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教育分析(5篇)

高校校园文化教育分析(5篇)

第一篇:高校校园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与时俱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重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力。正是基于此背景,校园文化成为结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最佳环境之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

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

一、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通常来说,校园文化代表了高校学术氛围和价值观体系,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影响,这是因为其具有以下主要功能:一是优秀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这是由高校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营造了教书育人的大环境,进而赋予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二是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对师生无处不在的影响,使得生活在校园环境中的学生必然受到感染和熏陶,展现了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三是凝聚功能,高校的价值观氛围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校荣誉感和自豪感,进而产生学校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四是规范功能,一般通过隐性和显性两种形式来表现,包括学校舆论、学校规章制度等;五是激励功能,一般指一定程度上满足师生合理需求和奋斗目标;六是愉悦身心的功能,这主要是有校园文化的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和娱乐性而发挥出来的,主要表现在课余的娱乐方式。

二、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校园文化的思想底蕴使思想政治信仰教育更具影响力与渗透力。

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和组成通常包括显性的校园规定、文化学术配套设施,以及隐性的文化学术氛围,除此之外,学校整体的价值观体系意识其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自身的本质属性来看,优秀的校园文化必然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底蕴和灵魂,这显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具有紧密的相关性。高校校园文化所蕴含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和习惯,使其在隐性状态下获得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校园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功能加深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使课堂与校园在此教学目标上紧密联系在一起。

2.校园文化的民族精神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能体现民族凝聚力。

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塑造一种精神和支撑,包括一个社会、民族、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高昂的民族精神。优秀的校园文化必然具备优秀的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精神体系,其中就包括民族精神。校园文化内涵的民族精神一方面是有高校自身的教育资源所提供的,另一方面是民族精神在高校发展中传承,但无论是那种方式,最终使高校校园文化具备了民族精神。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发生在校园内,这使得学生必然受到校园文化中民族精神的影响,进而使其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所体现出来的民族凝聚力。强大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荣誉感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思想文化纽带,传承了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这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3.校园文化的学生主体指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载体。

思想政治够工作的本质就是宣传、教育、引导、提高群众,而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宣传、教育、引导和提升师生。高校教育体系在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展现出优良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和理论研究下营造出来的学生主体氛围则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从教学形式还是教育内容上,无一不体现出学生主体的思想,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校园文化的学生主体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主体性形成了完美的契合关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直接在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为学生原则找到理论依据。加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载体优势,使其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

4.校园文化追求创新的内驱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动力。

高校追求兼容并包思想,高校小于文化同样展现出来兼容并包的氛围,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任何积极向上的思想和行为都能够得到校园文化氛围的积极反馈,进而使其乐于尝试和探索未知的事物,此时校园文化则作为学生创新探索的内驱力发挥重要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先进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新鲜事物不断涌现,刺激着学生敏感的神经,进而调动他们积极探索的意愿。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使得其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校园文化追求创新的内驱力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一是校园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材料,二是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三是校园文化培养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四是校园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方式方法。

三、提高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建议

1.坚持正确的原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任务,又是原则,符合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校园文化的内涵包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多数内容,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诸多相通之处,因此借助校园文化的先天优势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然成为高校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重点。在提升优秀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用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以先进理论为指导,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这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首要原则;二是弘扬主旋律文化,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意识,比如把握社会主义方向,激励成才意识等;三是坚持将校园文化的与人功能放在正确的位置和方向,营造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的校园文化;四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外来文化树立正确的认知态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五是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紧抓三个文明建设,突出人文精神培养;六是与时俱进,不断汲取时代精神,保持积极的创新精神。

2.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思路。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是当前高校教育研究的重点,在突出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进一步强化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强调追求建设的高品位,使其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内容上必须在上一台阶,努力做到校园文化建设的优质化;二是以校训为切入点,营造优秀的校园精神氛围,培养和发展具有时代精神特征的校园文化;三是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的校风;四是从学生工作入手,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重视学生社团建设与指导,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五是利用网络技术,构筑网上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作者:修伟 张玉玲 单位: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2.

[2]陈玲玲.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

[3]马宁,毛晓红.高校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4).

