”、“裸体语言”、“场型语言”等充满心理学内涵的概念,深刻揭示了文学言语与人的生命活动与精神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文学言语的灵动性、生命性和诗性,使文学言语重返诗意的家园。鲁枢元从心理学视野来探究文学语言的独特品质,看到了文学语言超越语言规则的束缚,而具有个体性和灵动性的一面,却又忽视了文学语言受制于语言规则的一面。因为,无论是书面定形的语言,还是内心涌动尚未显形的言语,都无法逃脱语言法则的规约力量。文学语言正是在遵循法则与偏离法则的缝隙中显示出其独特美感的。   总之,新时期文学语言研究在工具论和本体论的较量中,逐渐以语言本体论为理论依据,对文学语言的本质、功能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新的考量和探究,使文学语言研究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但转向本体论之后的文学语言研究也有滑向“形式至上”的趋势,把文学语言看作是纯形式,从而丢失了语言背后的“意味”。这是值得警醒的。

文学语言研究论文范文2

 

文学语言是长期以来困惑文艺理论界的一个难题。问题的症结在于在人们的思想中,文学所要创造的是形象,而作为塑造文学形象的语言却是一种概念的系统,这样,两者之间就形成了难以解决的矛盾。在我看来,这主要是由于传统语言学理论在人们头脑中所造成的思想侄桔在作祟。   众所周知,传统的语言学理论是依附于西方知识论哲学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把语言看作是一种思想的工具,把语言与思维和逻辑结合在一起,甚至完全依附于思维和逻辑来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了白古希腊直到近代语言学研究中的事物—思想(观念)—语言的思维模式,即认为思想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语言则是表达这种思想观念的符号和工具。这就是德里达所批评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语言原本是为了人们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如同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而现在“由于形而上学把事物的真实存在理解成直接被‘思想’所接受的本质,存在经验的语言性质就被隐蔽了。”[2也就是说,它与人的实践、实际生活、交往活动分离开来,这样自然就不能解决在语言使用中的许多具体的问题,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语言使用的问题。因为作家创作所思考的不是事物的抽象本质而是他所面对的活生生的生活世界。我们从生活中直接观察到的东西与科学家通过抽象思维所把握到的东西是不同的。尽管哥白尼证明了地球自转而分昼夜,但我们平时还是说太阳下山了而不说地球在转动。所以,若是按照传统的语言观来研究文学语言,就很难解决它在创作中所面临的问题。   因此,要使我们对文学语言的研究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我认为首先要破除的就是这种“逻各斯中心主义”,这种形而上学的语言观。   其实,这种形而上学的语言观在19世纪随着哲学上的反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早已产生动摇。   这首先反映在被伽达默尔称之为“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威廉•洪堡特的著作中。他在19世纪30年代所写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等文中,受了当时欧洲以及德国启蒙主义学者所创导的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的启示,提出要从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角度,联系人的精神生活和交往活动去研究语言,特别强调“我们不应把语言视为一种僵死的制成品,而必须在更大得多的程度_L将它看成是一种创造;我们不必去考虑语言作为事物的名称和理解的媒介起作用,相反,应该更细致地追溯语言与内在精神活动的紧密相联的起源,以及语言与这一活动的相互影响。”正是因为“语言绝不是产品,而是一种创造活动,因此,语言的真正定义只能是发生学的定义〕”[3一这些思想无疑是对传统语言学理论发起的一大冲击,是在强大的科学主义思潮统治下为恢复语言与生活世界的紧密联系和语言学理沦的人文内涵所作的创造性的思考;同时也为我们研究文学语言问题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但遗憾的是,洪堡特的这些很有价值的语言思想,在2o世纪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中,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这一研究领域,人们所遵循的主要似乎是瑞士语言学家费尔南德•索绪尔所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观念和方法.虽然索绪尔与洪堡特一样,都反对形而L的逻各斯中心主义,都强调对语言作形而下的研究的重要意义,但与洪堡特不同的是:他主张把“语言”与“言语”严格地区分开来,强调语言只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性的确定部分,“它既是语言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必不可少的规约”;而言语则是个人的、或然的,是语言在个人交往活动中所产生的变异。所以语言科学所研究的只能是“一切言语活动的表现规则”,它“不仅可以没有言语活动的要素,而且只有没有这些要素搀杂在里面,才能够建立起来。”[’J这些言语活动的表现规则在他看来主要有两类关系,即由句段之间所构成的“组合关系”和由联想活动所构成的“聚合关系”。这样一来,他就把语言当作一个自足的概念系统,完全离开人的精神生活和交往活动来作封闭的研究,在分离语言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上,与传统语言学所走的是完全同一条道路。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被俄国形式主义莫斯科学派创始人罗曼•雅各布森引人到诗歌语言研究中来。他根据索绪尔的言语活动的两类规则来划分诗歌语言和散文语言,认为由句段的组合的关系所组成的“换喻的过程”是散文语言的基本形式,而以联想的聚合的关系所组成的“隐喻的过程”则是诗歌语言的典型特征。因此,“隐喻之对于诗歌,换喻之对于散文分别构成了各自阻力最小的路线。”一5〕所谓文学的“文学性”,在他看来也就是由这种隐喻手法的成功运用所赋予文学的特性。这样,也就开创了完全离开文学作品的内容,仅仅从形式方面、从修辞学的技巧方面来研究文学语言的道路,并与俄国形式主义彼得堡学派的创始人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一起成了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两大主要代表人物。因为尽管什克洛夫斯基所借鉴的理沦资源是德国浪漫派的“陌生化”的理论,与雅各布森不同,但是他把“陌生化”仅仅理解为在语言中通过扭曲、套叠、颠倒,借以增加感觉的困难和延长感觉的时间,使习以为常的反应萌发出新意。所以他把文学看作只不过是一种“语言的编织形式”困,这说明他在分离文学语言与作品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仅仅就手法与技巧上来研究文学语言与雅各布森是如出一辙、完全一致的。这一学派后来对结构主义、符号学、直至5O年代在美国风行一时的“新批评”文学理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了2o世纪语言学文学理论批评的主潮。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当代文学理论的大量引进,俄国形式主义理论有一度时间也曾引起文艺理论界、特别是其中一些青年学者的极大兴趣,也在我国文学语言学研究中居于霸权的地位。   形式主义理论对于我国当代文艺理论的研究与建设的价值自然是不能否认的,它至少提高了语言问题在文学理论研究中的地位,使我们看到了语言对于文学作品来说不只是一种媒介、一种形象的载体;在一个艺术上臻于完美的文学作品中,它的内容不可能与它的形式包括语言的节奏、韵律、句法截然分割的;任何形式__上的改变,也就意味着内容上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语言确是像“新批评”理论家所说的,它自身就具有本体论的意义。所以,在文学创作中,对于语言的运用和推敲就不应该像传统文学理论所认为的那样,是“次一等的工作”,它应该引起作家足够的重视并理直气壮地加以提倡。但不论怎样,这些形式主义的理论的价值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它不仅不是什么新的创造,充其量只不过是传统的修辞学文学理论的复活与更新,而且这种完全脱离和排除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仅仅就语言表达来研究文学语言的方法,还必然会把我们对文学语言的研究引人一种纯技巧的歧途,丧失对文学语言的优劣作出科学评价的最终依据。#p#分页标题#e#   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要使我们的文学语言研究走上正确的道路并在理论上真正有所推进、有所创造,还是应该遵照洪堡特所指明的方向进行努力。因为文学语言对于作家创作来说毕竟首先是一种媒体,它的职能主要是为了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情感。我们评价一个作品语言的优劣主要也应该从它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情感所达到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创造性的方面着眼,而并非什么孤立的节奏、韵律、音调以及句法变化之美。离开了生活世界和作家思想情感的参照,我们的评价也就失去了依据,就会变成为纯形式的探讨。如王维的《山居秋嗅》中间的两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烷女,莲动下渔舟}”有人认为,这两句的作法之妙就在于由于额联“照”、“流”二动词用在句末,所以颈联“归”、“下”就不再在同一位置上重复,以免在句法上一与领联雷同,有失变化而削弱美感。这遵照的完全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分析方法。其实,这两联句法上的变化在我看来完全是出于表达诗人耳闻目睹的当下的情景之需所作的一种安排,它向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生动的感觉的过程:耳闻竹喧才知院女还家,眼见莲动方知渔舟归来。它的效果不仅使欣赏者产生了一种实地观察的真切感受,而且还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和期待,更能激发起读者生动活泼的想象。若按照额联的句法改为“烷女竹喧归,渔舟莲动下”,意思的变化虽然不大,但情味却令人索然了。而领联的句法之所以主语提前,突出“明月”、“清泉”,也不只是为了不与颈联雷同,而是让人感到虽然无情之物,也仿佛能通人情、善解人意,穿过松林来与我作伴,慰我寂寞,不由得使人自然联想起《竹里馆》所描写的“独坐幽草里,弹琴复长哨。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意境,画面也显得更富有情趣和生机。既然这样,那么,我们怎么能完全撇开诗歌的意境的传达,仅仅就句法的变化来判断这两句诗的审美价值呢?由此可见,要真正评判文学作品语言的优劣是不可能离开它的表达的功能,仅仅从修辞学的层面上来进行研究的,而应该像洪堡特所指出的首先联系人的精神生活和交往活动(我认为“交往”不能狭义地理解为人与人之间一种交流活动;在创作中,由于作家的移情和想象作用,物我之间同样也会形成一种交往的关系,文U腮所说的“神往似赠,兴来如答”,就是作家与对象的对话和交往的生动体现)来进行考察。洪堡特提出的这一有价值的思想虽然在当今文学理论研究中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但应该看到它在本世纪的语言学、哲学,乃至心理学研究领域,在萨不尔、沃尔夫等语言学家,在伽达默尔、利科尔、哈贝马斯等哲学解释学家,乃至列昂节夫等前苏联“文化历史学派”心理学家的著作中,还是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并有了较为重大的发展的。这些理论家在研究语言方面的共同倾向都是为克服“逻各斯中心主义”以及伽达默尔所说的“近代科学的方法概念与生活于世界上的人类的理解要求之间存在着的一种不可解决的对峙”侧,为恢复语言与生活世界,与人的精神生活和交往活动的联系而竭尽全力。   他们都反对把语言看作只是一种抽象的思想工具或封闭符号系统,而认为它首先是存在于人的现实的语言行为中的一种活生生的东西。他们的最基本的思想原则就是洪堡特所指出的:虽然从根本的意义上来说,我们只能把人的讲话活动的总和称之为语言,但是“现实存在的只是那种通过讲话而产生的个别的东西。这种个别的东西是永远不完整的,我们只有从不断进行的新的活动中才能认识到每一生动讲话行为的本质,才能观察到活语言的真实图景。语言中最深奥、最微妙的东西,是无法从那些孤立的要素上去认识的,而只能在连贯的语言中为人所感受到或猜度到(这一点更能说明,真正意义的语言存在于其现实发生的行为之中)。一切意欲深人至语言生动本质的研究,都必须把连贯的言语理解为实在的和首要的对象,而把语言分解为词和规则,只不过是经科学音」析得到的僵化的劣作罢了。”因此,“语言在任何地方,包括在文字里,都不是处在停留不变的状态,它那仿佛僵死的部分必须始终在思维中重新予以创造,生动地转变为言语和理解,才能完全转人主体。”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语言在每个人身上产生的变异,体现着人对语言施加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又“只有在个人身上,语言才获得其最终的规定性。”圈这就向我们表明:语言总是在个人的日常交往活动中仓d造性地进行使用的。在语言行为中,语词的意义往往不完全按照概念所固有的含义而是它的实际使用来理解的。