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

摘要:

高等院校作为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担负着培育和弘扬先进文化的重任,理应在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我们要统一思想认识,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以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铸就出既有多样性又有主旋律,既有多层次又有高品位的蕴含丰富的校园文化,从而促进权园全面和谐,推动学校事业向前发展。本文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由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和实施“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构建和谐吉大”战略出发,认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激发学生的爱校荣校热情,创建一个动感、多元、积极的校园文化对我校向创建高水平研究大学迈进起着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校园文化;和谐;动感;多元;积极

校园文化是学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繁荣校园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我们要充分挖掘我校六十余年办学历史的文化资源,传承优良传统,创新教育理念,培育和弘扬优良的学风和校风。要把创新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发挥校园文化对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潜移默化作用,为师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高等院校作为文化建设的重镇,担负着培育和弘扬先进文化的重任,吉林大学更应以党中央确定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为指导,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为目标,以“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统一认识,切实增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促进学校快速全面协调发展,以实现学校改革发展的良性互动、整体优化、全面协调,全面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因而,“构建和谐吉大”是新形势下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目标和总体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与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目标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对以人为本原则的倡导,生动展示了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育的教学观点和路线。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人本精神放在首位,努力营造以学生为本的和谐师生关系。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巩固和谐校园文化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健康向上的思想去占领校园文化阵地,注重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导向、思想导向和价值导向,加强对校内媒体的建设、管理和利用,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让健康的歌声、甜美的笑声、琅琅读书声和文明的谈话声充满校园,确保校园文化沿着积极健康的轨道发展。要不断加强学风校风建设,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培养不畏艰险、勇于创业、开拓进取的良好品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培育民族中坚、服务社会发展、探求科学真理、引领文明进步为使命,以“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为引领,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构筑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颇具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强大持久的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我们必须坚持用学校改革发展的新成果教育全体学生,用艰苦奋斗、克难奋进的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增进校园团结和顺。要根据我校历史传统和具体条件开展活动,寓教于景,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寓教于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性,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德育效果。学生活动是一种动态文化,要坚持人人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作为高校群体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加大支持,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只有建立学生自我教育共同参与的激励机制,才能使学生在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学生活动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作,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灵魂、制度文化是纽带、活动文化是载体,四者应随时着力协调发展,以达到构建和谐吉大的宏伟目标。

三、以激发学生爱校荣校热情为目标,创建动感、多元、积极的校园文化

学生的爱校荣校热情与学校广泛的宣传和积极的引导是分不开的,但更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才能折射出绚烂的光芒。因此,我使全校同学拥有“爱校如爱家、荣校为己任”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实力,加强改善学校的硬件条件。另一方面,要积极创建学生喜爱的、富有吉大特色的新时期校园文化,加强改善学校的软环境建设。在创建动感、多元、积极的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学生活动所具有的群众性、自我教育性、灵活性、实效性和可引导性等基本特征,坚持把握健康向上的正确方向。充分融合校园文化的传统与特色,激发引学生学广泛参与,倡导“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爱校意识,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整体建设相结合,在创建和谐吉大的总体目标下使学生充分发挥其育人的整体功能。在创建动感、多元、积极的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校还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要注重实践、注重创新,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活动增强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锻炼和提高青年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付诸于实践的能力。按照十七大精神努力培养符合当前时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要注重活动与就业紧密联系,让学生尽早接触了解求职就业工作,帮助学生提早做好就业准备。发挥自身优势,完善自己,要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传承我校的品牌活动,发展新的特色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不忘记各方面的发展、锻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更多的具有领导力的复合型人才。要注重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牢固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校园文明道德新风尚,在全校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礼让宽容、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展示丰采之余,培养他们更深刻的团结协作意识。要注重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紧扣社会动态,以新颖独特的形式将社会、学习、活动等紧密相连,让学生们在学习,活动中了解、把握社会动向,给学生以启迪、教育。四、结合工作实际,把新形势下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开展突出时代性、发挥创造力的学生活动