第二篇:国际化外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时代变迁,高等教育国际化为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外语类大学如何适应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如何快速融入多元化文化背景的发展洪流中,为社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就成为了国内每一所外语类大学探索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国际化视野;个性发展;创新发展;多元文明

一、引言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必然结果,国际化特色应成为外语类大学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进行畅达跨文化沟通的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将成为每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开放、多元、包容、和谐的国际特色应体现教育理念、管理机制、办学思想、学术氛围、人才培养之中,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随着时代变迁,高等教育国际化为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赋予外语类院校新的时代使命———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外语人才。如何使我国外语类大学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打造出一个和谐、积极、向上、包容、开放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何拓宽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为社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是国内每一所外语类大学探索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以中美校园文化差异为视角,对比国内外语类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优化我国外语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办法。在当今这个文化多元的世界中,相对其他高校,外语类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过程中,更加需要了解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优秀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优化我们的校园文化。美国,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有着日臻完善的经济、政治、法律体系和高效的社会管理制度,以及开放包容的文化体系和浓郁的学术氛围,更造就了世界上一流的具有国际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为我国外语类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

二、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

第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从国际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正在快速崛起,在未来世界各国的激烈竞争中,最核心力量的竞争必然是国际化专业人才的竞争,因为人才数量的多与寡以及科技力量的强弱,如今都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从国内看,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任何一个国家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学会用两条腿走路,如果文化软实力这条腿不行,这个国家可能不推自倒,不打自败。所以,加快发展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更是每所大学必将承担的责任之一,尤其外语类大学承担着推广中华文化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任,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应该把握时代脉搏,努力营造国际化校园氛围,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第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2]。因此,作为必将走向国际化的外语类大学,必须要抓住教育改革的良好机遇,和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积极、包容、多元、和谐而又具有国际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拓宽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为社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三、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崇尚自由平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信仰个人主义是美国高校校园文化最突出的特点。美国大学的特色是以学生为中心,所有的教学活动或者文化活动,均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重视学生的个人利益,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负责。因为在美国高校看来,学生本身才是真正的大学。[3]尊重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永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学生通过组建各种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张扬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相对于美国的教育体制,中国大学教育的弊端在哪里?追求标准答案是我国教育体制的一个鲜明特征,单一化和模式化的评价标准直接导致了中国高校教育严重偏离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要求,“知识至上”、“分数本位”的应试教育不同程度地抹杀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爱好和需求。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学生的自身利益和个性差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被忽略。要想让大学校园文化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和更强大的育人功能,学校作为知识的开拓者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引领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突破常规教学,以平等、宽容的态度接受学生的个性差异,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把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学生塑造成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要积极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积极探索各种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为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四、培养创新型人才

众所周知,创新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力量之源。在知识创新的21世纪,世界各国掀起了广泛的创新浪潮。在美国,“高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他们以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为自己的办学模式,在美国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他们所开设的各种活动均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前提,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强调学生的与众不同和自由发展,从而使其校园文化表现出注重实践和崇尚创新的特点。美国高校还根据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结合学校特色,有针对性地举办各项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活动,如举办文化节、艺术展览、科技报告、专题讲座、作品展览、技艺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中求得知识、获得技能、谋得发展。与美国大学的办学模式和校园文化建设相比较,中国没有一所大学是以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为自己的办学模式的,我国高等教育更多强调传统精神的培养和传承,缺乏对于科学的崇敬精神和探究精神,学生的思想和思维被禁锢,缺乏独特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足,这就是为什么我国的大学始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中国在当代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关键所在。我们更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相对单一的人才评价和选拨机制,鼓励理论创新和科学研究,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并具备实践能力的人才。

五、吸收多元的异国文明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其文化上的觉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前景和一个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美国是一个多源性的移民国家,美国复杂的人口结构决定了美国移民文化的“杂交性”,也塑造了美国高校校园文化个性多元、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文化特征[4]。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在承认个性、保护个性的前提下,既尊重各个民族、各个地区文化的差异性,又学习本国共存的其他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从而形成了对他人的认同以及对于整个世界的认同,这些都是美国校园文化中的优点,可以为我国大学特别是外语类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所借鉴。我国外语类大学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多彩的文化魅力,它们应该成为吸纳多元文化、包容异质文明、融合文化差异、集聚文化精英的场所。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多元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相互激荡,我国外语类大学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打破“文化统一”,用客观、理性的态度审视本民族文化,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多元文化,自觉借鉴和吸收进步、优秀的文明成果,坚决抵制和摒弃落后、腐朽的文化糟粕,让世界多元文明成果在我国外语类大学相互交融,相互借鉴,推陈出新,从而实现我国文化自觉到文化自强的飞跃。