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维特根斯坦在他的后期著作中所提出的“语言游戏”说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因为游戏既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又需要对规则作灵活的运用。就像棋盘中的棋子一样,它在棋局中的意义和作用完全是靠它的运用而产生的。根据这个道理,维特根斯坦认为“只有在已经知道了如何用这个做什么事之后,问它的名字才是有意义的。”回语言使用的道理也是这样。所以到了后期,他改变了前期视意义为“事物—名称”的主张,提出“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句子中的使用”[’0,“每个记号本身似乎都是死物,什么东西给它生命?—它在使用中就变成活的。”!”」他的观点对“语言行为”说的代表人物奥斯丁和塞尔都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是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毕竟是从他前期的逻辑分析哲学发展而来的,尽管他说过:“‘语言游戏’这个词强调的是讲语言是一种活动的一部分,或者是一种生活形式的一部分”L’2一,但他是离开人的语言活动的内在动机、外部环境和条件,只是从语言活动的形式上来进行研究的。这表明,他的方法仍然是封闭的,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他前期逻辑分析方法的印记,与索绪尔那种仅仅从语言结构内部来研究语词的使用的方法本质上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别,甚至他的以走棋来比喻语言的使用这个例子,也是从索绪尔那里借用过来的。这样,就使得他对语言活动的研究由于失去与社会、文化、心理的联系而陷人模式化,这在奥斯丁对“语言行为”的分析中表现得更为充分、更加明显。   #p#分页标题#e# 这表明,即使同是把语言看作是一种人的活动、人的行为,但这里还存在着以科学的观点还是以人文的观点来进行研究这样两种倾向的区别。   这里分歧就出在对语言的使用者—人的理解上。所谓人文的观点,最主要的我认为就是在研究语言的时候,我们不仅把它当作一种文化现象、一种人的活动及其产品,而且还把这个人看作不像科学家所把握到的,是一个未经抽象和分解的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不但有思想,同时还有意志和情感,是在知、情、意统一地个的意义上参与活动与世界建立联系的所以从人文的观点来看,人对语言的运用就无不源于他自身的感觉、情感、想象、理解、意志与欲求,即使在借助语言进行思考、传达信息的时候,也无不表达他自己所特有的感觉方式、理解方式和评价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所使用的语言都是在与世界的交往过程中经过他自己所创造的,所以伽达默尔认为使用语言“并不是指学着使用一种早已存在的工具去标明一个我们早已在某种程度上有所熟悉的世界;而只是指获得对世界本身的熟悉和了解,了解世界是如何同我们交往的。’,〔’3〕它体现着人与世界的一种活生生的、丰富而生动的关系和联系,一种人类生活的整体的存在形式。这决定了在具体的语言行为中,对于一个词或一句话的理解,仅仅像结构主义语言学那样联系与之相邻的其他要素还是不够的,更需要联系人的活动以及在活动中所展示的人的整个生活世界:民族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习俗的、心理的等等多方面的关系来进行。它不只是一种共义化的思想符号,同时也是人的整个生存方式和精神生活在其中的投影。   们联系整个作把整作品所描写的时点、人物关系等等当作一个统一的语言背景,那么,自洪堡特以来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语言问题所作的人文学的理解与解释,对于我们文学语言的研究,又可以从中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呢?我认为最主要有这样三点:首先是“语境”的理论。作为文学作品反映对象的生活世界是我们感觉的世界,它与理念世界的不同就在于它是未经分解、抽象,一种都按照生活原样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一个整体。文学之所以必须通过形象创造来反映生活,就是由于唯有这样一种感性的形式,才能实现从多种关系和联系中反映生活世界这种整体特性的目的。而语境的理论,正是生活的整体特性在语言运用中的一种具体体现。它要求我们从多种关系和联系中来理解语言活动中每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不仅指在文学作品中,语词的释义总是受特定的语言环境,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关系和心理状态所规定,随着这些语境要素的变化而改变,而且还要求我语言的大环境来加以看待在这个语言的大环境中,正如巴赫金所指出的“人物的言语听起来完全不同于在现实的言语交际条件下独、l._存在的情形:在与其他言语、与作者言语的对比中,它获得r附加的意义,在它那直接指物的因素上增加J’新的、作者的声音(嘲讽、愤怒等等),就像周围语境的影子落在它身上。”[’4〕人物的语言如此,叙述人的语言又何尝不是这样?如鲁迅《孔乙己》中这样的一段话:“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同样这么过。”从语一言的大环境来看,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的“快活”决非字典释义中的“快乐”或“高兴”,它有着比这些常用意义远为复杂而丰富的内含。它既反映了孔乙己言行的迁腐可笑和周围群众的冷漠无情,也表达r叙述人(他代表着作者的态度)在对孔乙己的批判中所隐含的深刻的同情和悲哀:是科举制把他造就成了-个废物,一个在生活中只是供人调笑、奚落的对象,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这些附加的语义成分就不是一般常用意义或字典中的释义所能概括得了的;对于这些附加的意义,我们只有联系移篇小说,把整篇小说当作一个大语境,才能深人体味到。这正是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现实生活的生动再现,一种现实生活的整体把握所要追求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次是“交往”的理论。“交往”是借助一定的媒介来传递思想、情感,以达到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互相理解、沟通、协调一致的一种社会活动。这种媒介最主要的就是语言。文学作品是有赖于读者的阅读而存在的。因为只有在阅读中,当读者进入到作品所创造的境界之中,完全为作家所征服,把作家的思想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之后,作品的潜在价值才能转化为实在的价值,它的社会效用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由于作家创作都是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抒写出来,以求与读者进行交流,所以写作并不是以往人们所理解的只是一种独白。一旦当作家真正进人到创作的境界,他实际上就是在与他心目中的读者进行谈心、对话和诉说,在他的意识中都有一些潜在的、隐含的读者在。就像柯洛连柯所说:“作家必须不断地感觉到另一些人的存在,必须回过头来看看,他的思想、情感、形象是否能够呈现在读者面前,变成读者的思想,读者的情感和读者的形象。”〔’5〕唯有这样,他的意图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哈贝马斯为了强调语言行为在日常交往中的功效,认为“文学文本之内出现的有效要求只对在其中出现的那些人物才有约束力,并非针对作者和读者。有效性的转移在文本的边界被中断;它并不通过交往关系延伸到读者那里。文学言说行为在这种意义上只对那些在小说中出现的人物有效,对那些处在第三人称或者由第二人称转移到第三人称的人有效。它并不针对真正的读者。”因为“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是参与者的视野”,“第三人称是旁观者的视野”〔’6;。但事实上,为了达到交往的效果,许多作品都是有意把读者当作一个参与者来看待和处理的。虽然在小说中,像布托那样直接以“第二人称”来进行写作的并不多见,但在抒情类文学中却非常普遍。如苏轼的《烷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首词在我看来就不是独白而是交谈。因为正是由于他心目中有着以为“黄鸡催晓”、“白日催年”、“人生易逝”、“光阴不再”的一些对人生怀有消极情绪的读者的存在,词中才发出“谁道人生无再少?”这样的反洁问。这个疑问句与诗歌中通常的那种自问自答的写法,如“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等是完全不同的,它有很强的思想针对性,是直接针对着这种消极悲观的人生观而发的。这难道只是一种独白而不是对话吗?所以伽达默尔认为:“讲话不属于我的领域而属于我们的领域”,只有当听话者参与进去之后,讲话的形式方能成立。#p#分页标题#e#   “语言的真实存在是,当我们听到话语时,我们就已经参加进去。”“只要一个人所说的是其他人不理解的语言,他就不是在讲话。”L‘7j因而,当文学作品在与读者开展的对话过程中,一方面,读者作为听话者并不只是消极地接受作家通过作品向他和传递的信息,他总是积极参与其中,并按照自己的思想去接受它、理解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一个文本就是使自己在某种对话中理解自己。……只有当文本所说的东西在理解者自己的语言中找到表达,才开始产生理解。”另一方面,成功的文学作品对语言的运用都不会只以表达作家的构思成果为满足,它同时在向读者发出吁求,争取与读者开展对话,并通过激活读者的想象,唤起读者的情感,使读者把自己相关的经验调动起来,共同参与到对艺术形象的创造中去。“若是文本保持缄默,对文本的理解就不会开始。”L’“所以,一部作品通过阅读而存活于大众心目中的形象,都是读者与作家所共同创造的,它不仅有时代的差别,而且还有个人的差别。而语言交往亦即对话的理论,正是从媒介的角度向我们说明了文学创作与阅读之间原本存在的距离,通过阅读如何获得沟通、融合而又发生变化、更新的现实依据。   再次是“个性化涵义”的理论。“个性化涵义”是由前苏联“文化历史学派”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阿历克赛•列昂节夫所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借此来区分它与意义的不同。他认为“意义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映,它不依赖于个别人同现实的关系”,而涵义则“是意义在个人心理生活中的实际地位和作用,以及意义在个人的生活中是何物的问题。”所以“涵义决非潜含在意义之中,而且也不会从意义中来而在意识中产生。涵义不是由意义产生的,而是由生活产生的。”〔’9〕如“长命百岁”这个词组,从意义本身来说,无论如何是一种表达祝福的意思,但是在一位99岁的老人听来,却很可能变成为一句咒语,这就是它的涵义。所以涵义的理论表明了“意义在具体个体的意识中的运动的一个方面,是它们‘返回’到世界的感性的对象性”的表现困,也就是意义进仪到个体心理层面所生的一种变异。文学的对象是实际生活中的丰富多姿的感性世界,作家不是通过抽象思考而首先凭借感觉、体验来与之建立联系的,因而反映在语言上,所使用的只能是一种富有“个性化涵义”的语言。这是文学语言区别于科学语言的一大特征。   对此,萨不尔早就有所注意,他认为“真正深入的符号作用并不依靠和特种语言的词句相结合,而是稳固地建筑在一切语言表达的直觉的基础上。   ……某些艺术家的精神活动大部分在非语言的平面上进行,甚至发现难以用习惯说法的严格固定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圈这样,就通过“在非语言平面上”的使用,使语言的意义从普遍的、社会的层面转人到了个体的、心理的层面,转化为个性化的涵义,从而使得与原先没有相应语言的个J吐意识,包括感觉、体验等等都能得以生动的表达。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以及某些特殊的使用手法,就是由此而生。如前面所举的在《孔乙己》中鲁迅把孔乙己在生活中的遭人愚弄、嘲笑、侮辱说成是“使人快活”,只要我们细细阅读一下鲁迅的小说,就会发现类似这样一种变异的用法在他的作品中大量存在而决非个别的例子。它们共同构成了鲁迅小说语言含蓄、幽默、苦涩、冷峻的文体风格和反讽、悖论、夸张、含混的叙事语调。这正是鲁迅对于生活所特有的感受方式、理解方式、评价方式以及他所特有的人生智慧、人生见解、人生态度在作品语言上的投影。而这种出于为了表达“个性化涵义”的需要对语言进行创造性的使用不仅是文学赋予作家个人的最高权利,而且一旦当它获得社会的认可之后,它反过来又为丰富和充实民族的语言,推动民族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卡西尔认为“一切伟大的诗人都是伟大的创造者,不仅在其艺术领域是如此,而且在语言领域也是如此。他不仅有运用而且有重铸和更新语言使之形成新的样式的力量。意大利语、英语和德语,在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身后和他们生前是不同的。这些语言由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的作品而经历了本质性的变化,这些语言不仅为新的词汇所丰富,也为新的形式所丰富。”圈这结论我认为也同样适合于施耐庵、曹雪芹、鲁迅、老舍等大师,他们的语言观都是在汉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加工的,而通过他们的创造,又推动了汉民族语言的发展。白话文之所以能达到今天的表现力,就是与吸收他们的创造成果是分不开的。他们之前的白话文与他们之后的白话文也是不一样的。这些创造虽然并不都属于“个性化涵义”的表达,但至少是包含这些由表达“个性化涵义”所创造的成分在内。   以上三点归纳起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不同就在于它是整体的、开放的、创造的与生活世界紧密相关的语言。相比于我们过去文学语言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我认为这才是我们所要寻求的、并在研究中真正值得我们遵循的一条道路。

