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中的食物名称对比

饮食文化中的食物名称对比

一、食物名称对比

粤语里非常注重词意的喜庆性,并且对哪些字词有什么避忌,都有详细的说法,而认为不吉利的词语,多数的因为它的发音和某些贬义的字词发音相同了。与之相对的,用来表示好意头的字词,也是因为其谐音和某些褒义的字词一样,所以谐音文化对普通话和粤语都有重要意义,久而久之的,人们也了解了相对应有些谐音字词背后的文化含义了。“中说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文化底蕴的国家,特别在过年时,人们桌上的菜不仅要色香味俱全,还要求菜名具有吉祥如意的含义,以此来表达主人对接下去一年的美好祝愿。在中国以广东人最为具有代表性,特别注重菜名的吉祥意头。”

(一)好意头的食物名称

例如在粤语里,人们喜欢把葱(普通话“大葱”)和蒜头(普通话“大蒜”)捆上生菜上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因为根据粤语的谐音文化生菜的谐音是“生财”,葱和蒜头的谐音又是“聪明”“顺利”,放在一起就表示顺利生财。每当过年逛花市的时候大家一定会买“金桔”,其实就是桔子、橘子。橘子也被广东人视为好意头的物品,因为在粤语的谐音“橘”、“桔”和“吉”的发音也相同,桔为吉,金为财,金桔也就有了吉祥招财的含意。所以,在过年前几乎家家户户门口或者阳台上至少要摆两盆以上金桔,表示开门见桔(吉),一些讲究的还会在金桔上挂满利是封(普通话“红包”)。在此提一下“,利是”亦有写作“利市”或“利事”这三者的由来有个典故。“‘利市’一词早在‘易经’中便有记载,带有本少利多的意思。元代‘俗谚考’亦提及‘为了吉兆,要向主家讨个利市’的说法,由此可见,利市亦有好运的意义。根据‘易杂注’所载‘:营商利市,营达利事’,生意人派的叫利市,取其有利于做任何事情的意思。由于‘事’和‘是’两个字其实都是相通的,所以很多人都把‘利事’写成‘利是’。”而派利是,更是意味着将好运“派”给大家,传送给大家,都会说一句好彩头的话“祝你今年利利是是”,就是希望你今年都能够平安吉祥,有个好运气。发菜,因其形似头发,普通话里的是第四声fà,但广东人将其取了谐音fā,与发财同音了。一般烹饪时更是与猪手一起做,就变成了一个经典的菜式“发财就手”了,“就手”是粤语顺利的意思,那么这道菜的好意头就是顺顺利利的发财了。与之相似的是“年年就手”以及“生财就手”,前者是将发菜换成莲藕与猪手一起做菜,它的意思就是年年都顺顺利利的,后者则是因为发菜的采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大,人们便将发菜改为了生菜来进行烹饪,一样的好意头。说到食物不可不提的一个就是盆菜了,它起源于香港新界,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逢年过节或者祠堂开光这些有着大喜团聚的日子,都会叫着大家一起进行一个盆菜宴,大家可以围住暖烘烘的盆菜,一边品尝着美味,一边为喜庆之事做庆祝。这是一个传统,长久以往,盆菜就被赋予了团聚的意义在里面。其实,普通话中对食物的名称上也有着相同的要求,也有这样的谐音文化,不管是菜色的搭配还是菜名方面,吉祥和吉利都是主要追求的目标,但和粤语不同的是,普通话在食物名称方面更加注重的是中国传统形式的词汇。例如以下的几个菜式,过年过节时的餐桌上总少不了的。鱼,谐音“余”,代表着“年年有余”,这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话最具代表的一个了,“余”即是象征着富贵,年年有余就是每年都会有着富裕的钱财和食物。年糕,谐音“年高”,代表着“步步高升”,寄望于工资、工作岗位或小朋友的知识和身高都一年比一年的高。还有一些就是“四喜临门”、“八方报喜”、“独占鳌头”、“富贵有余”、“鲲鹏展翅”、“平步青云”等,这些词汇中都是用四字词语来表示传统形式的吉祥、吉利含义。因此,其实不管在粤语还是普通话,在菜名、食物名称方面都是取其吉祥、吉利、好意头的含义呈现出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决定的。我国一直都是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在中国可谓是博大精深,食物除了注重其烹调手法,色香味俱全,必不可少的就是一个响亮好听,又有着美好寓意的名称了,人们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对表示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可是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些命名都是分别用回当时帮它命名的语言区表述出来的意思才是最为贴切,最为生动形象的,要是换了过来,人们可能就会不知所云,不明白内里的意思,原本的蕴含就会消失不见,失去了那股韵味了,粤语的食物名称转换为普通话尤甚。而普通话的食物名称到粤语的话就可能会出现以下的问题,有所避忌的食物名称。