六、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坚实土壤,是一个社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现实生活中,人们或许会背井离乡,或许会彼此隔绝,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总会把一个民族的血脉连在一起。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站在传统文化的制高点上,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在美国,高校十分重视民族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已经深入人心,他们崇尚美、自由、正义、和谐和智慧。他们不但充分利用教室、校园建筑、文化景观等外部环境渗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更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等内部环境着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和美国相比,中华民族拥有者5,000年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它们“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精神、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为主要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是,相比较于美国,我国的外语类大学普遍偏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轻视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的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是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较多注重搞文体活动、技能竞赛等,有意无意间忽略和冷落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校园文化的品味过于低俗,学生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乏,人生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也有偏差。因此,我国外语类大学作为多元文化交流的中心,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基地,更应该对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知识教育,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并将我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从而形成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为培育德才兼备的国际化人才创造条件。

七、结语

美国高校的校园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勇敢自信的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创造与活力;而中国高校的校园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热爱集体,自我约束的精神,却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创新。鉴于此,在发展我国大学特别是外语类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借鉴西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还要不断发现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缺点与不足,并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营造具有国际化特色的个性多元、学术自由、创新独立的外语类院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作者:张英明 单位: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根顺,王辉.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

[2]张彦.培养大学生的世界眼光和中国意识[J].北京教育,2009,5

[3]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育,2006,3

[4]裴文英.高校发展视野中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J].江苏高教,2007,6

[5]李宗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6]张彦.超越历史与自发,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05

[7]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三篇:新常态高校工会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的载体,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境因素。在新常态下,如何使校园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高校工会组织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工会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是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新常态;工会;校园文化

高校是培养国家各项事业人才和传承发扬文化的摇篮,通过教育和考试“配置”人的“社会地位”。高校工会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的一个重要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广大教职工对工会寄予重任,工会也承担着维权、建设、教育等重要职责。

一、新常态与校园文化

(一)新常态的内涵

新常态,顾名思义是有别以往的但又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它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向前推进的。2014年5月主席在考察河南时第一次提到了“新常态”三个字。他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三个字非常准确的点出中国经济当前的形势,是一个全新的不同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的新常态。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所谓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广大师生在大学校园这一特殊的小型社会环境下,工作生活学习逐步形成的稳定的处事模式、生活态度以及在与外界不断交流中形成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同时,高校校园文化也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方针、未来发展方向、学科与专业特色以及人文精神在物质与观念形态上的展现。

(三)文化建设的新常态

如果说经济建设是一切的根基,那么文化建设就是根基上的建筑,上层建筑是一种意识形态,换句话说,经济建设是物质基础,文化建设是精神支柱。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要以弘扬中国精神为担当,凝聚中国力量为使命,不断超越常态,适应新常态,甚至创造新常态,这也是文化建设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学校也需要做到以生活为源,高于生活来教育学生,正如总书记所要求的,要“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当今社会,不仅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需要我们提倡的新常态,而且思想文化也迫切需要有新常态。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地,同时是思想文化建设的桥头堡,因此对于高校工会来说,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诉求。

二、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特征

校园文化属于教育的一部分,校园文化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学校的教育水平高低,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而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功能也是我们首先需要深入研究的。

(一)校园文化特征分析:

1.政治性

政治性是首要特点。对学校来说,为国家培养栋梁,传承民族文化是首要重任。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前进也正是因为有学校培养出来的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是国家的新一代的建设者、未来的变革者,所以我国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视。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强调政治意识、觉悟、敏锐度、判断力的重要性,希望大学生可以明确自己的政治方向,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2.知识性

校园文化正是这些知识的载体,通过学校的校园文化可以了解到学校知识的传播内容与方式。文化正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知识进行传播,在学习各种知识的同时感受文化,在文化中接受熏陶。

3.娱乐性

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通过有趣、生动的方式来传授知识,这既可以使同学们有一个乐观积极的精神,还能起到减轻心理压力、激发潜能、提高审美等作用。当今社会也越来越注重人们的生活质量,希望枯燥、繁琐的信息量,可以多一些娱乐性。多方面数据也证明,有趣的学习方式使孩子们可以带着愉悦的心情接受新的知识,这样更有效率,并且具有正能量。

4.先进性

若想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服务于国家,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那么一定要让先进的文化武装自己,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快速的适应社会,更深入的了解社会,做到既能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又能实现革新。而教育也一直都很注重这一点,希望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就可以了解社会民族文化,感受先进科学文化,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够有更好的未来。

