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分析

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利用2011-10内蒙古卫生厅通过发放调查表的形式对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县、区1294家乡镇卫生院进行调查收集的数据资料。

1.2方法

对收集来的调查表使用Excel2007建立了数据库,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基本医疗服务项目优先等级划分

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包括化验检查等疾病诊断能力、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能力,家庭服务和转诊制度等连续服务能力。按照功能和项目等级对服务项目归类,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功能共计62个服务项目(具体见下表)。其中一级为最应优先开展和保证的项目,二级是其次需要优先和保证的项目,三级是目前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和机构需要开展的项目。

2.2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提供能力较低

本次调查发现,在基本医疗服务的62个项目中,我区乡镇卫生院平均开展项目数为39.4个,开展比例为60%左右。从优先等级来看,有37.4%的乡镇卫生院尚不能提供最应优先开展的保障居民最基本健康需求医疗服务项目。而二级项目的开展比例不足50%,三级项目开展比例更是只有25%左右。可见,我区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尚有不足,距离“农村居民小病不出乡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2.3乡镇卫生院常规检查项目覆盖率不足,制约基本医疗的发展

本次调查显示,在21个化验检查项目中,乡镇卫生院平均开展了9.7个,平均开展了46.2%。分优先等级来看,一级开展项目,包括血压测量、X线、B超、常规心电图和三大常规检查(血、尿、便)等,作为最基本的检查项目,平均开展比例为70.0%,仍有约30%左右的乡镇卫生院不能开展。我区的三大常规检查的机构开展比例远远低于2007年全国平均水平(80%)。;5个二级项目平均开展比例为40.0%;三级项目平均开展比例为20.0%。常规检查是基本医疗功能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和依据,因此,乡镇卫生院不应该存在常规检查的盲区,应普及三大常规检查。

2.4乡镇卫生院常见病诊疗能力不高,中医基本技术有待继续推广

本次调查显示,常见病诊疗服务中,乡镇卫生院平均开展比例为52.3%,近一半的乡镇卫生院没有开展。分优先等级来看,三级项目的开展比例仅为31.1%,可见常见病诊疗能力的欠缺。而传统中医药服务开展比例也不高,有不到60%的机构开展了普通针灸治疗和拔火罐,仅有不到45%的机构具备提供按摩及骨伤科疾病手法治疗的能力,可见中医基本技术在基层的推广仍有待提高。

2.5乡镇卫生院转诊及家庭诊疗服务项目开展比例不均衡

转入服务开展比转出服务低12.8%。此外,家庭护理和家庭病床开展比例明显低于家庭出诊。可见乡镇卫生院仍然存在“转出容易转入难”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卫生枢纽的作用,减少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收入,影响了其自身补偿能力,同时也不利于病人从大医院分流和在乡镇卫生院获得较为经济的后期连续型康复治疗。

3讨论

从以上结果分析可以看到,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提供能力较低,其主要原因分析有以下几方面:

3.1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设备配备不足

在本次调查乡镇卫生院25个基本常用设备中,没有任何一个设备的配备率达到100%,全区最普遍配备的设备是心电图机,配备率是79.01%。配备率在70%以上的设备仅有5个,占基本常用设备的20%,具体包括心电图机(79.01%),高压消毒锅(77.13%),X光机(75.27%),计算机(74.5%),超声波诊断仪(73.96%)。还有一些用于急诊抢救的仪器设备不普及,如呼吸机配备率为31.84%,除颤器配备率为23.26%,救护车配备率为47.53%,均低于50%,这极不利于乡镇卫生院急诊抢救工作的开展。此外,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发现,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相对物美价廉的中医诊疗技术,但几乎没有乡镇卫生院拥有相应的中医药设备仪器。基本医疗设备的缺乏制约着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影响着农牧民就医的可及性。

3.2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数量少,人员素质低

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地区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内蒙古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量,除每千农业人口拥有医师数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每千农业人口卫生技师(技士)数差距最大,内蒙古拥有量仅为0.21,仅占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8.2%,不足一半。再加上乡镇卫生院现有的卫生人力素质较低,大专及以上学历卫生人员所占比例47.9%,中级及以上职称卫生人员所占比例为21.4%。这些导致一些乡镇卫生院虽配备了基本设备,但却不能开展相应的检查,也就影响着对一些常见病诊疗服务的提供。从每千农业人口拥有的护士数来看,内蒙古(0.22)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6),护士的严重缺乏使家庭病床、家庭护理等项目的开展受到影响。

3.3家庭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不健全

家庭诊疗和双向转诊是目前乡镇卫生院为居民提供的一种连续性治疗,并可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但内蒙古一些乡镇卫生院家庭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不健全,导致转入服务开展较少。

3.4乡镇卫生院管理落后,未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由于新医改处于转轨阶段,绩效工资制没有制定实施,或者制定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激励性,部分乡镇卫生院出现了卫生人员工作枳极性降低、推矮病人、医疗服务范围缩小的情况。尤其是部分全额拨款、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乡镇卫生院出现了不愿意提供医疗服务的现象,医疗服务质量下降。

4建议

4.1合理增加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设备的配备

政府应对乡镇卫生院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增加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设备的配备,提高诊断治疗。如增加呼吸机、除颤器等一些急救设备,尤其是要加大救护车的配备。内蒙古自治区地广人稀,一些农牧民居住地处偏僻,距离乡镇卫生院较远,应为每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一台救护车,满足农牧民急救需求。同时,要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一些中医药设备仪器,促使其开展中医药诊疗服务。

4.2加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

要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设备的配备只是外部条件,更主要的是要依靠卫生人员。针对目前卫生人员匮乏、技术水平低的现状,应提供优厚待遇吸引外来人才,同时要加强对现有卫生人员常见病诊疗知识技能和中医药知识技能的培训,并鼓励他们外出进修学习,提升他们的基本诊疗能力。在普及基本医疗服务一级项目的同时,要着重提高二级项目的提供能力。

4.3完善家庭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

应建立起以乡镇卫生院为核心的双向转诊机制。同时,提升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项目的开展能力,以使乡镇卫生院能够承担双向转诊病人的后期护理治疗。

4.4加强乡镇卫生院管理,建立制度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乡镇卫生院应在新医改背景下根据自身发展科学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及其他一些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卫生人员工作积极性。另外上级部门应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监督和管理。

作者:杜惠峰 张楠 陈云 范艳存 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