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碰撞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影响

中西文化碰撞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影响

  “五四”时代的自由精神在新诗里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这些诗歌都体现了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等思想理念,审美价值极高,语言简单,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后来这些诗歌作品很多都成为艺术歌曲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来源。随着西方各种思想传入引起的国内各方面的变革,西方音乐也随着“文化殖民”进入中国,我国最早的音乐课开始在一些外国传教士所办的教会学校中设立,音乐教育开始发展。在这些影响下,一些要求改良的洋务派官僚和具有维新倾向的知识分子也逐步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在当时,出于全面向西方学习和富国强兵的目的,清政府开始大量派遣青年学生出国留学,作为邻邦的日本一时成为留学和考察游玩的首选。

  在东游日本的过程中,对日本的学校教育的考察和了解逐步加深,其中,对提高日本国民音乐素养和促进日本近代化的音乐教育制度引起了国人的重视,1900年梁启超就曾写道:“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在维新派和新兴知识分子的不懈努力下,1902年,慈禧颁布了学堂乐歌,乐歌课终于开始在一些中小学堂中逐渐开设起来,1912年,音乐课才正式作为必修课列入普通学校及师范学校的学制,新的教育体制和发展新的学校音乐教育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这些是学堂乐歌发展的基础。学堂乐歌“是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生歌唱而编创的歌曲,它是中国新音乐和新教育的开端”。在当时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下,为了唤起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和新军士兵的热情,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学堂乐歌成为这一思想的重要载体发展起来,从此,学堂乐歌成为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常用的题材,并且影响了中国人的音乐审美观念,对中国人接受西方音乐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学堂乐歌在记谱上使用简谱、五线谱等“欧洲通用乐谱”。曲调大多数是以西方音乐为来源填写新词,采用我国民间小调等传统旋律编创的乐歌也占有一定比例,但是较少。学堂乐歌的内容以民族危亡时期,新兴知识分子和有良知的国人要求改良社会、启发民智、救亡图存的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为主。此外,教育青少年、表现学生思想和活动、宣传妇女解放与社会改良的内容也不在少数。李叔同是学堂乐歌代表作曲家之一,他一生编写的歌曲约70多首,其中早年所写的均收集在他1905年所编印的《国学唱歌集》中。他创作的抒情的作品,文词秀丽清雅,如《春景》、《西湖》等;后期作品则属消极、伤感、出世思想的歌曲,如《月》、《落花》、《长逝》等,在这一百多首乐歌里,有些是他选曲填词、有些是他为别人写的乐歌填词,自己既作曲又作词的只有十余首。李叔同接受了欧洲音乐文化,利用带有强烈的外来色彩的欧洲歌曲的曲调自己填写新词,歌词带有浓重旧体诗词的韵调,他是较早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学堂乐歌创作中来的早期音乐家。

  ?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曾志提出:“改良音乐,为中国造一新音乐。”这是学堂乐歌运动的目的之一,在这句话里,不难看出当时人们希望在学习西方音乐的基础上,改造中国传统音乐的理想。“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统计,自20世纪初年至1919年,所见唱歌集近三十种,有词曲可查的乐歌即有1300余首。”学堂乐歌在当时蔚为大观,“不仅为中国造就了曾志?、沈心工、李叔同等第一代国民音乐教育家,同时又为日后新音乐文化以及国民音乐教育的发展,作了起码的知识启蒙与人才储备。学堂乐歌的影响也并不仅仅局囿于学堂之中,许多优秀的乐歌曾在社会上广为传唱,它的‘选曲填词’的创作方式以及‘集体唱歌’这一新的表演形式,也一直影响到30年代学校歌曲、革命歌曲的创作以及群众歌咏运动的蓬勃开展。”学堂乐歌在中国的深入,在当时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式,深入到了家家户户大街小巷之中,这种广泛的传播对大众接受西方思想也有深刻的影响。

  美育思想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推动了音乐的发展。美育推动了社会音乐活动的发展,活跃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重新塑造了民族音乐文化。美育学说在西方最早始于德国美学家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他认为美具有改良社会的作用,“发达的美感能够移风易俗,对此好像无需再重新证明。”“美育”一词在中国的出现,目前所见最早是由王国维提出。王国维将教育分为三部分,即“智育、德育(即意育)、美育(即情育)是也。”在《霍恩氏之美育说》一文中,王国维提到了音乐在实施美育中的地位:“学校于美育一事……如唱歌,如玩奏乐器,皆宜加意肄习”。他的最终目的,同样还是在于提请国人对美育的了解与重视:“窃愿今世学者知美育之重要,而相与从事研究。”王国维对美育的重视,对音乐在美育中作用的提出,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第一人。1917年,蔡元培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他提出:“鉴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对于美育的目的,蔡元培认为,“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蔡元培看到了美育的核心与关键———围绕“美育作用于情感的机制”,提出了他的美育观点,无论是人格培养还是陶冶情感,都是美感作用于感情所产生的积极效应,能够提起科学的兴趣和激起创兴的火花。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反复强调美育应该作为教育理念与德智体并重,是形成高尚人格不可忽视的方式。这是在他充分认识审美、美感对人的情感的深刻影响下,为使教育达到“育人”的目的,在晚清教育忽视开发、抚慰人心、人性的现实条件下做出的积极探索。

  随着美育思想的发展,一些新型艺术社团和专业艺术教育机构纷纷设立,学校音乐教育得到进一步推动,社会音乐生活开始活跃起来,大量音乐家投入到新型音乐创作中来。“五四”后,萧友梅、赵元任、黎锦晖以及其他一些音乐家相继开始了新音乐的创作实践。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主要以声乐作品为主,从这一时期作品的歌词可以看出,作品的题材与内容变得更加广泛,各种富有诗意的题材内容表现出对美的进一步追求。以黎锦晖为例,他的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是当时音乐美育方面的代表作品。他一开始创作儿童歌舞艺术的动机,就是配合当时“推广国语”教育运动,在他的《麻雀与小孩》的“卷头语”中,他明确说明:“学校中表演高尚的歌剧,是学校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举动……对于社会教育有极大的帮助……一面又可以在无形中使民众渐生尊重一切艺术的心情。”“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一个“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时期,传统文化遭到了彻底的怀疑和否定,各种西方的新思潮涌入对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音乐界,对现状不满的人越来越多,要求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世纪初兴起的学习西乐的思潮在20年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到30年代在中国掀起了学习西乐的高潮。20世纪上半叶,向西方学习的潮流深深影响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知识界掀起一场场的改革,音乐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学堂乐歌和音乐思潮的产生和发展,促成了这一时期音乐的变化,艺术歌曲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

作者:何杏莎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