(二)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体现了大学教育的目标、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同时还是教职员工的精神家园,校园文化对于一个好的大学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高校校园文化功能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1.导向功能

新入校的大学生对大学还未形成成熟的概念,校园文化可以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并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更好地完善自己,最终成为社会栋梁。校园文化可以将学校的各项规定、学校规划等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植根于广大师生心中,将中国梦和个人发展融合起来。

2.柔性功能

校园的规章制度等属于硬性规定和约束,而校园文化更主要的是靠风气、道德等方面进行软的约束。正是文化这种软实力的约束减少了强硬带来的负面影响,因而文化的约束功能和效果更好。

3.鼓励功能

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良好的风气、大学的精神、人文涵养。以人为本的理念,兢兢业业的教学,崇尚自由,追求知识等,共同形成了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这样积极的文化氛围中,容易激发广大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形成培养优秀人才的沃土。

4.辐射功能

一旦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和谐的环境,将会产生很强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广大师生会团结一致,为学校的发展同心协力,给社会发展也带来正能量。

三、高校工会在构建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一)关注人的发展,培育民主精神

关注人的发展是大学教育理念的重要思想,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工会应充分理解师生的需求,尊重师生的人生价值,关心学校师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大学教师是高级知识分子阶层,对民主有较高的认知,强烈的民主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应将维护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重点。工会只有通过有效的民主管理作用,调动教职工积极性,让教职工投身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才可使学校的各项政策、机制得到科学有效的贯彻施行。

(二)培育校园精神,营造人文氛围

每个校园都有自己的特色,在精神领域可以形成校园精神。良好的校园精神可以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稳步发展,校园精神是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理想、信仰追求及道德情操汇聚形成,也能反映出一个学校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乐观向上的校园精神可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催人奋进,而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则顺应而生。师德之所以深深的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因为它是通过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与学生的交往等活动来体现的。当然,良好校园精神的形成需要多方的支持,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所教育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工会可以结合教师的专业领域特点,定期举办一些高水平的人文学术讲座、主题读书会等,这样不断积累,慢慢形成浓郁的人文氛围,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桥梁和纽带

高校工会要将各种文化元素有机的结合,形成学校良好环境氛围的基石。在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工会要以特有的影响力、凝聚力,发动和组织教职工,为提升大学的文化软实力,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四、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途径

(一)坚持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各种各样文化活动的开展,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思想的教育,更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得以全面发展。这是相当特殊而重要的责任。高等教育特殊功能使得高校肩负了特殊的责任,因而需要坚持校园文化在指导思想、实际运作上社会主义方向,践行党的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应该让广大师生正确认知、不断地理解掌握其本质内涵,将其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接融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校园文化建设。

(二)营造校园文化的氛围,建立系统的文体工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职工们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工会文体活动要善于调适,在活动内涵上下功夫,在活动形式上搞创新来吸引教职工,让教职工在闲暇时刻能够得到身心的调节。同时还应注重知识性、文艺性、有趣性以及思想性的融入,使其在参加活动的同时能够获得思维的启发进而升华情操。工会组织的活动要有创新性,积极推进体育文化设施活动阵地的建设,例如文学馆、运动减压馆、交流阅览室等。要将群众文体活动渗透到基层单位,提高参与度,让更广泛的教职工能够获得知识、陶冶情操、活跃生活。

(三)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工会的关键,而建设和谐校园离不开工会工作的开展。因此,增强院校的交流、师生之间了解,高校工会扮演了推动器的角色。及时地起到桥梁作用,开展学生座谈会,积极举办促进师生关系的活动使学生得以自主的参加到学校建设中。这样就能形成一条“校-院-生”快速交流的信息链,使学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校园动态,增加了交流,增强了彼此的了解。

