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帝国末期的西方化运动

论清帝国末期的西方化运动

英国在百年战争之中失败以至于被迫放弃了企图征服欧洲大陆的野心之后,始终奉行着避免介入大陆事务的政策,这个政策一直是英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的永久的目标之一。这样英国以及1707年统一以后建立的大不列颠盎格鲁—苏格兰联合王国,在西方基督教历史上扮演了文明成长进程中第三阶段意大利所扮演的角色。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是一种能够激起文化有效应战的挑战。英国的这一政治改革应战给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的传统政治体制度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新的功能,它是过去西方基督教文化世界留给英格兰、法兰西、西班牙的共同遗产。英国的宪法克服了议会制在政府批评和政府治理的鸿沟,在伊丽莎白时代和17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英国这一个具有创造力的少数群体,为西方社会文化完成一个创举———君主立宪制,并且成为了引燃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之翼。具有地理、体制、政治优势的英格兰将文艺复兴时期的“琼浆”装入西方固有的文化旧瓶并没有打破它,并且发明了“民主”的政府体制和工业制度这两种方法,继而进入了工业时代,西方的基督教社会已经扩张成为一个充满活力、伟大的社会文化体系。

一、清帝国末期中国社会被迫转型

明清封建王朝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是一个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一个矛盾现象,中国封建社会在明清时达到的巅峰时期,而此时固有矛盾暴露无遗,又迅速衰落,中国并没有实现现代化的转变,反而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文化也随之变化。清代末期的文化思潮以“复古”为其职,其动机及内容都和欧洲意大利“文艺复兴”非常类似。诸多新学派的思想中留有宋痕迹明显,所谓称之为复古,由明以复宋,且渐复于汉唐,发展至清末就到了衰落期,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康有为、梁启超都有启蒙期“学以致用”的观念,从而起到为西方文化思想输入的引导作用。清末文化启蒙运动发起者,顾、阎、胡、惠、戴、段等诸多文人学者,都不是什么学问特别渊博卓绝有惊世奇才的人物。清儒既不喜欢效仿宋明人聚徒讲学,又不像西方有各种学会学校为聚集讲习文化的地方,长此以往,使得文化的传播受到很大的制约,而且后来很多追赶时髦的不学无术的人也混在其中。“及其学既盛,举国希声附和,浮华之士亦竞趋焉,固已渐为社会所厌。且兹学荦荦诸大端,为前人发挥略尽,后起者率因袭补苴,无复创作精神,即有发明,亦皆末节”,汉人所谓“碎义逃难”也[1]104。文化失去了创新的能力进入了衰落期。这里我认为这种“由明以复宋,且渐复于汉唐”的复古存在一种不健康的现象,有企图开历史的倒车,使社会回到过去的状态的意识,标志着中国文化还没有受到外部侵袭就已经从内部开始衰落了。

由于“闭关锁国”的国策,当西方的航海先驱抵达中国海岸之际,中国几乎不知道西方的存在。吃了一次闭门羹经过第三阶段文化成长已经完成工业化革命的西方列强再度光临中国的时候已经不是带着宗教,而是技术。同时西方列强还带着坚船利炮和鸦片,并且使用这些优势通过武力轰开了封闭已久的古老国度的闭关锁国。面对外来强势势力的威胁,中国的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于义和团运动等排外事件给了列强大举入侵的借口,酿成弥天大祸。列强的政治压力,要求清政府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而清政府和军队这时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出现了严重的亏空,这使清政府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者们面临的重要课题。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其中,废除科举,育才兴学,对中国文化影响极深。“废除科举,育才兴学”,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生。1905年9月2日,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使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2]70。1906年模仿日本实施宪政,1908年宣布模仿日本明治宪法的大纲,并在各省成立咨议局(地方议会),建立以日本为范本的主权国家。但是因为反清情绪高涨,为了收揽人心的缘故,而推行了敷愆政策,不少政令有慈禧太后本人后谕不用切实执行。

二、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以及思变

新政的推行使西方文化更加深入地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激烈碰撞,加速了清政府的崩溃。因为废科举八股文,而使大量的士大夫阶层敌视政府;新式现代学校引进西方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他们受到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所熏陶,海外的留学生,特别是在日本的情况更是接受了很多的西方文化有了思变的要求,他们组织或加入革命团体,并且认为要救中国,必须打倒满清,知识分子对满清政权离心离德;外部列强的压迫蚕食,割地赔款造成的财政巨大损失,对内改革的不彻底,社会从上到下对清政府都怀有极大不满;新政的推行普及了民权观念,推动了民间的自省精神。国内反清意识愈加强烈,清政府继而进入一种内外交困的处境。在这次东西文化碰撞中西方化运动面临着推翻和取代根深蒂固的全国性本土政权的艰巨任务。国民党的创始人孙中山就是出身于一个基督教新教家庭,另一个基督教新教家庭的成员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夫人宋美龄以及他们的兄弟宋子文,对中国后来的历史起到无比重要的作用。

孙中山用融合了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最高成就之一的儒家思想提出了“三民主义”主张。有些人认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基本上是东抄西凑,自相矛盾,思想极为混乱的产物,例如1927年陈炯明所写的《中国统一刍议》提到“:三民主义及其发表之政纲,类皆东抄西袭,绝少独立之思想,一贯之理论,而于国情亦未适合。在今日视之,已属陈腐不堪,亟待修正。有何神圣而必强求青年,桎其心思,梏其趋步耶!”但是,不可否认“三民主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政治主张,它融合了儒家“仁“”礼”和西方文化民主的民生观,符合当时社会理想的统一,并为中西文化的融合创造了沃土。特别是新三民主义,给予高度评价“: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是孙中山先生是伟大功劳。”

可以说清政府倒台,封建帝制终结是在西方文化推动和影响下完成的。中国人生活在一块幅员辽阔的大陆上,资源富饶。19世纪初期曾有到过中国的西方学者惊叹“: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纺织品丝绸、最精致的器皿陶瓷、最神奇的饮料茶,我们没什么值得和他们交易的!”这样一个环境下形成了“安土地、尊祖宗、崇人伦、尚道德、重礼仪”这种超稳定的文化发展模式。但是当这种文化模式逐渐僵化,就抑制了文化的民族天性,同时阻碍并且停滞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令东方文化失去了勃勃生气失去了创造精神。所以清末在其巅峰和衰落期出现了不健康的意图逆历史车轮的“复古主义”思潮。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体系已经陈旧不再适应时代的需要。当西方文化散发着勃勃生机迅猛发展的时候我们却思考着如何回到“古时”,这样就必然避免不了被超越、被吞噬、被融合的命运,古老的东方文化面临着被西方化的危险。但是中国文化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拥有渊源五千年的延续,经过鲜血淋漓的文化冲突,中西文化逐渐由冲突进入和平交流时期。这种交流不仅会结出累累果实,而且也会给古老逐渐失去活力的东方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提出良性的应对挑战,从而进入一个全新的复苏期,一个新的文化成长期。

作者:孟杰 单位:辽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