(二)有避忌用法的食物名称

在粤语里,对于有一些“唔老利”,不吉利的字或同音的字音,都会尽量地避开不说,可以的话将其换一种说法,或者换一种吉利的名称,人们相信这样的话,好运将会伴随。士多啤梨,普通话是草莓,因为“莓”字的粤语发音和倒霉的“霉”的一样的,非常不吉利,所以在粤语里就直接将英语的strawberry这个单词直译过来,这样的发音反而又好听又好意头,“梨”和“利”的发音是一样的。胜瓜,普通话是丝瓜,因为“丝”字的粤语发音和“输”十分相近,在日常生活中老是说“输”的话,肯定是大忌,大家会认为,本来的好事可能都会被喊没了。脷,普通话是舌,因为“舌”这个字在粤语里的发音和“蚀”字一模一样,就是“蚀本”,亏本亏钱了的意思,非常的不吉利,所以粤语地区人们反其道而行之,用了有着好意头且相反含义发音的字“利”,但是用作食物名称的时候写作“脷”,猪舌头,牛舌头,叫做猪脷,牛脷。猪润,普通话是猪肝,这里要提及一下的是粤语里有一个“水”文化,“水”在粤语里代表了很多不同的意义,其中代表钱财则是用的最多和覆盖度最广的。所以与“水”相反的“干”,猪肝的“肝”和“干”是一个读音,意味着没有“油水”,就是没有钱财,这里的“油水”也是“水”文化,这里的“水”表示钱财。“没钱没钱”如此不吉利的事情如何能够天天挂在嘴边,好事都变坏事了。因此在粤语里将“干”改为了“润”,“水”为财,滋润才会有财,而“润”字就有“水”的意思了,兜了一圈回来,人们的智慧真是无穷的,这么一改变又响亮又好听,而且真真是用词精到,意头也好了。同样的,鸡肝、鸭肝、萝卜干等带有“干”字的食物名称都会换成“润”,鸡润、鸭润、萝卜润等。值得注意的是,鹅肝多是指法国的鹅肝,所以就没有做改变,这个词变成了外来事物的专有名词。青瓜,普通话是黄瓜,因为“瓜”在粤语里有死的意思,“瓜咗”就是死了,而黄瓜,姓氏为黄的人会非常忌讳,便按照这个蔬菜本身的特征颜色改为了青瓜,避免了产生歧义的情况。凉瓜,普通话是苦瓜,虽说苦瓜当中的苦字在此只是表示这个蔬菜的苦味,但是单说“苦”这个字,是一个需要避忌的词语,便索便取了其另一个属性特征,性寒,来命名,在粤语地区,一般不说这个食物性寒,而是说“很凉”,所以便改成了凉瓜。

(三)香港地区特色用语

茶餐厅是香港的一大特色,是一个糅合了中西美食,具香港特色的食肆,而香港的茶餐厅对食物名称有着自己的一套命名方式,如果是第一次去茶餐厅的话,肯定会觉得不知所云或者造成一些误会,下面举几个例子。

1.外来词

在粤语文化里,人们喜欢将英语的单词直接直译成粤语,创造出一个新的词语,一是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二是因为这么直译过来即简洁又响亮,下面举几个例子。多士,英语单词是toast,普通话是烤面包。奄列,英语单词是omelette,普通话是煎蛋卷。蛋挞,“挞”的英文单词的tart,其实用粤语的发音习惯来读tart这个单词,尾音的t会被自然而然的省略掉,结果出来的发音就是“挞”了。三文治,英语单词是sandwich,普通话是三明治。既然是用外来词的来进行命名的,那么这些食物自然就是属于西式的食物了。

2.略写法

茶餐厅的食物命名基本上都是采用了略写法,这和香港紧张快速的生活节奏不无关系。油多,牛油西多士。酱多,花生酱西多士。腿通,火腿通心粉。意粉,意大利粉。叉米,叉烧米粉。牛河,牛肉炒河粉。炸两,两条炸油条卷肠粉。“曾子凡先生认为,这类紧缩性的词语可称为方言性的缩略词,是由于现代社会办事讲究效率和求省求便,人们在交际中往往力求语言简洁、文字缩略,这类构词也就用得越来越多。”

二、结束语

科技发展加强了各个城市间的交流,每个方言区对食物名称的叫法肯定多多少少会有所不同,而在粤方言讲究的是“意头”,根据上面探讨的内容,食物名称从普通话到粤语若是名称有所不同了,原因基本上就是因为谐音或者文化内涵不吉利了,所以要换一种好“口彩”好“意头”的方式去称呼它。这是因为传统文化观念所影响而反映出来的文化意象,代表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期待,有助于激励人们的生活工作,所以虽然知道这样子的做法带有迷信的色彩,但是我们依然会继续的使用下去,它的利远大于弊,因为它给我们的带来的是积极的、向上的一种生活态度,这也是粤方言地区的一大文化特征了。

作者:王婧 单位:香港城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