(四)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高层次的校园文化需要健全各项保障机制,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有早期的规划,进而形成长期的文化积累和沉淀。各项制度建设要符合教育方针、政策,深入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制定各项政策和制度时,征询各方面的意见,尽力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保障制度的公平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大学是培养高端人才的摇篮,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创新人才也需要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才能成长,因此,只要不断完善机制,推进文化建设,才能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五)把劳模精神放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建校50多年来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有超过130位全国及上海市劳动模范在校学习,其中包括徐小平、包起帆、李斌等30余位当代杰出全国劳模。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爱岗敬业。也正因此,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被誉为劳模的摇篮。对劳模校友现象的研究以及对培育人才的探索,使二工大在上海各大高校中形成了特有的劳模育人文化品牌,成为了二工大独树一帜的精神文化标杆。劳模是学校的光荣、特有的精神文明风向标。在人才的培养中,二工大结合理论与实践,致力于努力将劳模精神传承下去。让劳模走进课堂,是希望将劳模的精神融入大学生的血脉,通过一系列实践的机会,以自己的人生经验来诠释什么是爱岗敬业、淡泊名利、吃苦耐劳、大胆创新的劳模精神。劳模与学生的“零距离”接触,能使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劳模的存在,化虚为实。实际感受劳模精神,正确引导青少年崇敬劳模、学习劳模精神。从看不见摸不着的一味宣传教条,到劳模在身边,让同学们感同身受,更好地体验劳模文化进校园的风尚。同时,学校开设劳模课堂,让劳模走进课堂、学校,以自己亲身经历来感染当代大学生,使他们以劳模为荣,唤起他们心中崇敬的精神力量,树立起伟大理想,把个人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国家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者:张靖 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鹿明,俞寿明,马建平.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与现代化,2008(6)

[2]易良红.论高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J].高教论坛,2008(3)

[3]雷永志.论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6)

[4]孟德成.工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几点思考[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6)

[5]崔亚虹.和谐校园背景下的文化建设与发展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4(4)

[6]苏景强.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定位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5)

[7]李霞.高校工会如何在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2)

第四篇: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探究

摘要:

民办高校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也是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下的企业文化和教育文化相融合的一种产物。然而当前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积淀不深,需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才能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民办高校的转型发展,更好地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增添力量。

关键词: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中国梦;制度文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缺少文化内涵和文化发展目标,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标志和关键支撑,文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具有全面引领、境界提升的作用。”高校要认真研究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以大学精神为指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正处于转型时期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因民办高校社会化办学的因素,造成民办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普遍存在功利化倾向,具体表现在对文化建设内涵理解不够深刻,缺乏战略规划和制度保障,精力和财力投入也相对不足;重形式轻内涵,内容仅限于组织文体活动,打造建筑风格等方面;缺乏鲜明个性,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

(一)核心价值观体系尚未建立,校园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不足

民办高校办学历史大多不超过三十年,办学历史文化积淀较少,校园文化建设上普遍存在急切近利色彩,有的院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味强调发展娱乐文化,追逐社会流行文化。基于此,分析发现民办高校并没有形成具有核心价值的精神内核,缺少精神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不足。

(二)行为规范体系尚未建立,行为文化的素质养成功能不足

民办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从办学基础和较短的办学历史出发,把教风和学风建设上升到“质量立校”和“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的高度,没有建立起以富有特色的校园制度文化教育、规范和激励全体师生,建立以良好教风和学风为主体的教与学的行为规范体系。只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职能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着重强调控制功能,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操作实施,人为地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置、课程开设等割裂开来,因而,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导致校园行为文化的素质养成功能不足。

(三)统一的校园风貌体系尚未建立,物质文化的情操陶冶功能不足

民办高校虽然起步晚,但在校园物质文化方面建设方面还是下了力气的。当然,这与民办高校的生源竞争有关,因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显性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必须要转化成各项具体工作,才能体现出功效。所以民办高校认为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就是不断地盖大楼、公寓等教学设施,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漂亮美丽,这种理念曲解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意义,从而使得校园文化陶冶情操的功能发挥不足。

(四)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知尚存在误区,文化引领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当前,民办高校从规模和数量上已占领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社会各界对民办院校依然存在着各类歧视和偏见。受传统就业观念和升学观念的影响,孩子就读民办院校仍受到家庭和社会歧视。以上因素造成民办高校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无暇顾及校园文化的学校内涵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难以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国家引导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政策实施后,民办高校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要应对这个挑战,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建设稳定、健康、有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要建设特色大学文化,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我们研究认为,应采取以下基本措施。

(一)必须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认识水平

一是要提高决策层的认识。要将大学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把它摆到应有的位置和高度,才能真正加强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领导,保证大学文化建设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二是要研究和继承办学的文化和传统。通过编研校史、开展校史教育、学校优秀传统教育等,对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进行宣传,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荣誉感和对学校文化传统的认同感,从而使师生员工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中去。三是要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形成全员参与的校园文化共建机制。