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主题下,除继续开展原有的传统型讲座,举办各种知识竞赛和文体竞赛等较常见的活动形式外,增加包含时尚元素、高雅元素、网络元素等具动感色彩的创新活动,将校园活动引向多元化。校园时尚元素包括:含有当前流行元素的活动,如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其特点是青春为主,标榜年轻人的个性化;校园志愿性活动,如社区服务、“三下乡”活动,扶贫助困活动和赛会志愿者活动等;此外,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依然是时代的时尚,也依然是校园活动的主流和前导。我校可根据各校区具体境况实施校园乐队选拔赛、主持人大赛、奥运火炬接力活动、DIY大赛、科技漫画、校园青春歌手大赛、旱冰文化节等富于流行时尚的学生活动。包含高雅元素的活动是以音乐艺术为起点,以高雅艺术为表现形式,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各项素质为目标的一类活动。这类活动品味高雅,群众性广,符合大众的喜好。我校应尽量为学生开放相应场所和设施,可以邀请专家进入校园,举办新年音乐会、交响乐(民乐)会、外国团体访问演出等专场演出,也可以由学生自发组织,进行合唱团演出、音乐会演出和书画大赛等。网络元素是现代校园的主题,是青年人的“第二世界”,由之而来的网络型活动也是应运而生。这类活动传播及其迅速,波及面广,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容易组织,容易宣传,而且影响力很强,包括网页设计大赛、平面设计大赛、FLASH制作大赛等。创新元素是我校的传统特色之一,“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不仅仅融入了学生的心中,也融入了我们的学生活动中。创新能力是现代大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创新型活动伴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欢迎。我校的“思想•理论•人生:一百讲”系列讲座,“挑战杯”雅鹿吉林大学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机械创新大赛等活动均受到学生的热烈支持和好评。此外,我们也可以借鉴如西安交大举办的纵论四海、九州名家、科学饮食论坛暨烹饪大赛、校园服饰文化节、学生社区文化节;北大举办的观察家论坛,复旦大学举办的星空讲坛、戏剧节;上海交大举办的交大人节等活动,为我校学生活动增添新的亮点。

2.紧密依托学校学院各级党团组织和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开展活动

吉林大学学生会是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委员会领导和共青团吉林大学委员会指导下的代表广大同学利益的学生组织,是联系学生与学校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与繁荣校园文化的舞台和基地,是培养大学生全面成才的重要载体。因此,学校学院组织的大型活动一般以学生会为组织者,活动行为较为正式,以弘扬十七大精神为主旋律,是目前我校学生活动的主流。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在大型活动中的职能地位,将活动举办得更具吉大特色,符合学生口味,寓教于乐,为创建和谐校园,创建动感、多元、积极的校园文化起到排头兵的作用。大学生社团是现代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自发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团体和学生组织。社团以其鲜明的开放性、平等性、自主及多样性等特点,己迅速成为校园文化的一支奇葩。它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成才环境、丰富大学生活、升华学生思想境界、锻炼学生强健体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充分发挥了重要的载体作用。社团活动具有强烈的专业性、专一性和方向性,内容一般与社团组织的宗旨紧密相关。其中科技学术社团、公益社团、文艺社团和体育社团是主体,我们要根据不同的社团性质,因势利导的发挥大学生社团的基础地位,使社团活动在创建动感、多元、积极的校园文化起到主体作用。此外,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在学生活动中的重要组织地位,利用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广泛的感染和带动个体学生。党团活动具有很好的灵活性,组织方式、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等都可以具体情况甚至临时变化而制订而改变。党团活动具有很好的融合性,如一次主题活动、一次调研、一次参观、一次郊游、一次志愿服务都可成为其活动内容,并极少受到各种非硬件因素的干扰。党团活动也具有寓娱乐与交流的特点,能够获得广大同学的热烈欢迎,往往能够做到以点带面,达到全面铺开,片片开花的良好收效,是高校思政教育必不可少的坚固阵地。构建和谐吉大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我们长期的任务,新形势下我校的学生活动已经基本形成良好的传统,它集知识性、思想性、潮流性为一体,已成为使我校创建动感、多元、积极的校园文化的创新基础。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以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秉承优良传统,营造良好的环境,利用环境培养人和塑造人,加强对校园活动的指导,引领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为加快高水平研究大学建设步伐添加更优美的校园篇章。

作者:王彤 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艺术系

参考文献:

[1]林庆国.关于建设和谐校园的思考.

[2]杨河.高校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人民日报.

[3]徐永胜.新时期高校学生群体性文体活动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