文学语言研究论文范文3

我国大约在1982年对行动研究有了初步介绍,直到1990年我国才有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并在1995年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反思。我国学术界对行动研究“操心的人不在少数,有关行动研究的专著和论文每年都在不断地上涨”,但是对行动研究的理解却一直众说纷纭。

2.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和表现

(1)职业倦怠的含义。

美国是最早研究倦怠的国家,对职业倦怠的研究贡献最大的学者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的降低。笔者在对中学体育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发现他们的职业倦怠是因本职工作长期得不到学校及社会应有的尊重和支持而缺乏成就感进而产生的厌烦冷漠情感及相应的行为表现。

(2)原因和表现。

首先是社会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新课改要求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和期望,新的要求和不相符的地位导致体育教师在这种多变的形势下心理压力过大,从而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其次是工作因素,通过研究表明,教师工作量的多少与职业倦怠密切相关。由于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师配备普遍不足加上连续扩招,导致中学体育教师产生了超负荷的工作量,再加上各种晋升职称等硬性指标的压力,导致长期工作过载的他们情绪衰竭。最后是个人因素,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也与职业倦怠有很大关系,且学历越高的体育教师越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因此个人的自我调节也很重要,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在这些因素下,中学体育教师面对职业倦怠会有种种表现,首先是情绪低落,对工作缺乏热情和动力,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责任心差。其次是成就感降低,由于体育老师较其他老师相比进修和晋升机会较少,因此容易产生消极情趣,对工作敷衍了事。最后是态度冷淡,对上课不积极准备,得过且过,对学生缺乏应有的爱心和责任心。

3.行动研究对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促进作用

(1)突出行动研究的参与性,提升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

笔者认为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体育教师在社会公共场所与学校教学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是体育教师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行为准则。行动研究要求体育教师参与到研究中并成为研究的主体,通过上课和与学生的互动树立起自主的工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唤起并增强体育老师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不断消除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有效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信念,将体育的教学工作看成是施展才华的舞台。

(2)突出行动研究的改进性,提升中学体育教师的学习与创新能力。

做好体育教学工作,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准确地了解和研究学生。要做到这一点,体育老师必须提高自己的认知与学习能力。行动研究来自一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创造性,同时体育老师可以不断改进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尝试不同的上课手段和工作方法,提高学习与创新能力。

(3)突出行动研究的系统性,提升中学体育教师的科研与探索能力。

文学语言研究论文范文4

什么是研究型教学?韦宝平在“创新教育视角下的研究型教学”一文中认为教学应和培养学生的能力相结合,即“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甚至创新教育意蕴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育学课中,研究型教学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讲解清楚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研究型教学具有以下特征:研究型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研究型教学要求教师创设作业,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型教学要求教师改革评价方式,把课堂讨论、发言、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作为考评的主体;研究型教学注重对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地方高师公共课“教育学”存在的问题

针对研究型教学的特征,目前地方高师公共课“教育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育学教材陈旧

建国以来教育学教材大多沿用前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目前比较好的教材是: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第6版)、杨小微主编的“教育学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在当前流行的种类繁多的“教育学”教材中,内容均比较陈旧,普遍缺乏时代性、创新性,且千篇一律的现象相当严重。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学”的教材出现了一些改进,但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习与研究仍然严重脱节。如“课程”一章,只有三部分:课程概述、课程设计、课程改革,课程改革虽然涉及新课程改革,但理论和实践还是严重脱节。

(二)师范院校发展方向必修师范类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师本科院校发展方向必修师范类课程滞后,设置不合理,在课程实施上,没有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占的比重轻、种类少,造成师范类毕业生在学术素养、专业能力上比不上非师范类的大学毕业生,在教育理论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上也没有多少优势。高师本科院校发展方向必修师范类课程有“心理学”、“教育学”、“微格教学”、“教学法”等。前两门属教育科学学院(或教育系),后两门属各个学院(或系),课程之间没有沟通。从事教育学的教师没有机会参加各个学院(或系)的教学法的教学指导工作。“心理学”、“教育学”属教育科学学院(或教育系),但又分属心理学教研室、教育学教研室,对部分课程内容,如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心理学”课程在讲,“教育学”课程也在讲,同一内容在不同的课程中重复地讲授,浪费了学生们的宝贵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更谈不上创造性。更有甚者,有的学院(或系)还会先开“教育学”课程,后开“心理学”课程,这种犹如对小学生先教乘除法,后教加减法的现象,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所得的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三)新建地方高师本科院校缺少教育类选修课

选修课能拓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今新建的大多数地方高师本科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由于受教学时数、师资等方面的限制,首先考虑的是必修课,即是有选修课,也不是专门的教育类选修课。如一所新建地方高师本科院校要求本科学生四年在校选修六门素质拓展课,而且从大二才能选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明确指出:“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要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通过文理交叉、学科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应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结合,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不是仅仅开设几门课程就能完成,它是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

(四)教学方法单一

地方高师本科院校“教育学”的教学方法单一,主要是授受式讲授法。学生被动学习,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以一所普通的地方师范学院为例,全校拥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一般都有200间左右,不可谓教学设备不先进。可遗憾的是大多数教师没有利用好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却依然沿用讲授法。有的教师虽然使用多媒体,却又仅仅局限于播放课件,缺乏新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教育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够培养出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研究性学习能力的优秀学生。

三、研究型教学在高师“教育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一)宣传动员

在师范院校的“教育学”课中,学生长期习惯于讲授法,在首次进行研究型教学时,可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的必要培训,让学生对研究型学习有科学认识,在学习中积极主动的参与。

(二)实施过程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学生自愿分组,也可用班级分好的学习小组。全组共同形成一个整体研究对象。每组均推选出

一人当组长,组长实行轮换制,在一个学期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至少能担当一次组长,以锻炼其组织领导能力。

2.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如讲“新课程”的教学观:“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重结论,还是重过程?”、“教学应该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学生围绕教师提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思考,选准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的课题。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根据选准的课题,制定尽量周密的研究方案。一般而言,方案应包括课题的名称、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实施步骤和进度、成果的表达形式、课题组成员的分工等。

4.开题报告

首先,由各小组汇报课题的由来、课题的意义、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计划进度及人员安排。其次,由教师和全班学生对其开题报告提出质疑,小组成员针对问题进行回答;第三,综合各方意见,决定能否开题;第四,向各小组提供修改意见,组织学生丰富和完善其研究方案。

5.实施课题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按照小组进行分工合作,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如《中国高等教育》、《教师教育研究》、《教育评论》、《教学与管理》等和开展调查来收集相关方面的教育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处理,将资料整理、归纳,得出相应的结论。在课题实施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6.结题报告

各小组将本组的研究成果撰写成课题研究报告,呈报给老师进行初步评审。同时,各组可以在对别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质疑和评论中进行充分交流。每组汇报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简要汇报开题后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以及在研究中的体验与收获等。

(三)评价总结

总结评价以自评为主,学生自己的评价、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同时加上教师的评价,最终形成课题的评价。在每学期结束时,要求学生交一份档案袋,每位学生把一个学期的课堂讨论、发言记录、读书笔记、作业、心得体会等放入档案袋,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

四、研究型教学对高师课堂教学的启示

通过试行“教育学”的研究型教学实践,得到了如下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一)有益的启示

1.研究型教学使学生理解真正的学习

研究型教学使学生明白了真正的学习,使他们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研究型教学实践,绝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改变了学生上了很多课程、学了很多知识,却很难运用,更难联系现实生活的不足。在研究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学生借助互联网等多种媒体,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分析、判断、总结获取知识。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查阅资料,学会判断资料的真伪、优劣,学会归纳、总结资料得出相应的结论,最终学会学习。研究型教学改变传统教学的机械地复述知识,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和社会的接触,每一个人都在发掘自己的智慧潜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研究型教学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动力

学生通过成立课题研究小组、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实施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等环节和过程,学会了真正的学习,提高了学习热情和能动力。在研究型教学中,学生的地位、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被动的、从属的、封闭的,变为主动的、自主的、开放的,学生角色、地位的变化,唤起了学生的极大学习热情和能动力,由“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学生在研究课题“教学重结论还是重过程?”,不仅从学科上认识到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还从教学上认识到,不仅要重结论,还要重过程,而且还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整个研究型教学中,教师只起指导者和协助者的作用,学生发挥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角色、地位的变化,唤起了学生学习热情和能动力。

3.研究型教学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

研究型教学使教师的角色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成为研究资源的提供者、研究活动的咨询者、研究过程的促进者和研究本身的学习者。在研究型教学中,师生关系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学生好学、乐学、爱学,教师喜教、乐教、爱教,民主、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随之发生了变化,教师成为培训者、催化者,学生成为受训者、参与者,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提升。在研究型教学中,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课题、实施课题研究,完成课题,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通过研究型教学实践,一改过去学生对教师马首是瞻、不敢也不善怀疑权威的旧貌;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逐渐成为学生共同的气质。

(二)存在的不足

当然,试行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1.合班上“教育学”学生人数太多

不便分组讨论,分组实施中,有学生兴趣不高的、有消极对待的、有不善合作的,会影响研究型教学的实施,教师要善于个别指导,运用评价机制来帮助完成。

2.研究型教学如果仅限于课堂

对大学生来说太局限,如果能把课内学习和学生课题的申报结合起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会更强,研究的质量会更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教师的教学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3.研究型教学的实施要依赖网络

但学生的自我控制力还不强,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发挥网络的作用,使研究型教学在网络环境下真正实施。

4.研究型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不一样

文学语言研究论文范文5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课程中,教学形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教师占了及其重要的地位,体育课程教学应是以教师为主,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主导这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并且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中心及其主体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学应改变以往以为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校的最终责任是为了培养和服务学生,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主体与中心,教师起到引导学生正常发展的作用。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往往是采用全体学生统一标准进行教学,没有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潜力得以发挥,达到逐渐提高的培养学生的目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机制单一。