(二)以中国梦为统领,提高精神文化水平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也是每个人的梦想的集合。要让每个人拥有自己的合理的梦想,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之间存在多维度的交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这些交集,逐步构建起理想信念教育的“小气候”与“软环境”。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使环境资源本身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熏陶着学生。通过思想观念的引领和行为规范的约束,把“中国梦”融入高校校园生活之中,以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

(三)以教学、科研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性和品位

梅贻琦先生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精神是知识分子精神的结晶和缩影,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依托或载体,大学精神反映了大学教师的价值准则、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因此必须加强师资建设,特别是师德建设。树立“办学以师为本”的理念,打造一支优秀的教职员工队伍,构建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要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大学文化的层次;同时不断加强师生员工的人文修养,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师生员工的人文素质;以报刊为载体,集聚校园文化底蕴。

(四)继承和发扬民办高校举办人的精神文化

民办高校的校长(举办人)是学校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他们所具有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能够积淀成可贵的大学精神,他们所具有的超前教育理念,成为学校发展史上熠熠闪光的精神丰碑。如姜维之先生之于西安培华学院,丁祖诒先生之于西安翻译学院,任万钧先生之于西京学院,等等,他们已经成为这些民办高校的人格化象征。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事实也表明,民办高校校长(举办人)作为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对大学精神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这些创校者们顽强的坚守个人信仰,矢志不渝地从事所钟爱的民办教育事业,是艰苦创业的楷模,廉洁自律的良师,卓越的民办教育家。他们的人格、学识、风范、品质,都整个地化为了大学精神所散发出的思想观念,并产生一种有持续性的校园生活、文化现象,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特质。

(五)发挥民办高校校长的领导作用

民办高校的校长大都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基层实践经验、教学阅历等,都担任其他重要的社会职务,具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资源,同时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业务水平、组织领导能力、改革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他们长期在高校工作,对师生都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能够使学校在主体方面长期保持相同的教育传统和理念,并得以系统地贯彻实施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发展战略。同时,他们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干家,是拥有系统办学理念和思路的理论家。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在他们身上有很完美体现。他们都很注重高等教育研究,关注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问题,并经常撰文探讨办学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他们形成了具有某些共性又各具特色的系统的办学理念和思路。

(六)建立校企协同文化创新机制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和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民办高校正面临着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民办高校应以适应社会需求,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引入、融合企业文化,为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做法一是促进学校和企业文化的交流,扩大文化交流的范围和载体;二是促进企业和学校的人员交流,实现人员互聘、资源共享、共同育人,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作用;三是实行企业订单培养模式,按照企业的需要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以及实行学生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促进学生将校园文化的内容带到企业,同时实现学生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加深对企业的感观认识,以进一步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契合度。

三、培育民办高校大学精神的思考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决定着大学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是提升大学品质的关键因素。在民办高校大学精神培育方面,笔者认为可做以下探索。

(一)领导治校思想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点

作为民办高校,大学精神的培植不能令其自我形成,而是需要主动培育。要尊重民办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要推进教育观念创新,确立与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推进制度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尊重学校传统与历史,弘扬办学传统,升华办学理念,要准确定位,明确办学思路;要在突出个性上下工夫,在形成特色上下工夫,积极引领和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

(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心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大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贯穿学校建设发展全过程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它体现着学校的使命、宗旨、价值观,是学校发展观概括性的表述。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要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符合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符合自身实际并具有鲜明特征。例如,西安培华学院确立的办学理念为“: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它主要体现了三个内涵:一是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而不应当是以物或以经济为本的教育;二是教育应当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教育,而不应当是以少数人为本的教育;三是教育应当是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教育。同时“,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也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和升华。

(三)师资队伍建设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关键

梅贻琦先生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精神是知识分子精神的结晶和缩影,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依托或载体,大学精神反映了大学教师的价值准则、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因此,民办高校必须加强师资建设,特别是师德建设,必须以师德建设为先导,来筑牢大学精神的塔基。要树立“办学以师为本”的理念,打造一支优秀的教职员工队伍,构建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要让学校成为培育名师和大家的土壤。

(四)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大学精神的载体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精神的表现形式。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美丽的校园环境只能给人留下表面印象,而校训、学风、教风等价值层面的成分才真正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实实在在的影响。要努力建设宽松、严谨的校园文化,这种理想的文化氛围给人提供包容的、良性的学术环境,有利于引导教师自由治学,也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想,唤醒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

