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发展中临床医学发展现状

现代医学发展中临床医学发展现状

摘要:在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中,临床医学水平逐渐提高,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医疗技术,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的疾病防治。本文主要针对临床医学在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现代医学;临床医学;发展

引言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身体健康上却逐渐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心脑血管等疾病频发,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对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在临床上针对患者的整体表现判断患者的发病原因及过程,从而对症进行治疗,与此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为患者减轻痛苦。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医学也在不断的进步,逐渐体现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1现代医学发展中临床医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现状

目前,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医疗水平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临床医学在此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发展。在现代医学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诊断及治疗技术的更新与完善,使得疾病的发病原因越来越明确,从而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在当今时代,器官移植以及多种疑难病症都得到了良好的治疗。与此同时,生物工程的研究逐渐深入,细胞工程、基因工程以及生物分子工程的产生帮助人们对于癌症等难以治愈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多年的完善与发展,临床医学逐渐划分为内科、外科、内分泌科、儿科等五十多个学科与专业,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1]。

1.2存在的问题

(1)社会医疗的资源没有被平等分配。当今的医学发展中,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医疗水平差距较大,偏远地区仍然存在医学水平落后,看病困难的问题。(2)传统医学模式对疾病预防不够重视。由于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对患者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及慢性病等发病患者逐渐增多。(3)在现代医学中临床医学上的治疗过程中忽略疾病的整体治疗。患者在医院进行诊断及治疗过程中,面对不同科室进行选择时,往往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各个科室之间只能负责本专业方向的疾病治疗,然而在当前疾病机制复杂的情况下,对患者的治疗比较片面。患者在多个科室间进行治疗时,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投入,同时各个科室开药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可能导致患者用药时出现拮抗作用,降低药物疗效。(4)医疗机构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过于看重,导致医生在开药时会较多的选择大处方,价格昂贵的药物,从而导致患者的负担加重,医患关系紧张。

2现代医学中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

2.1医疗技术的更新

目前,在医学研究上,对于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并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多数疾病的产生都与基因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从而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更好的对疾病的病因进行科学的鉴别,使人们获得更加准确的疾病相关信息。与此同时,医疗手段也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不断进行,在医学方面的研究逐渐由宏观向微观迈进,从传统的细胞医学细化到了分子医学及纳米医学。在医疗手段的更新中,疾病被更加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基因序列的研究,可以及时的对损伤基因进行更换及修补,从而在根本上对疾病进行预防及治疗。

2.2医学模式的转变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在临床医学的模式发展中首先会由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心理社会模式进行转变。在此过程中,并非要抛弃生物医学模式,而要要在生物医学的诊疗方法充分应用的同时,对患者的心理及社会因素进行调查,充分将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融入到生物医学的治疗中,强化治疗效果。其次经验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循证医学模式。经验医学模式主要是指在临床的诊断及治疗上,医生凭借自己的行医经验对患者的疾病进行鉴别及治疗,在这种模式下,医生过于相信经验,可能会导致出现误诊等情况,同时,医生缺乏对现代医学知识的学习与更新,导致治疗水平落后。循证医学模式是由国外提出并倡导的,其本质就是在医学领域充分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研究报告对患者进行有理有据的科学诊断及治疗。[2]这种模式更利于对疾病的精准鉴别。

3结语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医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越来越多新型技术的应用使得临床医学水平极大的提高,进而对人类健康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在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临床医学的模式逐渐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心理社会模式、由经验医学模式转变为循证医学模式,医疗手段随之更新,基因工程技术逐渐完善,因此,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临床医学必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兵.探究临床医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0):13830.

[2]李恩泽.临床医学的发展及现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4):12666.

[3]丛羽晨.临床医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浅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6):11054-11055.

作者:万炯 单位: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