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教学改革

机械原理教学改革

 

机械原理是以理论力学等课程为基础的,以研究通用机构共性为目的的基础课程,也是机械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这门课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许多学生由于前期基础的不扎实,如理论理学的运动学知识,所以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是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下面就我对这门课程的理解浅略地谈谈个人的体会和经验。   一、启发互动式教学   教学是一项多因素的活动,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主导。目前大多数教学方法是注入式教学法,教师满堂灌,一言堂,漠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能动性的培养。在启发互动式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学习环境,以启发性问题为载体,唤起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进入有意识学习的心理状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在本课程中,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践和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内容丰富,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十分重要,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主要有启发式问答和课堂讨论等。   启发式问答是指在讲述的过程中把一些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引导学生分析解决。例如在讲解构件的时候,结合内燃机的运动动画,向学生提问内燃机一共有多少构件组成?从而引发学生对构件定义及类型的进一步思考和理解,加深其记忆。   课堂讨论是指对于某些知识点,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或提出新问题,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在讲解机器和机构的时候,向学生提问两者与什么区别?机械式手表属于机器还是机构?在讲解运动副的时候让他们归纳总结运动副的特点,加深印象,这样在进行虚约束的讲解的时候可以事半功倍。这样的讨论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敢于怀疑的好习惯,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比教师自己讲授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兴趣的调动   兴趣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源泉,所以在教授课程的时候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对于机械原理来说,兴趣的培养莫过于从绪论开始最好,晚了则学生进入状态慢,影响后面的学习。由于机械原理课程是对机械类各专业的学生开的,所以男生占的比重最大,一般来说超过总数的5/6,相对于女生来说,男生的学习刻苦性要弱上很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绪论的讲解上主要以面向男生为主,由于男生一般对军事游戏兴趣较大,所以在绪论中可以适当的加上一些弩、枪的机构原理,结合动画将各种机构的工作过程进行讲解,当看完以后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兴奋和好奇。   三、创新实验的利用   机械原理是一门原理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如果学生有过实践经验,那么在讲解原理的时候更容易理解,但是现在的学生比起以前的学生,“眼界”开阔很多,但实践经验相差大多,曾对教授的学生做过调查,120名学生见过缝纫机的只有5人,能回忆起公交车开关门机构的一个没有。创新实验由于可以随意的搭建机构,并且可以用电机带动机构运动,所以在教学中具有比动画或录像更直观的效果,这样就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实验形式,可以在相关课程讲解以前进行参观。   例如在平面连杆机构学习以前,组织学生对搭建好的连杆机构进行参观,每组人数不宜多,3~5人最宜,将急回特性(极位夹角)、死点等概念融进展示的机构中,这样在讲解概念的时候,由于学生已经有过直接的感受,所以更容易理解接受。   四、多媒体与板书的结合   机械原理中有许多复杂且涉及动态的分析过程,比如齿轮,若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则很难讲解清楚,不利于学生理解,所以应采用多媒体教学,让这些机构运动起来;另外,多媒体课件在机构的变异演化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现在在教授机械原理的时候,几乎全都采用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了板书的作用。通过比较发现,在讲解重点、难点的时候,采用多媒体演示、板书阐述强调的结合方式,比单纯的采用多媒体效果更好,一方面板书利于学生归纳重点,另一方面板书的时候,教师的语速会放缓,利于学生的记忆理解。   五、课外知识及课堂气氛   教师除了掌握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外,还要经常参加到工程类课题的研究中去,只有在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讲解起来才会生动精彩,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   课堂气氛的调节也是必须注意的事情,现在很多的学校采用两节小课连上的形式,对于机械原理这种原理实践强的课程,学生极易感到疲劳,一般在这个时候一个小的笑话,或者一个随机的提问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六、结 语   机械原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对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良好的教学方法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实践和检验,也需要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