在以前的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机制单一,简单地靠运动的成绩进行评价,运动成绩是学生体能的一种表现,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的评价方式并不全面。在以前的体育教学大纲中,对于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规定得较为空泛与死板,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时,学习到的体育知识较为浅乏。在进行课改后,体育教学较更为侧重与学生的战术与技术的运用,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自身的条件及其兴趣爱好,确定教学内容及其评价体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育教学氛围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及其技能,初中体育教学的课程改革,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让学生的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前的初中体育课程上,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体地位,学生的地位相对被动。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在新课程改革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明确的体现,学生成为了体育教学的中心,有着学习的主动权,教师的主导地位相比以前较为弱化,让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成为体育课程教学的参与者,这样不但可以创造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还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是通过教师所制定的教学方式来进行体育教学,而且教师又是通过教材来制度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只能学习到教材内的知识,并不能做到全面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具有开放性的教学内容、目标及其方法成为教学的主导,使得体育教学课程的趣味性增加,也使得学生全面素质得以增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为了应付考试,致使体育教师过分的注重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较为忽视。在进行新课改以后,不能仅仅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应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文学语言研究论文范文6

1.文学理论的教学需要

大学语文是为学生的文学理论知识做存储的最重要的时期,恰当的文学知识存储对学生作品鉴定能力的提高和个人人文素质的培养都有着积极作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的授课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地把握作品,感官、细腻的分析作品,形成系统的文学理论体系。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的主要授课方式包括以文学理论为线索引导,以生动、形象、具体的阐述性语言为铺垫,将文学理论的精华贯穿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的始终。正确的大学语文文学理论教学注重对作品语言和文字特色的分析以及对文学理论系统、全面、多角度的贯穿,以便于高职高专学生更好地接受大学语文课堂,然而现阶段中的高职高专语文课堂往往只对第一点有所重视而忽略了第二点的重要作用,这种错误的教学偏好使得高职高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过于受到局限,不能前后贯通,一气呵成,语文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文学鉴定水平得不到提高。因此加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系统性的贯穿,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和文学鉴定水平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2.文学在社会现状中的需求

在当今社会中,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是要求我们要在学生学校阶段提高其自身素质,让学生达到在社会需求中的基本素质水平要求。而学生的文学素养从根本上决定了其自身的素质,从学生的实习面试,到工作之间的基本交流,都基本的文学素养为其奠定基础,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人与人沟通中的表达。在高职高专中,对于大学语文的短板,更加明显的体现了出来。在高职高专学校中,普遍存在一种氛围,注重专业学科的学习,而轻视这种最基础性学科的学习。在原本缺乏文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不主动接受大学语文教育。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的缺失,则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高要求要求,一方面,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给予他们在文学上的熏陶,让他们获得精神上的启迪,与审美上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认识到大学语文对其的重要性,让其主动接受,并学习。面对社会的现状,大学语文的文学理论教学,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二、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现状

1.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

新编《大学语文》为了避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枯燥、乏味和单一,采取减少写作练习,降低对文史知识的集中性重视,采用便于学生理解文体结构达到丰富教学内容的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科的单一性,但也导致了学生不能以历史时间和作者作品为线索贯穿到整个语文学习中。语文模块支离破碎,学生对流派、风格、思潮等历史潮流不能做前承后接的分析和理解,使得语文的系统化、一体化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教学内容上,老师往往更偏重于对教材中的基础语法知识的指导和教材圈定重点范文的解读,忽视了文化熏陶,精神启迪对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积极作用。

2.高职高专学生接受能力

从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的高职高专语文老师认为高职高专的学生文化素养偏低,语文学习能力不足,重专业轻基础。这样的思维定视让高职高专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有所懈怠,老师往往教语法、教基础、教文体后便草草了课,恰恰与学生追求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背道而驰。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学理论接受能力并非表面的如此浅显,在一定生活阅历的基础上,学生渴望在浓重的文化熏陶,文学的优美审定中得到精神的娱悦,身心的释放。老师对文学理论的过分拘谨、约束不利于学生获取文学知识,理解文学内涵,提高人文素养。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本上的文学理论知识看来,其安插生硬、尴尬,不能在上下文之间起到起承转合的积极作用,使得学生既不明白理论内涵,又不理解作品真正表达的含义,文学理论失去了自身的理论价值。因此,我们既不能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文学理论教学过分的拘谨和约束,也不能忽视了学生的文学理论接受程度范围,老师在全面、系统的解读文学理论的同时恰当的安排文学理论教学进程。

3.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缺乏创造性

文学理论缺乏创造性即过分的采纳嗟来之物,使得自我的理论体系和文学思想没有成型的规定,本土理论过于松散。大学语文本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在老师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老师与学生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另辟蹊径,创设我国具有时代特色和本土特征的文学理论体系。然而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缺乏的也正是这种创新精神,学生单一的吸收基础知识,解读文学理论,学习进程往往只停留在“吸收”过程,学生连举一反三的语文能力都不具备。能否真正有效的实现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设富有我国本土特色的文学理论体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实现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的必要措施

1.建设科学的文学理论

科学的文学理论需要牢固的语文基础知识来保障,因此建设科学的文学理论所要走好第一步便是夯实基础,提高学生的基础语文能力。主要方法包括帮助高职高专学生对作品的文体进行准确地把握,以实现学生对作品的针对性分析理解;古文学习中教导学生查明每一个文言词字的表象含义,承接上文,启程下文,在上下文的结合中再对古文言词字进行深层解剖,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对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文学理论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生前境况、遭遇进行正确的把握和解读,以提高学生对文学理论的理解和吸收。做好充分的思想工作后,便是在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理论进行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实现学生文学人文素养的升华。如何以基础为前提,提高语文素养呢?便是海纳百川的学习精神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对文学理论的深层次剖析需要充分的背景资料支持和坚定地思想支撑,在动态的文学活动中,把握真理的唯一方式便是在实践中发现理论核心,老师与学生在文学实践中调整理论方向,把握主体要领的同时做适时地文学延伸,以应对文学活动的时代变迁。在树立正确的意识目标后,便是对实践中发现的理论核心问题进行整理和总结,以实现系统、全面、一体化的文学理论体系,在促进文学理论发展的同时,满足现代社会对文学理论的需求,建设科学的文学理论体系。

2.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对文学理论的理解和评估。为了实现高效、良好的课堂效果,必须在课下本着课堂教学目标,做好充分的具有文学理论指导目的性的教学准备。从实践中我们发现,新编《大学语文》注重古文言的学习,此外也将外国小说和西方古典文论包含其中,在中外理论一体化的教材设定上实现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那么在古文言文的教学准备中,老师又该怎样做到科学和充分呢,首先需要老师对我国传统的文论结合自我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归纳教材古文言章节中出现的集中性理论、时代线索、背景概况,以直接归纳和直观综合为教学准备的指导基础。然后借鉴我国古文言文理论鉴定体制,在借鉴的基础上学习领会,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提供可依赖的范本。在外国文学史及其文学理论的教学准备中,老师应该持“在肯定中适时批判,在批判中采其精华”的备课态度,总结19世纪至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体制,结合时代背景,对例如“唯美派”、“象征派”的文学派别予以精神分析,在分析、批判的同时加强了对现代文学史的理解,以更好的授之学生,加强学生对教材中文学理论的理解。

3.多探寻教育创新之法

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上,做好教学素材上的准备,我们可以适当的尝试突破课时的局限,以用来增加大学语文课堂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可以定期地举办一些文学上的竞赛,让学生在参加竞赛的同时,主动地去吸收更多的文学知识,并且可以增强学生在思想表达与沟通上的能力。还可以布置下一些开放性的作业,比如让学生们浏览中国传统的名胜古迹,以及一些历史博物馆,通过思想上的洗涤,也可以达到文学上积极性的提高。在教育教学中,创新的作用不可或缺,教师可以针对学上在课堂上精神状态的反应,以及在课堂下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及要求,来进行课堂上的实时改变。针对高职高专课堂上的不同,不断的创新教育方法,达到课堂上可以达到的最佳效果。

4.从学生思想上着手

高职语文在课程设置上,基本将课程安排在学生一二年级,而在一二年级时,学生还处在没有全面接触课程,对自己的职业,以及社会对自己的要求都知之甚少,毫无职业意识,这就导致学生无法了解学校开设大学语文科目的原因及目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变的盲目,而无目的性,只是僵硬的学习,而不求甚解。因此,我们应当从学生的思想上着手,首先让其了解社会对自己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以及社会对于人才文学素质的要求,在学生了解大学语文科目的重要性之后,学生会重视起大学语文文学理论等相关教学工作,并且会主动补充自己的不足。通过让学生有前瞻性的学习,让其在面对将来的求职与工作中,可以从容面对,并且在品德上进行陶冶,成为高素质人才。

5.以实践为基础

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我国文学研究工作长久以来的一大弊病便是过于在宏观上进行理论把握,集中于理论和社会文化意蕴的探索和揭示,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的文学理论教学同样有次弊病,过分注重理论内涵,忽视实践的重要意义。以实践为基础探索文学理论的科学教学法包括引导学生对语言、修辞、文体做精细的论析,课下针对教材中的难点疑点进行资料查阅,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去,填补传统知识积淀的漏洞。学生自我翻阅中国古代文学史和西方文论发展史的同时,加强自身文学理论建设,在实践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踏踏实实做好文本学的研究。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接受文化知识的熏陶,提高个人素养是学好专业学科,未来做一名成功的社会人的基础和保障。

6.公平对待中西方文学理论

大学语文课堂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也不可以过分的批评和纰漏西方文学的弊端,帮助学生对中西方文学有着平等的认知。老师以西方文学为参考基础和理论资源,引导学生突出本土文化底蕴。中国文学语境讲究“和而不同”,西方则更注重“鞭笞”,在两种思想理论的冲击下,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对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文学语言研究论文范文7

1.实验对象:广州大学松田学院2014级学生。

2.实验形式:小组合作形式的口语展示,每组10-15分钟。

3.实验时间:一学期(大一学年第一学期)。

4.实验步骤:

(1)教师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6-8人(分组原则:每个小组应该包括各个层次英语水平的学生,各实验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持平)。(2)选择口语展示的话题(教师准备若干话题,各实验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的兴趣程度选择合适的话题)。(3)教师介绍口语展示要求及评分标准。(4)各实验小组课后收集资料,口语展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5)口语展示。(6)教师点评,学生反馈。

二、实验分析

1.口语展示前准备环节的困境。

(1)学生因素。

由于实验对象均为广州大学松田学院2014级新生,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或高中的学习阶段,从未接触过口语展示,学生对于所面临的任务显得很迷惑,也不知道任务需要自己达到怎样的要求。其次,大多数学生在此前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注重在笔头英语上,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基本达标,但是很少有学生在入校前具备了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因此学生基本处于一种信心缺失的状态,担心自己无法在口语展示的环节中顺利流畅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2)教师因素。