(五)建构现代大学制度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基础

民办高校有不同于公办高校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善。由于资本逐利的本性,容易使教育丧失公益性,依附资本,丧失独立性。因而,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制度意义更大。因此,民办高校必须加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通过“一章八制”的建立,保障大学作为“精神殿堂”的地位,保护大学促进与引导社会发展的大学精神。只有充分利用大学制度的价值理性,通过制定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并建立健全用各种规章制度并以此统领教育教学工作,才是体现文化价值和通向深化大学精神的蹊径。

总之,将大学精神贯穿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对改善校园文化现状,提升校园文化质量,培育大学精神,全面优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拴才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宝生.民办高校培育大学精神刍议[J].民办教育研究,2008,(10).

[2]王庆如.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

[3]张伟东,吴华.以校园文化引领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探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

[4]程立峰.对当前民办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探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9).

[5]张瑜.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9).

[6]黄菲菲.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长治学院学报,2012,(6).

第五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交通文化浅析

关键词:

交通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人才培养;职业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育人的重要工作,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其它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相比要具有更鲜明的行业性、职业性特征。作为交通类高职院校,除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继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领新时期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还必须深度融入交通文化特色,弘扬深厚悠久的交通文化底蕴,促进“交通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交通文化的内涵

交通文化包括交通工作者在交通行业建设中长期积累、逐渐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交通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部分,也是交通企业的灵魂、动力,有以物质文化表现的公路、桥梁、隧道、航道等建设成果,也有以文字反映的交通建设、维护、管理等制度文化建设成果,同时还有人、交通、资源与环境互相融合的交通关系。交通类高职院校是培养交通行业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在继承和发展交通文化上,校园文化建设与交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一致的,两者相互交融、尝试融合有利于展示高职院校交通类专业办学的传统和特色,有利于夯实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交通文化底蕴,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实现交通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交通类高职院校与交通文化相互交融、尝试融合,也是实现加强交通运输人才队伍建设,为“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有力途径。

二、交通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

按(教职成2015年6号)文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结合交通文化特色,交通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具有以下特征。

1.高层次的德育品质力

“高技能”是履行本职工作的保证,“高素质”则是做好岗位工作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高素质”是指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是确保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现代交通技术日新月异、天堑变通途的今天,交通行业员工在不断突破人类想象极限的同时,更需要“不怕苦、不怕累”的交通战斗精神,需要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航标灯”、“铺路石”的职业理念和职业使命。因此,交通类高职院校应该增设相关课程,将交通行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融入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立足岗位、甘于奉献的职业理想,强化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

2.职业性的课程教学

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高职课程具有职业性,教育部相关文件提出,高职教育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保障是要构建职业性课程。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底子薄,课程建设处于摸索阶段,目前仍然有部分高职院校在沿袭普通高校的教育方法,重理论、轻技术应用。对于交通行业而言,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更高,职业能力调查、岗位知识和能力素质要求都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制订岗位式的专业课程,完善课程结构,丰富实践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变以往课堂以老师为主体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多采用模拟情境、互动式情境教学方法,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从而实现职业文化的内化和培养,让学生快速融入工作场景,并同时增强学习的信心。

3.高阶性的技能水平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与普通高校培养理论型、学科型人才不同,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纯技能人才也不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强、技术应用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操作能力较强,具备一个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会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实现技术性转化,解决工作现场的实际问题,是理论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4.创新型的思维能力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交通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突破,技术、人与环境相融自洽的交通文化也在不断的突破和创新,对行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近年来毕业生就业调查情况显示,用人单位不再仅仅要求员工只会埋头工作,而需要能够面对实际问题快速做出灵活处理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些新的人才需求变化对目前的高职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

三、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交通文化的意义

交通类高职院校积极引入、依托具体的交通行业文化元素,突出校园文化建设交通行业特色,强化协同育人,这对为交通行业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升“交通人”培养实效

开展“政校企行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交通行业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与校内外的专家学者联合组建行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专业设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职业性课程,共建“厂中校”和“校中厂”生产性实践基地,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在企业工作场景中有机地把学生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有机地揉合在一起,让学生亲身体会“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职场氛围。校企合作不仅有助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交通技能人才,而且可以让高职学生通过接触交通企业及其文化而受到交通精神的感染,促进其自觉践行“交通人”的使命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内在动因,提高其学习的目的性和成才的自觉性,提高学生毕业后在相关企业工作的适应能力,实现交通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让学生由认识职业到逐步敬业,进而达到乐业,从而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身份转换。

