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综述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综述

一、饮食观念不同

中国的菜肴丰富,颜色多彩,气味芳香,口感极佳,正是因为具备这三个特色,所以中国的饮食不仅美味,而且还可以作为一件艺术品欣赏。中国的饮食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与随意性。为了适应地区、季节、对象、作用、等级的差异,每一道菜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发展变化。比如:蘑菇炒牛肉,冬天的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则色和味均应清淡些。中国菜有很多菜系,南北菜系差别很大,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川、鲁、苏、粤、湘、浙、闽、徽八大菜系。与以味道为主的中国饮食相比,西方饮食则属于理性饮食观念,讲求科学、营养,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食物所含的能量上,卡路里、维他命和蛋白质等能量的摄入是必须保证的,而并非食物的色、香、味。因此,从纽约到洛杉矶,从英国到意大利,欧美人吃着千篇一律、味道单一的牛排,却也从中获得了身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他们的主食基本上以面包、麦片为主,即使有时会搭配,也是一边放牛排,另一边放上生菜、烤肠等。这种食物的搭配色彩虽然对比鲜明,视觉冲击力强,营养均衡,但味道却互不相关,给人的感觉远远没有中国饮食那样让人回味无穷。

二、饮食对象不同

中西方饮食对象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人更喜欢吃“草”,“草”亦可理解为素食,每餐饭都是主食加副食,“主食”是五谷杂粮,“副食”则是青菜豆腐之类,总之以草本食物为主。西方跟中国刚好相反,西方人更喜欢吃肉食,每餐不是牛奶、黄油、奶酪、鸡蛋,就是鸡、鱼、肠以及牛排之类,总之都是来自动物身上的东西。中国人喜欢吃素食主要受到佛教的影响。佛教认为动物是有灵魂的,要求人们不要杀生,植物是没有的,而且中国人口众多,想每日吃肉也是不太可能的,时间久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就变成以素食为主,中国人每日蔬菜的消耗量比肉类大得多。中国人的饮食内容除了以素食为主外,还喜欢热食、熟食。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刚开始的几道小菜是冷食,随后的主菜多是热食、熟食。中国人认为,热食、熟食要比冷食更有味道,而且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一顿饭如果没有热食、熟食的话,那就不是一顿正式的饭。中国人对热食、熟食的偏好也与华夏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很大关系,这种饮食习惯的形成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农业是种植业,畜牧业的比重很少,而且中国人安土重迁,固守本分,这些都是形成中国人素食性格的重要原因。西方人喜欢食肉,一方面受到圣经的影响,圣经里很多地方都提倡食肉;另一方面,西方的传统农业是畜牧业,种植业占的比重很小,奶食和肉食资源充足,食品工业非常发达,如罐头、快餐等,最典型的当然要数KFC和麦当劳,西方人每日不是肉就是蛋。除了肉食外,冷食、生食也是西方人的重要饮食内容。例如:冷菜拼盘、蔬菜水果沙拉、冷饮。再如,西方人将牛排分为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等,而且大部分人都喜欢五分熟的,这对于一向喜欢熟食的中国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三、烹制方法不同

由于中西饮食观念和饮食对象的不同,中西饮食的烹制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异。中餐的烹饪方式属于技艺型,不仅追求菜肴的色、香、味,而且饮食对象丰富,制作原料范围非常广泛,有时一道菜中包含了全国各地的原材料,而这些原材料结合了中国哲学中“和”的思想,在厨师的烹饪下融各种味道于一道菜中,所以这样的一道菜极尽美食之精华。中餐根据不同食材,处理方法变化多端,中餐刀工的食材处理方法有整体、块、片、卷、条、段、丝、丁、粒、末、蓉(泥)、浆、汁等十几种,菜式可以随意变换花样,烧、烩、焖、炖、煨、煎、炸、爆、炒、熘、滑、干炒、干煸、焙、煮、汆、涮、白灼、烧、烤、烘等几十种。比如,干炒和干煸出来的豆角是不一样的两个菜。中餐在选材上也比较讲究,像干煸豆角呢,只能选那种圆的比较饱满的豆角,扁豆角是绝对不行的。而且中餐烹制讲究的是经验性、模糊性,因而中国的菜谱经常会出现“适量”、“少许”等比较模糊的字眼,这让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感到不知所措。至于火候的掌握,“大火”、“文火”等更是体现了中国菜肴烹制的神秘性,这也是成就中国菜味道的关键。西餐的烹饪过程属于技术型,西餐的烹制过程就像做化学实验一样,无论是从原料的配比还是食物的制作方法、操作程序都力求精准,追求规范。西餐的菜式原材料往往要精确到克,所以在很多欧美家庭的厨房还备有天秤、量杯等来对原材料的重量加以衡量。尽管相对中餐来说,西餐对于原材料的处理方法比较简单,比如,从形状来说,西餐只有整体、块、片、泥等几种形状,从烹制方式上说,西餐只有烤、炸、煮等几种方式,但是西餐对于食物的制作方法和程序上却严格体现了规范化的特点,比如肯德基炸鸡就要严格按照要求制作,原料该多少克就是多少克,炸鸡的时间更是有严格规定,鸡放到油锅内后,15秒左右往左翻一下,24秒左右再往右翻一下,通过掐表来确定油炸的温度和炸鸡的时间。此外,西餐的饮食对象少,只是几种简单的果蔬、肉食,而且崇尚简约的西方人也不愿意多花时间来选择过多的原料,而且对于原料的处理非常简单,所以西方人吃的大多是大块肉,整块鸡,白水煮的豆子,各种蔬菜、水果切成块混合而成的沙拉,烤肉等。工业化之下的生活方式使西方人对任何食物的追求都变成了摄取营养,而不是享受食物,西餐的烹饪过程已经成为一种机械化的形式,人们只关注是否摄入了足量的营养,对食物的色香味等无过多要求,饮食已经变成一种需要机械完成的结果,而不是享受其中的过程。