教师提供给小组成员选择的话题是该实验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如何选取适当的话题至关重要。话题太过深奥或是专业性太强都不利于学生展开讨论,学生的思维深度无法在口语展示过程中得到良好的体现。话题太浅显亦不可取,学生极有可能以及其普通或简单的表达方式呈现小组讨论成果,无法达到教师预期的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效果。教师的任务绝不仅仅是向学生提供各种话题并且将小组任务分配完毕。在这部分的工作完成后,如果教师未能向学生详细讲解什么是口语展示,口语展示可以用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在班级里开展小组口语展示的意义及预期学生取得的进步和达到的水平,口语展示的评判标准是什么,那么目的和方向不明确的活动设计一定会成为教学活动设计中的败笔。只有正确的指导和明确的方向性,实验才是有效的,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不仅仅限于课堂中,在课堂以外也是教师发挥其指导作用的重要场合。鉴于学生是初次进行小组口语展示活动,如果教师不能在课堂外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学生极有可能出现思路不清晰,表达方式不地道甚至不正确,选择的材料不能紧密的结合话题内容,意识到错误但无法有效改正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2.口语展示成果展示期间的困境。

(1)口语展示者(Speaker)。

在口语展示的成果展示阶段,由于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在准备期间极有可能出现以下两种小组成员任务分工情况:①角色分工:同一小组中部分小组成员负责材料收集、思路梳理、制作音频视频等幕后工作,而另一部分临场表现好的成员负责展示环节。那么从事幕后工作的小组成员尽管也为小组贡献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没有机会和途径展现给听众们。②板块分工:同一小组中所有成员均有意愿以展示人的身份出现,但是由于时间限制10-15分钟,每位同学只能负责其中一个简单的板块,因此平均算来每位学生的展示时间不到三分钟,时间过短,不能很好的体现展示者的英语口语水平。

(2)听众(Listeners)。

听众是口语展示环节非常重要的参与者之一。但是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部分听众认为口语展示只是展现说话人的英语口语水平,与自己关系并不大,因此出现了听众消极听取报告结果的现象。而对于积极听取报告结果的听众,由于展示人语音、语速、语调等问题,部分听众无法有效获取关键信息。

3.口语展示后评价阶段的困境。

口语展示结束后,教师的评价阶段是再次让展示者有所提高的环节,但是这一环节主观因素比重较大。教师个人偏爱的风格、教师所欣赏的临场表现风格、教师对话题的个人观点等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口语展示的评分。再者,对口语展示的评分目前为止并未有统一的、规范的体系标准,每一位教师所制定的评分体系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及忽略的评分点,这些都对评分环节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三、实验结论——困境的解决办法

1.口语展示前准备环节。

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特别是口语练习的兴趣,积极的学习动机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流利地道的英语口语不仅是学生英语学习课程要求的一部分,更是当代社会对每一位大学生的客观要求。无论是在以后的学习深造环节还是在以后的求职工作阶段,流利的英语表达都会成为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因此,教师可以从社会需求、求职需求、生活需求等各方面激发学生锻炼英语口语的积极性。其次,教师需要仔细认真筛选提供给学生的话题。话题内容应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面,最好是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或谈论的话题。教材话题、热点话题、时事新闻、生活经历都是不错的选择。再次,教师需要以讲解或观摩的形式让学生清楚的了解什么是口语展示。学生有了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才能做好准备工作。然后,教师应该清楚明确的向学生宣读评分机制,让学生了解在口语展示环节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对于口语展示环节容易犯的错误和较难克服的障碍教师可以适当提醒。最后,教师在课堂外需要向学生提供适当帮助:给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帮学生梳理逻辑思维框架、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帮学生克服展示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压力、组织小组成员的合作配合……在这个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除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小组演练,可以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QQ、邮箱、网络调查等都是很好的交流方式。

2.口语展示成果展示期间。

口语展示环节不应该硬性的规定每一位学生都上台展示或平均分配每一位学生的上场时间。每一位学生的英语口语基础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此环节需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对于英语口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负责该小组中较简单的版块,如introduction部分或是每个独立版块之间的衔接内容。对于从事幕后工作而未进行正式展示的学生,教师需要在课下的准备环节帮助和检测学生的口语练习进度,如此才能保证每位学生的口语都有提高。对于听众来说,教师需制定详细的参与度配合体系。为了避免听众出现未听或听而不明的情况,教师可以要求展示者在展示过程中设置互动环节和提问环节,既能调动口语展示时的气氛,又能很好的检测听众是否积极地参与了此环节。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听众们担当评委的角色,对口语展示者的表现打分,这一举措能有效的促进听众主动听取报告的内容,从听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上得到提高。

3.口语展示后评价阶段。

评价阶段需要避免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教师的点评无疑会带有个人主观因素,因此教师一人打分不可取,应该按照教师打分和听众打分的比例得出综和分数,如此才能得出更客观的结果。打分环节结束后,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听众都需要点评和解释给分点或扣分点,让口语展示者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才能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四、结语

文学语言研究论文范文8

1放眼长远,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组成部分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有着心理健康教育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更应把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作为重要任务,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语文学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不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语文是将古今鲜活的事例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分清善恶美丑,以古今贤能为榜样,在对作品的学习中感悟借鉴。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有正确认识,正确评价,更好的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挫折;保持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状态;对学习投入极大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更有效地创造价值。

2就地取材,利用语文教材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性格、健康的情绪情感和健全的意志品质。健康情绪情感与良好性格的培养。性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养成良好的性格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良好的性格对健康的人际关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鸿门宴》中一代枭雄项羽,灭秦势如破竹,但终因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功败垂成;《赤壁之战》中猜忌多疑的曹操,正是被人抓住了性格弱点,落得大军被烧的结局;《孙膑与庞涓》中满腹才学但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庞涓,最终成为反面教材。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心胸宽广,不与人计较,廉颇也能知错改正,负荆请罪,两人成就历史佳话。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要有意识将性格情绪对人的影响指出来,让学生懂得健康情绪情感与良好性格对人生的影响。健全的意志品质培养。在学习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时,教师要让学生深入理解有业、敬业、乐业之必要,认识到敬业乐业是人类合理的生活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责任心”与“兴趣”。读《傅雷家书》,要让学生细细体会一个父亲的关心体贴,对挫折要有正确的认知和对挫折的耐受力及挫折的排解力,面对挫折要学会坚强。在学习《过零丁洋》等诗文时,要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3研讨交流,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指在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助于自我完善、心理保健及促进社会协调。教师要多设置主题活动,设置研讨交流环节。课内小组交流。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设置问题。如“刘邦在鸿门宴中为什么能死里逃生”(《鸿门宴》),“时传祥精神在当代是否还有意义”(《寻找时传祥》),“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穆公退兵的”(《烛之武退秦师》)。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学会认识自己、欣赏别人,展示自己。在研讨交流中感悟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会虚心倾听,学会反思,勇于发表不同意见,对不同于己见者不讽刺、不挖苦,要让学生知道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学会在交流中探索,在探索中求证。课外实践活动。利用周六日和寒暑假,为学生布置社会实践作业。有独立学习完成的,也有小组集体完成的。如学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爱这土地》等课文,以“爱祖国”或“爱家乡”为主题布置手抄报作业,让学生感受祖国和家乡的变化;又如“我爱老照片”主题手抄报,让学生在搜集老照片时感受成长的快乐,感恩父母和家人;布置“寻找那些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物品”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时代的变迁。课内外主题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研讨交流中对自我有了正确的认识,增强了自信,增强了学习的乐趣。

4重视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语文离不开阅读,而阅读可以预防心理疾病,保护心理健康。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及时地向学生提供合适的读物,让?阅读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其人格,调养其精神,帮助其健康成长。古埃及的图书馆是人类早期图书馆的杰出代表,收藏大量医学图书。著名的底比斯城神庙图书馆,门口上方镌刻着“治疗灵魂之地”,图书馆员被称为“生命之宫的文臣”。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也说过:“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在教学中教师要定期布置阅读作业,充分利用选修教材和语文读本,在此基础上向课外延伸。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可以比较阅读《宫之奇谏假道》《邹忌讽齐王纳谏》《邵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知道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好处和刚愎自用的危害。特别是一些传记作品,如读本中《怀李叔同先生》《王选的选择》《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等,阅读这些作品,就如同与大师对话,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在阅读中使学生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5总结

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都应该关注高中教育的共同价值,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心理素质。

作者:陈桂花 单位:河北省怀来县沙城中学

第二篇: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传统教学观念难以根除。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感悟和体验,然而传统的教学观念对语文学科的本质定义有偏差,只是一味地将概念式的结论和结果灌输给学生,面向的是考试考点,而没有在学生脑海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学生由于缺乏自身的感悟和体验,很难对语文学科产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死板,缺乏灵活性。

目前使用最多的还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师过分依赖教辅用书,在课前就做了充分的教案准备,并在课堂上严格按照教案的流程来进行,这使得原本内容丰富的教材内容变得空洞无味,课堂气氛也会比较沉闷,根本就没有趣味性。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要求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新课改提倡的是学习自主式和合作探究式,然而也有教师生怕学生学到的东西太少,从而抓紧课堂时间进行讲解灌输,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方式下的教学效果往往也是不尽人意的。

(三)作文课指导空洞。

众所周知,作文课是语文学习中的一大重点,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所在,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水平较高的作文,这是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作文课重在指导,然而,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各类文体的写法、固定格式和文章中心思想,框架性的指导是比较空洞的,而且有了太多的限制性,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给出的框架,把自己的内容“填”进去就构成了一篇文章,虽然主题明确,结构完整,但是作文的内容却空洞乏味。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来说,学生阅历较浅,生活经验不足,很难在作文中表达出对于生活的感悟,完全是凭借自身的想象力来完成作文,这样的作文内容上自然就会很空洞,缺少时间活动的他们,很浅析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吉林省长春市第五十八中学何允江难写出对实际生活的感悟。

二、初中语文教学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最直接途径,把握好课堂教学,能让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课堂教学了,因此,我们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所谓情景教学模式,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堂氛围,借助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听觉或者视觉上的教学情景。或者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游戏环节,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语文教学不能像其它的理科类学科,要注重学生的感悟和体会,在语文课堂指导中,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并且结合自身体会,这样会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在作文课的指导中,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践体会,教师要能把学生引进生活,让学生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用自己生活中的实践感受去写作文,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更加实际,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三)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也是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因素,应该营造出一个轻松、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是有促进作用的。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必须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而不是让学生产生惧怕心理,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激情,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敢于和老师进行探讨交流,学生可以把老师当做朋友,跟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探讨,更容易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学生与教师达成共同学习的氛围。

三、结语

总之,我们一定要重视中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找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应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积极性,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得灵活有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何允江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第五十八中学

第三篇: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究

一、坚持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提倡因材施教的方法。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二、以学生为主的讨论、研究教学方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各自见解从而互相启发、探讨问题的方法,可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钻研问题的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研究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觉研究的方式,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它突破了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转变。

三、情境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四、广泛阅读,大量背诵

学习语文,就是掌握和运用语言。只有通过大量的背诵来积累语文知识,才能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从量变达到质变。实行课程改革以来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加大了朗读和背诵的力度。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表现在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大大提高,充分说明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学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全面的过程,

五、总结

上述几种教学方法,虽然在以往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还应努力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切实可行的新方法,以便逐渐形成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