2.有利于凸显“交通”品牌文化特色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除了要符合高校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外,更应结合区域行业打造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品牌。对交通类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而言,凸显交通品牌特色是其历史文化的沉淀,也是行业、区域社会需求的反映。在校园文化建设单位中导入交通元素,融入交通文化,打造出“桥梁文化”、“公路文化”、“海事文化”、“运输文化”等一个个富有交通元素的文化特色品牌。

3.有利于促进“准交通人”职业素质养成

教职成2015年6号文件提出,高职院校要坚持把德育放在教育首位。高职院校在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宣传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交通文化,通过杰出“交通人”的事迹、演讲等途径,让高职学生感受“交通人”在交通建设事业中前赴后继、勇于开拓创新和不畏艰辛的进取精神,学习体会“交通人”顽强拼搏、努力奋斗的优良传统,体会到我国交通事业的光辉业绩,树立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激励学生思想上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4.有利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交通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用先进理论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抵御不良思潮的影响。

四、交通文化融入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结合交通行业特色,将交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融入校园管理和制度建设

在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中引入交通企业行为规范,构建类似企业的岗位评价标准。高职院校交通类专业培养的是适应行业生产、服务和管理的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的毕业生应该符合交通企业的用工标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结合行业、岗位特色,借鉴交通企业岗位工作内容、考核标准,制定人才培养考核标准,培养符合交通行业标准的学生。比如,在“工程机械应用与维护”专业中,将掌握工程机械维护、修理、施工设定为教学目标,将设备操作、养护、维修等项目划分成独立的实训单元内容,根据企业操作手册和管理规章,拟定出详细的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在教学过程中纳入诚信经营的理念,使学生通过类企业化的系统学习、培训和考核,尽快符合企业用工标准,胜任岗位工作。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适当吸收、融入交通企业行为规范。高职院校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涵盖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和纪律等范围,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地渗透到每个学生之中,对学生成长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高校都会制订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学生守则等管理制度,以规范校园的各项活动,规范师生的言行,制度文化对保障学校开展正常教学秩序,保证师生能在和谐、有序的环境里正常地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任何一个企业,管理制度对员工的纪律和工作态度的约束都较强。但在校园学习生活中,高职学生基本上是无法体会到企业制度文化,也就无法适应以后实际要面对的企业的环境,这也就造成了目前相当部分高职毕业生就业后频繁跳槽换工作、有业不就,对自身职业的忠诚度不够,对工作岗位、工作地点的适应能力低、工作热情低。为使学生尽早更快地适应企业,学校可以在制订规章制度时适当借鉴企业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既强调制度的刚性,又以人为本,更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给学生发展的带来更大的柔性空间,使学生在刚性约束下自觉提高纪律意识、安全意识。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灌输“交通人”的职业使命感

校园文化建设与交通文化紧密结合,充分吸收交通文化中的优良因子,通过学校的社团组织、文体汇演、技能技术竞赛、社会实践锻炼等活动宣传交通企业的精神文化和“交通人”的职业使命,将行业、企业的职业文化和职业素质、能力要求等融入校园教学,展示交通企业精神风貌、传递“交通人”使命感,在学生心目中塑造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拼搏竞争的“交通人”形象。

3.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上融合交通文化元素

交通类高等院校要培养出能在企业中真正“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必须通过校企合作将交通文化融入专业建设中,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研制、职业准入制度及其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课程改革等方面融入交通文化,体现交通特色,以实现校企文化的真正融合。要根据交通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和技术要求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发挥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作用,将行业最前沿的技术、管理方法和产品引入专业课程建设,促进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推广,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共同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先进企业的优秀文化因子,如行业标准、ISO9001质量认证、5S管理等,使交通文化真正融入专业建设的全过程。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实施分类管理和考核,采用双岗双聘办法,吸引企业工程师自愿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校内专业教师队伍可以通过不断地进修,提升学历和职称,改革分配制度,鼓励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参与企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支持教师开展社会调研、科技服务,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使得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将交通文化要素、岗位要求、企业制度、安全管理、售后服务及在此基础上的校园文化贯穿于各个环节中,培养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觉、使命感和荣誉感觉。

作者:唐志贤 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