四、宴会观念不同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持家要俭,待客要丰”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中国人普遍认为,待客的菜肴越丰盛、越稀罕就越能体现出主人对客人的重视,而且饭菜的数量远远超出主人和客人的饭量,否则就不足以显示主人的好客。因此,中国人平时自己吃饭生活都比较节俭,但是请客吃饭时却一改平时节俭之作风,铺张奢侈,一般宴请时先上一些冷盘、小吃,然后至少再上七八道菜,中间会上一些甜点,最后上主食,像面条、米饭、葱花饼、包子等。清朝出现的“满汉全席”是我国五千年来宴会和饮食文化的盛极之作和典型代表。“满汉全席”是清朝科举考试后官场中举办的一种招待主考官的宴席,这种宴席往往要靠满人和汉人厨师合作完成。主人往往是地方最高长官,客人是钦差大人,这种宴会无论是从冷菜、烫菜、炒菜、甜菜等到清茶、香茶、炒米茶等;还是从甜、咸两种点心到地方小吃无一不体现了宴会场面之宏大,饮食内容之丰富。菜品至少一百零八种,要分两天才能吃完。这些都充分显示了清朝官府的气魄和排场,“满汉全席”将饮食内容之丰盛、排场之宏大推向极致,也使我国的饮食文化步入了一个鼎盛时期。与中式宴会相比,西方的宴会并不注重吃的内容和排场,而看重宴会形式的自由化、多样化。他们认为无论是吃饭还是喝咖啡都只是为聚会做铺垫,不过是为结交新朋友和重温友谊提供了一个机会,也是大家获得信息,进行交流的一种途径,因此,在西方的宴会中,如果主人可以为客人们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大家尽情地交流,享受一段自由自在的美好时光,那么这就是非常成功的宴会,客人们都会心情舒畅,志得意满。西餐中比较正式的宴请通常不过是六道菜,其中只有两道菜算得上是菜,其余的都是陪衬。如果是非正式的宴请,饭菜就更为简单了。在美国有一种非常流行的朋友聚餐的方式,用英语来说就叫“Pot-luck”,即本次聚会的主人提供聚会场地和用餐工具,客人来的时候每人带一种吃的喝的东西,所有东西大家一起分享。还有一种聚会,用英语来说就是“Party”,主人在聚会上只提供酒、饮料和一些简单的食物,比如沙拉、奶酪、炸薯条、饼干、三明治等,并不提供热菜、热饭。由此可见,在西方宴请时,吃的东西虽然必不可少,但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且西方的宴会不像中国的宴会那样摆阔气、讲排场。

五、结论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现象的众多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对中西方饮食观念、饮食对象、烹制方法、宴会观念四个方面进行比较,首先可以在这四方面减少饮食文化冲突,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除了要注意西方的礼仪规范,还要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体现我国的饮食特色,将其发扬光大。其次,可以使中国人吸收西方饮食文化中的精华,将其融入到我国的饮食文化中,使我国的饮食文化博采众长,扬长避短。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会感受到文化冲突的存在,通过对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分析研究,可以有效避免交际双方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冲突,有利于更好地交流。

作者:胡二娟 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