作者:齐生辉 单位:河北省冀州市南午村镇中学

第四篇:中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浅议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在带来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合作学习变革了传统师生授受的单向教学方式,同时它也避免了集体教学中出现的一部分后进生由于被冷落而处于“旁观”位置的被动学习状况。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多方向的,它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合作活动中来,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具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学习者。通过合作学习,进而可以培养学生成为其个体生活中的主体,社会生活中的主体。

2.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合作学习中,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知识,彼此沟通情感,它为学生的言语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情境,从而可以更进一步让学生掌握语言这一交际工具,为自己形成熟练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奠定基础。同时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各抒己见,形成对文本的一个多元理解的格局。当然这种理解是建立在原作原意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所作的合理解读,是学生与作者进行的一场自由对话。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

3.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个人目标与小组学习目标是一致的,小组成员之间合作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小组学习的成败。小组成员之间在互帮互助下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互相了解,互相接受,互相支持,逐步地形成团体意识和大局意识,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学会倾听和包容。在语文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互相帮助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有了更多锻炼的机会,这不仅进一步活跃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氛围,也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4.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支撑教育大厦的基石。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总是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在合作学习中,师生不再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不再是“权威”,学生从被动转化为主动,教师发自内心地去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人情感和意志。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课堂教学氛围是愉快的,融洽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不是专制的,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师生之间互相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

二、实践探索

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维是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跳脱出来的,实现了现代中学语文教学的革新。然而,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为此,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要使合作学习真正取得理想效果,教育工作者还需不断努力,不断探索。

(一)存在问题

1.合作流于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的内涵的理解,把合作学习与小组讨论画上了等号。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就开始让同学进行讨论。几分钟后合作结束,教师开始检查学习结果,而合作的结果往往却不能令人满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没有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地分工,也没有指导学生如何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更没有监控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活动,造成的结果是小组成员之间各自为政,没有互动,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低下。因此一节课下来,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课堂气氛热烈的背后却是学生思维的“浅化”,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东西。而在一些公开课中,这种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更为常见。

2.学生参与度不均。

在一个班级中,总有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和所谓的后进生,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合作技能和教师分组的不合理,因此导致在很多的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其表现之一是学生不愿合作。当老师布置了任务后,部分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不做事,或是做其他事,好像自己是一个“局外人”。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造成了其不愿与人合作的心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的另一表现是每次踊跃发言的都是那么几个学生,这些个别学生都是优等生,大部分学生“沉默寡言”。由于学生的学情各不相同,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处于优势地位,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成为合作学习的附属品。

3.合作学习内容不当。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到胸中自有丘壑,那就是合作学习不是围绕着所有的教学内容来开展。而事实上,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一有问题,不论合不合适,都要学生进行讨论,从而使课堂教学发生“混乱”。一些没有难度的问题,比如简单的知识和概念性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或者只要翻开书本就可以找到答案,教师却硬要合作,这样的小组讨论没有任何意义并且浪费了时间。而有的问题又难度过大,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并没有能力去解决。例如文言文的语法知识,把这样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只会导致整个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节奏拖沓。

(二)几点建议

除了以上所述,在中学语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缺乏合作的时间、评价方式单一等。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能够发现问题并努力改进不足之处。笔者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来简单谈谈相关的几点建议。

1.合理分组是前提。

合作小组的建立是语文合作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科学合理的分组,对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起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在大多数中学里,教室规模较大,学生人数也比较多,这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了种种不便。因此作为教师,应尽量利用有限条件,根据实际情况,组建好学习小组。教师可以根据班级授课制中学生位置比较固定的特点组建学习小组,遵循就近原则将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分成一组,这样的分组不“劳师动众”,也比较符合大多数中学的实际情况。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平时对学生座位的安排上要做个有心人,注意组内成员的差别和组间的无差别。组内成员的差别即同一个小组内的成员在学习成绩、能力、性格等方面应该是有差异的而且是互补的,组间的无差别即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水平应是相同的,这样的话,小组之间的竞争才公平公正。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如小组长、发言人等。合理的角色分配能让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2.问题合适是关键。

选择恰当的问题是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适合小组合作交流呢?笔者认为中学语文合作学习中问题的设置应围绕课程标准、教学的重难点来选择和设计。首先设置的问题要难度适中,有一定的挑战性,即不会太浅让人一眼便知,又不会太难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只要小组成员间通过讨论就能够解决问题。这主要是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即“跳一跳,摘果子”。例如在学习《孔乙己》时,教师可以提问:文末的“大约”和“的确”矛盾吗?学生通过合作不难发现“大约”和“的确”并不矛盾,因为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孔乙己是活不下去的。其次设置的问题应是开放性的问题,即答案不唯一,具有一定的探索和讨论价值。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刘邦和项羽的人生对你的启迪。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热烈讨论,学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讨论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3.教师调控要发挥。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常常出现两个极端:一是“该出手时不出手”。教师置身于合作之外,整个课堂处于混乱状态,学生放任自流。二是“该放手时不放手”。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不顾具体的学情,对合作学习的过程控制过多。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实际上,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出现不确定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机智和适当的调控能力。笔者认为,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有事可做,并且知道该怎么做,即当学生开始交流后,教师应观察各个小组的合作情况。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进入到个别小组中,对还不怎么清楚合作内容的小组,再次复述任务的内容;对意见不能统一而产生矛盾的小组及时进行指导。当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其他情况,但不管是什么情况,作为语文教师都应保持冷静,沉着应对,真正成为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协调者、合作者。

三、结语

从五四时期顾镜明、陈启天所设计的合作学习程序到20世纪80年代上海育才中学实行的“小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对中学生来说,合作学习不仅促进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学生的智商、情商、性格方面的培养以及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去进行合作学习,因为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只有学会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体的发展,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真正意义上的回归。虽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但笔者相信,只要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研究探索,合作学习这朵教改之花一定会在中学语文教学这片土壤中傲然绽放。

作者:王露 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第五篇:中学语文教学目标教学探究

一、目标教学实施的依据

目前我国的目标教学是在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策略”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按照已定的教学目标和各种测试来完成各阶段教学任务,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中学语文目标教学就是按照一个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三个评价(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评价),最终实行科学的教育评价,以此来达成学生不需要教为目的,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各项智力。

二、中学语文教学实施目标教学的具体方法及运用

首先,必须按照客观规律科学制订教学目标。科学确立教学目标对于任何一节课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一整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及教学的深广度,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之一和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因而语文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深入钻研语文教材,制订出各个阶段、各个单元、各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比如制订中学语文课文《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两首古诗的教学目标,可以根据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1、参照教材注释,结合古典诗词的学习要点,理解两首古诗的大致意思;2、反复诵读,通过体悟与想象,感受诗歌的意蕴,受到心灵的滋养;3、对比两首古诗,初步感受诗歌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找出两首诗歌之间的联系,深刻体会诗人的情感;这三个教学目标都是围绕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来设定的,三个目标层层递进。第一个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字词,疏通文意,侧重“知识与能力”;第二个目标旨在通过诵读让学生体悟古诗的意味,侧重“过程与方法”;第三个目标旨在挖掘诗歌的深刻意蕴,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语文教师制订教学目标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和技能等各方面存在个体的差异,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实际需要,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真正实现最终的目标。第二,在学习新知识前必须对上节课知识进行测评。在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之前,语文教师应该对上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测评,看看学生是否具备了接受新知识的基础和能力。对上节课知识进行测评是每节课的课时目标能否实现的前提保证。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保持学生的注意,这对于学生积极地学习新知识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在讲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时,语文教师应该在第一节课就已经将曹雪芹与《红楼梦》的相关文学常识及主要人物跟学生们介绍了,那么在进行第二节课的具体内容的讲解时,就可以测评学生们对曹雪芹写作的相关背景,《红楼梦》的相关人物等一系列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分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相关人物的语言、性格及人物关系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第二节课的课时目标的成功实现。第三,通过各种形式的导入充分展示教学目标。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师在开始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之前都应该采用形式多样的导入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引导学生做好认知准备和心理准备,采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有目的地去听课,这对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学习的认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学习到什么程度,如何学,最后要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效果,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教学中出现漫无目的的现象。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有一篇文言文《狼》,这是一篇传统篇目,很多学生在学习之前通过各种课外阅读已经了解或知道故事的大致内容和寓意,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教授这篇文章,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为了积累文言知识,体会生活哲理,深入理解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意图,教师可以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导入,回忆与狼有关的成语、故事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之后再学习课文内容。第四,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实施达标教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来“教”,设计整个教学活动的最终落脚点都在目标上;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来“学”,自觉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迫无奈地学习。这就充分体现了优化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把“教”的最优化与“学”的最优化相应地融合在一起,只注意教师教授的最优化,而忽视了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就达不到学习的最优化和教学的最有效。优化的教学过程极大地讲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有效融合在一起,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更有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比如在教学《诗经》的创作手法时,“赋”“比”“兴”是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而且这一知识点又在学习其他的古体诗中经常碰到,因此语文教师就必须讲透,并且还能让学生从其他诗歌的学习中能灵活运用。教师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直接讲解什么是“赋”、什么是“比”、什么是“兴”,学生不仅难以理解,同时又感到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寓教于乐,化枯燥为生动呢?此时,语文教师可以引用现代比较容易理解的现象或知识进行具体生动的举例。比如,在讲解什么是“赋”、什么是“兴”时可以引入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赋”的实际含义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在跟学生讲清楚后,我们可以引入大家熟悉的《小芳》这首歌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跟学生说明这种直接描写就是古代所说的“赋”。在讲解“兴”时,可以引入大家耳熟能详的《纤夫的爱》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跟学生说明了“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用通俗的解法阐释艰涩难懂知识的方法,积极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第五,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来进行教学目标的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有没有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必须要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训练来检测。语文教学大纲也对目标的达成有具体的要求,就是要评估和考试。我们知道,目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求反馈评价教学效果。如何反馈和评价,那就要依托一定的检测形式来进行,这就必须要进行训练,训练是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提升的过程,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一种检测。比如,可以让学生完成随堂训练题;要求学生快速高效地完成当堂作业,而且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当堂指正,以便及时反馈矫正学生作业中的问题。比如在学习《找春天》一课时,语文老师要适时检测学生的仿写能力,让学生仿照“柳树抽出嫩绿的枝条,那是春天的头发吧?”“小鸟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语句,仿照进行拟人化描写。各种检测方法都要根据每个单元、每篇课文不同的特点和具体文体来进行,而不能千遍一律。最后,通过矫正小结来有效评价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成,通过不同形式的检测,教师一定要当堂予以矫正。对于检测中反映出的问题,语文教师一定要找出问题的根源,并且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是共性的还是个性的,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去解决。同时,语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照课时教学目标,将一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提炼、浓缩,让学生自己看看学习目标完成了没有。没有完成的目标,教师就要及时补救。补救的方法可以根据不用的教学内容和没有完成教学目标的学生人数而不同。比如在讲授《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已经按照教学目标完成了所有内容的讲解,学生好像通过学习课文也已经弄懂了文章的中心意思,但是通过小结发现学生对人物的情感把握得不够准确,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思想。语文教师就可以立即进行补救,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文内容里面去,学生读完之后就可以充分体会到“我”的委屈,妈妈的严厉生硬,爸爸的世故圆滑,奶奶的爱莫能助以及万芳对朋友的一片真心等等。语文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人物的理解组织一场辩论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深刻体会人物的情感。通过这些补救措施,学生对课文主题思想及人物情感理解更为深刻、透彻,为这篇课文的讲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三、中学语文教学实施目标教学的正确方向

