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理念的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

双创理念的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针对目前不同院校中药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调查,探讨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如何达到“以创促学,以学助创”的目的,提高中药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改革;双创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性能及应用知识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中医院校的骨干学科,也是药学院校中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科。由于办学定位不同、学术氛围的差异,综合性大学的中药学课程体系不能完全照搬照抄中医药大学。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来看,医学院校的中药学课程课时大多为80-120学时左右,除了掌握中药重要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辨认中药饮片和常见中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临床打下坚实基础;而对于综合性大学根据不同办学特点,如西北大学结合其化学、生物学突出而中医药理论相对薄弱的特点,在中药学核心内容的教学方面提出深入讲解总论、注重药味功用对比以及结合现代研究实践等改革;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则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中药材识别能力,同时将中医学、中药学、中药调剂等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应用型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从教学效果来看,非医学二本院校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对于中医学的基础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知识相对较薄弱,而且中药学的特点是知识繁杂、生涩枯燥、容易混淆、难于记忆,学生学起来感觉难以理解,越学越糊涂而导致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差。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双创”时代下高校不仅仅是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更重要的是借助“双创”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我校是以理工学科为主,以生命科学为特色,涵盖理、工、农、文、管、教、艺等学科的综合民办本科院校。学校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荣获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也是首批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的高校。为了真正将“双创”教育理念与专业知识教育进行融合,在对各高校中药学课程开设情况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中药学》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探讨。

一、优化教学内容

《中药学》课程为中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时较医学院校课时少,而中药学内容知识点多,内容丰富,教学不能完全按照医学院校的授课方式进行,而应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深、精、用”进行改革,即对常用重点中药深入讲解,采取“来源产地—功效—应用—药材辨认”为主线;对重要的常用的中药进行精讲,将前言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挖掘和充实与中药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而非重点中药则让学生课下自学,查找相关资料;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用为特点,如讲授温经止血药艾叶时从日常的风俗习惯引入,讲解湖北蕲春艾叶的道地性研究以及辨认方法,并结合艾叶的功效介绍的同时,对蕲春艾叶的相关产品开发进行介绍,如艾叶洗护系列、艾叶护肤品系列、艾叶足浴系列以及艾灸系列等等,胶艾汤取其温经止血之功,艾灸取的其散寒止痛功效,艾叶油软胶囊中成药取其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艾叶洗护系列取其抗菌、抗病毒作用等,让学生结合产品记忆艾叶中药功效,印象更加深刻,也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开阔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对中药创新应用开发的思考。

二、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结合

《中药学》课程内容特点,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直观教学法、“双创+”、“互联网+”课堂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方法以及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形式,针对不同章节特点利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打造活力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直观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利用PPT中放置中药材图片以及视频,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药材,缺点在于所学中药较多,图片印象不深刻。因此充分利用我校的药用植物园以及中药标本馆,将重点药物带到课堂让学生看摸嗅尝;我院还组织学生成立百草协会,在课余时间也可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辨认中药材以加深印象。

2、“双创+”、“互联网+”的运用

《中药学》理论授课为32学时,其中“双创+”和“互联网+”课堂占到10学时左右。如在讲授解表药、化湿药、理气药中涉及到挥发油成分的中药时,将其与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药香囊研发以及市面上中药香囊相结合给学生进行讲解;讲授清热药中青蒿时,将其与青蒿素的发现到获得诺贝尔奖的故事进行讲解并播放相关视频,主要是在改变枯燥的学习氛围下,让学生掌握中药功效及应用的同时激发其创新创业意识。在课外利用各种创业大赛激励学生参加,将所学的中药专业知识运用到创业实践中,如本草文具、中药香囊、中药药枕等学生创业项目都在校级创业大赛中取得较好成绩。通过以赛促学,使学生学习更具有主动性,也锻炼了学生创新精神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讨论式教学方法以及翻转课堂教学形式

中药学由于其实用性很强,并且学生在学习过《中医药学概论》的基础上,应该具备一定的常见疾病辩证分析能力,因此在学完一章节时可用病案讨论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考核和总结,如解表药章节可选择常见的外感风寒证的表现感冒、发热、恶寒、无汗等为主症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根据所学不同解表药的功效选择合适的用药,并且可在主症的基础上加上其他兼有症状,如头痛、肢体酸楚疼痛等,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疾病进行分析辩证,并选择适合不同兼症的药物进行加减组合用药。通过病案讨论式教学,让学生能够开动脑筋,将所学的中药知识和中医基础知识活学活用,学生往往发言较积极。在中药学课程中,在教师讲解1/3课时,学生了解中药授课方式后,可将简单的章节如消食药、泻下药布置给学生让他们按照“来源产地—功效—应用—药材辨认”为主线,查找相关病案、创业故事或视频,小组制作PPT的方式来进行翻转课堂尝试。以学生讲解、学生相互提问为主导,教师进行总结,既可以给学生自我锻炼展示的机会,也可以使其在查找资料和准备课件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加强知识点的掌握。

三、改革考核内容和评价方式

本次课程改革将从考核内容和评价方式两方面进行,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中药学》考核分两个部分,一方面是期末考试,以传统的闭卷笔试形式进行,除了传统题型外增加了开放式题型如案例分析题、结合功效对某种或某类中药的产品开发的设计创业类题型;另一方面则从平时表现来考核,包括出勤率,案例讨论小组表现、翻转课堂表现以及课外参与双创实践情况等,还增加了利用易班平台的在线考试方式,即每学完一章节即通过在线考试方式进行考核,既督促学生认真听课,对知识点及时巩固,也让学生通过考核明确自己未掌握的知识点,进一步加强学习和记忆。通过两部分考核内容的调整,学生最终成绩基本能反映平时中药学的学习情况以及综合能力。通过实施教学改革后,学生中药学课堂明显更活跃,课堂抬头率较以往高,同时考试成绩明显有所改进,各分数段的学生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改革后70分以下的学生分布为21?3.1%较改革实施前的42?2.9%明显下降,而不及格率学生人数也显著下降,改革实施后8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较实施前明显增加2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教学改革后的教学方法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课程改革后学生对中药的兴趣明显增强,学生积极组建百草园协会,同时也积极参与各项创业比赛,例如我校每年都会举办两场创业比赛“阳春杯”“金秋杯”大学生创业比赛,改革之前中药班学生参与度仅仅只有5%左右,课程改革后学生报名参与积极性增加,参与率为25%左右。

【参考文献】

[1]张亚军.综合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内容拓展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18)

[2]肖凤艳.农业院校中药学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探索[J].交流园地,2017(1)

作者:赖晓晶 赵丽 孙芳 张军林 吴杰 单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