1、有计划地组织引导语文教师和教育工作

者学习关于目标教学的实际理论,学习已经成功实施目标教学的中学的经验。我国教育界接触和学习布卢姆的目标教学理论时间较晚,大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对此并不熟悉,因此对布卢姆的目标教学理论要深入细致系统地学习,并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比如目标教学理论中的学习方法的基本要素及程度;教育评价的方式;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的划分等等。同时,其他中学可以借鉴一些已经尝试改革并取得成功的中学的经验,这样以来参加目标教学的学校和教师才能更清楚如何具体实施目标教学,才能真正掌握目标教学的实质和实施的实际意义,从而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去。

2、科学制订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指南针,也是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依据。因此目标的制订是否正确与科学非常关键。正确制订语文教学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能促进学生特性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信念、理想、思想等,语文教学应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这与现代教育理念也是相吻合的。二是要具有思想性。目标教学不能只注重学生语文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赋予的思想教育意义。语文课堂应该既要教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因此语文教学目标必须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三是要具有科学性。语文教学目标的制订应该紧扣语文教材和语文课程的总目标,熟悉掌握每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都应落实到教材的知识点上去,这样才能真正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四是要具有可操作性。教学目标的制订不能只是纯粹的理论,而是要具有实践意义的可操作性,并且还必须有可实施的内容,否则教学就成了空洞的说教。五是必须要有序。任何教学都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目标教学也不例外。目标教学理论有关的从知识到能力的训练与学生的学习规律是相吻合的。六是必须具有可检测性。教学目标除了可以有效指导课堂教学外,还能反过来检验课堂教学实施得成功与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测验进行检验,这样可以进行信息反馈矫正。

3、要根据教学目标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避免模式化倾向。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目标教学往往有一个基本模式,即“制订目标、展示目标、实施目标、检测目标、补救达标”。有些语文老师由于自身对目标教学的实质了解不透彻,导致在教学过程中照搬照套,单纯地把目标教学理解为对目标的解答,结果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与目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在谈到教育目标分类时布卢姆曾特别指出:“要注意的是,我们不打算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联系的方式或教师所用的各种不同的教学材料进行分类……我们分类的对象是那些要求达到的行为。作为某种教学单元结果的个体行为、思维或体验方式。”他还认为,“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并且探求能使最大部分学生达到这种掌握的方法与材料。”目标教学的模式只是作为教学的参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模式进行每篇课文的讲解,不仅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语文教师也会丧失教学的主动性和思考性,对教与学的双方都是不利的。

4、目标教学要紧密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来进行。

中学语文教材的篇目都是经过千挑万选而形成的,里面的篇目都是名篇佳作,无不倾注着作者的真挚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高雅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深刻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内涵,进而入境、入情,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领悟。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特点。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过于注重知识层面的传授而忽略了情感的启发。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将目标教学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三部分。如果课堂教学变成了灌输知识的地方而忽略了学生情感体验,课堂教学无疑会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就会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学习就不能达到入情、悟道。因此在实施语文目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将知识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

5、要及时查漏补缺,确保大部分学生都能随机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每个学生的认知程度、理解程度都各不一样,学习的基础也都各异,要确保大部分学生都能达成教学目标,就要及时查漏补缺。因此,语文教师及时运用知识测试的方法来检测学生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测试了解哪些学生没能及时掌握教学目标的相关知识,这时就要集体或个别地针对没有理解的知识点或遗漏的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布卢姆的目标教学认为,在学习中出现差生,原因在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班级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时,因为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不一致,总会有学生由于对新知识没有及时理解掌握而出现失误,这样的失误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在接受新一轮的知识过程中又会出现更多更大的失误,势必影响到再次深入学习,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形成学习障碍和心理障碍,慢慢地就出现了差生这个群体。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及时地查漏补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大量差生的出现,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常璐 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第六篇: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发散思维应用

一、学生思维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

1.思维方式太过单一。

思维方式太过单一是当前学生作文写作出现的最主要的问题,受学生认知水平与知识层面的限制,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的时候,往往按照固有的思维模式来选择作文的切入点与内容,导致作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常常把审题与写作速度当做作文教学的重点,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作文写作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无法深入剖析问题的本质,从侧面、反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比较淡薄。同时,学生思维狭隘、缺乏思维变通与应变能力也是作文立意扁平化的原因之一。2.屈服于教师或专家权威。权威思维定势是指学生在教师或专家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一种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总是按照教师或专家曾经给过的写作思路来进行作文写作,导致作文与作文范例雷同,令人产生视觉疲劳。在作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喜欢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进行作文写作,当学生的作文与自己的想法不相吻合的时候,就否定学生的作文内容与写作方式,长此以往,就会打击到学生的创新作文内容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

3.作文写作陷入求异的误区。

在倡导作文要凸显自己的写作特色的观念,作文写作陷入求异的误区是学生追求作文写作新意的一种极端,区别于作文写作千篇一律的现象,学生作文写作较有特色是学生突破传统写作思维的一种体现。但是,求异不等于标新立异,许多学生为了让自己的作文显得与众不同,将与作文题目无关的东西搬进作文中来,导致作文偏题的情况严重。作文写作陷入求异的误区是学生作文写作四维的一大进步,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就会出现另一个作文写作的问题,如何避免作文毫无新意和求异误差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二、发散思维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1.多向思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多向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只认准一条路,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灵活运用思维方式,这也是发散思维的一般形式。多向思维发散将结几个问题与几种事物放在一起思考,体现了现象和空间的并列性,可以看到,多向发散思维的思维方向是由一个中心发散而成,在其思维过程中形成了横向发散和纵向发散两种类型。顾名思义,纵向思维发散是指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对事物进行深入的剖析,应用到语文作文教学中就是学生将题目或材料作为基础进行文章写作。在此过程中,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对题目或材料进行拓展,比如“我的时间”这个作文题目,学生乍看之下会以为是对我的时间做一个概述,通过分析学生可以想到顺着题目的意思来立意,比如写自己对时间的感悟、时间与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时间与对于我们的人生发展有何意义等。多个思维角度最终使“我的时间”这一题目的写作范围更加广泛,在文体上也可以选择记叙文或者议论文。横向思维发散相对于纵向思维发散来说,可以突破给出的题目或材料的限制,从而充分联想到其他事物来进行作文写作,具有无序性、范围广和不能被预测的特征。比如“玫瑰与刺”这一作文题目,学生可以联想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等美好的事情,也可以联想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在切合题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文章的宽度与广度。

2.逆向思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逆向思维是指打破常规思维的限制,从事物的反方向思索问题,语文作文教学应用逆向思维要对所给的作文题目与材料进行反向思考来进行作文写作。逆向思维指导下的作文写作不仅可以使文章独具一格,新颖独特,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常情况下,逆向思维发散从题目或材料中提取的观点针对性都比较强,能够引发阅读者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思考。比如,有这样一段作文材料:某地铁上人流众多,每天人们乘着这趟地铁上班、下班,垃圾在地铁上随处可见,大家都在抱怨为什么这趟地铁上的环境这么差。作文要求从这段材料中立意,许多学生写到乘车人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随处乱扔垃圾,也有学生写到可以提高所有人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大家共同为保护这趟地铁的环境做出努力。如果能够抓住“垃圾在地铁上随处可见”这一关键性语句,可以反过来思考人们为什么会乱扔垃圾,可以想到地铁上没有垃圾桶,于是文章的立意就可以从地铁上的垃圾桶设置出发,以小见大,使文章不落俗套。

3.聚合思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聚合思维是指立意的时候,经过反复思考寻找最佳的立意方向,使立意更有深度,聚合思维适用于立意范围比较大的题目。当文章的切入点不明确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发散聚合思维,寻求各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层层聚焦,总结和历练自己联想到的立意,从中选择出与题意最切合的立意。比如在对“压力”这个题目进行立意的时候,可以看出压力这个题目的范围非常大,首先就从自己最先想到的立意来思考,如人的压力,然后把人的压力再细分,可以分为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等,最后再一次选择一个角度,假设选择学习压力这个角度的话,就可以从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这个立意来写。聚合思维发散使作文题目的立意更加具体,实际上是一种化大为小的作文立意办法。

三、总结

从多向思维、逆向思维和聚合思维这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突破传统语文作文教学的局限性,改变学生作文写作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的作文体现其个性。需要注意的是,强调作文体现学生个性并不是指作文要违背写作原则,只有让学生的作文体现积极向上的观点才是语文作文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如何将发散思维应用到语文作文教学当中,相关教育工作者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

作者:宋立群 单位:浙江宁波鄞州区东吴中学

第七篇:中学语文启发式教学浅析

1运用启发式应该抓住学科自身特色

我们知道,从语文学科的性质来看,语文是语言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而对学生来讲,它所起到的是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写作实践中,则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形成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的特长。因此,利用启发式教学应从这一科的自身特色出发,把启发的重点放在对“人”的心智培养和对语文的感悟力上,要打破过去那种单纯地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而付出努力的惯例。所以,启发性的教学怎样“启发”固然重要,而“启发”什么则更为重要。语文教材的内容中有很多思想教育的素材。如爱国方面的《黄河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那磅礴的气势,那雄浑的气概,还用教师去宣讲如何去爱国么,只要教师在授课时能满怀激情,充满了爱国情感,自然会感染到学生的,这就是渗透,还有亲情方面的如《纸船》、《背影》等,革命英雄方面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海燕》等,这需要教师首先体会到文章蕴含的情感,并被它深深地打动,才能在教学中流露出来,从而感染学生,这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做起来不一定容易,因为这些文章虽然很好,但毕竟我们很多老师已经教过很多遍,产生一种麻木之感,教不出激情,感染不了学生,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思想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教育资源。

2启发式的适用也有其具体要求

我们知道,中学语文的要求是这样界定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最具体地表现在听、说、读、写几种能力上,除此之外,还应该表现在认识、联想、思维能力和道德、情感、美德能力上。因此,提高语文水平,不仅要提高听、说、读、写几种能力水平,还应该包括提高认识、联想、思维等智力因素和道德、情感、美德等非智力因素的能力水平。概括地说,提高语文水平,实际上是一个全面提高语文素质的问题。由上可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是有一定的原则要求的。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正确把握这些要求,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考虑教法的问题。只有在教法上创新,寻找最佳途径,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3“启发式“教学的具体作法

启发式教学法以单元宏观为序列,以课文微观为主体,在活动教学中以教师的启发为主导,既注重学生的自学与创造,又注重教师的导读与激发,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步骤:

3.1教师导读激发

这是指在单元教学的开端,即单元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教师一定要发挥主导作用,以激发为主要手段,从设疑人手,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变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基本概念原理为主动地探讨发现新知,获得乐趣,设疑时宜精不宜多,抓住最主要的问题深入地研究带动整个单元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从而举一反三,事半功倍。例如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训练“诗歌朗读”,就学习的基础知识主要安排了诗歌的“节奏”和“用韵”。教学时,教师可抓住“诗的节奏”进行导读,可以在学生对音乐节奏比较熟悉的基础上把诗的节奏和音乐的节奏相联系,以加深对诗的节奏的认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把握节奏的诗歌朗诵,从而把课文和单元基础知识结合起来,不致空洞,激发的效果也就很显著,学生既动了脑,也动了手,动了口,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3.2教师启读、精讲

所谓“启读”主要指启发学生学会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精讲主要指在阅读教学中一要精选,二是精讲,通过对课文的最精练的讲解,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充分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把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精讲过程要注意完整性、精练性、实效性,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有的放矢,把课文与单元教学相结合。这一阶段,教师引导还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3学生的理解精练

这个过程是在前两个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进行消化吸收的过程。学生精练的载体主要是“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这一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对难点给以适当的点拨,对学生的理解巩固进行验收即可。

3.4教师评价及学生创造

这一阶段是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转化为技能技巧的阶段,特别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从而也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读和写的关系来看,它体现在写作训练上,写是读的目的,写是读的质的飞跃。另外,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角度来看,写是最能实现这一目的要求的。一是写本身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二是常言道“文如其人”,从某一角度可以看出学生个性的质的发展状况,写作训练时,指导学生恰当及时地评价,使其收到更好的效果。

4“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以上分析说明:总结启发式教学法,可以看出它有如下特点: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充分发挥教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既是活动教学,也是启发教学;以阅读为基础,以写作为要求,体现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特色。以单元教学为客观整体,以单篇文章为微观文体,既注重单元教学,又使教学过程程序化。总之,启发式教学可以打破过去那种单纯地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而付出努力的惯例,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作者:谷峰 单位:秦皇岛市海港区教育局招生办公室委员会

第八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评价语言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产生的一种瞬时的、即时的带有激励、总结、导向的评价语言。

(二)课堂教学评价语言

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的一种口头的陈述。

(三)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教师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学习,并且学生乐意接受、表示赞同的一些积极的评价语言。

二、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综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语言缺乏鼓动性

广大教师对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缺乏研究,不了解课堂教学评价的一般原理和要求,大多没有掌握较为科学、严谨的评价方法。评价项目及其权重的确定也具有较强的随意性。教师的评价语言太随意,就是教师没有考虑到评价的实质性的目的,学生麻木地接受评价,学习的兴趣却一点儿没有提高,却在逐渐消退。

(二)评价语言单调、贫乏

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语言大多是“很好”、“真棒”、“太厉害了”、“不错”、“你真了不起”、“太好了”等等,这些语言都太过于简单,虽说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了肯定,但是很模糊,学生根本不知道哪里做得好。(1)评价语言缺少启发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语言并没有一点启发性,没有达到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的效果,也没有引导学生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使得学生的理解不够透彻。(2)评价语言缺乏感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只是纯粹的形式性的语言,没有带有任何的情感,使得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真诚与关心,这样就会让学生难以接受教师的评价,从而使得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质量变差,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三、对建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综合评价体系的建议

(一)有声评价与无声评价相结合

美国的心理学家艾伯特说过:“信息效果=7%的文字+38%的声音+35%的动作。”所以说,无声评价语言与有声评价语言的地位是不相伯仲的。首先,无声评价语言能够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去思考有声评价语言的内涵;其次,在有声评价语言中伴随无声评价语言,能够使学生同时获得有声评价的信息与生动形象的评价;最后,无声评价语言的延伸即是有声评价语言,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下,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及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先用无声评价语言做出相应的判断,随之加以含蓄的语言进行有声评价。

(二)重视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运用效果

在评价后观察效果是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宗旨,也是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在运用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时把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如何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上面去,接着就是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运用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寻找更加合适的方式去进行评价。

(三)自我反思,提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质量

反思对于提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教师的学习途径之一就是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会有失误,不可能做到非常完美的地步,所以说,在课后的自我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主动收集有关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各种信息,通过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客观评价,从中分析出自己评价语言的优点、缺点、特色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反思自己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提升自己的评价语言的质量,从而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课堂教学语言评价的语言质量。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对掌握的资料、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且提出科学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建议,提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质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状态更佳。

作者:许文杉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柳南中学

第九篇: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有效渗透

一、利用现成的语文教材

(1)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学积淀,提升人文素养。

人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人文意境的感染与创造性思维的启示。通过学习经典文本,使学生在原有思想、认识水平上迸发出渗透自身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新思维。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把对‘学’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着眼于知识与能力、智慧与精神的同步建构。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文本内涵理解、体悟,特别是对蕴含其中的人文情怀有了感同身受的认识后,才会不由自主产生认同心理。如巴金的《小狗包弟》中作者以巨大的勇气对自我心灵的剖析与忏悔,《最后一课》中所凝聚的真挚师生情和朴素的爱国之情……无不激发学生自身情感的翻腾。再入教材中海伦凯勒、贝多芬不愿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的生命意识,鲁滨逊只身流落荒岛而艰难求生的强烈生存意识,这些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学生自身的文学积淀,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气质。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运用课文中一个个形象、场景,发掘课文中所具有的信念、道德、情操等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如学习苏武“北海牧羊十九载”的民族气节,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自若旷达,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信念等,在教学中设置一个个完整的轮廓,创造一个个思想品德教育层次,树立一个个可供效仿的楷模。

(2)多读、熟读、感知人文知识,积淀人文情怀。

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在引导学生充分领悟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后,还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和研读,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感受人文情怀的滋养。如讲李白的《将进酒》时,引导学生把自己当做一位充满激情的表演者,声情并茂的朗读,读出李白那“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与豪气,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巴金说过:“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加美好”,“语文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文质兼美,富有时代内涵和文化气息,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独特价值”。因此通过阅读教学,挖掘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注重教学内容的人文性,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例如:读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歌中,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空灵与淡泊;读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领略诗人的旷达豪放……

(3)联系延伸,使之扩展。

语文课堂中的学生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含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学应使学生能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独特的情感理解。如讲完史铁生《我与地坛》后,我要求学生回忆自己父母供养自己的艰辛,并取一两个表现父母爱子女的最令自己感动的镜头写一个片断,写完后在班上交流。有的写父母为供养子女读书被迫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挣钱的离别情景;有的写父母打了自己后深深自责,向自己认错的情景……篇篇都饱含深情,文中明显地体现出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理解。

二、迁移培养——写作教学

写作是心灵历程的点滴记录,是学生情感的宣泄地,是塑造健康人格历练手段。教师的作文课教学,应该是启发学生把自己内心情感和对生活的认识、感悟行之于文的过程,同时让他们明白写作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1、在作文训练中贯穿人文情怀教育

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使作文过程成为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去感悟、思考。或许一声贴心温暖的安慰、一句振奋人心的鼓励、一次善意的批评、一个温柔的眼神……都可以激起心头情感的涟漪,让人无限的感动,从而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感恩、对朋友的信任、对弱者的同情……成功后的喜悦和欣慰、失意时的犹豫与悲伤、苦难中的迷茫与彷徨,无不让人有所思考,有所顿悟:以平静和谦逊面对成功,以冷静和思索面对失意,以旷达和进取面对苦难……

2、在作文评语中体现人文关怀

作文评语,实在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所触及的,不仅仅是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还融合着对鲜活生命的关注,对稚嫩灵魂的雕塑。作文评语,是教师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窗口,是师生间多方面沟通、反馈的有效途径。我在作文批改中,对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用不同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指导。对于写作上的优等生,以点拨构思立意为主;对于中等生,贵在从布局谋篇和选词用语方面具体指导,每学期辅导他们改出几篇佳作;对于差生,每一次作文要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去寻找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并予以充分的肯定,帮助他们树立写作的信心。人文性的评语要像知心姐姐的聊天,字里行间中充满浓浓的情感,内容个性鲜明,使学生在解读评语中感受到老师的引导、教育、关心和爱护。通过饱蘸感情语句,使学生懂得无论自己的写作水平怎样,自己的点滴进步老师都时刻关注着、期待着。当学生每次写作后都期待教师的评语时,那评语的作用就不只是修改作文本身了,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由“亲其师”进而“信其道”了。可见,这种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施行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身心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德。”

三、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

营造生动活泼的人性课堂,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让学生在文化活动中彰显个性,发挥创意,为学生提供追求真善美的条件,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1、结合地域历史文化,营造人文课堂

古城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自古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地方性的教材资源值得挖掘使用。从秦始皇到大唐盛世,从阿房宫到大明宫,从地宫舍利“法门寺”到八大奇迹之一“兵马俑”,从李白、杜甫到杨虎城、李仪祉等等,璀璨夺目,无不可以成为辅助课堂教学的绝好素材。如讲解《阿房宫赋》,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可以把学生分4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了解和搜集资料,组内同学根据自身情况必须有人去阿房宫遗址公园参观,最后组内整合小组成员的资料。这样,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体验了与秦始皇和楚霸王相关的历史故事,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解读会更具人文性。

2、开展系列具有人文内涵的活动

人文情怀的课堂,应该让语文活起来,让单靠文字串起来的文本变得鲜活、生动。课堂上可以编演课本剧,延续课本故事情节,开展辩论演讲比赛,也可以把一些诗文配乐朗诵、对古诗词编唱等等。如课余时间开展“读书月活动”“家乡民俗之意义”“文化沙龙”等交流讨论。通过这些活动,激活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锻炼学生思考探究和口语表达的能力。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要给予极大的人文关怀。李镇西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要培养学生的高素质,教师的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四、总结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文本、作者,各种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对生活、自然的情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迸发出的激情、生命的活力、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坚强不屈的意志力,为青少年走向社会人生提供一种深广的人格支撑。

作者:樊星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第十篇:中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探究

一、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育现状

(一)学生古诗文阅读功底薄弱

文言文无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一定程度上讲,文言文的教学、学习质量,直接影响传统文化的教育。所以,文言文在当前语文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文言文本身的艰涩难懂,青少年学生对佶屈聱牙的句子,生僻古奥的词语都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这造成学生的文言学习兴趣较低,也影响了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语言文字的背叛与创新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让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交流工具。互联网改变着世界,促进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也影响语言文字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青少年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今天的青少年很少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用方块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对策

(一)夯实古诗文基础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传统文化教育的自觉。在构建初中语文课堂的实践中,应该自然融进传统文化内容,从而演绎语文课堂的精彩。在内容选择上,传统经典作品是集文学、哲学、历史于一体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博爱思想的传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学生要学会推己及人。据此来说,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选择应该从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放出眼光”,谨慎选择适合学生消化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二)鼓励传统文化写作素材积累

在写作中,所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知识较多,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积累相关素材,从而起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效果。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后,中学语文学科,形式了新的“课标”和“教材”结构。在“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下,不管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注重“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内容和形式。教师就应该按照教材编写的固有模式,通过资源的整合,把有关“传统文化内容”分类归纳在一起,然后有目的地进行地重点讲解,从而使之积累和积淀了文化传统的素材,就为其写作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挖掘课文的传统文化精髓

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古文是一个重要领域。现代文中同样有传统文化的精髓。比方说,曹文轩《孤独之旅》一课,文章讲解的是杜小康的性格特征和成长过程。文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的心情,创造了氛围,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说,孤独之旅其实就是成长之旅。杜小康的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文章告诉我们: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本文中所体现出的坚韧、执着、勇敢,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性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现代文的讲解,一样可以推动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